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目证状。白睛为气轮属肺
2024
05-27

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目证状。白睛为气轮属肺

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

三、目证状

目为五官之一,与脏腑有密切联系,所以《内经》上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在眼科的诊断上,惯常将眼部分为五轮,即黑睛为风轮属肝,目眦为血轮属心,目胞为肉轮属脾,白睛为气轮属肺,瞳神为水轮属肾。又分为八廓,即瞳神为水廓属膀胱,黑睛为风廓属胆,白睛为天廓属大肠,目胞为地廓属胃,内眦上方为火廓属小肠,下方为雷廓属命门,外眦上方为山廓属心包,下廓为泽廓属三焦。可见眼病虽然是局部疾患,多由于内脏病变所引起,根据这些不同部位,可以探知发病的根源。因此,除外治的点药、敷药和熏洗法以及利用器械和手法的技术操作外,一般均用内服药着重于整体治疗。从内科来说,目为肝之窍,所以目症状侧重于肝,同与目有关经脉一-足太阳阳明、少阳诸经论治。本门以内科为主,兼录部分眼科疾患,包括目眩、目痛、目肿、目赤、目黄、流泪、畏光、干涩、生翳、生星、瞳神散大、睫毛倒入等症。遇到特殊情况,应由眼科诊治。

79.目眩眩是视物昏花迷乱的意思,比如蹲后起立,忽觉眼前一片乌黑,或黑花黑点闪烁,或如飞蝇散乱,俗称“眼花”。习惯上眩晕并称,临床上也经常同时出现,但眩为昏暗,晕为旋转,两者有区别的。本证轻者属肝,沈金鏊所谓“血气衰而肝叶薄,胆汁臧”;重者属肾,朱丹溪所谓“目疾所因,不过虚实,虚者昏花,由肾经真水之亏”。由于阴血不足,厥阳化风上扰,故《内经》说:“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并因肝阳上扰,往往影响胃气和降,极易引起呕恶。治宜结合主证加人杞子、菊花、潼白蒺藜、牡蛎、天麻之类,呕甚者,酌加枳壳、竹茹。老年人可常服驻景丸。驻景丸   熟地菟丝子车前子

80.视力减退多因肝肾阴亏,精血不足,-一般瞳神无变形或变色的征象。除老年自然衰退外,严重的可以渐成“青盲”,以致失明。青盲初起并无障翳,外观和正常一样,只觉视力不断减退,宜服芎归明目丸、石斛夜光丸,切忌急躁恼怒,时宜闭目养神。因视力减退而成为“远视”或“近视",前人多从水火偏盛偏衰立论,认为不能远视乃气虚血盛,用定志丸;不能近视乃血虚气盛,用地芝丸。芎归明目丸地黄 当归川芎天冬 枸杞子白芍菊花牛膝甘草石斛夜光丸  石斛人参天冬麦冬熟地生地苁蓉菟丝子茯苓菊花山药青葙子枸杞子羚羊角草决明杏仁五味子白蒺藜川芎甘草黄连防风枳壳犀角牛膝(咸药)定志丸  菖蒲远志茯神人参地芝丸  熟地天冬枳壳菊花

81.目视无神患者自觉视物无力,多看酸困,均为阴虚之征。如果目内陷,光彩不足,见于虚证久病,预后不良。

82.目赤目红怕光,流泪多眵,沙涩难开,或先患一目传及两目,或两目同时红赤,俗称“赤眼”、“火眼”。多因内热引起,为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病,内服驱风散热饮,外用菊花泡水洗涤,或用鸡子清加黄连水打至泡起,取浮沫点眦内,并可预防。严重的因肺有伏热再感风邪,猝然发作,来势剧烈,兼有头痛、鼻塞、怕冷发热,用酒调散。如见胞肿如怀,白睛浮壅,风轮凹陷,眼珠剧痛,坐卧不宁,当服泻肺饮。一般眼科用药,散风多用防风、菊花,和血用赤芍、丹皮,清热用黄连、黄芩,热重用大黄泻之。驱风散热饮连翘牛蒡羌活薄荷大黄赤芍防风归尾甘草川芎山栀酒调散  归尾麻黄苍术赤芍菊花甘草羌活大黄茺蔚子桑螵蛸研末,溫黄酒调服。泻肺饮  石膏 赤芍 黄芩 桑皮 枳壳木通连翘 荆芥防风 山栀 白芷羌活甘草

83.目黄“黄疸”症状之一,参阅全身症状“皮肤发黄”条。

84.目上视黑眼向上,形成白多黑少,称为“瞳子高”,亦称“戴眼”,系太阳经精气竭绝。常在“痉病”和小儿“惊风”、“脐风”等证出现,均属凶险。

85.目直视目睛不转动。因邪气壅盛,脏腑精气不能上荣于目,多为难治。也有与上视同见,称为“反目直视”,不治。

86.目歧视视一物为两物。有因肝肾虚的,用地芝丸,有因目系受邪,用驱风一字散。地芝丸  熟地天冬枳壳菊花驱风一字散  川芎荆芥川乌羌活薄荷防风

87.眼珠突出风毒痰热蕴积脏腑,上冲于目, 致令眼珠突出痒痛,名为“睛胀”,用泻肝散。倘然只在黑珠上突出如豆,周围有薄膜,疼痛难忍,系肝经积热上冲,使睛内神膏从破处定出黑睛,称做“蟹睛”。经久虚软不痛,现物昏暗,损及瞳神,能使失明。初用羚羊角散,后用镇肾决明丸。睛胀和蟹睛有因外伤引起的,须照外伤急救。泻肝散  大黄甘草郁李仁 荆芥羚羊角散 菊花防风川芎羌活 车前 川乌 细辛 半夏曲 羚羊角薄荷镇肾决明丸  石决明菟丝子 五味子田辛山药生地知母

88.眼珠生翳风轮部位产生白翳,呈片状如浮云称为“云翳”,属“外障”之一。大概色白而嫩,不掩蔽瞳孔者,证轻易治。翳厚色白或黄,尚能辨别明暗者亦可治。如果整片曇影,不辨明暗者难治,或翳厚而呈焦黄色,且賄血络缠绕,虽不波及整个风轮,亦属难治。多因风热肝火,赤肿疼痛引起,常用方有石决明散、连翘散。石决明散   石决明 草决明 羌活.山栀 木贼草 青葙子 赤芍 大黄 荆芥连翘散连翘黄芩羌活菊花草决明 白蒺藜 蜜蒙花龙胆草甘草

89.眼珠生星风轮上出现或大或小的圆点,称傲“星翳"。因为星翳的发展成为云翳,而云翳初起多带白色点子,实际上不能划分。所以初起只有稀疏的一两点,不见扩大的属轻证;数颗连缀而生,或团聚,或散在,迅速出现凹陷如碎米状者,最易损伤风轮,变为云翳失明。治法参阅本门“眼珠生翳”条。

90.睛生胬肉内眦生瘀肉,色黄赤如脂,或似膏而韧,微辛微涩,日久渐厚,贯过黑睛,掩及瞳神失明。多因饮啖辛热食物,脾肺积热,或心肺两经风热壅盛,经络瘀滞而发,治宜钩割手术,内服栀子胜奇散。栀子胜奇散白蒺藜蝉衣谷精草木贼草黄苓草决明菊花山栀川芎荆芥羌活蜜蒙花防风蔓荆子

91.睑生粟粒上下胞睑之间生粟粒起尖,微痒微肿,继则红痛,生脓液,溃后自行消散,名为“针眼”。多因过食辛辣,胃经热毒上攻,初起用热敷法,脓成用针挑破,内服清脾散。“眼丹”生胞睑上下部,蠍热红肿疼痛,较针眼为剧,常伴寒热、头痛、口渴等证,但病因大致相似,只在程度上有轻重之别。清脾散  黄芩薄荷升麻石膏赤芍山栀藿香枳壳陈皮甘草防风.

92.睫毛倒入

病名“倒睫拳毛”,简称“倒睫”,为一种继发的病变。例如“砂眼”失治,初觉胞睑作痒,频频揉擦,致上下胞皮渐收,睫毛拳曲,内刺睛珠,涩痛流泪难张,倚头侧视,不能正看。日久能生云翳失明,- -般多用手术治疗。

93.眼生眵多因肺脏内热所致,眵多硬结为实热,多而不结为虚热。不仅目疾中常出现,在内科风热证和小儿麻疹等亦经常伴见。

94.眼出血肺有郁火,血溢络外,显于白睛表面。或一点,或一片,色鲜红,渐变紫暗。一般.十日左石自能消退,不痛不肿,也不羞明流泪,并无其他病变。治宜清肺散血,用治金煎。治金煎

玄参桑皮枳壳黄连杏仁旋复花防风黄芩菊花葶苈子

治金煎(《目经大成》)【组成】防风 枳壳 杏仁 黄芩 黄连 玄参 各10g 白菊花 桑白皮 旋覆花 葶苈子 各15g【用法】水煎服。【主治】白睛肿胀,日夜疼痛。【分析】白睛肿胀,日夜疼痛,是本方主证。用病因辨证察其起因,当是风邪客表;用脏腑辨证定位,是在肺系;胀痛不安而眼络不红,用气血津液辦证察其虚实,是气郁津凝使然。其基本病理是:外感风邪→肺卫痹郁→少阳三焦气郁化热,津凝成湿→滞塞白睛→肿胀疼痛。【病机】肺卫痹郁,湿热滞睛。【治法】宣降肺气,清热利湿法。【方义】肺卫痹郁,气郁津凝,滞塞白睛夹层,化热而呈肿痛不安,法当宣降痹郁之肺气,通调壅滞之水湿。是故方用防风、杏仁、枳壳宣降肺卫痹郁之气,黄芩、黄连、菊花清其气分之热,玄参凉其血分之热。旋覆花《神农本草经》谓有“除水下气”之功,桑白皮《名医别录》谓能“去肺中水气”,葶苈子《神农本草经》谓其“通利水道”,三药能使白睛痹阻之湿从三焦下行,合而成方,共呈宣降肺气,清热利湿功效。【应用】1.初起即见白睛肿胀,日夜疼痛,可用本方。2.《中医眼科学》云:“本方由理肺行气,降逆平喘,清肺泻火等药组成。白晴属肺,肺经痰火,宣降失调,肺气壅塞,致白睛肿胀疼痛。本方有宣有降,有清有泻,宣降结合,清泻相调,故凡球结膜之炎性水肿者,均可用之;痰火型之边缘性角膜溃疡者,亦可用之”。将其平喘改为泻浊,似乎更符合此证机理。【歌括】治金煎配枳防风,杏菊芩连玄参同,桑皮旋覆葶苈子,宣降津气此方从。

95.畏光常见于实热证和阴虚内热证,如阳明病畏人与火,肝阳头痛喜居阴处。畏光出现在风火赤眼,称为“羞明”,各随主证治疗。但阳虚证亦多合目而睡,乃属神情疲困,不同于畏光。

96.流泪目流泪水,或见风更多。由于风热外乘及肝火外风交郁,常伴红肿、愀痛、羞明等证,称做“热泪”。宜清肝祛风,用桑菊驱风汤,此方叮内服亦可熏洗。肝肾两虚,或悲伤哭泣过久,泪下无时,迎风更甚,眼部不红不痛,称为“冷泪”。治宜补养,用菊花丸,并可兼灸迎香、肝俞、睛明、临泣等穴。泪为人身五液之一,虛证久流不止,能使昏暗难辨物色,以致失明。《内经》上说:“液者所以灌精满空窍者也,故上液之道开则泣,泣不止则液竭,蝎则精不灌,精不灌则目无所见矣,命口夺精。”桑菊驱风汤  桑叶菊花银花防风当归赤芍黄连菊花丸  菊花枸杞子巴戟苁蓉

97.目干:涩劳神、失眠和阅览书报较久,即觉两目干涩,睑皮沉重,闭目静养稍愈。多属血虚

阴亏,宜结合主证滋养肝肾,常用药如生地、石斛、菊花杞子等。

98.目痒痛初起微痒,逐渐涩痛多眵泪,羞明难睁,视物昏糊,胞睑内满布红色细粒,名为“椒疮”,一般叫做“砂眼”。病情较长,蔓延性亦大,能使眼生翳障,危害视力。治宜清化脾经湿火,用除风清脾饮,为了防止发展,应局部点药和眼科手术治疗。

除风清脾饮  防风荆芥连翘知母陈皮黄芩黄连玄参生地桔梗大黄玄明粉

99.眼眶痛

眼眶酸痛,眼皮沉重畏光,常见于肝阳头痛,参阅头面症状“头痛”条。

100.眼皮重眼皮重多属上胞下垂,一般因气血虚、精神不振而致。假如常有头晕,兼觉眼皮麻木,为风邪乘虚袭入脉络,用黄芪丸。.黄芪丸  黄芪白蒺藜独活柴胡生地甘草山栀苦参白术白花蛇 地骨皮菊花防风山萸茯神秦艽天冬枳壳槟榔

101.眼皮跳眼皮振眺牵及眉际,俗称“眼眉跳”。多因病后肝脾失调,或偶为风邪乘袭,不作主证治疗。但日夜振跳过频,兼觉视力昏暗,须防转成“内障”,用当归活血汤。当归活血汤当归 川芎熟地黄芪 苍术防风羌活薄荷甘草白芍

102.眼皮肿为“水肿”症状之一,《内经》上说:“目裹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曰水。”参阅全身症状“浮肿”条。先有目赤,继则胞肿如桃李,眼珠疼痛,名为“蚌合”。由于肺脾壅热上攻,热愈壅而肿愈甚,肿愈甚而脾愈实。宜清火散风解毒,用散热消毒饮。上胞浮泛,虛肿如球,拭之稍平,少顷复起,属脾虚兼有湿火。初起目内并无异样,日久微现赤丝,胞现微红。宜补脾为主略佐行湿清火,用神效黄芪汤加泽泻、黄柏。散热消毒饮  牛蒡羌活黄连黄芩薄荷防风连翘

神效黄芪汤  黃芪人参白芍蔓荆子甘草陈皮

103.瞳神散大久病、虚弱证或出汗过多,发现瞳孔放大,均为元气耗散之征,病属严重。眼科以瞳神变色、变形以及神光耗散、视物昏花等,列入“内障”范围,分为“青风”、“黑风”、“乌风”、“绿风”、“黄风”五个演变过程。其中绿风内障较为多见,其瞳神气色混浊不清,呈浅绿淡白色,而瞳神散大为其主要特征,且散大宽度儿与风轮相等。原因方面,有因风热上攻,有因郁怒伤肝,也有因阴虚火旺,心骨不交。-般在急性发作后往往有一个相当长的静止时期,再行复发,每发一次视力锐减-一次,及至瞳神变为金黄色即黄风阶段,为本病末期,不易治愈。

104.夜盲人暮不能见物,到天明即恢复正常,又称“雀目”。分“高风雀目内障”和“肝虚雀目内障”两种,前者由于元阳不足,后者由于肝虚血少。两者的辨别是,前者只能视上方之物,两旁看不清楚,后者只能视直下之物,且多痒多涩。雀目证瞳神均无翳障。肝虚者以小儿较为常见,预后多良好,用羊肝丸;阳虚者成人较多,如果年深月久不愈,容易变为“青盲”,用菊花丸。羊肝丸  夜明砂当归木贼草蝉衣羊肝菊花丸  菊花巴戟苁蓉枸杞子

105.暴盲平素眼目无病,外不伤于轮廓,内不损及瞳神,忽然目盲不见,都属暴盲。此证与“青盲”不同之处,主要是病程上的差别,青盲致盲的时间缓慢,此证的时间迅速。正因为来势急骤,必须争取早期诊治,迟则气定,不易医愈。大概伴见情绪紧张者为怒气伤肝,用生铁落饮;伴见精神委靡者为怒伤元阴元阳,用柴胡参术汤。倘在大失血和妇科崩漏、产后出现,宜急救固脱,用大剂人参煎服。

生铁落饮   铁落石膏龙齿茯苓防风玄参秦艽竹沥柴胡参术汤人参白术熟地白芍甘草川芎归身青皮柴胡

106.异物入目眼内吹人尘沙、游丝,即觉沙涩泪出难睁。可将眼胞翻转,用淡盐水冲洗,倘冲洗不去,用棉花蘸淡盐水轻轻拨去。弹人铁屑等每致珠痛,严重的珠破睛损,须由眼科诊治。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