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活到100岁的秘籍就是身体的阴阳平衡
2025
11-02

活到100岁的秘籍就是身体的阴阳平衡

     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倡导人们关爱老年人 。关于长寿常有人问,养生的核心是什么?答案只有四字:阴阳平衡。这一源自《黄帝内经》的古老智慧,揭示了生命健康的本质规律——“生之本,本于阴阳”。

   阴阳是宇宙万物的基本属性,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它们相互对立又彼此依存,构成了世界的平衡与生机。人体亦是如此,阴象征着血液、津液等滋养物质,阳代表着气、能量等能动力量,二者的动态平衡便是生命存续的基础。《黄帝内经》早已明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一部经典的精髓,正在于对阴阳平衡的阐释。

生命的历程,实则是阴阳变化的轨迹。生,是阴阳能量的聚合统一;老,是阴阳气血的自然衰减;病,是阴阳平衡的失调紊乱;死,则是阴阳统一体的彻底瓦解。从中医视角看,人体各脏腑皆有阴阳,肾有肾阴肾阳,心有心阴心阳,肝有肝阴肝阳,任何一处失衡,疾病便会随之而来。

阴阳失衡的危害显而易见。肝阴不足则阳气上亢,易致头胀头痛、血压升高;肺胃肾阳气偏盛而阴液亏虚,会引发多饮多食多尿的“消渴”,即西医所说的糖尿病。反之,阳气不足则阴液过剩,如同火力微弱的炉子无法蒸腾水汽,既会口干口渴,又会小便频数,同样可能诱发消渴。心阳不足会导致畏寒水肿,甚至引发心衰;心阴亏虚则易心悸失眠,诱发心律不齐。正如《黄帝内经》所言:“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千般病症,根源皆在阴阳失调。

养生的本质,就是调理阴阳以复平衡。这如同治理生态,封山育林可恢复风调雨顺,调节阴阳能让身体“百病不生”。饮食上,需寒热搭配,夏季宜食清凉之品以滋阴,冬季可进温热食物以补阳;作息上,应顺应昼夜节律,入夜养阴,白昼养阳,避免熬夜耗伤阴液;情志上,需保持平和心态,防止过激情绪扰乱阴阳。

阴阳平衡的身体,如同校准的天平,能抵御外邪侵袭,维持内环境稳定。这样的人必然精力充沛、面色红润,即便偶有病毒来袭,体内正气也能迅速驱邪。反之,阴阳失调则如同生态失衡,不是“干旱”就是“洪涝”,疾病便会接踵而至。

相传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活了137岁,他就掌握了身体的阴阳平衡。他的儿子孙行(字元一)是孙思邈唯一有明确记载的儿子,他通过科举入仕,曾任太子中允、凤阁侍郎等职,是武则天时期的朝廷重臣,才活了60岁,可见不是知道了阴阳平衡就能实际做到的。

   可见,健康长寿的密钥早已写在阴阳之道中。调理阴阳非一时之功,而在日常生活点滴,掌握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最基本的中医思维养生调理之道。唯有守住阴阳平衡的根本,方能实现无病无灾、颐养天年的养生目标。

今天就聊到这里,感谢大家阅读,朋友们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