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阴阳两虚而气化不利、水饮内停,猪苓汤与五苓散合方而用
2025
08-11

阴阳两虚而气化不利、水饮内停,猪苓汤与五苓散合方而用

导读

猪苓汤育阴利水,五苓散温化水饮。照理说这两张方子是对待之方,似乎没有两者合方使用的场景。其实不然!举个类似的例子。在阴虚、阳虚方面,不是既存在阴虚患者,又存在阳虚患者,也存在阴阳两虚的病患吗?

下面是邢斌医生在临证时遇到的病机为阴阳两虚而气化不利、水饮内停的患者,逐渐发现将猪苓汤与五苓散两首利水的方剂合用居然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我们在临床上的的确确常常见到阳气不足,气化不利,水饮内停的患者,他们适合用五苓散;尔后邢斌医生也“发现”了与之相对待的阴虚水饮病例,因为这些患者本来就是存在的,当你“不知道”的时候,患者在你面前你也“发现”不了,而一旦豁然开朗,你会“发现”原来就是他呀。也就是说,继会用五苓散后,能识别猪苓汤证,就会应用猪苓汤了;再之后,他临证时观察到有的水饮患者,既像五苓散证,又像猪苓汤证,但好像又不是五苓散证,也不是猪苓汤证,这时候他想这样的患者是不是应该属于阴阳两虚而气化不利、水饮内停呢,是不是应该五苓散与猪苓汤合方治疗呢?这几年曾有这样的尝试,下面的案例是比较成功的治验。

医案

X某,女,70岁。2021年12月12日初诊。

主诉:胃脘疼痛及反酸30余年。

病史:患者平素经常胃脘痛,有时是空腹,有时是进食后,呈钝痛,并经常反酸,胃镜提示慢性胃炎、食管炎。平时心情、精力尚可,睡眠不佳,口黏。过去怕冷,现在不怕冷,早上醒来感觉热了出汗,夏天动则出汗。过去一直大便溏薄,近两天成形了。白天口不干,喝水很少,只喝2杯水,但夜间却口干,白天小便6~8次,喝水后很快就要小便,但小便不畅,夜尿2~3次,这种情况已经5年了。此外,有荨麻疹病史,有时天天发,有时几天或一个月才发,但都发生在晚上,皮疹位于腰、臀。有桥本甲状腺炎病史,服用优甲乐,目前甲状腺功能正常;有高血压病史。舌苔薄白稍腻,舌边有齿印,脉沉弦。

处方

猪苓15g,茯苓15g,泽泻8g,桂枝3g,炒白术15g,滑石(包煎)15g,阿胶(烊化)6g。7剂。

2021年12月19日二诊

服药2剂,胃脘痛即除,近一周只反酸过1次,早上醒来感觉热了出汗减轻,夜尿2次,余如前。舌苔薄白稍腻,舌边有齿印,脉沉弦。

处方

守初诊方,改桂枝4g,阿胶(烊化)7g;加姜半夏9g,陈皮9g。7剂。

2022年1月16日三诊

上方只服了1剂,便感冒咳嗽,在外院就诊,予抗生素治疗1周方愈,又出现胃脘痛、饭后腹胀、反酸,且荨麻疹发作很多次。继续服二诊处方,胃脘痛、反酸、荨麻疹、早上醒来感觉热了出汗迅即消失,胃胀减轻,夜尿2次。舌苔薄白稍腻,舌边有齿印,脉沉弦。

处方

守二诊方,改姜半夏15g;加佛手9g,香橼9g,木香9g。7剂。

2022年1月23日四诊

药后胃胀除,小便比过去通畅,喝水后不会马上要小便了,大便偏干,最近难入睡。舌苔薄白稍腻,边有齿印,脉沉弦。

处方

茯苓9g,姜半夏9g,陈皮6g,佛手6g,香橼6g,木香6g,蒲公英9g,柏子仁15g,炒酸枣仁15g,7剂。

【按语】

本案患者过去一直怕冷,便溏,这是阳虚表现;但现在她不怕冷了,大便就在最近两天成形了,而且早上醒来感觉热了出汗,患者似乎转向阴虚了。你说她现在还是阳虚,这自然不能成立;但你若说她现在就是阴虚,似乎也不能这么斩钉截铁地说。因为阴阳消长,人体在动态变化中,患者此时可能处于阳虚向阴虚转化而阴阳俱有亏损的状态。所以我用五苓散合猪苓汤,而桂枝、阿胶剂量都不大,药后取得了明显效果。

#artContent img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