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十九续中医抗病毒原理解析(表证的秘密7.温病1)
2024
05-11

十九续中医抗病毒原理解析(表证的秘密7.温病1)

引言:名称众多的温病,从引发机理看主要分为三类。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温病理论是相对不够成熟的。传说《伤寒论》本来是十六卷,其中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温病,可惜的是温病六卷毁于战火。长期以来,中医人士对《伤寒论》中缺少温病的条文感到遗憾。

    中医在《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之后的理论创新,主要集中在温病领域,许多医家对于温病的种类、致病原因和辨证论治的方法各抒己见。仅温病的种类,就有风温、温热、瘟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春温、温疟等,还有伏气温病、新感温病、两感温病之分,辨证方法则有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温病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比如按季节和主气,有春温、风温、暑瘟、湿温、秋燥、冬温之分;按起病特点有伏气温病和新感温病之分;按病变性质有温热病和湿热病(湿温病)之分;按临床特点有伏暑、温毒、瘟疫、温虐等。这些温病理论有各自的科学性和局限性,其共同的问题是对深层的发病机理揭示不足、认知不足,一些理论有明显的错误之处。

    例如,《温病条辩》将风温病归入温热病的范畴是不妥当的,因为风温病与温热病的发作机理和传变规律有显著的差别,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也大不相同。笔者根据中医的人体运行原理推演了温病的发作机理,从理论上证明了外感温热病适用卫气营血辨证,而风温病和湿温病并不适用;根据温病的发作机理,温病可分为三大类,即温热病、风温病和湿温病。

    本文从致病原因角度对中医的温病理论作了简要的梳理,初步提出温病主要有三种引发机理,即肺失肃降引发、肝胆火旺引发和湿热胶结引发,本文对肺失肃降引发温病的机理作了推演和阐述,后续文章还将继续揭示其他两种引发机理,希望对温病的深刻理解和科学辨治有所帮助。

    ● 中医温病理论的梳理

    在伤寒论中,明确阐述温病的条文很少,这给了后世医家理论创新的空间。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温病学专著,比如:吴又可的《温疫论》、周扬俊的《温热暑疫全书》、吴鞠通的《温病条辩》、叶天士的《叶香岩外感温热篇》、陈平伯的《外感温病篇》、薛生白的《湿热病篇》、柳谷孙的《温热逢源》、杨玉衡的《伤寒瘟疫条辩》、王孟英的《温热经纬》、陆九芝的《广温热论》等等,其中《温疫论》被称为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病条辩》被称为温病学的集大成之作,《温热经纬》是一部温病学文献集注。根据文献,历代医家对温病的致病原因提出了多种理论(【01】—【10】),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方面。

        1、伏邪引发温病的理论

    从文献看,引发温病的伏邪主要有两类,一是伏寒,二是伏暑。

    从战国一直到隋唐时期的一千三百年间,主流的看法都认为温病是由伏寒引起的,这种温病也被称为伏气温病。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诸病源候论.温病侯》曰:“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为寒毒藏于肌骨中,至春变为温病。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必有温病者,皆由其冬时触冒之所致也。”

    《伤寒论》曰:“伏气之病,以意侯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人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温热经纬》解释曰:“冬月感寒,伏藏于经,至春当发,故曰以意侯之。今月之内,言春分侯也,若脉微弱者,其人真元素亏,必不发于阳而发于阴,以少阴之脉循喉咙。伏邪始发,热必上升,故必喉中痛似伤。肾司开阖,阴邪之热邪不能外发,势必内攻,其后下利也”。

    上述文献给出了伏寒引发温病的理论、诊断方法和诊断原理,由于伏寒引发的温病主要在春天发作,故也被称为春温病。还有一种被称为“温虐”的温病也是由伏寒引起的,根据《黄帝内经》等文献,温虐是冬天感受寒气,寒气藏于骨髓,至春夏化热外出引发的。

    此外还有伏暑引发温病的理论,如《温病条辩》曰:“长夏受暑,过夏而发者,名曰伏暑”,“头痛微恶寒,面赤烦渴,舌白,脉濡而数者,虽在冬月,犹为太阴伏暑也”。《温病条辩》还针对伏暑病的不同症状给出了不同治疗方案,如“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无汗者,无汗者,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主之。”“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主之。”“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汗多,加减生脉散主之”等。

      2、风热引发温病的理论

    古人把感染风热邪气引起的温病称为风温病,该病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脉浮数为主要特征。清代医家陈平伯在《外感温病篇》中说:“风温为病,春月与冬季居多,或恶风,或不恶风,必身热,咳嗽,烦渴”,这里指出了风温病的两个高发季节,即春季和冬季。

    春季气温上升,温暖多风,自然界风热邪气较多,是感染风温病的主要季节。《温病条辩》曰:“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叶天士把风温病视为春季的新感温病,曰:“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相对应,是指新感邪气引发的温病,春天的邪气主要是风邪,故春天的新感温病被称为风温病。

    冬季的外感热病也多被归为风温病的范畴。古人认为,冬天如果本该寒冷却反常的热,也会存在风热邪气引发温病。《温病条辩》曰:“冬温者,冬应寒而反温,阳不潜藏,民病温也。”冬天的温病,还可能有内在的引发因素,《黄帝内经》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里的“冬不藏精”,既指气候也指人体,冬天不冷反热,是气候不藏精的表现;人体在冬天过于操劳纵欲,是人体不藏精的表现。中医认为冬天是藏精的季节,如果冬天不注意封藏阴精,到春天就可能阴虚而水不涵木,导致肝胆火盛而引发温病。

    中医对于风热有外风、内风之分,外风指外部的风热邪气,用现代医学的话说是指各种微观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内风与肝肾阴虚和血虚有关。风温病的引发,不限于外风因素,也可能有内风因素。春天的风温病主要是外风引起的,冬天的风温病可能是内外风相结合引起的;还有的风温病,可能主要是内风引起的,如《伤寒论》第7条曰:“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此处的风温,未明确有外感因素,从“脉阴阳俱浮”这个特征看,可能主要是内风引起的,因为阴脉浮说明肝肾阴虚发热,可能引发内风。

      3、戾气引发温病的理论

    明末清初的吴又可,在一生中经历了多次温疫的流行,更是参与了崇祯辛巳年间一场波及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的重大温疫的抗役治疗,其结合治疗实践撰写了《温疫论》一书,指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番异气所感。”吴又可称其为戾气,认为戾气与气候变化无关。

    吴又可认为,疫病就是温病,戾气的致病力很强,传染性也很强,其不是《伤寒论》所说的自皮毛而入,而是自口鼻进入人体,引发病变的部位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是在半表半里的“膜原”,为此创制了方剂“达原饮”,试图通过清热燥湿、疏通气机、透出邪气来治疗(【04】【05】)。

清代杨玉衡在其专著《伤寒瘟疫条辩》中也持类似观点,认为温病的病因是一种杂气,“杂气由口鼻入三焦”、“邪热内攻,凡是表证,皆里热郁结,浮越于外也。虽有表证,实无表邪。”主张用升降散为主方加减化裁治之。升降散有四味药,即蝉蜕、僵蚕、姜黄、大黄。杨玉衡认为,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则杂气流毒可消。

      4、木火引发温病的理论

    被李可老中医称之为“中医复兴之父”和张仲景第二的清末民初的中医学家彭子益,在其著作《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明确地指出:“温病为木火上冲,肺金不能收敛之病”(【03】,P42)。

    彭子益认为“温病者,人身木火偏于疏泄。金气被冲,而失收降之令,水气被泄,而失封藏之能。水不藏则相火益事飞腾,金不收则风木益事泄动。上焦则津液伤而热气冲塞,下焦则相火泄而元气空虚,中焦则中气衰败,交济无能。…,人身春木之气,升动生发失其常度,则温气病焉。此乃人身本气之病,非中今年之温,由口鼻而入,非伏去冬之寒,变为今春之温。不过虽是人身本气自病,必须感受时令偏于疏泄的大气,引动内气,然后病成耳。”(【03】,P38)

    中医谓肝为风木之脏,并称肝为甲木,胆为乙木,故木火指肝火或肝胆之火。这段话的意思是,温病是肝火过旺导致疏泄过度,造成肺的肃降功能、肾的封藏功能都受到损伤,上焦津液伤而热气宠塞,中焦中气衰败,下焦元气空虚。也就是说,彭子益认为温病的根源是木火刑金,疏泄过度。

      5、外热引发温病的理论

    外热即外感温热,比如在暑热和高温环境(如铁匠打铁)被热邪所伤,我国古代将中暑、伤暑也称为“暍病”。《金匮要略》曰:“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09】、【10】)。

    明代的张鹤腾(字凤奎)在所著的《伤暑全书》中,论述了暑病的治疗方法,指出“暑证不分表里,一味清内,得寒凉而解,苦酸而收,不必用下”。叶天士很赞同此观点,其在《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中说:“张凤奎云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收,不必用下,可称要言不烦”。

    明清时期,对外感温热引发温病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记载叶天士观点的《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中,阐述了外感温热病的辨治方法,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叶天士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理论,指出温热邪气侵袭人体,是由卫分、气分、营分、血分逐步深入,卫分证主表,病在肺与皮毛,是温热病的初期阶段;气分证主里,病在胸膈、肺、胃、肠、胆等脏腑,是温热病的极期阶段;营分证是热邪入心营,导致营阴受损,病在心与心包;血分证是热邪进入了肝、肾,导致耗血、动血、动风,这是温热病最深重的阶段。卫、气、营、血证一般是逐级传变的,比如卫分证不解传入气分,气分证不解传入营分,营分证不解传入血分,但也有不遵循逐级传变规律的,比如有初感热邪即直入气分而成气分证者,有卫分证直接传入营分而成营分证的(此即所谓的“逆传心包”),有初感热邪即见营分证的,有气分证不解直入血分的,还有素体阴亏初感即入血分的,各种打破逐级传变规律的情况,主要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阴虚有关。阴虚到了阴亏的程度,初感即成血分证。

    清代《温热经纬》的作者王孟英,也主要遵循卫气营血理论,并强调在温病的治疗中,必须重视对阴液的顾护,包括防止阴液耗伤和注意滋养阴液。

      6、湿热引发温病的理论

    清代医家薛生白撰写的专著《湿热病篇》,将温病分为湿热(湿温)、温热两大类,认为湿热病的病变中心在脾胃,常引起厥阴、少阳的变证,湿热病当从三焦辨证,治疗时宜分解湿热,分利三焦。

    《湿热病篇》指出“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其点出了湿热病的总病机,即先是脾有内伤而生湿,再合外邪而成湿热。

    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也有湿温病的条文,如“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湿家病,身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晕闭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伤寒论》中的湿温病,往往是由伤寒引发的,如“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从这些条文可知,湿热病多有肝胆的病变(【01】、【02】)。

    除了上述有代表性的致病理论外,还有些其他的致病理论,比如由季节主气引发的温病,由温毒引发的温病。《温病条辩》提到了九种温病,曰:“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瘟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其中的秋燥就是由秋天的主气燥气引发的,但多数温病学著作并不将其纳入温病的范畴;温毒主要引起局部的红肿热痛,纳入温病范畴过于牵强。

    总体而言,上述温病理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多数温病理论是结合治疗实践产生的,对指导医疗实践有一定的价值。比如,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对外感温热病的治疗是颇为有效的。吴鞠通的三焦辨证,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温病辨治方法。伴随这些温病理论的许多方剂创制,直到今天仍广泛运用于温病的治疗中,如黄芩汤、达原饮、羚角钩藤饮、篙芩清胆汤、银翘散、桑菊饮、清营汤、三仁汤、清络饮、升降散、一甲煎、三豆饮、大定风珠、乌梅白糖汤等。清代医家王孟英还善用食材代替药物来治疗,如用青果、萝卜汁制成青龙白虎汤清养肺胃,用梨汁制成天生甘露饮养胃阴,用甘蔗汁制成天生复脉汤养肺胃阴津等,都是经得起检验的简单实用的方法,很好地拓宽了治疗思路。

    同时,这些温病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卫气营血辨证主要适用于外感温热病,对湿温病、风温病并不适用;伏气温病,戾气温病、湿温病等理论,都只是温病理论的分支;《温病条辩》提出的三焦辨证并不完全符合疾病传变规律等。这些局限性的产生,归根到底是对温病的引发机理缺乏深刻的认识。

    ● 温病的引发机理探讨

    《伤寒论》第6条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01】)该条文点出了温病的三个特征,即发热、渴、不恶寒。“发热”是阴阳失调的表现;“不恶寒”说明肌表腠理没有异常闭合,而有一定的开度;“渴”说明血液中的水分不足,是阴虚的表现。

    也就是说,阴虚、阴阳失调、肌表腠理打开是温病的三个基本特征。其中,肌表腠理打开是有别于伤寒的特征,阴虚是温病最典型的特征,阴阳失调是温病最终的结果。对于温病的辨识,这三个特征缺一不可,例如,伤寒表证可能具有阴阳失调和阴虚两个特征,但缺少肌表腠理打开的特征;表虚证有肌表腠理打开和阴虚两个特征,但缺少阴阳失调的特征。

    温病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这里的阴阳失调是指全身性的阴阳失调,主要指身体上下部的阴阳交流的失调,这通常是左升右降的气机循环遇到了障碍,具体地说主要是三种情况造成的,一是肺气的肃降不利,二是肝气的升发不足,三是中焦的气机阻滞。这三种气机阻碍分别对应着温病的三种引发机理,即肺失肃降、肝胆火旺、湿热胶结,三种引发机理分别对应着三类温病,即温热病、风温病和湿温病,分析表明,各种温病的产生皆可以划入三类温病的范畴。以下根据中医的人体运行原理,逐一探讨温病的引发机理。

        ▼ 肺失肃降引发温病的机理

    气机运行是津液运行的驱动力,而气机、津液的运行又与人体能量循环有关。根据中医理论,人体上部属阳、下部属阴,正常情况下阳气往上走,在身体上部聚集,然后通过肺的肃降把上部的阳气带到身体下部,从而实现身体上下的阴阳交流,使人体的体温维持稳定、津液滋润全身。这与自然界的运行机理是一致的,在自然界,通过树木和海洋的蒸腾作用,形成大量的水蒸气升腾到空中,然后在高空遇冷形成降雨回落到地面上,这也是阴阳交流,确保水量和能量平衡分配的过程。如果没有降雨的过程,上下的阴阳交流就不能正常进行,天气会越来越热、地面会越来越干,从而出现高温干旱的气候。

    故肺的肃降不仅关系到人体的气机循环,也关系人体津液、能量的平衡分布。肺失肃降,相当于天不能正常降雨,会造成津液、能量从上焦向下焦的输送受到阻碍,造成上焦的能量过剩,下焦的能量不足,随着时间的延长,上焦能量过剩会逐渐加重,就像一把大火越烧越旺,灼烧身体上部的组织器官,迫使上身大量出汗以降低体温,从而造成体液的流失和阴津的耗损,人体又被迫从身体各处抽调津液到身体上部救火,这种能量失衡、津液耗损和救火的过程就是温病的发作和演进过程,根据中医的人体运行机理推演,大体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出现肺热症状。肺合皮毛,主卫气,肺失宣降则卫气失和,卫气失和则微恶风寒;肺失宣降会阻碍津液的下行,使肺部的代谢热不能及时清除而出现肺热郁积,导致发热、汗出、口干、舌尖红、脉浮数或寸脉郁大;肺失宣降还会阻碍气机下行,导致出现咳嗽、气喘、胸闷、鼻塞等症状。

    第二阶段:出现阳明症状。随着时间的延长,上焦的郁热加重,发热转为壮热,微汗转为大汗,津液耗损加重,口干转为口渴,身体急调胃肠道津液到上焦救火,导致胃肠失润,燥屎内停,人体出现腹满、便秘的症状,同时渴欲饮冷、小便短赤,口干唇裂,舌苔转为黄燥甚至焦黑起刺。

    第三阶段:出现血热症状。胃肠道津液被劫后,若上焦郁热不解,就会灼烧血液,灼伤营阴,导致热伤血络,斑疹隐现;营阴耗损,身热夜甚,脉细数,舌红绛无苔;同时血热侵扰心神,使人心烦不寐,神昏谵语或昏聩不语。

    第四阶段:出现肝热症状。营阴灼伤后,若热仍不解,炽热的血液就会灼伤血室(肝为藏血之所,中医谓之血室),燔灼肝经,使人出现动血、动风的症状,比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目睛上视、颈项强直、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等,还可能出现躁扰不宁甚至昏狂、脉弦数、斑疹透露(色紫黑)、舌质深绛等。热入血室还会灼伤肝阴、肾阴,导致肝血亏虚,肝功能受损,使人体出现身体沉重、腰膝酸软、骨骼疼烦等阴虚、湿气重的症状。

    上述发展规律是指一般的情况,根据患者的体质差异可能有跨阶段的演变。比如,对于阴虚体质的患者,可能从第一阶段直接进入第四阶段。

    以上是根据人体的运行机理推演出来的,其揭示了温病的一种发作机理,即身体上下部的阴阳交流过程被阻断后,温病发作和演变的规律。不难看出,上述四个阶段的病情发展,与卫气营血辨证是基本契合的,出现肺热症状的第一阶段大体相当于卫分证,出现阳明症状的第二阶段大体相当于气分证,出现血热症状的第三阶段大体相当于营分证,出现肝热症状的第四阶段大体相当于血分证。

    我们知道,卫气营血辨证是在外感温病的治疗实践中得到验证的,上述推演进一步说明了卫气营血辨证符合人体的运行机理,是具有科学性的。

    从上述推演可以加深对卫气营血辨证的理解,例如推演表明,血分证的本质是热入血室,而非热入血液。考虑血液温度升高会造成体温升高,热入血液从卫分证和肺热阶段就开始了,根据心神的异常程度可以看出,从卫分证到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血液的温度是越来越高——在气分证阶段,会出现心神不宁的症状;营分证阶段,会出现心烦不寐、神昏谵语的症状;血分证阶段,会出现燥扰不宁、昏狂谵妄的症状,显然心神的异常程度从气分证到血分证是逐渐升级的。

    又如推演表明,人体津液的充足程度对温病的病情演变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人体原本处于阴虚甚至阴亏的状态,病情就可能出现跨阶段的演变,比如不经历第一阶段而直接进入第二阶段,或者从第一阶段直接跨入第三阶段或第四阶段,或者从第二阶段直接跨入第四阶段。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如果患者有阴虚或阴亏的情况,也会出现不遵循逐级传变规律而跨阶段传变的情况,有初感热邪即见营分证的,有气分证不解直入血分的,还有素体阴亏初感即入血分的。这很好理解,就好比用大火烧锅,如果锅里的水比较多,锅是不容易烧坏的;但如果锅里原本就没有多少水,大火很快就会把锅烧坏。当患者的阴虚到了肝血亏虚的程度时,中医谓之阴亏或阴伤,可能直接出现动血、动风的肝热症状。

    那么,有哪些情况会造成肺失肃降呢?初步分析主要有如下情形:

    一是毛窍闭塞。人体的气机下行就好像用打气筒往下打气一样,既有进气也有出气,肺部是进气的气泵,肌表的毛窍是出气的微孔,肺部进气的同时肌表的毛窍往外排出废气,如此气机下行的阻力就会变得很小,肺气就能正常地肃降。如果部分毛窍闭塞,肺气下行的阻力就会增加,从而影响肺气的肃降。曾经有个医案,一个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工人被人全身涂满指甲油,结果很快死于呼吸衰竭,这是因为全身毛窍比闭塞后,气机下行的阻力过大,从而无法实现正常的呼吸。在日常生活中,导致毛窍闭塞的常见情况是受寒,如果受寒后很大部分毛窍闭塞,人体很快就会出现鼻塞、呼吸不畅的症状,同时由于气机不能顺利下行,代谢热、水分和二氧化碳不能通过肌表毛窍顺利排出而出现发热、身体酸痛等症状。

    二是肺有积热。肺部有积热时,肺气肃降的动力就会受到削弱,因为阳气和热气是往上走的。肺部有积热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比如感冒治愈后,医生没有进行清肺热的善后处理(传统中医通常会有此步骤,而现代医生往往没有这个意识)。《金匮要略》提到一种病叫“百合病”,患者往往有情志的异常,比如精神恍惚、萎靡、沉默少言、心烦等,这种病的根源是肺有积热,多是急性热病或重感冒的后遗症,患者舌红少苔、脉细数、神失所养。此时不可用纯粹的疏肝解郁之法,张仲景主要以百合为君药治之,如百合地黄汤、百合鸡子黄汤、百合知母汤、百合洗方等,故称之为百合病。当肺部积热较重时,肺的肃降功能就会大损,在伤寒病初期,毛孔闭塞,肺部的郁热不能排解,就会形成积热,即便人体通过发汗打开毛孔,排解郁热,可能仍有积热在肺部。

    三是气温过高。人体的运行规律和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是相通的,在自然界,热空气往上走,冷空气往下走,形成对流。人体的肺部通过鼻孔与自然界的空气相通,当吸入的空气冷时,肺的肃降之力就强;当空气热时,肺的肃降之力就弱。所以,炎热的空气可能导致肺失肃降。所以,人在高温的工作环境中容易中暑,就是肺失肃降所致;肺功能不强或肺有积热的人,遇到炎热天气会感觉喘不过气,遇到冷空气则感觉很舒服很清爽,也是空气温度差异影响了肺的肃降。

    四是肺部受损,肺部组织受损的患者,比如肺炎、肺结核患者等,肺的肃降功能必然受到损伤,从而表现出气虚、气短、气喘、咳嗽、胸闷、呼吸不畅症状,肺失肃降与肺的肃降功能受损有程度的差别,肺失肃降一般会引起急性的热病,而肺的肃降功能受损一般引起慢性的温病,比如肺结核患者体温一般是慢慢升高,且多是不规则的发热,以中、低热为主,同时伴有阴虚、盗汗、咳嗽等症状。

    五是痰浊壅盛,中医谓肺为储痰之器,痰浊壅盛是肺功能受损的典型表现,其可能是肺失肃降的结果,也可能是肺失肃降的原因。当肺部的痰浊过多时,就会阻碍肺的功能运行,影响肺的宣降;当肺的肃降不利时,肺部的代谢热就不能及时清除而郁积成肺火,肺火会炼液为痰导致痰浊壅盛,严重者还会使肺叶枯焦、并灼伤血络导致咯血。所以,多痰意味着肺的肃降不利,痰浊壅盛则可能意味着一定程度的肺失肃降了。

    上述导致肺失肃降(或肃降不利)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常见的,比如身体受寒导致毛窍闭塞、急性热病痊愈后肺有积热、在炎热的夏天或高温环境里中暑、有肺炎肺结核等肺部疾病等。其中,伤寒、暑热、急性肺炎可能在短时间内使肺失肃降引发急性的温病,肺有积热、肺部损伤、痰浊壅盛、肺结核等可能使肺的肃降不利引发慢性的温病。

    由伏寒引发的温病本质上可能是肺肃降不利引起的慢性温病。人在受寒后,可能引发急性的伤寒病,也可能当时并不发病,而在来年春天发温病,这取决于受寒后毛窍的闭塞程度。如果是大面积的闭塞,就会短时间内造成肺失肃降而引发急性伤寒病,并在发病一日后进入阳明病阶段,体现出急性温病特征;如果是小面积的局部毛窍闭塞,则可能只是使肺的肃降不利,即肃降功能受到一定损伤,使气机、津液的运行不畅,并使肺部的代谢热不能充分清除而逐渐形成肺部积热,此种情形不会发作急性病,等到了春天,肝气升发力度加大,就会强化与肺肃降不利的矛盾,气机的阻滞和肺部的积热进一步加强,从而使肺的肃降更加不利,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促成温病的发作。

    伤寒、伏寒、暑热都可能引发温病,且机理上都与肺的肃降出问题导致气机运行受阻有关,这类温病理论上都适用卫气营血辨证,可以统称为温热病。

    古籍中提到一种特殊的温病名为“温虐”,《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辩》都有专门的阐述。《金匮要略》曰:“温虐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温病条辩》曰:“骨节疼烦,时呕,其脉如平,但热不寒,名曰温虐,白虎加桂枝汤主之。”“温虐者,阴气先伤,又因于暑,阳气独发也”,从“其脉如平”这个脉象特征看,温虐是一种轻微、慢性的温病,从“白虎加桂枝汤主之”、“阴气先伤,又因于暑”看似应划入温热病范畴。把这些条文综合起来,温虐病的发作机理就清楚了,即肺有积热,时间长了导致肝肾阴虚,后来又遭遇暑热导致疾病发作,简要分析如下:

    用白虎汤为基础方加减是传统中医治疗肺有积热的常见套路。各种温热病原则上皆可以白虎汤为基础方加减治之,或以生石膏为君药配伍(如玉女煎)治之。例如,张仲景的《伤寒论》用白虎汤治疗阳明病;温病学派用白虎汤治疗气分实热证;吴鞠通以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治疗暑温病等。白虎汤的君药是生石膏,其有清肺热的作用,可以清除肺部积热恢复肺的肃降功能。

    人体的肺对应自然界的天空,肺有积热就好比天气过热,其必然的结果是会导致降雨偏少,时间长了就会造成干旱。所以,肺有积热的时间长了就会肾阴虚,肝肾同源,肾阴虚必然导致肝阴虚,肝阴虚会影响脾胃的运转和白蛋白的合成,肾阴虚叠加白蛋白合成不足,会使骨头的营养不足、湿气重,出现“骨节疼烦”的症状;脾胃运转不畅就会产生“时呕”的症状。所以,温虐病的症结是肺有积热,应归入温热病的范畴。

    后续文章将接着探讨风温病和湿温病的发作机理。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01】《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刘渡舟著录,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2011年12月第1版第8次印刷;【02】《伤寒论》,[汉]张仲景著,[晋]王叔和整理,钱超尘、郝万山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第10次印刷;【0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彭子益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2013年4月第16次印刷;【04】《刘景源温病学说讲稿》,刘景源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2008年9月第1版第2次印刷;【05】《温疫论》,明.吴有性(字又可)著,张志斌整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2019年10月第1版第5次印刷;【06】《温热经纬》,[清]王孟英著,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整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4月第1版第15次印刷;【07】《温病条辨》,[清]吴鞠通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年1月第1版第2次印刷;【08】《吴鞠通医术合编》,严冰主编,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09】《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李今庸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第2次印刷;【10】《张家礼金匮要略讲稿》,张家礼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