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舍穴是重点:地门穴(环跳内侧)也是重点。
梨状肌位于低骨前侧,大转子处,是髋关节外旋肌,超过60度时功能变为内旋。梨状肌综合症是梨状肌损伤导致充血、水肿、粘连或痉挛,压迫坐骨神经和血管。症状包括臀部疼痛,向下肢放射,严重时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夜间睡眠和腹内压增大时疼痛加重,咳嗽或打喷嚏也会引起疼痛。
诊断:
1.通过直腿抬高测试辨别梨状肌综合症与腰椎间盘突出。
2.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在抬腿过程中会加重,特别是在60度到70度时无法继续抬高。
3.梨状肌综合症引起的疼痛在抬腿过程中可能会突然减轻。
梨状肌阳性测试:
1.通过将伸直的腿内旋后内收、屈膝屈髋向对侧压迫的动作,患者会出现非常疼痛。
2.如果患者在该动作下出现疼痛,再快速伸直腿部并外展、旋回,疼痛减轻,则判断为梨状肌损伤。
松解:
处理梨状肌损伤时,先确定疼痛侧,进行曲髋屈膝,找到梨状肌的位置。使用适当的力度按压并顺时针推揉梨状肌,帮助其放松。在臀下肌和大转子周围进行放松和拨筋,减轻肌肉紧张和疼痛。激活臀大肌和臀中肌,改善臀部肌肉力量和平衡。
激活:
将腿屈放于对侧膝关节上,4字测试位,我一手把患侧膝关节外侧往上拉,患者跟我对抗往下压。通过抗阻训练增强梨状肌的肌力,提高其稳定性和耐力。进行拉伸训练,改善臀部和腿部的柔韧性,减轻肌肉紧张和疼痛。
1.梨状肌综合症常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
2.地门穴是治疗梨状肌综合症的关键穴位。
3.综合症是由多种原因综合引起的临床体征。
1.综合症的形成原因包括肌肉疲劳、痉挛、着凉等。
2.门缝等小孔吹进的风比大风更易对人造成伤害。
3.某些轻微创伤可能在特定时辰对特定穴位造成严重损伤。
1.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症需准确找到痛点。
2.膀胱经三针和胃三针是治疗梨状肌综合症的重要方法。
3.针灸位置和深度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1.梨状肌综合症是坐骨神经痛的一种常见原因。
2.坐骨神经痛还可能由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炎等引起。
3.某些盆腔炎等内脏疾病也可能导致坐骨神经痛。
1.交叉对应疗法是一种重要的针灸治疗方法。
2.该方法通过在患侧和对侧穴位进行针灸来治疗疾病。
3.肩夹骨等位置在对侧治疗时需进行配伍使用。
气血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关键。气虚会导致便秘等消化问题,需通过补气来治疗。胃气是养命之本,比肾气更重要。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765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