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最近我在公园遛弯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年轻人举着保温杯喝枸杞,大爷大妈却在打太极——可你知道吗?这看似「老年人专属」的运动里,藏着一套传承千年的养生密码,叫太极十三式。
咱们先把时间拨回700多年前。传说武当山的张三丰祖师,有天看山涧里的蛇鹊相斗——蛇身柔而能缠,鹊翅刚而能击,一来一回间竟分出个阴阳平衡。他由此悟得内家拳真谛,创了这第一代内家拳「太极十三式」。别觉得「传说」不靠谱,《武当拳术秘诀》里明明白白写着:「太极十三式,内家之宗,张真人集阴阳之妙所创」。你看,老祖宗的智慧,从来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是观察天地万物的「活学问」。
那这「十三式」到底有啥讲究?拆开看是「八法五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是手法八法,对应八卦里的乾、坤、震、巽等卦象;进、退、顾、盼、定是步法五步,暗合五行生克。就说最简单的「掤」,不是硬顶,是像弹簧似的「有弹性的撑」——你推我,我借你的力化到脚下,再顺着地脉反弹回去。这哪是打架?分明是在练「阴阳平衡」的身体智慧。我有个练了三年的朋友老陈,以前总说自己「脾气急、爱较劲」,现在打拳时突然悟了:「原来身体里的刚柔,和做人的进退,是一个道理。」
最妙的还是它的养生效果。我认识的社区医生王姐,去年带了个「太极十三式养生班」,班里有个45岁的张姐,长期坐办公室脖子硬得像块砖。练了三个月,她跟我说:「以前总觉得呼吸得使劲儿,现在打拳时跟着动作『开合自然』,喘气儿都沉到肚子里了,颈椎居然不疼了!」这可不是偶然——太极十三式讲究「静心用意」,练的时候脑子只跟着动作走,焦虑的事儿全抛了;「形意结合」又让肌肉骨骼顺着劲儿舒展,比单纯拉伸更养关节。中医说「通则不痛」,这十三式,可不就是给身体通经络的「活瑜伽」?
现在回头看,太极十三式哪是套拳?它是老祖宗用身体写的「阴阳教科书」——用十三招教我们,刚柔可以并济,动静能成一体,连呼吸都能变成养生的工具。下次再看到公园里打拳的人,别觉得是「老年人的消遣」,不妨凑过去学两招:每天20分钟,从「掤」开始,找找身体里的「阴阳平衡」。毕竟,真正的养生,从来不在网红补剂里,在老祖宗传了几百年的「活动作」里。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208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