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主客交病”与三甲散的古方新用 三甲散(组成及剂量
2025
07-05

“主客交病”与三甲散的古方新用 三甲散(组成及剂量

“主客交病”与三甲散的古方新用

三甲散(组成及剂量,见文前图二)以味咸性寒,既可益阴消热,又能散结软坚之鳖甲,与“滋阴益智,治阴血不足,劳热骨蒸,久嗽痎疟,症瘕崩漏,五痔难产,阴虚血弱”(《备要》)之龟板为君;

臣以归芎甘草,养血和血,固正托邪;以性善走窜,搜风通络,消症化瘀之穿山甲,䗪虫、僵蚕,与“除留热在关节营卫,虚热去来不定……心胁下痞热”(《别录》)之牡蛎为佐。

更以清轻宣透之蝉衣为使,与介属之品由里而引邪外透,使胶固之客邪与血脉分离。

全方共奏滋阴养血,清热透邪,搜风通络,蠲痹消症之效,使合而为一之邪一分为二,正得扶助滋固,邪被蠲透扬弃,达滋透并行,攻补兼施之妙用。

笔者运用这一古方对一些久治不愈之顽症却收到满意之效,特别是被西医确诊为结缔组织性疾病,经治无效者,也可获理想之应验。

现录数则如后,仅供参考。

寒战高热案

韦某,男,36岁,务农。

1972年6月初诊。患者于68年春即罹寒战高热,三日一发之疾。

五年来虽经省市级医院多次诊治,或以三日疟给药,或疑败血症住院,或拟结缔组织性疾病论治,最后终因诊断不明,医治无效而返里。

患者发育中等,营养一般,痛苦无欲面容。寒战之后旋即高热,随微汗而热退身凉,三日后前症又发。

间歇期间饮食二便正常,但因病久且重,杂投方药,形体日渐衰弱,精神大为颓唐。口苦咽干,舌暗红欠润,苔薄黄,脉弦细数。

此乃邪伏厥少两经,热久阴伤,久病入络,与气血混为一家,交结不解。必借介虫之药入阴搜络,佐宣透之品达邪于外,冀其内外分解,邪热可退。

处方

方拟三甲散化裁:鳖甲15克,龟板15克,炮甲6克,蚕砂12克,青蒿10克,生白芍12克,蝉衣6克,僵蚕10克,䗪虫4克,甘草6克。三剂。

二诊

:药后前症有减,届时只潮热微寒一次,时短症轻,原方继服七剂,诸症全愈。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叶某,女,36岁,1974年7月8日初诊。

患系统性红斑狼疮三年。两月来发热不退,遍身关节痛疼,胁肋胀满,肝脾皆大,质中等硬度,虽经激素及抗感染治疗,停药后诸症如旧,口于欲饮,神疲纳差,溲黄便结,舌红苔黄腻,脉虚细数。

此为营阴亏虚,湿热之邪久稽气营不解,遂投清营汤加减。七剂。

二诊

:发热未退,他症依然。因思混热之邪与营血搏结,久则胶固血脉,而致主客交混发为锢疾。不使主客分折,透邪外出,热无清退之机。

处方

决意改三甲散化裁,拟方:鳖甲15克,穿山甲6克,䗪虫6克,龟板10克,蝉衣10克,僵蚕12克,茵陈15克,白茅根30克,牡蛎20克,赤芍12克。五剂。

三诊

:服药三剂后热减,尽剂热退,食欲大振,身疼亦减。因虑肝脾肿大,故仍拟上方出入连服二月,后改为散剂又服三月,

发热之症从未再起,关节疼痛亦消减七八,肝脾只肋缘下刚可触及。数年之疾虽未敢说治愈, 但得到了改善症状,控制发展的疗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皆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免疫复合物之胶固沉积,能造成组织损伤及机能的碍障,从而变生许多难以治愈的痼疾。

余运用吴氏三甲散对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却能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殆非偶然之巧合。

窃思抗原为致病因子属病邪;抗体即为机体针对抗原而产生相应的抗病物质,属正气;如邪盛正虚,正不胜邪,反与邪结为祟,变为有害机体的复合之物,与吴氏所论病邪“与血脉合而为一”, “主客交混,最难得解”,“结为痼疾”发为“主客交病”之机理,虽不可同日而语,但又似有不谋而合之处。

由此可见,免疫反应性疾病这一近代发展的医学理论,而我国医家早在数百年前,甚至二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书中即有类似的记载,如《素问·痹论》之机因及不痛不仁之语即可佐证。而明代吴又可更明确地提出了“主客交混”,邪“与血脉合而为一”之复合物所造成组织损伤及机能碍障的疾病;

又创立了分析主客,透邪外出之三甲散来治疗此类病证,实为难能可贵。

三甲散虽非免疫性疾病的唯一方剂,如能将吴氏“主客交病”这一古老而又有新生命活力的理论扩大到其它邪“与血脉合而为一”之复合物而致生的疾病中去,进一步开拓三甲散的适应范围,为探求目前尚感棘手的免疫反应性疾病的治疗将有较大的裨益。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