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说:风寒咳嗽是极为常见的病证,但医者治疗时往往不能达到十全之功。杏苏散、三拗汤、止嗽散、六安煎等方剂都可以治疗风寒咳嗽,但是疗效有所差别,余国俊先生认为金沸草散的疗效最佳,以其化裁治愈率可达80%以上。
起初,江尔逊先生受到陈修园的启发,亲试该方,后治疗咳嗽,无论新久,亦无论表里寒热虚实,江都喜用本方化裁,疗效卓著。金沸草散有诸多版本,江老使用金沸草散,并不拘守某一方,而是综合取舍,并随证加减。其突出疗效之根本在于旋覆花、芍药、甘草,三药合用消痰降气、止咳平喘之力尤骏,咳、喘、痰这三个咳嗽的主症皆能平息消解,用本方时,诸药均可损益,此三味不可挪移。
本方治咳也未能十全,余又提出几种弥补措施,包括:服之易呕逆者,可嘱其少量频服(旋复花苦涩难咽且易引发呕症);
若仍呕而惧服者,则改用陈士铎舒肺汤合六安煎。
若愈后几天复咳者,可继服柴胡桂枝汤加炙紫菀、蝉衣、木蝴蝶。
若遗留咳嗽“尾巴”者,则继服“止咳十一味”,
若仍不能扫尾,渐渐干咳无痰,夜间加重,舌净无苔,可试用余自拟之“顽咳方”,
若个别病人服本方2剂后,干咳减轻而不止者,可与清燥救肺汤交替服用,以收全功。
关键词:专病专方;肺系病证;咳嗽;祛痰剂;金沸草散;江尔逊;余国俊;中医师承实录(再编辑/太医)
作者简介:余国俊,当代著名中医临床家,主任中医师,四川省名中医。毕业于成都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系,自学中医。其启蒙老师为著名中医简裕光先生,师承导师为现代经方大师江尔逊先生(江尔逊先生师承蜀中名医、经方大家陈鼎三先生),继承整理江尔逊的学术经验而发扬光大之。治疗疑难病证,讲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证与辨体质相结合,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反复验证和筛选高效方药。发表中医学术文章百余篇,出版中医专著三部,参编医著十余部。
正文:
[老师]金沸草散与其余诸方一样,体现了疏风散寒、宣肃肺气的治法,而其特异性在于金沸草(现代多用旋覆花)、白芍、甘草3味药的关键性作用。
古今阐释旋覆花者,大多以为其只有消痰降气之功,是囿于“诸花皆升,旋覆独降”之谚。
不可否认,旋覆花肃肺降气、豁痰蠲饮之功是颇宏的(病人服后往往有胸膈滞气下降之感)。
但其不可埋没的功效还有:其味辛,辛者能散能横行,而能宣散肺气达于皮毛,一降一宣,便可恢复肺主制节之权;
其味咸,咸者入肾,而能纳气下行以归根,使胃中的痰涎或水饮息息下行而从浊道出,不复上逆犯肺,便可恢复肺的清虚功能态。
可见旋覆花一味药之功,竟可使肺胃肾三脏戴泽,上中下三焦通利。
而白芍配甘草为“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能滋养肺津,舒缓肺气。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
故用本方时,诸药均可损益,唯旋覆花、白芍、甘草3味为不可挪移之品。
[学生丙]老师是怎样悟出此中奥妙的呢?
[老师]这全是江尔逊老中医传授的。江老早年体弱,经常咳嗽每用止嗽散、杏苏散、六安煎等取效。
但有一次咳嗽,遍用历验诸方,毫无寸效。咳嗽频频,咽喉发痒,痒则咳嗽,迁延旬余。
他查阅方书,见陈修园《医学从众录》中说:“轻则六安煎,重则金沸草散”。
便试服1剂,咳嗽、喉痒即止。他感到惊异,便用于别人,亦收捷效。
几十年来,江老治疗咳嗽,无论新久,亦无论表里寒热虚实,都喜用本方化裁。
有的病人咳嗽缠绵2~3个月,几乎遍用中西药物乏效,服本方数剂而安。
以致病人间辗转传抄本方,竟亦屡有霍然而愈者。
[学生丁]
但古医书上有两个金沸草散。一见于《南阳活人书》,由金沸草、前胡、荆芥、细辛、茯苓、生姜、大枣、甘草组成;
一见于《和剂局方》,方中无茯苓、细辛,而添麻黄、白芍。
此外《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旋覆花汤,又在《和剂局方》金沸草散的基础上添加杏仁、茯苓、五味子。
不知江老临床用的是哪一个金沸草散?
[老师]
江老使用金沸草散,并不拘守某一方,而是综合取舍三方,以及随证合用六安煎(二陈汤加杏仁、白芥子)和桔梗汤(桔梗、甘草)。
学问之道,贵与年俱进。
江老使用本方几十年,积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加减方法,有的加减方法还方中寓方,大大地拓宽了本方的适用范围。
如乍寒乍热,加柴胡、黄芩(小柴胡汤意);高热气喘,加麻黄、生石膏(麻杏石甘汤意);发热咽痛,加银花、连翘、射干(银翘散意);
痰多稠黏,加浙贝母、瓜萎仁(贝母瓜萎散意);哮喘痰鸣,加苏子、葶苈子(葶苈大枣泻肺汤意);
发热恶风、自汗,加桂枝、厚朴(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意);久咳不止,加紫菀、百部、枇杷叶(止嗽散意);
体虚易感冒,加黄芪、白术、防风(玉屏风散意);脾虚食少或便溏,加党参、白术(六君子汤意);
痰涎清稀,头眩,心下满,加桂枝、白术(苓桂术甘汤意)。
[学生甲]
金沸草散的化裁方法这样多,表里寒热虚实都有,初涉临床者很难全面掌握使用,能否化繁为简,使之简捷实用呢?
[老师]
其实江老的化裁方法还不止这些,有的是为失治或误治而设,也有照顾体质的;且均从临床实践中来,又能有效地重复使用。
所以我认为,与其削足适履地“化繁为简”,倒不如扎扎实实地把好风寒咳嗽这一关。大家知道,咳嗽一证,外感居多;外感咳嗽,风寒居多。
而治疗风寒咳嗽,倘能恰当地遣选疏散风寒、宣肃肺气的方药,多能迅速获效。
今人有谓“截断”者,亦是此意。
果真如此,金沸草散的那么多化裁方法还有多少用武之地呢?可惜事实并非如此。
江老曾秉笔直书道:有一见发热(或体温升高)便断为“风热”或“痰热”,而直用桑菊或银翘辈,或径用清热化痰药及抗生素;
有因喉痒或痰少难咯便认作“风燥”或“阴伤”,而恣用润燥或养阴方药;有因久咳不止便认作虚咳,而屡进补益药物者。
凡此皆因失于及时疏散、宣肃,而致咳嗽迁延缠绵,甚则转成劳嗽。
张景岳亦曾愤激而言:“俗云伤风不愈变成劳,夫伤风岂能成劳?”
[学生乙]金沸草散化裁治疗外感咳嗽,其治愈率大约有多少?
[老师]80%以上。
[学生乙]治不好的改用什么方药呢?
[老师]据我临床观察,服本方疗效欠佳者,约有三种情形:一是旋覆花的药味苦涩难咽,有的病人服后易呕逆,因惧呕而不能竟剂;
二是有的病人愈后几天又复咳(症状较轻);
三是有的病人总是遗留一个咳嗽“尾巴”,偶尔咳嗽几声,如本例便属之。
谚曰:“甘瓜苦蒂,物无全美。”
世上岂有“十全”之方药?
我的处理方法是:
服之易呕逆者,可嘱其少量频服;
若仍呕而惧服者,则改用陈士铎的舒肺汤(桂枝、苏叶、桔梗、甘草、茯苓、天花粉)合六安煎。
若愈后几天复咳者,可继服柴胡桂枝汤加炙紫菀、蝉衣、木蝴蝶。
若遗留咳嗽“尾巴”者,则继服“止咳十一味”(本案三诊方),此方流传在民间,原治肺结核咳嗽。
20余年前我偶然移治1例外感咳嗽,外症已解,咳减而旬余不止者,1剂咳止。
尔后治验渐多,便作为外感咳嗽的“扫尾方”来使用。本方药味十分平淡,但组合离奇,很难强为之诠解。
还须说明的是,极少数外感咳嗽病人,初服金沸草散化裁,咳嗽虽减,但继服“止咳十一味”后,却不能扫尾,渐渐干咳无痰,夜间加重,舌净无苔。
此时可试用我拟的“顽咳方”:玄参15g,麦冬15g,五味子6g,生甘草6g,桔梗10g,仙鹤草30g,炙紫菀30g,桃仁10g,红花6g,芦根30g,生牡蛎30g。
若个别病人服本方2剂后,干咳减轻而不止者,可与清燥救肺汤交替服用,以收全功。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201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