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医,就是“砌墙”!仲景妙方,找平衡,调阴阳,治顽固咽炎,值得一看
2024
10-18

中医,就是“砌墙”!仲景妙方,找平衡,调阴阳,治顽固咽炎,值得一看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理论依据:《临床仲景方剂学》、《中药学》、《中医诊断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有人说,中医师真厉害。那么玄的东西,可以玩弄于股掌之间,用简简单单的草药来治病,给人以高深莫测之感。其实,你可能不知道,中医人,其实就是个瓦匠,砌墙的。他要做的,是就是找平衡,想尽一切办法,把墙砌得平稳了,不歪不斜。只要这个墙平衡了,平稳了,这个病就治好了。这就是中医。所以啊,中医这行当,和瓦匠、建筑工人差不多,一个意思。来吧,咱们还是讲医案故事。讲完,你就都懂了。

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31岁。这个人啊,有慢性咽炎病史多年。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尝试过,效果不好。症状可以说时轻时重,缠绵不愈。最近这几天,患者咽炎急性发作了,疼得她难以忍受,最后竟然到医院扎点滴去了,用抗生素治疗。扎点滴扎了多久呢?一个礼拜。效果怎么样?还是不行。患者难受得很,决定再次尝试中医治疗,碰碰运气。刻诊,患者脉沉,苔薄白,舌淡,咽喉部位只是有轻微的肿胀,颜色粉红。患者自述,现在主要是咽喉部位干痛,口腔干燥。可是虽然干燥,她却不想多喝水,喝了水不想往下咽。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提笔书方一首。但见:半夏12克,桂枝12克,甘草12克,桔梗10克,薄荷10克。水煎服,开3剂,每日一剂,煮好以后频频服用。煎煮的时候,加十毫升的醋。结果如何?患者三剂药用下去,疼痛基本消失。原方不变,再投5剂,诸证悉平。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经方实践论》里面。好,现在我们解析其中的道理。这个患者的主诉,是咽炎,嗓子疼。抗生素用了一礼拜,不好使。好了,现在我们就去想象,这个患者的嗓子里,有一堵墙。但是这堵墙,倾斜了。倾斜的结果,是患者嗓子疼,干疼干疼的。那我们就得想,这堵墙,到底是哪边倾斜了。是南边,还是北边。

现在看,患者口腔干燥,咽喉干疼。这给人的感觉,是上火。上火了,就是南边墙高了呗,我们就滋阴清热,把北边的墙补起来。南北平衡,这堵墙就好了。但是啊,你发现,患者脉沉,舌淡,苔薄白。咽喉部位的肿胀,程度很轻,颜色粉红。那你说,这是真正上火,阳热之性偏亢的表现吗?不是。相反,这是不是有一些阴寒的味道啊?脉沉,主里。舌淡,主虚。肿胀不甚,这分明不是火热之象。既然不是火热之象,就没有理由滋阴清热。补砌北墙的办法,行不通。那怎么办啊?我们就考虑另一种可能,患者这个嗓子干疼,貌似上火的表现,是不是一个假象。南墙高,只是显得高而已。真正的原因是什么?用中医的思维理解,就是患者阴寒太盛,阻滞了咽喉部位的气血运行和津液输布,于是患者咽干咽痛。这就相当于,打算用于砌北墙的沙子水泥,太多了,北边根本装不下,只能往旁边的地方堆。不知不觉,就全堆到南墙去了。最后,南墙反倒高了。所以啊,正确的做法,不是滋阴,砌北墙,而是把北墙的料减一减。这样,堆到南墙的沙子水泥,才会回到北墙,南墙就不会那么高了。同样道理,中医就温化患者的阴寒之邪。患者体内阴寒之性减弱,不再阻滞咽喉部位的气血和津液运行,他肯定就不疼了。按照这个思路,你看当时医家的配伍——半夏12克,桂枝12克,甘草12克,桔梗10克,薄荷10克。其中,半夏温化寒痰而散结,桂枝温阳驱寒而通经。这是干啥?就是减轻阴寒之性。北墙的沙子水泥,减一减,别那么多。桔梗和薄荷,用于治标,利咽喉。甘草,调和诸药。这个药下去,和以往的治疗思路截然不同。果然,患者用了以后效果特别好。好了。现在我们就需要记住了,半夏、桂枝和甘草的搭配,是经方半夏散及汤。

这个方子,出自《伤寒论》,作用是通阳散寒,涤痰开结,主治咽痛寒证。患者一般是咽喉部位不红肿,或者色泽淡滞,痰涎比较多,或者伴随见到恶寒、脉紧、舌淡苔白之象。总之,患者的咽喉疼痛,是寒邪客于咽喉,邪气闭阻,痰湿阻滞所致。这个时候,半夏开结,桂枝散寒通经,这就对了。医案里,就是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加上桔梗和薄荷而成。所以,它是半夏散及汤的加味运用。你可记住啊,这是半夏散及汤。现在更多的用法,是法半夏、桂枝、炙甘草各等分水煎服。它是治疗寒性咽痛的。医案里这个加减用法,值得借鉴。读者朋友,你品一品,中医治病,哪有什么难的?不过就是找平衡而已。墙斜了,我们就知道斜的原因,是哪边的病,就修补哪边。人体阴阳倾斜了,我们就给他重新归于平衡,哪边有问题,我们就调节哪边。这不就是干瓦匠活吗?对吧?所以,中医不难。我们用心领悟,一定可以悟透它。全文完。我感谢你的阅读。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