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诀】
胸痹薏苡附子散,胸痛时缓与时急,
急则痛剧与汗出,温阳逐寒能通痹。
【方药】 薏苡仁十五两(45g),大附子炮,十枚(80g)。
【用法】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功效】 温阳逐寒,化湿通痹。
【学用导读】 运用薏苡附子散,既要重视药用剂量调配,又要重视因病情而调整药用剂型。
【中医辨证】
1.阳虚寒湿胸痹证 胸痛时缓时急,急则剧烈疼痛,缓则如常人,畏寒,汗出,四肢水肿或困重,或胸痛彻背,或咳,或喘,舌淡而胖,苔白而滑,脉弦或紧。
2.用方思路 本方是主治阳虚寒湿胸痹证的基础方,以治疗寒湿腹痛证为临床扩大应用。
3.病变证机 阳气虚弱,寒湿内阻,脉络滞涩,以致阳虚寒湿胸痹。
4.审证要点 胸痛时缓时急、畏寒、或汗出、四肢水肿、舌质淡而胖、苔白而滑、脉弦或紧。
5.随证加减用药 若胸闷者,加厚朴、枳实,以宽胸行气;若胸痛者,加川芎、冰片,以活血开窍止痛;若气短者,加薤白、桂枝,通达心阳。
【西医辨病】 本方可用于治疗西医临床中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只要符合其主治病变证机,也可加减运用,辅助治疗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等。
【医案助读】 唐某,女,39岁。因带状疱疹治愈后出现肋间神经痛,服用中、西药疼痛未得到有效控制。刻诊:肋间疼痛,受凉加重,舌暗淡,苔薄白略腻,脉沉涩。辨为阳虚寒湿证。方用薏苡附子散加味:薏苡仁10g,附子20g(水煎50分钟),生姜30g,乳香12g,没药12g。6剂,1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次服。二诊:肋间疼痛减轻。续服前方20剂,肋间疼痛痊愈。
诊治提示:根据疼痛受凉加重辨为寒,再根据舌暗淡、脉沉涩辨为寒证夹瘀。以此选用薏苡附子散温阳逐寒利湿,加生姜温阳散寒止痛,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方药相互为用,以建其功。
【方证研究】 阳气虚弱,寒湿内侵,经气不通,则胸痛;若阳气欲复,寒湿欲散,则疼痛缓解,若寒湿充盛肆虐,则疼痛剧烈;阳气不能温煦,则畏寒;阳虚不能固护,则汗出;寒湿充斥于外,则四肢水肿或困重;寒湿逆乱肺气,浊气上逆,则咳或喘;舌淡而胖,苔白而滑,脉弦或紧,均为阳虚寒湿之征。其治当温阳逐寒,化湿通痹。方中薏苡仁渗湿舒络,散结宽胸,缓急止痛,通痹止急;附子壮阳气,逐阴寒,除冷痰,通经脉。
现代药理学研究:本方具有抗心肌缺血、抗缺氧、降低血脂、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等作用。
【使用禁忌】 痰热证、阴虚证、湿热证慎用本方。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7366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