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吗,我是钱爱华。
余临证四十余载,每观眼科圣手陈达夫先生的学术思想,未尝不叹服其深谙岐黄奥旨。
陈公乃新中国首批中医教授,国医大师之尊,其将《内经》六经辨证与西医解剖融会贯通,创立’内眼结构应六经’之论,撰《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传世,实开眼科六经辨证之先河,故有’目疾圣手’之美誉。
于近视一症,陈公独具慧眼。
尝谓睫状之体与悬韧带皆属足厥阴肝经所主,
盖因’肝开窍于目’、’肝气通于目’。
少年禀赋不足,或劳瞻竭视,致肝肾精血亏耗,
目窍失于濡养,肝之疏泄失司,气机郁滞,遂成能近怯远之证。
其拟方尤重补先天以养目系,取楮实子、菟丝子、茺蔚子、枸杞子四子相伍,补肝肾而填精血;
佐三七化瘀,青皮疏肝,共奏调畅气机之效;
更以紫河车大补先天,寒水石清浮火,五味子敛精气,木瓜柔筋脉,配伍精当,深合’肝主筋’、’肾主精’之旨。
忆曾接诊一少年,年方十七,视物昏蒙逾年。
查其远视力右0.3、左0.2,近视力双1.5,眼底澄明,屈光参差。
此正合陈公所言’精血不能上承目系’之候。
遂宗其法,予原方化裁。
患者服至五十四剂,一天两剂量,不到一个月再查视力,
竟得右目1.3、左目1.0之效,验光复测已归平正。
此案足证陈公理论之精妙,非但调肝补肾,更着眼气机升降,使精微得以上注空窍。
目者宗脉之所聚,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此乃中医整体观之真谛,
也愿各位家长能熟记这句话,
在孩子的近视防控之路,勿拘于局部而失其根本。
当然,中医开方讲究一人一方,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058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