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三焦为水液代谢的主要通道,湿邪粘滞容易阻滞气机,湿邪停滞必阻滞于三焦之中。三焦受阻,气机不畅,祛湿就没有出路可走。因此,治疗湿邪,一定要宣畅三焦,畅通气机。 湿在上焦用杏仁如果湿邪偏于上焦,容易导致上焦清窍蒙蔽。中医讲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就是用清轻的药物,可以清理上焦的实邪,中医叫“轻可去实”。可参考麻黄加术汤,杏仁能补益肺气,配合麻黄散寒祛湿。 湿在中焦用茯苓湿性趋下,当湿气在上焦久了就会往下走进入中焦,就会伤及脾胃,导致脾失健运,出现食欲不振,身倦乏力,恶心呕吐,头眩心悸,痰多等。中医讲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就是治疗中焦脾胃疾病,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平衡,否则就会出现胃不和的问题。这种情况就适合二陈汤,整体比较平和,其中茯苓和甘草就是最为平和的两味药,专为中焦湿气设计。 如果中焦湿气郁久化热,出现寒热错杂的时候,就比较适合用半夏泻心汤加减了。 湿在下焦用泽泻如果湿气经过中焦继续往下进入下焦。下焦主要是肾和膀胱,湿气就会伤及肾阳,影响膀胱的气化不利,出现小便不利,淋漓不尽,下肢水肿,大便溏泄,烦渴欲饮,入水即吐,头痛发热等。 中医讲,治下焦如权,非重不取。就要治疗下焦的疾病,要用一些沉重的药。这种情况,就可参考下焦湿气的常用方五苓散,方中重用泽泻利用渗湿,把湿气从小便排出去。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106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