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重要文章:“三仁汤”!八味药,涤荡全身湿热
2024
09-15

重要文章:“三仁汤”!八味药,涤荡全身湿热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曾有人问我,文老师,中医的复兴,要等到什么时候?我说,你听说过“头孢”吗?对方回答,当然听说过。老百姓到药店买药,经常张口就说:“来一盒头孢”!我说,对了。什么时候,中国老百姓对一些中医名方的熟悉程度,能赶上那“头孢”了,那中医的复兴就真的不远了。对方闻听,略有所思。其实啊,我一直倡导,中医学,是中国人的医学。中国的老百姓,应该都懂一点中医。这是国医得以延续的基础啊。从这个角度来衡量,坦率讲,有太多中医名方蒙尘千年,只被少数人知道,而非广为所知。

三仁汤,就是其中的代表。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基本配伍是杏仁15克,飞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苡仁18克,半夏10克。其功效,是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它最初是治疗湿温初起的。就是说古人到了暑天,天地之间湿热交蒸,人感受了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温病。而这个温病,又夹着湿。表现出来,就是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等。这么一看,三仁汤的应用范围,似乎十分狭窄,非得患了湿温暑温才能用。这么想,就错了。这也可能是三仁汤只为医家所知,而普通人所知甚少的原因。我想说的是,三仁汤用于治湿热,湿大于热。它的应用,可以说渗透在很多系统、很多疾病里。我们对它的无知,让三仁汤受尽委屈。给你讲个医案故事吧。话说还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49岁。初诊的时间,是1981年的4月份。怎么回事呢?此人素来有风湿病,每到春秋季节,小腿部位就有风湿疙瘩出现。风湿疙瘩,其实就是风湿结节。从一个多月前开始,她的风湿好像又犯了,下肢关节疼痛,而且又出现了风湿结节。此患连忙到医院诊治。经过用药,效果不好,而且风湿疙瘩见多。关节肿胀愈发严重。到后来,患者干脆走不了路了,疼痛十分剧烈,沉重肿胀。无奈之下,患者投中医治疗。刻诊,患者脉象滑数,舌苔白滑,根部黄而微腻。舌体稍大。膝关节和踝关节,都有风湿疙瘩。两条腿有水肿,关节肿胀。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医家提笔书方一首。但见:杏仁15克,白蔻仁15克,薏苡仁30克,滑石30克,通草10克,清半夏10克,厚朴10克, 竹叶10克,牛膝15克,赤芍15克。结果如何?患者服用2剂以后,自我感觉小便量增多了,随之两条腿的肿胀开始消减。躯体疼痛改善明显。等服用到第四剂的时候,下午发热这个事儿也没了。再投四剂,风湿疙瘩消失,诸证悉平。随后,原方去赤芍加鸡血藤25克,再投4剂善后收功。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1986年的《中国药学报》上。来吧,我们简单分析一下这背后的道理。这个患者的问题,十分典型,就是风湿痹证。从辨证来看,属于湿热证。也就是说,她体内有一股子湿热之邪。湿热之邪困阻其下肢,引发了一系列症状。如何知道是湿热之邪?看脉象,此人脉滑数,滑主湿,数主热。看舌象,此人苔白滑,根黄腻,白滑主湿,黄腻主热。看肢体症状,下肢沉重水肿,这是湿邪趋下,困阻于下部。湿热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浊毒难以排解,故而形成结节。看全身症状,患者下午发热。这就是湿热之邪蕴阻三焦,气机不得外达而发热。至于说关节肿胀疼痛,那更不用想,是湿热困阻于筋骨,气血不通,不通则痛。你看,这就是中医对患者病情的分析。一切的一切,两个字概括,就是湿热。而且从整体看,是湿重于热。这个时候怎么办?当时医家用到的,是三仁汤加味。你来仔细看——杏仁15克,白蔻仁15克,薏苡仁30克,滑石30克,通草10克,清半夏10克,厚朴10克, 竹叶10克,牛膝15克,赤芍15克。这个方子,非常清晰,就是三仁汤加上牛膝跟赤芍。三仁汤,方才我们刚说过,能宣畅气机,清利湿热。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就是其中的“三仁”。杏仁开肺气,行水道。白蔻仁化湿行气,入中焦。薏苡仁利水清热,入下焦。三味药,畅彻三焦,引湿热排出体外。滑石、竹叶、通草利水清热,助三仁一臂之力。半夏,燥湿化痰。厚朴,行气除湿,消满除胀。两味药进一步理顺中焦之气,令湿邪没有生成之源。

在这个基础上,加牛膝和赤芍。牛膝可以通经,也可以利尿,还可以强筋骨,既能满足缓解下肢痹痛治标之要求,还能辅助利水达到之本之目的。赤芍,可以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改善患者局部疼痛。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它完全是在三仁汤的基础上,构建出来的。因此,这三仁汤治疗风湿痹证的例子。由此可见,三仁汤对一些常见病的治疗,是完全胜任的。只要其病因病机,在于湿热困阻,湿大于热。风湿痹证是一个例子,其他的,比如说头痛、胃痞、心律失常,乃至皮肤病等,也可以用到三仁汤。前提,就是这个患者的病,是由湿热来的。而要判断出患者的问题,源于湿热,这需要经验的积累,临床思路的打磨。也就是说,你得会分析,分析出湿热对眼下问题的诱发作用。总之,三仁汤,不是一张用途偏僻的方子。现代中医临床,对三仁汤的成功运用比比皆是。我们普通老百姓,业余的中医爱好者,更应该对它好好了解,好好研究。我甚至畅想,如果有一天,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夏天忽然感觉头重身困,倦怠神疲,脑袋昏胀不清,张开嘴照镜子,发现舌苔白厚而腻,小便还有有些发黄。于是,自己就去药店抓来了三仁汤。如果真能这样,中医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全文完。我感谢你的阅读。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