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治病良方集锦—耳病经验方
2025
11-02

治病良方集锦—耳病经验方

 国一、王琦益气聪明汤加减治耳鸣(好大夫在线2016-12-24)

组方:葛根20克,蔓散子15克,黄柏10克,黄芪10克,莪术10克,川芎10克,蝉衣10克,灵磁石30克(先煎),神麦曲各10克,石菖蒲10克,珍珠粉0.3克(冲)。21剂,主治:耳鸣,临床效果良好。

抄录者附1:(《四川中医》2012年第1期)

古人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仅耳朵前后就有260个穴位,耳的衰退也是全身器官衰退的象征。元代国医大家之一李东垣就指出了耳鸣耳聋的根本原因: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达九窍;烦劳伤中,使清阳之气不能上升,故耳鸣耳聋、内障目昏也。他独创专治耳鸣耳聋的奇方—“益气聪明汤”。

方剂出处:益气聪明汤,金.《东方试效方》。组成:黄芪15克,人参15克,葛根9克,蔓荆子9克,升麻5克,白芍6克,黄柏(炒)6克,甘草3克。用法,水煎温服。主治: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目内生障,视物昏花,耳鸣耳聋等症。它还能治眩晕、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痴呆等症。

附2:日常治耳呜耳聋小妙招——国医大师邓铁涛推荐按摩穴位。每天做呜天鼓、聪两耳、击枕处:

  • 勤梳头。坚持每天用牛角刮痧板,起床后刮刮头皮,帮助头部神经疏通,同时也要锻炼一下手臂力量,预防肩周炎。除此之外,凡四肢躯干,血管关节处都可以刮,促进气血运行,加快体内代谢,疏通全身血脉,从而强健体魄。

  • 鸣天鼓。手掌贴耳孔,手指搭在后脑勺,食指和中指配合按后脑勺,持续50次,可以防止老年痴呆,神经弱化,以及改善头痛头晕等情况。

  • 聪两耳。双手食指插入耳孔,先向前旋转,再向后旋转,然后放手,依然是持续50次,可保持听力正常,防止老年耳鸣。4.击枕处。五指微曲,用食指和中指,无名指为主,轻击后枕部,来回做50次,可以改善睡眠,增加脑血流量,治疗颈椎病等问题。养生方法平淡无奇,天天坚持,健康长寿更接近你。

  • 二、阮士怡治疗耳鸣耳聋验案(中医杂志2018-04-15)

    《医林改错》曰,“耳孔内管通脑,管外有瘀血,靠挤管闭故耳聋。”阮大师对此病的治疗,鉴证常配当归、赤芍、川芎、路路通等养血活血通窍,滋补心肝肾之阴以治本。

    典型案例:患者女,44岁,2014年6月12日初诊。主诉,耳鸣伴眩晕1年多,一年前突发耳鸣。中医诊断:耳鸣,证属心肾阴虚,胆火上炎。处方:党参10克,天冬10克,五味子10克,葛根15克,女贞子20克,墨旱莲15克,鹿衔草10克,川芎10克,地龙15克,茜草10克,酸枣仁30克,合欢花10克,甘草6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

    6月19日二诊,症状有所减轻,辩证,仍心肾阴虚,气血不足兼血瘀。处方:炙黄芪20克,阿胶15克,银杏叶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百合15克,女贞子20克,墨旱莲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地龙15克,甘草6克。7剂。6月26日三诊:耳鸣减轻耳部有堵闷感伴头晕汗出。辨证:心肾阴虚,气血不足加血瘀,处方:党参10克,麦冬10克,炙鳖甲30克(先煎),三棱10克,莪术10克,川芎10克,刺五加10克,沙苑子10克,女贞子20克,墨旱莲15克,地龙15克,蝉蜕6克,甘草6克。

    上方对证加减继服3个月有余,耳鸣症状明显缓解。

    三、吕景山治耳鸣、耳聋有妙招(360网2016-4-14)

    吕景山教授女儿吕玉娥提供:耳鸣是指病人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声。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觉减退甚至消失。耳鸣可伴有耳聋,耳聋亦可由耳鸣发展而来。

    下面介绍“国医大师”吕景山治疗和预防耳鸣、耳聋的妙招。在治疗上耳鸣、耳聋须分新久虚实,若暴鸣声大,以手按之更为甚者属实证,多因肝胆三焦之火循经上扰所致;若鸣声渐退,以手按之可减轻者属虚证,多由肾虚精亏,髓海不充,耳失所养而成。

    1.实证治疗。对药:磁石、石菖蒲。石菖蒲芳香化浊,宣闭开窍,二药伍用,启闭开窍,益肾平肝,聪耳明目益彰。常用量磁石15~30克,打碎先煎,后入石菖蒲6~10克一起煮当茶饮。

    对穴(针灸或指灸):翳风,听会穴。翳风穴,在耳垂背后凹陷处;听会穴,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张口有凹陷处。翳风穴和听会穴伍用,善治肝胆火旺,上扰清窍,气机闭阻之耳鸣、耳聋等症。听会穴位于耳前,翳风穴于耳后,两面夹击直达病所,帮效力益彰也。

    2.虚证的治疗。对药:枸杞子、菊花。枸杞子善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菊花质体轻主升,为祛风清热,平肝明目之要品。枸杞子以补为主,菊花以清为要,二药参合,一补一清。主治:肝肾不足之耳鸣、耳聋,视物不明,头晕眼花。枸杞菊花茶,取枸杞子10~15克,白菊花3~6克,放入茶壶加开水,3~5分钟便可饮用。

    对穴:太溪穴,太冲穴。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的凹陷处;太冲穴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隙的后方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证属肝肾亏。太溪和太冲伍用补益肝肾。(来源:金龙制氧2016-04-21)

    四、李今庸治耳鸣、耳聋验方4首(悦读中医-2018-12-15)

    1.二陈汤加味治痰湿阻塞耳鸣耳聋。组方:制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8克,苍术10克,菖蒲10克。治疗:痰湿过甚,阴寒耳道,症两耳闷胀闭塞,轰鸣作响,头昏重。用法:药6味,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2.人参养荣汤治心营不足耳鸣耳聋。组方:党参10克,黄芪10克,白术10克,熟地黄12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茯神10克,肉桂3克,陈皮6克,远志10克,五味子8克,甘草8克。治疗:心血虚少,心气不能上达于耳,症见耳鸣,重听、按之则减,虚烦失眠,心悸健忘等。用法:药12味,水煎服,每日1剂。

    3.龙胆泻肝汤治少阳风热耳鸣耳聋。组方: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黄、当归各10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风热衷于少阳,循经上扰,症见突然发作耳鸣耳聋或耳中肿痛,按之益甚,伴有口苔咽干,头痛,大便干燥,小便黄等。用法:水煎,每日1剂。

    4.肾气丸治肾虚不足耳鸣耳聋。组方:熟地黄8克,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茯苓、泽泻、丹皮各10克,附片3克,肉桂3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肾虚不足,不充耳窍,症见耳鸣如蝉,按压减轻,耳聋渐重,伴头晕目眩,腰酸乏力。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五、李振华治神经性耳鸣耳聋(新浪2019-7-18)

    验案:李,43岁,耳鸣半年,失眠多梦,乏力,听力下降。诊为肝肾阴虚耳鸣耳聋。治法,滋阴补肾,平肝潜阳。处方:何首乌18白芍15山茱萸15枸杞子15黄精15郁金10节石菖蒲10炒栀子10磁石30蝉皮10天麻10菊花12钩藤15石决明15夏枯草15龙齿15枣仁15牡丹皮10甘草3(单位为克)。每日1剂,水煎服。7剂后起效,加柴胡、细辛疏肝解郁,显效。

    六、张志远改良的耳鸣耳聋的经验方(海外国医2021-12-2)

    组成:女贞子100克,柴胡50克,石菖蒲100克,黄连50克,大黄20克,山栀子100克,黄芩50克,龙胆草100克,芦荟20克,当归50克,路路通50克(煮水入药),黄柏50克,木香50克,知母50克,丹参50克。碾末水泛为丸,每次10克,日服三次,连服一个月,效果好。

    此方通过清热、泻火、开窍、解毒、固肾阴,激活耳神经细胞,恢复听力。

    张志远创制加味通气散治耳鸣耳聋(人卫中医2025-3-9)

    组成:柴胡9~15克克,石菖蒲9~15克,香附12~18克,丹参15~30克。治耳鸣耳聋,显果显著。

    附1:耳聋复丸(齐建等国医国药2006-5) 组成:柴胡、石菖蒲、葛根、桃仁、红花、路路通、香附、川芎、赤芍、天麻、远志各62.5克。用法:上11味粉成碎末,过筛、混合,每100克加蜜45克及适量泛丸,制成1000克,干燥,包衣,即得。功用:活血化瘀,通络开窍。主治: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耳聋,混合性耳聋、耳鸣。

    附2:国医大师徐经世治耳鸣膏方:

    北沙参200克,干地黄180克,杭白芍300克,甘枸杞150克,净萸肉150克,熟女贞150克,远志100克,合欢皮300克,旱莲草150克,海马100克,龟板胶100克,鹿角胶100克,磁石400克,怀山药200克,柴胡100克,五味子100克,天麻150克,葛根250克,竹茹100克。制成膏,每日2次,每次1勺,开水送服。治耳呜有好的效果。

    七、熊继柏治疗耳鸣耳聋经验(广东中医药局网2022-9-30)

    1.聪明益气汤加石菖蒲、苍耳子、法半夏。组成:西参片10克,黄芪25克,葛根50克,升麻4克,蔓荆子10,白芍10克,黄柏6克,炙甘草10克,苍耳子20克,石菖蒲20克,法半夏15克。水煎服1日1剂。主治功能:时发耳鸣,伴神疲,食少,有痰。主治:气虚耳鸣。

    2.温胆汤合通气散治耳聋。组成:陈皮10克,法半夏8克,茯苓10,枳实8克,竹茹10克,甘草6克,柴胡20克,川芎10克,香附20克,浙贝母20克,石菖蒲30克。10剂水煎服。另: 麝香2克,每日冲服0.2克,主治功能:清热化痰,理气通窍。主治:听力下降,耳聋。

    附录1:民间秘方治耳鸣耳聋偏方(360网2019-6-13)

    1.路路通15克,先用冷水浸泡1小时,水煎频饮。5天一个疗程。一般1~2疗程;

    2.菖蒲甘草汤,取石菖蒲6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1日1剂,10天一个疗程,一般1~2疗程。久病者同时服六味地黄丸(陕西中医1992(6))

    3.葛根粉治特发性耳聋,每日取其粉3~4克,每日2—3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1-2疗程即可好转或治愈;

    4.地黄煎治耳鸣耳聋:取熟地50克,黄柏50克,石菖蒲1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耳鸣、耳聋;

    5.二至丸治耳鸣耳聋:取二至丸(内含女贞子和干旱莲各等份)适量,每次吞服10克,每日2次,15天为一个疗程,1-2疗程即可见良效。本方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耳鸣耳聋。

    6.枸杞红花酒:枸杞子50克,红花20克,低度白酒300克,每日饮1杯,养血活血,通窍充耳,适用于耳鸣耳聋者,用红葡萄酒也可以泡,只是时间要长一些:

    7.睡磁石枕头治耳聋:取磁石100克,谷糠400克,平铺如枕头大小的密致棉布上,上面再覆盖同样大小的棉布,先缝四边,然后中间更行纵横缝合,使得药粉均匀分布。晚上睡觉时将缝好的磁石枕放在薄枕上使用,每周3次,隔日1次。功效,可治老年人阴虚阳亢所致耳聋、耳鸣、惊悸、失眠等症。

    8.颤耳法治耳鸣,方法:站立或端坐,舌抵上颚,用食指分别按住左右耳屏,封闭耳道。手腕带动小臂快速上下抖动,使两耳受到颤动,此时耳内有嗡嗡声,持续抖动1分钟,每日早晚做2—3次,持续2~3周。功效:主治耳鸣。

    9.叩齿防听力减退,方法:舌尖轻抵上颚,上下牙齿互相轻轻叩击50—100次。早中晚各做一次,每次3分钟,坐立站均可。功效:提高老年人听力,预防耳鸣、耳聋有一定作用。

    10.三十年耳聋,酒三升,渍牡荆子一升,七日去渣,任性饮之。牡荆子50克,白酒500克,泡7日后服用。

    11.雷公用骨碎补,治耳鸣,耳亦肾之窍也;

    12.治耳聋用龙骨散吹,勿令见风,或用纸捻醮药亦可,日次三四次。复吹时须用棉花引。

    13.甘遂、甘草治耳聋,甘遂、甘草各0.6克,上药研末备用。左耳用甘遂,右耳用甘草。药物用药绵或纱布包好,每晚纳入耳内,早取出。10~30天为一个疗程,经治疗多例,效果满意。

    14.百合散治耳鸣,百合90克研成粉末,每次用温水冲服9克,每日2次,对阴虚火旺的耳鸣及听力减退效果好。

    15.防风治耳呜,防风30~40克煎服治耳鸣。

    16.肾虚耳鸣耳聋:石昌蒲10克,骨碎补10克,煮水饮之。

    17.倪海庭泽泻汤:白术15泽泻30骨碎补5王不留行10石菖蒲15(重量单位克)。共研粉末,每次9克,早晚各一次,称之奇方。

    18.国医大师徐经世常用药对鹿角霜15克,磁石30克,煮服,治耳呜耳聋。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