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上常有人问我:“花生是生吃好还是煮熟吃好?是不是越天然越有营养?”今天我就实话实说——生的不一定更营养,熟的也不一定就上火。很多人以为生花生“原汁原味”,营养保留得多,其实真不是这么回事。
咱们先说熟花生。
花生一加热,蛋白质结构变得松散,更容易被脾胃消化。中医讲“脾主运化”,食物能不能吸收,关键看脾。很多人吃生冷东西胀气、反酸,就是脾阳不足。
熟花生性更温,入脾经,能健脾养胃,尤其适合手脚凉、饭后腹胀、大便稀的人。煮、炖、蒸都行,加点红枣一起煮,补气又养血。炒花生偶尔吃可以,但火气大、口苦口干的人要少吃,容易上火。
再说生花生。
它确实保留了更多维生素E和部分抗氧化物质,比如白藜芦醇,对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但生花生性偏凉,吃多了容易伤脾阳。
特别是夏天贪凉的人,嚼一把生花生当下酒菜,结果半夜胃胀、打嗝、反酸,这就是脾被寒湿困住了。而且生花生表面可能带菌,肠胃弱的人吃了容易拉肚子。
所以你说它“营养高”,没错,但高不代表适合你吸收。
再强调一遍:营养好不好,不光看含量,更要看身体能不能用得上。
哪五类人,真得少吃花生,别不当回事。
1.胆囊炎、胆结石的人。
花生脂肪含量高,虽然大多是不饱和脂肪酸,但吃进去还是要靠胆汁来消化。胆有问题的人,一吃油性大的东西,右上腹就胀痛,甚至引发胆绞痛。这类人哪怕再喜欢,也得管住嘴。
2.痛风患者。
花生属于中等嘌呤食物,每百克含嘌呤90毫克左右。虽然不算最高,但如果你正在发作期,或者尿酸长期偏高,一把花生可能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尤其是炒花生配啤酒,更是大忌。
3.消化不良、胃动力差的人。
花生难消化,生吃更甚。这类人吃了容易嗳气、胃堵、半夜反酸。中医讲“食积生湿”,积食久了还会生痰湿,导致头昏、舌苔厚腻。
4.容易过敏的人。
花生是八大过敏原之一,有些人一吃就皮肤痒、起疹子,严重的还会喉咙发紧。这种不是“吃坏”,是体质问题,必须忌口。
5.正在服降脂药或抗凝药的人。
花生含维生素K,会影响华法林这类药物的效果;同时油脂多,和降脂药“对着干”,影响治疗。
最后说说保存。
花生最怕的就是霉变,一发霉就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这玩意是一级致癌物,高温都杀不死。 所以买花生要选干燥、颗粒饱满的,回家后放密封罐,放在阴凉通风处。
南方潮湿,最好放几粒花椒或干辣椒防潮防虫。要是发现花生发苦、发黑、有霉味,立马扔掉,别心疼。
总结一下:普通人吃熟花生更稳妥,尤其是煮的、炖的;生花生不是不能吃,但要控制量,脾胃虚寒的尽量别碰。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621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