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干姜人参半夏丸(孕吐,中焦寒水),当归贝母苦参丸(孕妇小便不利),葵子茯苓散(孕妇小便不利,身有水肿),当归散(孕期常服,养孕妇,去虚热,产后诸症),白术散(养胎,壮骨)。”
01
—
条辨六: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
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
右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
干姜人参半夏汤是临床应用最多的处方之一,专门用于妇人怀孕期间的强烈呕吐。一剂可以好八成,还需继续服用,因为怀孕吐,不只是因为胃,是中焦冷,中焦冷则胃中有停水,干姜温中,半夏去水,人参补津(吐后津液缺失)。
临床上,把粉剂用生姜汁糊在一起成丸,或直接服用粉剂,或做成胶囊服用。
平时虚寒的人,怀孕会吐的严重,所以平时要保养好。
02
—
条辨七:妊娠小便难,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
当归、贝母、苦参各四两。
右三味,末之,炼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加至十丸。
孕妇小便不利,当归、贝母、苦参3味药等量打粉,服一平匙,还排不出则加量。
-
(1)苦参:专门利湿——膀胱之湿。
-
(2)贝母:利尿,润肠,当归也润肠。
小便难的原因,是胎儿挤压到膀胱。胎儿压到膀胱,是因为里面有热,热则胎儿动的厉害,故可能压到膀胱。
03
—
条辨八: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葵子茯苓散方
葵子一升,茯苓三两。
右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二服,小便利则愈。
此处也是小便不利,但有水肿,下半身、腿脚都水肿的厉害,用葵子茯苓散。
怀孕的人疑心太重易得抑郁症,不安心则胎儿动,压到膀胱。
葵子茯苓散为有名方剂,专用于怀孕上身、下身、全身水肿。葵子茯苓用量3:1,饭前服1汤匙,小便利出来就好了。茯苓通利三焦,葵子增加通利。
中药的利小便,水不会再回来。西医利尿剂,水还会回来(累积),且会把羊水一起利掉,小孩也流掉。中药温和,只把不要的水排掉。
04
—
条辨九: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
当归散方
当归、黄芩、芍药、川芎各一斤,白术半斤。
右五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服,妊娠常服即易产,胎无所苦,产后百病悉主之。
怀孕期间的服药方案
-
(1)怀孕1-2月,服用桂枝汤,平衡阴阳,缓解怀孕初期吃不下东西。
-
(2)怀孕3-5月,服用此条辨中的当归散,当归散,养孕妇,非保护胎儿。
-
(3)怀孕6-10月,服用下一条辨的白术散(白术、川芎、蜀椒去汗、牡蛎各3分),养胎儿。
孕妇常服当归散的作用:
-
(1)此方可降胃的虚热,补血、活血,养好孕妇的身体,后期容易生产,怀孕不痛苦。
-
(2)黄芩去热,怀孕期间身上会有点热,尤其是胃,胃口大,饭量大,可以用黄芩去胃热。
-
(3)芍药,对下焦有益,可肚子活血化瘀,但不会堕胎。
-
(4)白术,排水。
-
(5)怀孕十月期间,都可以一直服用,产后各种病都可以用。但怀孕期间下血不管用。
05
—
条辨十: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
白术散方
白术、川芎、蜀椒去汗、牡蛎各3分。
右四味,杵为散,酒服一钱匕,日三服,夜一服,但苦痛加芍药;心下毒痛倍加川芎;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一两,半夏大者二十枚。服之后,更以醋浆水服之。若呕,以醋浆水服之;复不解者,小麦汁服之。已后渴者,大麦粥服之。病虽愈,服之勿置。
养胎,即养胎儿,用白术散。在古代,妇人乱吃,变成超级大胎儿,产不下来,是很危险的。
怀孕6-10月,吃白术散,养胎儿,也可同时服用过当归散养孕妇。下血要流产,服用胶艾汤(温病派用十三太保)。
白术散中,牡蛎,补钙,胎儿骨骼会很好。蜀椒,辛辣,温下焦,大建中汤中也有蜀椒。川芎活血化瘀,白术去湿。
-
(1)四味药,散剂,白天吃三次,晚上吃一次。
-
(2)腹痛,则重用白芍。
-
(3)心下即胃痛,川芎用量加倍。
-
(4)心烦,吐、痛,不能攻食饮,加细辛、半夏(止呕)。
-
(5)呕心,加醋,酸可止呕。
-
(6)服药后口渴,用小麦汤(小麦一升,通草二两。水煮,取三升,去滓,渐渐食之,须臾当愈)。
小麦与大麦
-
(1)小麦是心之谷,管心脏,用于情志有关的心情、烦躁、抑郁。
-
(2)大麦,用于肠,肠胃津液不足用大麦。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7835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