首页 > 健康养生 > 《御医食录》膏篇——五仙膏
2024
04-03

《御医食录》膏篇——五仙膏

​《御医食录》膏篇

慢性疾病莫胡闹,乾隆四神汤调好

三分治用五仙膏,多病同治是王道


御医派三分治代表用药

【五仙膏】

在强调七分养是基础治疗的同时,三分治的用药始终是消除病灶、解决病症的核心手段。

关于御医派三分治的用药,讲究的是:

.绝对安全无副作用

.用药三分,疗效十分

.标本兼治,一方多治

.病者康、康而寿

本篇将详细解读应该如何三分治,并揭秘御医派三分治的代表用药——五仙膏


【别让这些病名吓住你】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高血糖、冠心病、心绞痛、心梗塞、脑血栓、脑梗塞、胃溃疡、胃窦炎、十二指肠溃疡、肠道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肩周炎、颈椎病、老慢支、老哮喘、肺气肿、慢阻肺……

如果你留意一下就能发现,几乎所有病名,大都是在描述症状,注意!是症状!比如,高血压是血压升高,脑梗塞是脑血管出现了血栓梗塞……如果你再观察一下这些病的名字,回想一下曾经用过的治疗方法,是不是血压高了,就用降压药压下去,血糖高了就用降糖药往下压,血栓梗阻心血管了,赶紧撑支架……

如果这样治就能把病治好,那为什么吃了这么多年的降压药,血压还是高,甚至越来越高?为什么撑了这么多支架,还是会有血栓梗阻的发生?这叫什么?治标不治本!

【按下了葫芦起了瓢——为何老慢病久治不愈】

治疗疾病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原则,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例如,慢性病的本质问题是胃气亏虚,进而导致脏腑气血亏虚,并且又与风寒湿等病邪互为因果,各种慢性病就随之而来。而且,老年慢性病是久病必虚,加重了恶性循环,导致慢性病缠绵难愈。因此,不去提升胃气,不去解决虚损,出现一种症状就去治疗一种症状,但是病灶依然存在,病就会复发。这就是辨证施治对症治疗的不同之处。

但遗憾的是,现在大多数病人的选择,恰恰是西医的对症治疗。西医不去研究疾病本质问题,而是一个病一个病地提出治疗方案,这就把同一类疾病搞得很复杂。拿非典型肺炎来说,今年流行的是 A 病毒性,于是提出一个治疗方案,大家会治了;可是,明年流行的是 B 病毒性,大家就不会治了;如果后年流行的是 C 病毒性,大家就更糊涂了。这叫没有抓住疾病的本质。但是西医高举“解除病人痛苦”的大旗,确实迷惑了很多人:你发热吗,给你退热;你疼痛吗,给你止痛;你失眠吗,给你镇静;但是疾病本质是什么呢?对不起,搞不清楚!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将发现越来越多的新疾病;如果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而是一个病一个病地研究;那么人类就会为了治疗几万种疾病,而罗列出几万个治疗方法;一个医学生即便一天学习一种疾病,也至少需要几十年才能毕业,那么毕业之后也就该退休了。

为了缩短学习年限,如果医学院分别按照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眼科、五官科、口腔科等分科教授学生;那么由于分科过细,毕业生就会出现隔行如隔山的现像,其知识面就会非常狭窄。例如,内科毕业生不会处理疮疗,外科毕业生不会处理感冒。那么这是医生吗?不!是一群废物。因此医生必需知识全面,才能专深一门。但是不采取执简驭繁的研究方法,是绝对不行的。

【多病缠身,必须多病同治】

有人说,中医治病的特点是个性化;即便是相同的疾病,每个病人的症状也是不相同;因此每个病人的治疗方法应当是不相同的。是的,世界上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健康人,因此也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病人。但是治疗方法可以是一样的。因为世界上任何病人都有206块骨头,都有639块肌肉,都有细胞核的46条染色体;任何病人都要呼吸空气、都要喝水,都要吃饭;这是任何病人的基本特征。因此任何病人发生了共同的疾病,也有共同的病理解剖特征;那么解决了这个共同的特征,就能治愈这些病人的疾病。至于一些次要的毛病,并不是疾病的本质。

但是现代确实有些中医,使用对症治疗去炫耀自己的知识渊博;也确实有些病人,以对症治疗去证明医生的负责任;于是确实有些人,认为中医是不可捉摸的奇怪疗法。例如,一个感冒病人,今天看病,中医给予清热止咳;明天看病,中医给予止咳化痰;后天看病,中医给予化痰消食。这个病人的感冒痊愈了,于是称赞中医高明。真的如此吗?这种频繁更改处方的中医并不高明;如果遇上复杂的疾病,频繁更改处方就会乱了套。

因此传统中医讲究:

症有千变,效不更方,多病同治。


【这个御医太疯狂,痴迷研制五仙方】

庄守和研究三分治的经方【五仙膏方】,从成方到成药,历经数十载,堪称中医药史上旷世罕见的壮举。庄守和用这么长的时间研究一个方子,可见五仙膏方的精妙。

中药的成方,不是简单的把药材相加,而是要充分考虑不同药材的”君臣佐使”,”性味归经”,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分量比例,才能成方。比如:两味药材的配伍,就要充分验证”须、使、畏、杀、恶、反”等多种变化关系,才能发挥最大效果。

先要确定方中的主药,庄守和召集离宫告老还乡的太监宫女,从中找出一体多病的人集中起来进行实验。先让他们全部喝乾隆四神汤、乌骨鸡汤,出现饥饿感后,开始以各种经方进行实验。

第1轮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将100人分为10组,每组10人,分别给予如下处理:

第1组:用桂枝方。

第2组:用理中方。

第3组:用小柴胡方。

第4组:用黄连阿胶方。

第5组:用血府逐瘀方。

第6组:用归脾方。

第7组:用大承气方。

第8组:用当归芍药方。

第9组:用麻黄附子方。

第10组:用防已茯苓方。

以上10组在用药之后,效果都不理想。(于是再进行第二轮实验)

第2轮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将100人还分为10组,每组10人,分别给予如下处理:

第1组:用补中益气方。

第2组:用半夏泻心方。

第3组:用桂枝芍药知母方。

第4组:用逍遥方。

第5组:用四物方。

第6组:用五苓方。

第7组:用苓桂术甘方。

第8组:用黄连解毒方。

第9组:用四逆方。

第10组:用葛根岑连方。

如此反复,庄守和又进行了32次实验,终于在第33轮,实验取得重大突破。

第33轮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将100人仍分为10组,每组10人,分别给予如下处理:

第1组:用温经方。

第2组:用芍药甘草方。

第3组:用桂枝茯苓方。

第4组:用六味地黄方。

第5组:用麻黄升麻方。

第6组:用八珍方。

第7组:用温胆方。

第8组:用半夏厚朴方。

第9组:用已椒劳黄方。

第10组:用三才方。

只有用三才方的第10组疗效最好。庄守和确定了以麦冬、地黄、人参配伍的三才方为主药,在此基础上进行增加,因为要考虑到同时能兼顾治疗结节类病、脏腑病、血脉病、风湿骨关节病,庄守和再次开始了漫长的寻找。

考虑到本书篇幅原因,不再将庄守和的实验逐次逐轮的列举,以下简要列举其中几轮。

第59轮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将100人分为10组,每组10人,分别给予如下处理:

第1组:用三才方+白术+紫苏梗。

第2组用三才方+白术+灯盈细辛。

第3组:用三才方+白术+吴茱萸。

第4组:用三才方+白术+牡荆子。

第5组:用三才方+白术+葱白。

第6组:用三才方+白术+紫苏叶。

第7组:用三才方+白术+附子。

第8组:用三才方+白术+黄芪。

第9组:用三才方+白术+肉桂。

第10组:用三才方+白术+茯苓。

第128轮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将100人分为10组,每组10人,分别给予如下处理:

第1组:用三才方+白术+茯苓+菊花+高良姜。

第2组:用三才方+白术+茯苓+菊花+柴胡。

第3组:用三才方+白术+茯苓+菊花+一枝黄花。

第4组:用三才方+白术+茯苓+菊花+桂枝。

第5组:用三才方+白术+茯苓+菊花+羌活。

第6组:用三才方+白术+茯苓+菊花+升麻。

第7组:用三才方+白术+茯苓+菊花+鸡骨香。

第8组:用三才方+白术+茯苓+菊花+薤白。

第9组:用三才方+白术+茯苓+菊花+天仙藤。

第10组:用三才方+白术+茯苓+菊花+枸杞子。

第153轮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将100人分为10组,每组10人,分别给予如下处理:

第1组:用三才方+白术+茯苓+菊花+枸杞子+陈皮+葛根+蔓荆子+灌香。

第2组:用三才方+白术+茯苓+菊花+枸杞子+陈皮+葛根+蔓荆子+娑罗子。

第3组:用三才方+白术+茯苓+菊花+枸杞子+陈皮+葛根+蔓荆子+丁香。

第4组:用三才方+白术+茯苓+菊花+枸杞子+陈皮+葛根+蔓荆子+红豆蔻。

第5组:用三才方+白术+茯苓+菊花+枸杞子+陈皮+葛根+蔓荆子+牛蒡子。

第6组:用三才方+白术+茯苓+菊花+枸杞子+陈皮+葛根+蔓荆子+辛夷。

第7组:用三才方+白术+茯苓+菊花+枸杞子+陈皮+葛根+蔓荆子+前胡。

第8组:用三才方+白术+茯苓+菊花+枸杞子+陈皮+葛根+蔓荆子+小茴香。

第9组:用三才方+白术+茯苓+菊花+枸杞子+陈皮+葛根+蔓荆子+川棟子。

第10组:用三才方+白术+茯苓+菊花+枸杞子+陈皮+葛根+蔓荆子+六神曲。

经过反复的实验,药材不断的加减,验证配比关系,御医派三分治的五仙膏终于成方。用药求真、多病同治,五仙膏的研制奥妙无穷,也只有真正懂得中医的人,才能完成这样的壮举。


【现代医学如何理解”多病同治”?

医学科技的发展,总能带给我们无限的惊喜和无比的希望,同时也让传统中医得到了最有力的证实。现代医学已经得出结论:人的生老病死,是由酶来决定的

酶是什么?是涉及生物体内多种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是身体完成各种复杂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参与者。

其实酶的作用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补酶就是补命。不管每个人长成什么样,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的小细胞组成的,就像建房子,房子你盖得再高,你也是一块块的小的砖瓦、泥块垒起来的。人是怎么来的呢?从受精卵开始,身体当中的酶它就指挥着细胞开始分裂。小孩生下来,为什么会长个儿?就是因为细胞是会分开的,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四个,越变越多,所以就长高了。等人成年以后,酶的含量就会趋于平衡,所以在二十多岁到三四十岁左右,身体的变化不是很大。但是人到中年以后,身体里酶的含量开始下降,人就开始逐步的衰老,这就是我们人的一生

所以人的一生是由什么决定的?是由酶来决定的。包括每一个细胞的健康,身体内各种抗体、激素,等等所有与生命和健康有关的,都离不开酶。但是现代社会人们的不健康的饮食、作息、运动等生活习惯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病邪的侵害,而人们又很少懂得真正的养生,很少懂得三分治七分养,就会导致我们身体当中酶提前消耗,就会导致细胞的衰老、病变、甚至死亡,比如说你有一百个细胞,五十个细胞衰老了,人就会衰老,如果说八十个细胞衰老,就会产生疾病。

那么酶的作用是什么呢?它是细胞的能量,通过补充充足的酶,就会修复受损病变的细胞,激活细胞。也就是说,缺少酶,细胞就会生病,酶是充足的,衰老、病变的细胞就能得到修复,人就能够恢复健康。

【现代医学已证实:五仙膏一药多用,多病同治。】

现代医学研究到了细胞层面,研究到了疾病的根源,确认了酶是痊愈慢性病的密钥。但理论是理论,研究到具体解决方法时,西医目前还是显得无能为力。

西医的许多治病方法,只是试管的产物,应用到实际中,却往往不尽人意。目前通过西医的手段得到的酶,功能非常单一,治疗高血压的就只管高血压,辅酶Q10就只治心脏病,天门冬酰胺酶只治癌症……

但是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大都是一体多病,人体内酶的数量有几百种,你都需要。难道你要一种一种的去补充?这样的话也就别吃饭了,把药当饭吃就好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有条件的病人应该也有了解,酶类药物,价格很贵,你得准备一百万,你哪来那么多钱呢?

实际上,西医早在很多年前就在尝试,试图将不同的酶进行融合,但全部都失败了。然而,让西医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远在东方文明古国——中国,早已经破解了这个难题。

中医药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将不同药材进行配伍组合,每一味中药本来的作用都会扩大个几十倍、几百倍。通过科技的检测,御医派秘传下来的五仙膏,包含了西医寻找多年的活性复合酶。

它里边包含了一百多种小分子酶,可以对身体多种疾病多箭齐发。像纤溶酶、激肽原酶、尿激酶,治疗的是心脑血管病;胰岛活性酶、胰腺酶,治疗的是糖尿病;消化酶和胃蛋白酶,治疗的是胃肠道消化疾病;溶菌酶,治疗的是风湿骨关节疾病; PQQ 生长酶,治疗的是脑萎缩、老年痴呆与脑神经损伤的;还有胺原酶,治疗的是眼病,乙二醛酶1是止疼的,缓解骨病患者或者是其他一些重大疾病患者的痛苦。

而且因为是小分子酶,实验显示这些生物活性酶的药分子进入身体后,可以直达病灶。三秒穿透细胞膜,这就实实在在地实现了从头到脚立体式的治病,也就实现了一种药能够全方位解决一体多病的难题。

【御医治病为何技高一筹?——谜底竟然在五行八卦】

很多人对御医派的了解,就是给皇帝看病。其实,御医派是个高深莫测的流派,能给皇家成员治病、诊病、用药,必定是技高一筹。而这”技高一筹”,其中一点就体现在御医治病用药凭的是【五行八卦】。

自古以来,一般的医生看病单用五行或者单用八卦,高明的医生则用五行加八卦。因为只有五行与八卦二者相结合,治病诊病才更为全面。传统中医讲”懂医必懂易”,《易经》中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生六合,六合生七星,七星生八卦,八卦生九宫,一切归十方”。《易经》中蕴含天地阴阳之道,反映的是世间万物的变化。

依据五行八卦的原理,能够与人体变化相对应,在诊病用药时,更为准确和全面。所以,御医派之所以”技高一筹”,就在于用的是【五行八卦】。

庄守和就是通过五行八卦原理,研究出了五仙膏,成为御医派三分治的秘传经方。


【五仙膏的主药——三才方:麦冬、地黄、人参】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而三才方中的麦冬代表”天”,地黄代表”地”,人参代表”人”。所以三才方就涵盖了天地人三才,对应着人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同气相求。

天地万物,日精月华。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功效。人参中的最上品为我国东北的长白山人参,从八卦方位来讲,属艮位,五行属土。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列人参为上品。后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唐·孙思邈的《千金备急方》、金元·李东垣的《用药法象》、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陈士铎的《本草新编》等医书中,都载有人参的药性和应用人参配伍的处方。清朝乾隆至同治年间,人参栽培发展迅速,规模逐渐扩大。

地黄有着补血生血、填精益髓和清热凉血的作用。地黄在炮制前要经历九蒸九晒,”九”来源于道家最大阳数,九九归一。在八卦里”一”为坎,为”天一”生”水阴”之智。”九蒸”用到的是”地上火”;”九晒”用到的是”天上火”,天上火、地上火加持,水火既济。并且由于地黄属阴,所以炮制时全程不能见属阳之物的铁器,以避免药效尽失。

麦冬性味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阴阳具备,阴中之阳药。它质润甘补,微苦微寒清泄,为滋养清润之品。既养阴生津而润肺益胃,又清养心神而除烦安神,还滋润肠燥而通便,用于肺胃阴虚、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三才:天三生木,地八晨之,三为木,为仁,为最原始的仁爱之心。特性为生发,在八卦里有震,巽两卦。震为雷,巽为风,无孔不入,乘风而行,可把药力带动到全身。

而其它八味:白术、茯苓、菊花、枸杞子、陈皮、葛根、蔓荆子、六神曲。三才方配以八味中药,合为五仙膏,根据五行八卦原理,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奇妙无穷,把药材中天地灵蕴和药效充分激发,起到多病同治的作用。


.人参

【性味】平甘、微苦,微温。

【归经】归脾、肺、心经。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用于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地黄

【性味】甘,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血,发斑发疹。

【性味】甘、微苦,微寒。

【归经】归心、肺、胃经。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

.白术

【性味】苦甘,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用于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茯苓

【性味】甘淡,平。

【归经】归心、脾、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啰,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菊花

【性味】甘苦,凉。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明目,解毒。用于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疗疮,肿毒。

·枸杞子

【性味】甘,平。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养血,明目消翳,润肺止咳。用于肾虚骨痿,阳痿遗精,久不生育,早老早衰,须发早白,血虚萎黄,产后乳少,目暗不明,内外障眼,内热消渴,劳热骨蒸,虚痨咳嗽,干咳少痰等病证。

·陈皮

【性味】辛,温。

【归经】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治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

·葛根

【性味】甘辛,平。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用于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瘀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蔓荆子

【性味】苦辛,凉。

【归经】归肝、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正、偏头痛,齿痛,赤眼,目睛内痛,昏暗多泪,湿痹拘挛。

.六神曲

【性味】甘辛,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消食调中。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小儿食积。


【五仙膏: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五仙膏必须沿袭古法炮制,工序不仅繁多复杂,还讲究颇多。

首先炼制时间上,必须按照《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记载:”修合此药,宜旺相日。”旺相日,指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这其中还要避开雨、雪、风、霜、雷、电等恶劣天气,所以五仙膏每年最多做四次,这就导致每年的产量都非常有限!

再有,煎煮药材用到的水,必须是长江和大运河交汇处,洞庭山地下深处的活泉水,水龄要在百年以上。在水的要求上不敢有半点的偏差,哪怕一分一毫,药效都会受到影响。

还有,炼制五仙膏用的火,必须是二三十年的老药桑柴火,从梢到根来引火!

炼制过程中,11味药材,按照先根茎,后种子,再花叶的顺序下入铜锅,火候先武后文。

几轮煎煮过后,滤掉药渣,用竹铲不停搅动,最后挂旗的膏剂放入装有六神曲的土陶坛,用红泥封坛,埋入地下,经过九九八十一天自然地坛发酵,凝聚灵性和智慧的”五仙膏”大功告成!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凭借古方古法的一脉相传,五仙膏的炮制工艺已被国家相关部门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记载的五仙膏)


【为什么要首推膏方?】

中药有很多剂型,应用最多的是汤、丸、散、膏、丹五大类。

在这几类中,汤剂的药效比较快,素有”汤者荡之”,就像”扫荡”一样,所以急病用汤药最合适;丸则缓之,丸药的力量比较缓慢;膏,介于汤和丸之间,它既没有汤药来得那么猛烈,也不像丸药起效那么缓慢,它的作用比较适合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

和其它中药剂型相比,膏方具有如下优势:

第一,高倍浓缩,药效持久:

在古代,膏等同于高级的”高”。膏方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特别耗费药材,制作工艺繁琐,中医界一直有”一斤药二两膏”的说法。膏方在炼制过程中,需要反复煎煮、浓缩、提炼,最后才制出”高倍浓缩、滴滴珍贵、药效持久”的膏方。所以在以前,膏方始终是达官显贵的”特供品”,民间素有”穷用汤、富用丸、贵用膏”的说法。

第二,吸收快、起效迅速:

膏方入口后,可以直接被口腔黏膜吸收,随后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从而迅速起效。而像药丸、药汤和药酒等其它中药剂型,都要经过消化道的消化吸收,才能最后到达血液。相比之下,膏方量小力大、入口即化、温润和胃,在体内无需崩解过程,吸收利用率更高,尤其适合于身体状况差的久病患者。

第三,注重整体,全面调理:

作为最能体现中医整体治疗理念的中药剂型,膏方特别注重全方位、整体协同治疗,它从辨证施治入手,通过君臣佐使、遣方用药,合理配伍处方,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第四,循脉归经、无处不达:

膏方具有循脉归经的作用,能够引导药物直达病灶,使药力更加集中。治病用药,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让药力直达病灶,而膏方能无处不达,通行人体十二经脉。

第五,保留生物活性:

很多药物的有效成分是脂溶性的,是不溶于水的,用水熬成汤药后,药力无法发挥出来。而膏方则不同,不光是水溶性的,脂溶性的物质也能溶解出来,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药物中的生物活性。所以,同样的药物,你说是汤药的药力大,还是膏方的药力大?

第六,口感好,适合男女老少:

很多人不愿意吃中药,是因为汤药的口感太差。膏方区别于其它中药剂型,它让良药不再”苦口”,入口便有细腻爽滑的感觉,曾经痛苦的吃药也变成一种享受,所以膏方更受男女老少的青睐。

第七,服用方使,易存易携:

服用时,只需取出适量膏方,用温开水冲服即可,具有即冲即饮、方便快捷、易存易携的特点。

【从实用性来看,膏方用量最小、药力最强、口感最好——使用方便,治疗过程舒适】

在封建社会,御医只为皇家成员这一少部分人服务,治疗手段更要特别讲究。给这些皇亲国戚端一大碗苦汤药,喝完也快喝饱了,对方心里肯定不愿意,只要人家不高兴,御医就要倒霉。喝少了呢,药力又不够,但是用膏方就不必纠结。膏方用量小、药力大,一小口膏方就能顶一大碗汤药,而且膏方口感好。

喝汤药什么滋味?又苦又涩,心里那叫一个不痛快。膏方就不一样了,抿上一小ロ,心里不是难受,是痛快、是享受,心情好了,对治疗也有很大帮助。我们中国人真是太有智慧了,把原本痛苦煎熬的治病过程,变得简单、舒适。

御医派的三分治七分养,让你开胃,能吃饭;让你吃肉,身体强壮,让你在心情舒畅、愉悦的同时,实现疾病的完全康复。其实,治病不等于遭罪,治疗老慢病就应该是这样一个舒适的过程。


【为什么说:治疗老慢病,应该用中药】

许多人认为中药可以和化学药物一起吃,甚至在中药里边掺入西药,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治疗。错了,这是因为许多人不知道中药和西药的区别。中药和西药即使药理成分相同,其临床疗效也完全不同。出现这种特性,是由于两类药物的结构不同。

中药不是某一种化合物,它的结构不能用某一个化学分子式表示,因为它是由许多化合物组成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体。这种综合体,无论是以膏方、汤剂,还是以丸剂、针剂等形式进入人体,会不断地释放出药理成分,而发挥柔和持久的临床作用。因此,中药是天然的缓释型药物,适用于慢性病。而西药就不同了,它是某一种化合物,它的结构可以用某一个化学分子式表示。这种化合物进入人体以后,迅速影响新陈代谢的某个环节,而发挥强力短暂的临床疗效。因此,西药是速效型药物,用于急性病

中医对于慢性病的疗效,已经引起全世界的重视。这种疗效不仅在于中医使用了三分治七分养,更由于中医使用了天然的缓释型药物的结果。因此,中药和西药不能混在一起用,不然的话,很难控制药理过程。可是现在有些医生,往中药里掺入西药,公开的叫高科技,隐藏的叫特效药。比如,治疗精神病的高科技中药,掺入了西药冬眠灵,这很可能促使病人出现椎体外束综合症。又如,治疗糖尿病的高科技中药,掺入了西药优降糖,这很可能促使病人出现高血脂。再如,治疗风湿病的高科技中药,掺入了西药强的松,这很可能促使病人出现肌腱断裂。

中医的起源是饮食文化,许多治疗方法都是从饮食中脱颖而出,所以清朝时御医派正式提出了”三分治七分养”,并对后世的养生治病理念发挥了深远的影响。

西医的起源是物理化学,许多治疗方法都是从物理化学的试验中发现,近代才有了诊断、防疫、抢救、手术等领域的发展。但是,试验室毕竟离实际生活有一段距离,因此很多通过试管得出的试验结果,都是”纸上谈兵”。

中医就中医,不能拿西医的治疗方法去定义中医,因为西医的许多治疗方法是错误的,只能用现代医学的解剖生理学去解释中医。有一个曾经很有名的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抗癌专家,自己得了肝癌找我来治。我问他为什么不自己治?他实话实说:”某某口服液,其实都是糖水。”再问他挣了多少钱?他生气了,说:”办什么事,都得拿钱铺路,甭提挣钱,把人气死了。”由于没有胃气,我辞谢不治。后来听说他死了。这位声名显赫的抗癌专家,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药,别人还敢吃吗?许多癌症病人正是吃了他的所谓的高科技中西医结合的中成药,才出现转移的。

目前,西医在诊断、防疫、抢救、手术等方面是强项,但是不擅长治疗慢性病。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什么病都要找西医,这就不对了。

例如:

① 西医曾经宣布许多疾病是不治之症。18世纪,西医宣布肺炎是不治之症。那时候,如果得了肺炎,患者便开始写遗嘱,一家人都会惶恐不安;病人发高热,咳嗽憋气,最后直到憋死为止。可是当时,中国人不怕肺炎,于是外国人得了肺炎,找中医开几剂麻杏石甘汤就好了。那时候,在国外的中医,使用中药救活了大量的病人,因此中医赢得了世界各地的尊重。可是现在有些人得了肺炎,竟然去找西医,用完青霉素、链霉素,还是咳嗽痰多,最后找中医进行清热化痰治疗,才算康复。

② 20世纪50年代,风靡一时的荷尔蒙疗法就是肌肉注射性激素,作为保健方法。由于能诱发癌症而被最终淘汰,但是,那些已经因此诱发癌症的人,找谁说理呢?

③ 20世纪60年代,风靡一时的组织疗法(切开臀部肌肉,埋藏动物内脏),宣称可以治疗一些慢性病,但由于不优于安慰疗法,也被最终淘汰。但是由此而发生的感染、脓毒血症、排异反应的病人,找谁说理呢?

④ 20世纪70年代,轰轰烈烈的手术切除肺叶,治疗肺结核的办法,悄悄地被口服雷米封、肌注链霉素替代了。但是,那些因这项手术而死于结核播散的人,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⑤ 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又宣布淘汰127种西药。那么,因为使用这些西药而患上各种疾病,甚至死亡的人,又能向谁讨公道呢?

⑥ 最可笑的是胆道蛔虫,病人疼得头撞墙,结果喝一瓶醋就好了。西医要做手术,而且相当复杂。我曾经跟西医开过几次玩笑,看着大夫护士们忙忙碌碌,看着家属吓得直哆嗦。等到病人要进手术室了,我让家属买瓶醋来,给病人喝下去。过一会儿,病人不疼了,推到放射科做胆道造影,然后让大夫读胆道无异常的报告,借此机会来教育大夫和病人,不要有病就去做手术,你先问问中医,有没有好办法。而且一旦术后复发,又该找谁说理呢?

用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病人体内的葡萄糖到哪里去了呢?西医说变成肝糖原了。那么病人为什么出现了动脉硬化?其实,降糖药物也把葡萄糖变成了血脂,增加了血粘度。2000年,一个患糖尿病已经18年的著名电影演员,和我谈起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他坚持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吃西药优降糖,同时多吃蔬菜。我说:”这么一来,您就变成兔子啦?”转过年来,他死于突发的心肌梗塞,他的家属追悔莫及。

原发性高血压,其本质问题应当是血液黏稠,不是血管紧张素过多。不然,就无法和嗜铬细胞瘤鉴别。这是因为血液黏稠了,循环阻力增大了,心肌只能拼命收缩,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可是西医要用阻止心肌收缩的办法降低血压,这就掩盖了血液黏稠的真相。因此,尽管病人老老实实吃降压药,最终还是要发生脑血栓、心肌梗塞、老年痴呆症。这又能找谁说理呢?

⑨ 化学药物对于肝肾都有损害,有些药物还有致癌性。例如: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安替比林、咖啡因等可以产生肾盂癌或者膀胱癌;己烯雌酚可以产生生殖系统腺癌;甲基睾丸素、康力龙、复康龙等会产生肝癌;氯霉素可以引发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甚至,抗癌药物也能产生癌症,例如:环磷酰胺可诱发单核细胞性白血病、膀胱癌;硫唑嘌呤可引起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唇癌、宫颈癌;苯丁酸氮芥可产生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白消安可引发支气管癌、外阴癌;氨甲喋呤可诱发肾癌、乳腺癌等等。

但是使用这些药物,已经得了癌症的人又能找谁说理呢?

因此,一个人患上慢性病之后,千万要记住,治病应当使用中医,诊断、防疫、抢救、手术要使用西医;不要随便使用化学药物。这就叫中西医并存分用

御医箴言:

慢性疾病莫胡闹,开胃肉汤病自好。

三分治用五仙膏,多病同治是王道。


——2024.4.2.醒真选自《御医食录》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