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U
T
U
M
N
人体内的阳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关键。阳气不足,就容易血虚血瘀。
艾灸能温通经络、补气养血,激发体内的阳气。今天给大家带来三个穴位,平时灸一灸,可以温运气血,通络化瘀。
01
中脘穴
位置:位于上腹部,正中线与脐部之间的距离为4寸。
作用:通过艾灸中脘穴,可以调和阴阳,平衡气血,有助于缓解月经不调和痛经等问题。
02
关元穴
位置:位于下腹部,距离脐部3寸,位于人体前正中线。
作用:关元穴位于元气交汇的地方,治疗元阳虚弱、中风后遗症、体虚乏力,以及因虚弱引起的眩晕等症状。
艾灸关元穴能够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驱散体内寒邪,改善手脚冰冷和畏寒的症状。
03
气海穴
位置:位于下腹部,距离脐部1.5寸,位于前正中线。
作用:气海穴为先天元气汇集之处,具有益气调气、温中补肾的作用。
艾灸气海穴有助于温经通阳,促进气血流通,化瘀通络,给身体带来温暖,消除寒凉感。
操作手法:以上穴位通常艾灸15到20分钟,直到皮肤感到温热为止。
每天可以对每个穴位进行一次艾灸,每周休息一天。当症状有所改善后,可以将频率减少到每周3至4次。
同时,要注意保持通风,以减少烟雾对呼吸道的影响。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759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