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医的角药,提高临床疗效的利器
2024
11-04

中医的角药,提高临床疗效的利器

中药的临床应用中,药物的配伍有单行、对药、角药、方药之分。通过不同的配伍形式以达到减毒增效的效果。关于药的配伍,《神农本草经》讲述了“七情”,即:“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杀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是从相互作用上讲述其关系的。

角药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前提,以中药气味、性能、七情为配伍原则,三种中药联合使用,系统配伍。角药介于中药与方剂之间,在方剂中起主要作用或辅助作用或独立成方,以达减毒增效之目的。“角药”一词,看来陌生,但医生却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此药物配伍规律进行着长期的医疗临床实践,简单地说,它是三种中药的有机组合(如临床中常用的“三仙”“三黄”“三仁”“三子”诸药),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长期临床实践的积累和沉淀,而非简单的药物堆积。

角药是将三种中药组合在一起,其间的关系更加复杂,若伍用恰当,犹如集团作战,作用更加强大,范围更加广泛。从物理的角度上讲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角药”在临床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人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也发现了这一规律。治疗顽固性咳嗽伍用麻黄、半夏、五味子。麻黄宣肺、半夏降肺、五味子敛肺,治疗肺气逆乱之顽咳,非宣发不能升清,非肃降不能降浊,非敛降不能使肺气内收。治疗心脏疾病使用人参、麦冬、五味子(生脉散)。人参大补元气,麦冬养阴润燥,五味子敛阴止汗,三者配伍,人参复气虚之本,麦冬滋不足之阴,五味子固气泄之标。苏子、白介子、莱菔子(三子养亲汤)治疗寒痰夹食证,三药相合,白芥子温化寒痰,苏子降气化痰,莱菔子消食化痰,共奏消痰止咳平喘之效。

临床运用“角药”最早的是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蕴涵于小青龙汤中的“干姜、细辛、五味子”,可以说是“角药”之先河,小青龙汤是治疗外有表寒而内有痰饮的痰喘咳嗽之证的要方,而“姜、辛、味”是方中温肺化饮、止咳平喘之主药。陈修园曾论小青龙汤说:“干姜以司肺之开,五味以司肺之合,细辛以发动其开合活动之机。小青龙汤中当以此三种药为主,故他药皆可加减,此三味药则缺一不可。”张仲景的治疗咳喘之方如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均含有干姜、细辛、五味子三种中药。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