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寒易除,一湿难除”,湿气会导致各种疾病。很多人都知道祛湿。却不知道湿气也分“寒”和“热”!湿气的性质不同,去湿气的方法也不同,快来看看哪些方法更适合你吧?
中医认为湿气可分为“湿热”和“寒湿”两种。湿热和寒湿看似都属于“湿”的范畴,但两者有天壤之别。一个是寒湿之邪从自然界入侵,二是体内寒气过重,造成肾阳虚,气血运行不畅。而且湿热最容易发生在炎热的夏季,湿热夹杂,脏腑经络运行受阻,造成人体湿热的病理变化。
寒湿的话主要用一些燥湿,温热的药,湿热的话用一些散寒祛湿的药,但是普通人不知道这个区别,只会感觉湿气重就要祛湿,然后不管用的药是温的还是寒的,直接用。所以会有一部分人本来是寒湿,但是却使用清热祛湿的药物,结果不仅伤脾胃,而且脾虚之后,水湿运不出去,湿气更重;
所以,如果你很容易疲劳,总觉得困。便便不易形成,容易粘在马桶上,容易长小肚子,脸上头发油油的,手脚沉重。还会怕冷,手脚冰凉,不敢吃凉的,拉肚子,这些都是寒湿的征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参考一个参苓白术散,因为它是偏温和的中成药。
如果四肢沉重嗜睡,口干口苦口黏,下肢浮肿,腹部肥胖,皮肤油腻,黏糊糊的大便会沾马桶,还会有排不完的感觉,这些都是体内湿热的典型表现。既然是湿热,那么除了湿的表现,它还会有热的表现,比如容易口干口渴,喜欢喝凉水,燥热,尿色发黄,大便干拉不出来等等;
这些都属于肝胆湿热,所以,对于这个情况,我们就需要疏肝了,那我们可以参考一个龙胆泻肝丸。当然,如果你老是打嗝反酸,什么饭都吃不下,一吃肚子就胀。那这可能是脾胃湿热了,所以我们可以参考一种藿香清胃胶囊。
除了这两味药之外,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量力而行的运动。适度出汗,尽量在阳光充足的室外进行,让身体的气血有效运转。管住自己的嘴,特别要注意生冷的水果、脂肪、甜腻的食物,以免给脾胃增加更多的代谢负担。穿衣服不要露出肚脐、洗头、洗澡、淋湿后及时擦干身体等等。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089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