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科学哲学:标本、表里、八纲辨证、人命至重、脏腑参天地
2024
11-29

科学哲学:标本、表里、八纲辨证、人命至重、脏腑参天地

       标本 中国古代医学用语。有本末、主次、轻重、缓急多重含义。

       如致病原因为本,发病证候为标;旧病与原发病为本,新病与继发病为标;病在脏腑者为本,病在肢体者为标等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强调治病当求治本为基本原则;但又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治等方法。反映出对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等问题的深刻认识,同时也反映了医疗实践中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表里 中国古代医学用语,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我知彼,以表知里。”

     (1)言人体内外,在内为里,在外为表,同藏象。明张景岳注《素问·六节藏象论》:“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

     (2)亦指脏腑及所络属经脉之关系。《素问·血气形志》,“足太阴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以医学知识为背景,包含了对现象与本质以及事物相互关系问题的思考。


       八纲辨证 中国古代医学用语。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中国古代医学辨证的纲要。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已具八纲辨证之雏形。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而“表、里、寒、热、虚、实也,是即医中之关键”。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病情既不外此,则辨证之法,亦不出此。”

       与《黄帝内经》“四诊”方法、《伤寒杂病论》“六经”理论一同构成中国传统医学严密的辨证论治体系。


       人命至重 孙思邈用语。

      《千金要方序》:“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

       反映了将人的生命价值放在首要地位的医学目的论。


       脏腑参天地 中国古代医学用语。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素问·生气通天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唐代杨上善著《黄帝内经太素》卷六:“肺心居其上,故参天也。肝脾肾在下,故参地也。肝心为牡,副阳也;脾肺肾等牝,副阴也”。

       以为人体脏腑乃参天地而生,其中既有古朴的天人对应的自然观,也不乏比类副数的神秘思想。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