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医:补脾,是一切疾病治疗的关键,一文讲明白脾虚那些事
2025
04-30

中医:补脾,是一切疾病治疗的关键,一文讲明白脾虚那些事

《脾胃论》有一句话叫,’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这是老祖宗在八百年前说出来的,即便拿到现在,依然是不容置疑的真理。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补脾健脾确实是治疗各类疾病的关键要点所在。

脾虚不只是’不消化’那么简单

《内经》说’脾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这里是把脾比作粮仓。人体各系统运作,都靠脾输送的’粮草’。粮仓空了,哪来的力气应对外敌?

中医说的’脾’不是西医解剖学脾脏。脾是一个功能系统。《素问》称它为’后天之本’,我理解就是——先天禀赋是爹妈给的’本钱’,但脾胃功能好不好,决定了你怎么’花’这笔钱。

记得老师常说:’脾就像工厂的发电机,没电了再好的设备也转不起来。’这话一点没错。

‌脾主要管什么?‌简单说:

  • 消化吸收食物,转化为能量
  • 控制血液在血管里正常运行
  • 滋养肌肉四肢
  • 跟思考记忆有关

《金匮要略》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治病先健脾。

张仲景的脾虚辨析,放在今天仍准确

如何知道自己脾虚了?张仲景在《金匮》中描述得挺清楚的,翻译成大白话便是:吃不下拉不成浑身没劲,脚都抬不起来。这不就是现代人常见的’亚健康状态’吗?

‌临床常见的脾虚表现:‌

  • 舌头胖大有齿痕(像被牙齿咬过)
  • 面色发黄或发白,没有光泽
  • 饭后腹胀,小半碗就饱
  • 容易疲劳,干啥都没劲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说:’凡久病必伤脾。’。任何病拖久了,就像经济危机,最后都会影响’粮食生产’

为啥现代人特别容易脾虚?

引用《丹溪心法》里有句话:’思伤脾,善溺数而伤气’。意思是过度思虑会伤脾,导致小便频多、元气受损。

元代的朱丹溪怎么就知晓现代人的状态呢?整天紧盯着电脑与手机,大脑在飞速地运转着,这难道不就是’思伤脾’的典型情形吗?

‌李东垣归纳的伤脾四因素,简直是当代人写照:‌

  • 饮食不规律(外卖宵夜暴饮暴食)
  • 生冷损伤(冰饮空调冷藏食品)
  • 忧思过度(工作压力、信息焦虑)
  • 过度劳累(加班熬夜、缺乏运动)
  • 辨清脾虚类型,对症才有效

    脾气虚

    表现为乏力、食欲差、容易腹泻,舌淡胖。‌经典方‌为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称其’补脾益气和胃健脾’。

    脾阳虚

    特点是怕冷、喜热饮、腹痛腹泻,舌淡而胖。‌经典方‌即理中汤,张仲景曾用它来医治’太阴脾寒’。

    《内经》说过:’善补者不若善调者’。补脾和调理脾胃不是一回事,盲目吃补药,不如先调理习惯。

    一个简单实用的补脾粥方

    ‌健脾山药粥‌材料:

    • 山药30克
    • 薏米20克
    • 大枣5枚

    《本草纲目》讲山药’补肺健脾益胃滋肾’,薏米则’健脾益胃清热利湿’。这个较为简单的组合,其实比较适合大多脾虚的人群。

    煮法很简单,就像平常煮粥一样。薏米提前泡一下,山药切小块,一起下锅煮烂就行。一周吃个2-3次,坚持一个月就能感觉到变化。

    养脾的生活小智慧

    《素问》有句话很实用:’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就是养脾三原则。

    ‌具体怎么做?‌我给患者的建议都很简单:

    • ‌饮食规律‌: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养生类纂》说’脾胃虚寒者,多食伤气’,这话说得太对了。
    • ‌避免生冷‌:少喝冰饮,少吃凉拌菜,尤其是女性。谁知道现在姑娘们冬天还穿得那么少。
    • ‌适度运动‌:饭后百步走,不是老生常谈嘛。
    • ‌情绪放松‌:想想看你焦虑的时候,胃口好吗?《内经》说’思伤脾’,现在压力那么大,不伤才怪。

    温馨提示

    本文只是健康参考,具体调理请遵医嘱。脾虚严重者,还是要找专业中医辨证论治。

    如果你也有神疲乏力,脾胃虚弱,慢性胃病,对于盲目服用中成药,我更建议你可以尝试一下中草药,相信中医,中医更讲究辨证施治,对症下药,能够更好的改善身体状态。相信我一次,收获一份健康。

    每周出诊,号位不多,咨询&预约都可点击下方提交。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