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夏冬青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昨日立秋。按中医理念,秋应于金,通于肺气。
肺气当令,就要辛苦工作,就容易出现与肺相关的各种问题。
此时暑湿尚未退净,立秋开始,人们普遍处于脾虚湿盛的状态。
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神疲困倦、便溏黏腻等表现,这些都是脾虚湿盛的症状。
此时应做好两点:一是养脾,脾好了能化水湿;二是祛湿,让脾不被湿浊所蒙蔽。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服一些化湿的食物或汤药。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只有两味药的小方子,一味健脾,一味祛湿。
第一味药就是茯苓,它是一个利水渗湿的名药,主治水肿,痰饮,脾虚泄泻,心悸,失眠。
不论是偏于湿热或者寒湿,均可使用它。
仔细观察也可以发现,自然中的茯苓都是粉质的,并且非常细腻,分子小密度细,这种物性吸水能力很强。
中医很多时候都是在治水,把水道调好了,对于人来说也就通透自在了。
另一味药就是白术,是一个比较常用的健脾燥湿的中药。
白术药性非常平和,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作用。
常用于脾胃气虚、疲倦少气、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大便溏稀、水肿、风寒湿痹等症。
茯苓消水利肿,白术健脾益胃,两味中药一味祛湿,一味健脾,二药合用有健脾燥湿、利水渗湿、化湿和胃的作用。
茯苓10克,白术10克。可以在养生壶煮或者在保温杯里泡以代茶饮用就好了。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177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