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庄子·大宗师》’真人之息以踵’理念,主张通过深长柔缓的闭气行气法,引导气息下沉至丹田乃至足底,达到调和气血、强身养生的效果,属于道家传统内炼功法。
具体修习方法
基础准备
选择安静环境,保持心情平和(忌焦虑怀疑)
空腹或半空腹状态练习(饱食易气逆)
循序渐进,初期可配合甘草、姜蜜汤辅助。
行气步骤
① 叩齿握固:闭目叩齿36次,拇指内扣握拳(安神定志)。
② 存想五气:观想五脏化为五色麒麟(肺白/心赤/肝青/脾黄/肾黑),吐纳对应气息。
③ 深缓吞咽:如婴儿含乳般鼓颊咽气,意念导引至丹田。
④ 闭气要领:呼气时保留1/3气息,闭息时想象气息如水流浸润全身。
⑤ 收功调理:摩挲面部七次,咽津叩齿,配合特定咒诀(文献中未详述具体内容)。
注意事项
饮食需清淡:忌荤腥生冷,可食煮薤(小根蒜)辅助行气。
情绪管理:保持’欣乐自足’心态,避免过度欲望。
特殊反应:初期可能出现胸闷,可通过调整呼吸节奏缓解。
蒋维乔先生将此类呼吸法分为四个层次:喉呼吸→胸呼吸→腹呼吸→体呼吸(胎息)。建议初学者从腹式呼吸入手,逐步体会气息下沉的感觉,切忌强行闭气。当代养生实践中,可结合太极、八段锦等柔缓运动配合练习。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1458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