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中医属“胃脘痛”“痞满”范畴)辨证论治方案 一、湿热中阻证
主证:胃脘灼痛,口苦黏腻,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药: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
姜半夏9g 黄连6g 黄芩9g 干姜3g
党参12g 吴茱萸3g 蒲公英30g 生甘草6g
配伍要点:取《伤寒论》寒热平调法,黄连-干姜辛开苦降,蒲公英抑菌消炎。此类患者可加山药30g护胃。
二、肝胃郁热证
主证:反酸嘈杂,胁胀易怒,脉弦数
方药:化肝煎合乌贝散
青皮6g 栀子9g 丹皮9g 浙贝母12g
海螵蛸30g(先煎) 黄连6g 吴茱萸3g 煅瓦楞15g
剂量特点:海螵蛸制酸,现代研究显示其含碳酸钙可中和胃酸。
三、脾胃虚寒证
主证:胃痛喜温,食冷加重,舌淡苔白
方药:黄芪建中汤合理中丸
黄芪15g 桂枝9g 白芍18g 干姜6g
党参12g 白术9g 大枣4枚 饴糖30g(冲)
经典运用:改良此方时,常加鸡内金9g助运化,砂仁6g(后下)温中行气。
四、瘀血阻络证
主证:胃痛如刺,固定拒按,舌紫暗
方药:活络效灵丹加味
丹参15g 当归12g 乳香6g 没药6g
三七粉3g(冲) 莪术9g 蒲公英30g 炙甘草6g
配伍特点:“瘀久生热”,佐蒲公英清解幽门湿热毒邪。
五、寒热错杂证
主证:胃脘痞满,寒热夹杂,脉弦滑
方药:甘草泻心汤化裁
炙甘草12g 黄连6g 黄芩9g 干姜6g
姜半夏9g 党参12g 大枣6枚 厚朴9g
剂量要点:倪氏主张黄连-干姜按1:2配伍,寒热并调以复脾胃枢机。
外治法与调护
1. 穴位贴敷:吴茱萸粉3g+黄连粉1g,醋调敷中脘穴,每日4小时
2. 饮食禁忌:忌食生冷、辛辣及腌制食品,戒烟限酒
3. 疗程建议:中药治疗需持续8-12周,配合呼气试验复查
注:现代研究显示,黄连、蒲公英、黄芩等对幽门螺杆菌有直接抑制作用,配合海螵蛸、煅瓦楞等制酸剂可改善胃内环境。张锡纯经验提示,久病者需佐三棱、莪术破瘀散结,但剂量不宜超过9g。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205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