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今天想和你聊聊五味子。
《唐本草》中就讲了:“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寥寥数字,道清了五味子名字的由来。
五味子生长于长白山脚下的沟沟壑壑之中。古时候医疗环境差,寻常百姓家若是生了一些小毛小病的就会食用一些五味子。
五味子
五味子之所以这么好用,是因为五味子不仅有五味,还可入五脏治病,于数百种中药中实属罕见。
肺虚久咳
咳嗽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有痰和无痰。
有痰者大都是因为外界的病邪入侵肺脏,酿湿化痰,滞留于肺中所致。因此,治疗此类人群的时候当以祛邪为先,前人有云,实则泻之。这里说的“实”正是病邪。
而无痰者就不一样了,好多人大病初愈,或是久病者大都会有干咳无痰的症状,而且身子骨越咳越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肺气虚弱所致。我们知道,肺位于胸腔,在五脏六腑之中的位置最高,古人形象的称之为“华盖”。因此,肺就像是个金钟罩一样,罩着五脏六腑免受损伤。一旦肺气亏虚,华盖受损,五脏六腑失去了保护,自然是越咳越虚。因此,这个时候不该是泻,而是当守,把损耗的肺气一点一滴的守住。前人也说了,虚则补之。
五味子虽俱五味,然其酸性最甚。中医讲,酸能收敛。加之其入肺经,是故,五味子尤善治疗肺虚久咳,单用即效。
五味子
盗汗自汗
天气逐渐热了起来,出汗,可以说是最为平常不过的事了。
可有的人一动就出汗,而且还大汗淋漓的。有人说,出身汗挺好的,就当作是排毒了。且先不说出汗是不是等价于排毒。就说这种动辄出汗本就是一种病态了。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大汗淋漓就容易耗伤心血。而有些人之所以白天的时候老容易出汗,正是因为心气亏虚所致。
还有些人啊,晚上入睡后容易出汗,等到一醒过来的时候,这汗就止住不出了。中医则认为,这是心阴虚所致。心阴亏虚,体表的阳气入里,蒸汗而出,加之体表缺乏了阳气的固摄,因此而症见出汗。
中医将白天容易出汗的称之为“自汗”,将晚上容易出汗的则称之为“盗汗”。
而自汗者多因心气虚所致,盗汗者多因心阴虚所致。
不论是自汗者,还是盗汗者都可以用上一些五味子来改善。利用的正是其收敛固涩的功效啊!
五味子
如果想要效果更好一些,自汗者可加用黄芪益气固表;盗汗者可加用麦冬滋阴补液。
黄芪
麦冬
内热消渴
一讲到消渴,可能很多人会想到糖尿病。
其实啊,在一开始,消渴症说的只是老是口渴的病症,这种口渴是不论喝多少的水都不解渴。
而之所以不解渴,主要还是因为你的身体压根儿就不缺水,缺的是津液。
所谓津液,指的是身体内一切具有濡养脏腑功能的液体,诸如血液、汗液、唾液等等。
然,出现津液亏损的原因主要还是内热所致。中医认为,火曰炎上,郁热上袭,灼伤咽喉,以致津液损耗,故见口干舌燥之症。
五味子不仅可以收敛固涩住体内的津液,同时还兼具滋阴养液之效,一边补,一边守。
五味子
然,单味五味子的药力毕竟有限,可酌加天花粉、石斛等滋阴补液,生津止渴的药材同用,疗效更佳。
天花粉
石斛
久泻不止
五味子同样可用于久泻不止,尤其是有些人到了凌晨四五点的时候,止不住的想要腹泻,这个时候用上一点五味子就得以改善。
五味子
若是再加上吴茱萸、肉豆蔻、补骨脂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神丸,尤善治疗五更泄泻。
吴茱萸
肉豆蔻
补骨脂
肾虚尿频
尿频的问题可以说严重影响了好多人的睡眠。
你说起床尿吧,明明睡意正盛,不起来吧,漫漫长夜,怎么可能憋的住?
中医认为,尿频多因肾气亏虚所致。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气亏虚,则膀胱开阖有失。而肾为先天之本,随着我们的年龄渐长,肾气是日益的亏虚,因此,可以说尿频多见于老年人。
五味子长于收敛固摄,可助收敛肾气而使得膀胱开阖有度。
五味子
此外,可与肉桂等引火归元,温肾助阳的药材同用,以助膀胱津液蒸腾。
肉桂
降酶保肝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五味子还具有降酶保肝的作用。
此外,临床上也多将五味子用于肝脾不和等症。
五味子
然,五味子的功效良多,但并非所有人都适用五味子。
须知,五味子长于固守,是故,内有实邪者还当慎用之,以免闭门留寇。
何为实邪?
简而言之,诸如感冒、吐咳黄痰、浓痰,多见舌苔黄腻或厚腻,小便短赤。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797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