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穴位是治疗失眠的首选和必选。1. 神门穴 – “安神之门”· 定位:在手腕部。伸手,掌心向上,在手腕内侧横纹上,靠近小指一侧的凹陷处。按压时会有明显的酸胀感。· 功效:神门穴是心经的“原穴”,是心神出入的门户。所有与“心”相关的神志问题,如失眠、心慌、焦虑、健忘,都可以通过神门穴来调理。它是安眠的第一要穴。· 刺激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对侧手腕的神门穴,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每侧按揉3-5分钟。睡前操作效果最好。2. 安眠穴 – “专病专穴”· 定位:在耳后。在耳垂后方的高骨(翳风穴)与后脑勺中央的凹陷(风池穴)连线的中点。· 功效:此穴是经外奇穴,从名字就能看出,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治疗失眠。能宁心安神,有效缓解夜寐不宁、多梦易醒。· 刺激方法:用双手食指或中指的指腹,同时按揉头两侧的安眠穴,顺时针按揉2-3分钟。二、 头部安神穴:放松紧绷的神经3. 百会穴 – “诸阳之会”· 定位:在头顶正中。简单取穴法:两耳尖向上连线的中点。· 功效:百会穴是督脉要穴,能通达阴阳,连接全身经络。刺激百会可以益气升阳、开窍宁神,对于因焦虑、思绪过多导致的失眠尤其有效。· 刺激方法:用中指指腹轻轻按揉,或用掌心轻轻拍打百会穴1-2分钟。力度一定要轻柔。4. 印堂穴 – “清头明目”· 定位:在面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功效:此穴虽然不在经络主线上,但能清利头目、通鼻开窍。按摩印堂可以放松紧绷的额部肌肉,缓解因神经紧张引起的头痛和失眠。· 刺激方法:用中指指腹以适度的力量点按或轻轻向上推揉1-2分钟。三、 肢体辅助穴:引火下行,交通心肾5. 三阴交 – “肝脾肾三经交汇”· 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向上四横指(约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功效:此穴是脾、肝、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点。能健脾、益肝、补肾,调和气血。对于心肾不交(表现为心烦失眠、心悸不安)和肝火扰心导致的失眠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刺激方法:用拇指按揉,每侧3-5分钟。孕妇禁用。6. 涌泉穴 – “引火归元”· 定位:在脚底。蜷足时,足前部出现的凹陷处,约在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简单说就是脚掌前部的“人”字沟顶点。· 功效:涌泉是肾经的起点。中医认为失眠多是“心火亢盛于上,肾水亏虚于下”。按摩涌泉穴可以引上部的火气下行,滋补肾水,使心肾相交,从而促进睡眠。· 刺激方法:睡前用热水泡脚后,用手掌搓揉脚底的涌泉穴,直至感觉发热。持之以恒:穴位按摩重在坚持,偶尔一次效果可能不明显,坚持一周以上会感受到明显变化。· 配合呼吸:按摩时,配合深长、缓慢的腹式呼吸,能更好地让身心放松下来。· 营造环境:在昏暗、安静的环境中操作,远离手机等电子设备。· 严重失眠需就医:如果长期受严重失眠困扰,穴位按摩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请务必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希望这些安眠穴位能帮助您夜夜好眠,一觉到天亮! #artContent h1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905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