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医谈脚抽筋
2025
05-17

中医谈脚抽筋

腿抽筋,西医称“腓肠肌痉挛”, 中医称“挛急症”、“足挛急”、“足转筋”, 属“痉症”范畴,临床上,此病多见于成年男女,老年及体弱者尤为常见。

中医认为多由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受风冷寒湿侵袭,经络气血不通所致。早在汉代的《伤寒论》中29条记载有脚挛急。

中医对脚抽筋主要的辩证有:肝血不足,筋脉失养;寒凝筋脉,气血失运;气滞血瘀,血行不利;劳倦过度

1、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肝血不足,无法充分灌溉全身筋脉,筋脉枯萎而发生抽筋,这一型抽筋多发生在半夜1-3时,经气运行到肝经的时间。一般像更年期以后妇女、长期失眠、大出血后病人,及急性腹泻、发高烧后、喜食辛辣的人等,抽筋大多属于这一种。用芍药甘草木瓜汤治疗。

2、寒凝筋脉,气血失运∶虽然肝血充足,但寒气凝聚于筋脉间,阻碍血气运行,肝血无法顺利输送到每一个末梢,也会影响筋脉的濡养而发生抽筋。另外,“寒主收引”,易使腠理紧闭,脉络拘紧,筋肉挛急,诱发抽筋的发生。这一型病人的抽筋则多发生在阴寒盛极的下半夜,比肝血不足型更晚一些,而除了抽筋外,可能还有频尿、手脚冰冷、或麻的症候,常见如爱吃寒凉、生冷食物或冷天好发的人是属于这一型。夏季夜间空调温度过低或者运动后冷水急冲亦易产生。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

3、气滞血瘀,血行不利∶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和寒凝筋脉型一样,气滞血瘀型抽筋也是血行不利所致,所不同的是本型多源于外伤,影响血气运行,而不是身体内在问题,所以发生时间和部位都比较不一定。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

4、劳倦过度∶一般人当运动量超过生理负荷时,有时也会有抽筋的现象,但这一型患者只须稍做按摩热敷,和适当休息即可复原,并不需治疗。

抽筋时怎么处理?

方法一

①扳起脚趾,翘起脚板,迅速缓解疼痛。

②马上用手抓住抽筋一侧的大脚拇趾,然后慢慢将脚掌向自己方向拉,这样可拉伸腓肠肌。再慢慢伸直脚,然后用力伸腿,小腿肌肉就不抽筋了。

③或用双手使劲按摩小腿肚子。

方法二:用力按压患侧小腿肚子后方的承山穴,即止。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