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七十七讲 357-359条 王文龙主讲 如月整理于2025.2.22
🌹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用于咳血,肺癌及肺部重症恶疾。会一边剧烈咳嗽不止,一边拉稀不止。脉越来越弱,最后又沉又迟,甚至摸不到脉了,寸关尺都摸不到了。这是肺癌晚期常见现象。麻黄升麻汤方义复杂,用药极轻。乳癌肺癌胰腺癌本来不想介绍的,想给孩子留点儿绝活儿。郭德纲说::“穷生奸计,富长良心。”如今没那么穷困潦倒了,想法就不一样了。
🌹此条经文极其精准。这种就是肺癌,只有用麻黄升麻汤最后一搏。但有的也只能延长两个月的生命,有的还保不住命,是难治的。
🌹大下后,出现了外感后(肺癌大部分是一次重感冒后引起的)伤寒六七天一直正邪交争,说明病邪厉害,正气也不放松,体质比较强壮。大部分肺癌病人平时体质都是比较强壮的,有很多体质不够强壮的人到不了肺癌,一场肺炎就挂了。
🌹伤寒六七天后出现大泄下,有可能是吃了太多的消炎药,因为这么长时间一定会化热,嗓子会肿痛,百分之七十的人是吃了消炎药,败火药,导致脾胃寒凉,把胃肠道功能打弱了,开始拉稀。寸脉沉迟,手足厥逆,代表胃气不存,与此同时下边虚寒更加明显,咽喉还是肿痛的,吃了败火药也没好,咳出血痰,咳出血。很多人没有吐脓血,就是嗓子疼,最多有点儿血丝。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这点因人而异。
🌹所有肺癌当初都有咽喉不利的症状,泄利不止是吃了太多寒凉的东西。应该是正邪交争出现炎症积液,嗓子及肺里有痰有脓,吃了败火药导致一直拉稀。正邪交争于体表最怕拉稀。因为一拉稀病邪就会往里切入,但此时没入里,说明体质强壮,一直拉稀都没有后援了,胃肠道气血生化之源都无力提供营养了,还在战斗。如果是体质不强的人,一个肺炎就走了,都没机会得肺癌。
🌹下边拉稀,上边咽喉肿痛甚至吐脓血,血变质会化脓,热得很。典型的上热下寒,肺热胃寒,此为难治。化脓是纯热性的,不能用半夏散及汤,不敢用寒凉药。如果先用理中汤➕山药茯苓止住拉稀,吃不进去,上边热用热药直接挡住了。即使生生咽下去,也会吐出来。难治就难治在这儿。在胃恢复之前,嗓子肿痛又加重了,陷入了前有狼后有虎进退两难的绝境。没有破局之路,只有使用麻黄升麻汤放手一搏。
🌹麻黄升麻汤方:麻黄12升麻6当归6知母3黄芩3玉竹3芍药3天冬(或麦冬)3桂枝3茯苓3炙甘草3石膏(研粉,棉裹)3白术3干姜3(一作菖蒲,是通窍的,基本上用不到)
🌹紧要关头,特事特办。升麻是提升性的,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枳实➕升麻)都用它,可能打到咽喉部位,重症咽喉肿痛时用。一般不严重的用蒲公英就可以,专门针对咽喉,头面部的脓,眼睛腮腺扁桃体肿痛的都用它。此时不用蒲公英是因为所有的都在内陷,只吊着这口气,一直顽强抵抗,蒲公英这种下压性的药此时不能用,只有升麻一边提升一边消炎,让气往上顶,不要再沉降了。
🌹麻黄是宣散解表打开毛孔的,提振精神,告诉三军将士再坚持一下,“行善不可丧志,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一定要恒久忍耐,坚韧不拔。
🌹现在还存在拉稀的问题亟待解决,干姜炙甘草白术茯苓各3(肾着汤)很巧妙。腰疼时茯苓比白术的量要大一些,往下走腰和下腹部。这里等量使用,让药力集中在中焦脾胃,形成太极图。甘草干姜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把药力全部聚焦在中焦脾胃上。甘草干姜温胃,白术茯苓祛湿,去完湿走二便,自然而然就不拉稀了。
🌹振奋胃肠之后不拉稀了,机能恢复后,主战场依然还是在体表。只要出点儿汗,病邪还是会从体表出去。为什么不用人参呢?因为正邪交争于体表,有外邪,补会敛邪。在此基础上要补益,不是通过人参健胃供应气血,是要直接给,用当归直接补血,因为已经没有气血了。升麻清热解毒,脓血有多少,当归补多少。所以当归和升麻的量一样。
🌹玉竹天冬补水润肺力量很强,在补血补水的过程中,桂枝白芍通动静脉,让全身血脉循环起来。同时把玉竹天冬当归升麻的药性激活。如果还有浮热,用黄芩清胆热,因为此时已进入半表半里,卡住了,苦寒向下,一边巩固一边消炎。与蒲公英栀子不同,这两个有疏通之性,走二便通利开了。黄芩黄连是下边消炎一边巩固,让你不再拉稀,还能固摄住。石膏润肺,起到清除浮热的作用。一般根据体重用3-5克。怕用多了妨碍胃气恢复,不重用,轻轻挥发掉热。
🌹正邪交争六七天甚至更长时间,体质强壮,但也吃了大量消炎药,有可能大便还不通,干脆通通便,打打实火吧,之后咽喉肿痛没有消下去,又多吃点儿败火药,开始拉稀了。几次之后,咳嗽严重了,嗓子炎症是清除不掉的。咽喉是肺之要道,咽喉肿痛实际上是好事儿,用升麻黄芩去解毒,不用蒲公英,栀子(清虚烦有热,无脓肿)天冬(或麦冬)当归补液补血。桂枝白芍全身运输,知母长效退热,石膏短时轻轻退热,二者搭配清热退烧,始终让邪热没有气焰,不让它蒸腾起来。所以此种情形只能用这么多味药,因为此病难治。
🌹上十四味以水2000毫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用蒸一大锅米饭的时间,约一个多小时,就是在一个时辰的时间(一个时辰等于两个小时)服第二碗,第三碗药,不能早晚喝两次(早晚喝两次无效)基本上一个半小时或一小时就喝一次,三小时之内就要喝完。这600毫升药汁浓度并不高,最后是汗出则愈。
🌹跟五苓散一样,多饮暖水,汗出则愈。有很多肺癌都是出出汗就好了。去检查一次比一次强,最后都钙化了,肺里的肿瘤不转移。再之后吃吃桂枝茯苓丸,千金苇茎汤,轮换交替使用,把钙化灶清除掉。或者有些体质热的,用百合固金汤慢慢溶解掉也是可以的。体质偏寒的用肾四味合桂枝茯苓丸与千金苇茎汤轮换使用,清除钙化灶。这是后续治疗。此时此刻先解决燃眉之急,一定要汗出愈。代表着正邪交争的主要位置还是在体表,所以通过出汗就能恢复。
🌹肺癌还有用桔梗白散的,肺癌出现胸腔积液时用这两张方子辨证使用。用麻黄升麻汤治疗肺癌有很大可能把人救回来。
🌹经方中有寒热并用的方子,比如诸泻心汤,目的是和中焦。乌梅丸也是寒热并用,目的是收敛。麻黄升麻汤也是寒热并用,目的是宣散解表,汗出而愈。下边还会介绍一张方子,在没有外感时,也是上热下寒,边吐边拉稀的,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目的是止吐止泻。要掌握它的神韵,用时才会非常灵动。
🌹适应症:
1)大叶性肺炎。高热不退,后来低热,咳嗽不止,咽喉肿痛,一直拉稀,白天黑夜地拉。寒热并用,补消皆用,发汗消炎都有。很少有这样的方剂,每味药的用量都很轻。在经方系列里非常罕见。所以有很多人认为这不是经方,故弃之不用。
2)肺癌,咽喉肿痛同时拉稀可用。当医生告诉你去大城市治吧,或直接告诉你是肺癌。大概率出现了麻黄升麻汤证了。
3)咳嗽带脓血,咳血或痰中带血丝等。
4)肺心病,拉稀兼咳唾脓血,找不到脉了。
5)更为常见的是一些轻证,慢性咽炎喉炎兼有拉稀或大便不成形。上热下寒的牙龈炎,牙龈肿痛。关脉尺脉都找不到,能找到寸脉。同时怕冷拉肚子可用麻黄升麻汤。中药常常用麻黄汤桂枝汤从头打到尾,你会觉得不可思议。
🌹升麻可买一斤存着,不用买太多。它消脓血作用强,脱肛拉脓血时用。它退热作用也很强,量不用太大。麻黄像嘴比脑子快的人,升麻稳当,脑子快动作慢。麻黄带路,升麻跟在后边看着方向就把脓血清掉了。
🌹经方派一般很少用动物药,从李东垣时用犀角退热功效很可靠,但犀牛水牛就遭殃了。用升麻石膏知母就相当于植物版的犀角。不仅便宜,退热效果也极其可靠。
🌹如果没有表症了,不可能通过汗出而愈了。假如说用了麻黄升麻汤两三个小时喝完没好使,再用第二付第三付,在24小时之内喝完。没有明显好转就不用再喝了,因为没有表症了。不会因服此药出危险,也不会耽误治疗,因为肺癌会给你两三个月时间。用麻黄升麻汤没好,是没有表症之下利,用猪肤汤(补津液润肺,相当于当归,比当归更强)合四逆汤(止泻),与千金苇茎汤(去脓清肺)➕阿胶炙甘草(止血补益)(根据体重用)这是无表症时用这两套联合方组轮换交替使用。
🌹358条,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伤寒四五天时,腹中痛是进入消化道太阴里症,虚寒的。感冒后准备拉稀了,拉完一会儿又去拉,越拉越舒服,不用治。只要没有里急后重,一宿拉三次就好了,把病邪排出去了。
🌹有一种需要治,就是里急后重,用葛根汤,葛芩连汤,白通汤,白头翁汤等都有可能用到。大概率是自己拉一拉就好了。
🌹359条,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厥阴病的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就是重症,有很多小孩就是上吐下泻,不发烧,用此方的机会会很多。如果发烧还上吐下泻,想喝水,喝不进去,小便不利,五苓散证。这个是吃喝进去马上就吐出来了,为热性,入口即吐。不是朝食暮吐,这个慢,寒性,胃一直僵着,用大黄甘草汤。走得快为热性,走得慢为寒性。五苓散证是发低烧,同时小便不利。这个没有。理中汤证是不想喝水,一天不喝水也不知道渴,纯寒性。现在无表症,没有解表药,干姜人参暖胃,本身就是理中汤或附子理中汤证,最多加点儿山药茯苓。平时胃肠道虚寒,吃点儿凉东西就拉稀,吃理中汤➕桂枝,一边温胃一边解表。
🌹本身虚寒,用了吐下之法,导致上焦出现热症,下焦虚寒,上下出现了隔绝现象,很难办了。用理中汤吧,入口即吐,用寒药吧,本身又拉稀还不行。此时只有用黄芩清胆热治口苦,黄连清心口窝的热,干姜人参温中。心肌炎常常用黄连。
🌹例:小孩易贪凉,拉肚子,又上火,纯阳之体,出现一边嗓子发炎,一边拉稀,没有外感。可以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包括青少年,长口疮,上火,平时肠胃不好,不想吃东西,大便不成形,易拉稀,没外感,就用此方。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15克,上四味以水12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早晚各一次)
🌹以方测症是无表症,上热下寒,没外感发烧,就是嗓子疼,扁桃体发炎,牙龈发炎,有时甚至还流鼻血,脸蛋是红扑扑的,大便不成形,拉肚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一付就结束了,非常好使。这几味药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寒热并用,干姜人参提提气,黄芩黄连败败火就齐活了。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4990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