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天下武功
太极拳 招熟而懂劲·行拳若流水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太极拳是用心灵去感悟,通过肢体来表达的一种生命哲学。它的每一个念头、每一招每一式,都是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解释,都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都是对生命意义的反思。作为生命哲学,太极拳修炼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把人培养成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武林高手,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内心修炼和外部练习,让人回归自然、纯真的状态。说白了,太极拳就是追求人性的回归,塑造完美的人格。既然我们把太极拳看作是一种生命哲学,那就必须去深入领会它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强健身体、修炼心性、启迪智慧、涵养道德,这些都是太极拳所涵盖的,也是作为生命体的我们所追求的价值真谛和本质意义。所以说,太极拳对于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来说,真的是“天赐的宝物”。它体现在身体上就是功夫,用心领会就是方法,传授给人就是教育。可以肯定地说,在全面加强国民教育的同时,大力推广太极拳,提高太极拳的水平,肯定会对提升全社会的道德素质有帮助,甚至可能出现一种社会和谐、安定、治理良好的局面。为此,我们应该真心感谢那些致力于太极拳研究和传播的先辈们,他们早就在有意无意之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和谐社会的画面。通过身体的实践、心灵的体会和觉悟的提升,我研习太极拳已经数十年了,对太极拳的博大精深有了逐步的理解。现在,我们基本上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把太极拳横向划分为太极拳功夫、太极健身运动和太极体育竞技三大体系。同时,我们也应该在不同的层面上对太极拳进行纵向划分,即把太极拳分为拳术、拳道、人道三个层次。这种划分是对太极拳认识上的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低到高。拳术是初级阶段,主要是指手法、眼法、身法、步法以及相关的套路、招数、劲别、实战技法等等,这些都属于“武功”的范畴。拳道是高级阶段,主要是指心性的修炼,也就是所谓的“内功”。人道是终极阶段,主要是指道德修养和生命的体悟。拳术一旦上升到拳道,就能达到内可以修身,外可以应变的境界;而拳道一旦上升到人道,就能达到神明至善、仁者无敌、不战而胜的境界。换句话说,太极拳作为一种生命哲学,有它抽象和具体的部分。它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七个阶段:首先是“道生之”(抽象阶段),太极拳是根据太极阴阳的原理创造的,取法于自然之道。就像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的:“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然后是“德载之”,道德是太极拳术的根本,道德水平有多高,武艺就有多高,德艺双修而道德在先。接着是“性成之”,太极拳的成就取决于人的品性,品性不完备就会受到局限而难以达到最高境界。接下来是“心主之”,太极拳的练习应该以心法为主,“人之周身,心为一身之主宰”。然后是“意导之”,太极拳的练习应该在意念的引导下进行内省和反观。接下来是“气贯之”,在练习过程中要把握气和力的相辅相成,以意运气,以气催力。最后是“身形之”(具体阶段),通过合理的形体动作来练习和体悟太极拳。在这七个环节中,“道生之”属于抽象范畴,“身形之”属于具体范畴。从“道生之”到“身形之”,太极拳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过程就完成了。这期间主要经历了五个环节,即“德载之”、“性成之”、“心主之”、“意导之”、“气贯之”,这恰恰是太极拳内功修炼的五个方面。如果想要成为太极拳术、拳道乃至人道的集大成者,就必须在“内修”上下功夫,也就是在上述五个方面努力。一、养气世间万物凡是可以描述的,都是有形有象的。凡是有形有象的,都是由气构成的。任何门派的武功都讲究“内练一口气”。陈式太极大师陈长兴认为,“拳术之为用,气与势而已矣”。武式太极祖师武禹襄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练习太极拳必须善于“养气”,善于“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做到“直养而无害”。孟子强调要“养吾浩然之气”,文天祥能够以一身正气抵御邪气,就是善于养气的结果。首先要养虚静之气,“静为躁君,重为轻根”,气静神虚才是应对变化的最佳状态,才能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其次要养平和之气,“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只有和才能合,只有和整个人体的太极系统才是开放的。一个高境界的太极大师胸中必然是一团和气与人为善师法万物处于身心内外的和谐状态。最后要养浑圆(混元)之气。内无浑圆之气则外无浑圆之力。阴阳相生气力相济是为浑圆。有了浑圆之气太极劲道才会绵绵不绝如循环之无端。以气运身应当一以贯之“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要讲究通、透、圆、满、纯、厚。通则不滞,透则不拘,圆则不僵,满则不遗,纯则不浊,厚则不浮,起承转合不积不泄。二、守意精、气、神有个主宰,那就是意念的真诚。真诚是天道,追求真诚是人道,这一切都离不开意念的瞬间作用。太极拳是天人合一的学问,修炼者要存有天人合一的念头,采取抱元守一的方法。时间一长,自然就能达到知行合一,意形两忘的境界。意念要守在丹田,没有杂念,没有妄想,意念不停歇,气力就无穷无尽,从有意识的守护到无意识的自然状态。首先要守柔,“知道常理是明智,保持柔弱是强大”。王宗岳在《太极拳经歌诀》中说:“极其柔软就能极其刚强,极其虚灵,运动起来就像抽丝一样处处分明。”坚守柔弱的原则,才能由柔变刚,由刚变韧,实现阴柔和阳刚的融合,把百炼钢变成绕指柔。其次要守拙,“最圆满的好像有所欠缺,最灵巧的好像很笨拙”。善于守拙,才能回归本真,稳健扎实,一步一步来,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守拙是人生的大智慧,也是学习各种艺术的大原则。最后要守中,“只关注外在的不是君子,能守中才是大丈夫”。练拳修道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反省和检查上,而不是长期沉迷于外在的具体招数和套路中,这样才能高瞻远瞩,把握精髓,逐渐达到大成。三、平心当将军的道理,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心,练拳的道理也一样。“心是命令,气是旗帜,神是主帅,身体是执行者”。所以拳法就是心法,拳经就是心经。拳道修炼的过程和目的,不是打败敌人,而是克制自己,不是为了战胜别人,而是为了控制自己。虽然在招数和套路的练习中,我们设想了一个外部的敌人,但归根结底是要打败“心中的敌人”。通过追求平和的心态,保持清澈、空灵、圆融、朴素的心,最终达到心中无敌,眼中无敌的境界。首先要戒掉分别心。要牢固树立人类“共同生存”的观念,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特别要树立“大武术”的理念,克服门户之见和封闭保守,以及相互轻视的陈规陋习,不隐藏别人的优点,相互欣赏,博采众长,共同提高,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实现“人我不二”和“万物与我为一”。其次要戒掉执著心。练太极拳固然需要名师指导,循规蹈矩,悉心体悟,勤学苦练,但同时也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在有意无意之间,不知不觉之中,积累成果,加深造诣。越是顺其自然,洒脱自如,越是精进升华,不求而得。切不可执著于为自己预先设定的目标,背上沉重的包袱,以致把愉悦身心的运动变成令人生畏的“苦行”和自我身心摧残。最后要戒掉机巧心。太极拳道博大精深,无数年的功夫都难以窥见其门径。只有功夫下到了,才能铁杵成针,“不是用力很久,不能豁然开朗”(王宗岳语)。所以必须坚守“真、悟、恒”,潜心揣摩,循序渐进,“劲是日积月累而有益,功是长久练习而成”(陈长兴语),如果一味投机取巧,寻找捷径,追求速成,必然会流于怪僻或误入歧途。四、炼性“一阴一阳就是道,继承它的是善,成就它的是性”。太极拳的本质在于调和阴阳,平衡虚实,这必然对练习者的性情和性格有要求,要全面地认识拳道,合理地安排各种元素。所以,性情和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境界的高低和造诣的深浅。由练拳来炼性,由炼性来悟道,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这才是正道。就像《四性归原歌》里说的:“如果能先了解自己的性情,天地就会赋予我独特的灵性。”炼性应该以“中平”为根本,“厚重”为关键。首先要不急不躁。崇尚缓慢,以柔为贵,避免高傲,趋向低调,无故受到加害也不发怒,突然面临危险也不惊慌,不会大起大落,忽冷忽热,反复无常,一暴十寒;其次要不偏不倚。宽大厚重,坚守中庸之道,不过分也不不足,不会阴错阳差,不是丢就是顶;最后要不怠不惰。用勤奋来弥补不足,经常练习不停止,道并不远离人,拳要常在手边,日久见真功,习惯成自然,不会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五、厚德“万法归一”,人的各种修炼,最终都会回归到道德这个根本上。“说道,不从修身做起就无法成功”。“练拳也是以理为主,以气引导,它的用功和圣贤是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就是文章,道德就是智慧,道德就是功力,道德就是法门。太极拳说到底是为了完成人作为生命体的道德建设。道德高尚,才会有博大的胸怀,开阔的眼界,非凡的气度。道德深厚的人,他们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在开合收发之间,俯仰吞吐之间,都展现出大家的风范,名家的身手。练拳修道,必须始终把修身铸德作为第一要务,“天地的最大德行是生育”,太极的最大德行是“化”。首先要“化性起伪”。荀子认为:“不能学不能做的,是天生的本性;可以学可以做到的,是人为的努力。”性是先天的素质,伪是后天的修炼。“化性起伪”是通向理想人格的途径。在太极拳的练习中,通过不断地陶冶和改造性情,拒绝邪恶,追求善良,自然能品德高尚,胸怀博大,能容纳天下的人、事、力;其次要“化剑为犁”。就是收敛锋芒,消解锐气,与人为善,以人为伴,不争强斗狠,把谦和、宽容、忍让作为最好的防身术;最后要“化敌为友”。“圣人没有死地,贤人没有败局”。“善于养生的人,犀牛无法用他的角,老虎无法用他的爪,兵器无法用他的刃”。太极大道的修炼者应该以仁爱为根本,以宽恕为功力,以慈和为力量,以退让为方法,这样就没有不能化解的敌人,没有不能摧毁的坚固。这就是道家所说的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不为而成。也是兵家所说的不战而胜。
您的支持· 我的坚持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342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