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天罡5式》健身功
2025
07-01

《天罡5式》健身功

《天罡五式》健身功是从中国传统形意拳、太极拳、白猿通背拳中具有突出健身养心效果的功法提炼而出,分为“动功”和“静功”两个核心。从“形”和“意”两个方面进行整体锻炼,“形”即物质的身体,“意”即精神意识,也就是道家所说的身心双修。其特点是动静结合,中正和顺。

“动功”从松活柔顺入手练习,可以活开肩背、腰胯、四肢关节,增强全身的柔韧性和关节活动范围,坚持练习可活开因久坐和长期不良姿势形成的肌肉僵硬,即传统武术中说的“化僵”。进而疏通全身气血贯通手脚末梢。

“静功”即形意拳的桩功,讲究中和均整。在静态桩架下整体抻拔全身大小关节,可以调形正体,纠正因习惯养成的不良体态;尤其是对脊椎的上下抻拔,可增强脊椎的柔韧性,使全身之力连为一体。全身肌腱在正确的意念引导下被动拉长,强壮深层筋膜,可使气血的运行速度加快,外炼筋骨、内壮五脏,静心养气安神。让身体健康得到全面的提升。

《天罡五式》前三式为基础,后两式为进阶;建议初学者第一个月以前三式为基础,循序渐进。下边就具体介绍一下这五式功法:

►第一式:摇山

摇山又叫乾坤桩,来源于白猿通背拳。向后摇为开胸、养肺,向前摇顺背、养胃。可以活肩顺背、锻炼颈椎;“摇山”以腰胯为核心,带动整身运动,简单易学,健身效果突出。如果您肩颈僵硬、疼痛,或者50肩、肩周炎等肩颈问题,只要还能运动的,都可以练练摇山这个功法。通过7天到一个月左右,会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摇山独特的练习方法,一直在通背门内传习,长期以来并未流传到社会上。严格意义上讲“摇山”是通背拳的根本功法,通背拳中的一切拳法的基础。我经过长期练习和教学深知其突出的健身效果,所以愿意推广给大众,让大家在锻炼中受益,强健身体。

▲摇山,开胸展示

摇山,顺背展示

健身原理:摇山看似是肩部画圆的上肢简单局部动作,其实不然。看似简单的动作想要做好需要下一番功夫。摇山是通过腰胯的左右转动带动肩背、手臂抡转的整身运动。向后抡转叫开胸,摇动的过程中,肩背和手指间被动上下抻拔,可以深度按摩肺部,使胸腔物理面积扩大,血液循环增强。因为肩背、胸肋肌肉并不主动收缩用力,而是被动被拉长,所以血液循环通畅,直达手指。所以开胸这运动可以养肺。向前抡转叫顺背,通过腰胯左右来回转通可以深度锻炼肠胃间的筋膜,促进腹部血液循环,按摩擦肠胃,所以顺背这运动可以养胃。▲肩胛骨和颈椎关节摇山的时候,全身大部分肌肉并不收缩用力,而是被动被拉长,依靠转动的离心力可以有效的活开肩背和颈椎的关节,所以颈椎和肩部关节有问题的,坚持练习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尤其是我们平时活动不到的肩胛骨,在摇山锻炼中也会被活开,进而扩大了整个肩关节的活动幅度,这也是为什么看着手臂长了一截的原因。

►第二式:阴阳掌

阴阳掌也来源于白猿通背拳。讲究以意带形、悠荡沉长。练习时以腰胯带动双臂前后悠荡,可以活开肩胛、腰胯、四肢关节,增强全身的柔韧性。贯通双臂,使周身气血通畅。肩颈椎、腰背疼痛,全身僵硬者可以通过此式锻炼得到很好的缓解。

练习阴阳掌要从松活柔顺入手,最忌讳前后悠荡时肩部和手臂肌肉收缩用力。正确的做法是悠荡时意在两手,中间肩、肘、脊椎都要放松被动抻长,只有这样才能深度活开中间关节。如果中间任何关节和肌肉用力,都不会起到很好松活肩背,疏通气血的作用。只有两头用意中间放松,才能使气血贯通、逐步活开大小关节,锻炼关节间的肌腱和韧带,进而刺激并锻炼到深层筋膜。

阴阳掌,侧面展示

坚持每天进行10分钟的锻炼,可以按摩肩颈腰背,化开僵硬的身体,使全身气血通顺、饱满,日久功深,会逐步改善身体素质,全面促进身体健康。

►第三式:浑圆桩

“浑圆桩”是形意拳的筑基桩法,讲究中正均和,浑圆一体。在整体观念指导下抻筋拔骨,调形正体。尤其对脊椎的上下抻拔,可增强脊椎的柔韧性,使全身之力连为一体。全身肌腱在正确的意念引导下,于静态中被动拉长,可以强壮深层筋膜,使气血的运行速度加快,外炼筋骨、内壮五脏,静心养气安神。如果您颈椎、腰椎不舒服,或者感觉浑身气血不通,睡眠不好、精神紧张,甚至脏腑不舒服,都可以站一站形意浑圆桩。只要能站对了,坚持下去,都会得到很好的改善。可以说形意浑圆桩是健身中难得的至宝,可以调整人体整体内外平衡。

形意浑圆桩是历代前辈从练功和实践中总结而出的优秀功法。分为“易骨、易筋、洗髓”三个层次,从精神意识到筋骨皮肉进行整体锻炼。坚持练习可使人骨正筋柔、气血饱满、身心健顺、延年益寿,最终可“改变人之精神气质”。

前辈讲“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站桩就是传统武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浑圆桩功看似站着不动,很慢,其实对于整体的进境效率相当之高。我师爷讲“慢就是快”,欲速则不达。在静态中抻拔筋骨、筋膜,达到身心合一。前期看似很慢,一旦具备此基础,后期则进境则一日千里。

浑圆桩,站着不动的运动

普通人的概念里“跑步、游泳、撸铁……”才是运动,殊不知传统武术形意拳里有一种功法,是站着不动的运动,叫做“站桩”。站桩是一种“外表静态下的内动”,俗称“功夫”。在合理的静态结构下,通过意念引导,进行整体性锻炼。浑圆桩可以抻筋拔骨,松开关节,尤其是平时运动参与不多的大关节、假死关节(如胯,尾椎、肋骨……)。还可以影响刺激到深层筋膜,按摩脏腑,脏腑强化又可以加强气血的储备和运行,进而改变生理结构,提高运动能力,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人体骨骼肌肉抻筋拔骨、锻炼脊椎

浑圆桩可以抻拔全身从躯干到四肢各个关节,尤其是一些假死关节,成年人常年活动不到的深层关节,如脊椎、尾骨和两胯、两肋等;从生理上来说,为直立行走保持平衡,减少对大脑的震荡,人的脊椎呈“S”型弯曲。通过浑圆桩练习时,屈膝、坐胯、勾尾椎,下颔微收,可以拉直生理弯曲,使脊椎得到有效的拉伸,日久功深,节节松开,增强其柔韧性,可以使人气血饱满,体型挺拔,筋强骨壮;从而得到强大的力量,灵敏的速度,可以适用于技击。

▲脊椎正侧面和站桩时的要求

人体内脏器官的信息通道都通以脊椎为通道,通过站桩对脊椎的锻炼,可以调整脏腑机能,进而改善身体健康。

通过站桩的均整抻拔练习,以抻拔脊椎为主,然后活开两胯;胯关节是人体最大关节,也是人体的中节,在形意拳中非常重要;胯关节有三部分构成的,左右是两胯骨,中间是尾椎,俗称盆骨;婴儿阶段,这三部分是能各自活动的,当然活动范围很小。6岁以后脊椎形成生理弯曲,胯关节逐步长死,形成假死关节,逐步丧失了活动能力,而我们形意拳恰恰需要这块发力,所以胯关节和脊椎是练习的重点,但是必须进行整体练习,现在拆开讲是为了大家理解;胯和脊椎就是前辈常说的“龙、虎”二力,随着关节活动范围的增大,气血自然充沛,对健康有莫大的好处。

▲骶髂关节结构传统的健身、修身智慧

形意拳易骨、易筋的功夫贯穿“浑圆桩”始终。形意拳是整体发力,只有放下现在的运动习惯,改为功夫的整体用力习惯,才能得到健身、强身的目的。通过站桩抻筋拔骨、骨正筋揉、腾筋腾膜等中国武术独有的站桩功夫,抻拔全身关节,贯通周身。坚持练习可锻炼全身筋膜。若深筋膜网状结构羸弱散断,则内脏系统也必缺乏强大的支撑,会导致各个内脏器官互相之间的位置发生偏离,内脏不能抟紧稳固,人的血液系统也不会畅通无阻。因此,长期坚持站桩练习便会腾筋腾膜,“内壮“五脏六腑,外强筋骨。

▲人体筋膜网络示意

精神意识上,要求独立守神,精不外溢,神意内敛;坚持锻炼,可使人心绪平稳,气息平和;精神和身体上同时达到“中定之道”,于战斗中不骄不躁,心境沉湎,进可攻、退可守,攻防转化,一念之间。

气息下沉,增加腿部支撑力

人老腿先老,浑圆桩可以通过抻筋拔骨,有效加强腿部的支撑力,强化其筋骨;在独特的站桩姿势下,可使腿部骨骼和筋膜得到有效的抻拉和锻炼,平时锻炼不到的大筋会被绷起,以骨骼为支撑,放松平时运动的肌肉,有效锻炼平时练不到的小肌肉群,最终达到均整合一;对于下肢力量和支撑力的增强有巨大作用,而且日常主要参与运动的肌肉,此时处于放松状态,耗能极少,所以可以达到身心放松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锻炼,是下盘功夫稳健、有力,为以后的技击打下坚实的基础。

调形正体,培养元气,疏通气血

“浑圆桩”这种整体“静态”锻炼方法是反日常习惯而行的,大多数人认识不到,而又确实存在整体高效健身术。是形意拳基础筑基桩法,法简而功宏。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们长时间处在亚健康状态,30岁出头身体就出现各种问题。原因何在?不外乎两点:一是长时间的保持各种工作姿态,导致身体骨骼结构变形,局部肌肉紧张僵死,颈椎、腰椎是重灾区;二是长时间精神处于紧张和兴奋状态,得不到疏解;导致因为内因出现的五脏六腑问题。

“浑圆桩”的锻炼模式是从人体和意识两方面入手,对人进行深度开发。首先是调形,从人体间架结构,抻筋拔骨开始,是易骨的功夫;意念方面,一开始是为了调整人体而服务,叫以意调形,通过这种方法的练习;形正则气顺,气血饱满,循环通畅,筋骨强壮,为以后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精神饱满,气息沉稳,不妄动,不妄想,得中正安舒之道,最终达到“意气合一”。

简单易学、人人可练

浑圆桩动作简单易练,法简功宏。练法极简单,深入练习,各处要领同时做到,则千头万绪。练习时要求:“仅站好姿势,守住要领不动,一不调息,二不妄动神意,三不练周天循环”;即不调整呼吸,不练意守丹田,不搞大小周天。健身强体,身心俱佳;平时局部运动的肌肉被动性的放松,自然抻拔深层筋骨,简单易行,人人皆可练习,效果良好,无副作用。

►第四式:鮀形云手

“鮀形云手”结合了形意鮀形和太极云手,可以活腰固肾、放松身心;在浑圆桩的基础上,气沉至脚下,周身拧裹而动,筋骨抻拔之中,使人气血通顺。“鮀形云手”是以腰胯带动全身的整体运动。

在“鮀形云手”的动作中,保持头和脚的阴阳对拉,腰胯的左右转动,双手上下开合,整体抻拔全身筋膜和大筋。此动作看似简单,如果做对全身抻拔感极强,并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在协调和顺的前提下,每天坚持练习,身体素质会得到全面提高。

锻炼时切记腰身体放松,要点在于用腰胯带动双臂整体运动,腿部重心左右变换,作为支撑;不可手脚腰胯各自为政,相互分家。体会局部服从整体的运动模式。

►第五式:龙形

龙形来源于形意拳,整体抻拔脊椎、骨格、筋膜,周身三节惯穿,可以锻炼身形体态;长期练习可以改变精神气质。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内涵丰富,健身效果突出。从脚到躯干,再到四肢进行整体的拧裹抻拔,做对了瞬间就抻拔到深层的小肌肉群和筋膜。脊椎在竖向的方向上极限抻拔,全身像拧绳一样,进而抻拔开全身大小关节,深度刺激脏腑和筋膜。

龙行在形意拳“易骨、易筋、洗髓”的三个层次中均有体现,可以说是形意拳开发身体能力的优秀功法,作为十二形之首。我们这支的前辈刘奇兰的成名绝技就是“龙行搜骨”,在清末武术界享有盛誉。

人老腿先老,龙行尤其支撑力作用突出。长期练习可以使腿部骨骼和筋膜得到有效的抻拉和锻炼,可强化腿部筋骨、增强其支撑力,使人下肢稳健、腰身灵活。但是此时较前四式吃功夫,大家还是应该循序渐进,逐步练习,合理安排训练量。

孩子从小练习此式,可以增强各项运动能力。龙形是全身内外整体锻炼,非常适合成年人强健身体,塑形修身、提高运动能力。老年人可以适当降低高度,循序渐进,逐步进行合理锻炼。以上为《天罡五式》健身功的全部功法,希望能对大家带来帮助,通过坚持锻炼,逐步改善身体,进而强健身心!

四民武术社创建于1900年|士农工商、有教无类

为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振奋民族精神而发愤图强、默默奉献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