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泻黄散加味治脾瘅验案(口甜)
2024
10-19

泻黄散加味治脾瘅验案(口甜)

春夏时节,很多人晨起后常感口中有甜味,中医古籍诊断为脾瘅,认为口甜是脾瘅常见症状,责之于太阴脾经感受湿热之邪所致。笔者跟随江苏省太仓市名中医、太仓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葛友庆抄方时遇口甜患者,用泻黄散加味治疗,效果确切,现将验案一则整理如下,与同道共享。

张某,女,31岁,因“口甜2年”于2024年3月26日就诊。患者体形肥胖,曾在医院就诊多次并治疗,但效果欠佳。刻下:口中感觉甜腻,偶有口干,口唇常脱皮,无明显口苦,纳可,偶有饭后腹胀,喜食甜品,便调,睡眠可,月经正常,带下色白,量不多。舌红,苔薄少,脉细濡。

诊断:脾瘅(脾胃郁热)。

处方:佩兰20g,生甘草10g,防风10g,藿香10g,生石膏30g,山栀子10g,黄连5g,芦根30g,白扁豆20g,薏苡仁20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忌生冷辛辣食物。

4月2日二诊:诉仍有口甜,但有所减轻,口干症状好转大半,纳可,便调,寐可。舌脉同前,守原方去芦根﹑白扁豆,加入知母10g、葛根15g。14剂,煎服法同前。

4月16日三诊:口甜已偶有出现,口干症状消失,腹部饭后稍感胀满不适,纳可,便调,寐佳。守初诊方去芦根﹑白扁豆,加知母10g、鸡内金10g、山楂20g。14剂,煎服法同前。

4月30日四诊:诉口甜症状基本消除,嘱继服7剂,1周后停药。

按 早在《素问·奇病论》中就有记载:“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可知过食肥甘厚味者,令人多生胃中内热,脾气散津于口,故令人口甜,且久之则转为消渴病,治以兰(佩兰),除去陈气则可愈。虽未载用方,但为后世治疗指明了方向,责之于脾胃郁热,葛友庆选用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泻黄散为主方治疗。

泻黄散原为治疗小儿脾热弄舌之方,主治脾胃伏火,方中石膏﹑生栀子泻脾胃积热,共为君药;防风疏散脾经伏火为臣药;藿香芳香醒脾为佐药;生甘草泻火和中为使药。依经文重用佩兰,又配藿香加大醒脾之功。黄连清中焦脾胃之热,芦根清热生津,白扁豆健脾利湿,配以薏苡仁加大祛湿力度。脾喜燥恶湿,脾健则湿热自除。本案患者体态肥胖,平时喜食甜品,口甜2年伴食后常感腹胀,诸多症状皆与《素问》经文相合,治疗上依据经文之意,以泻黄散解除脾胃郁热。

当今,人们的生活物质越来越丰富,饮食架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过食肥甘厚腻,出现长时间口甜症状,则有可能发展为消渴病(类似于现代的糖尿病),故需要提高重视。(徐军奇  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金浪卫生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