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伤寒说意》卷二—太阳经坏病.太阳坏病入阳明
2024
08-11

《伤寒说意》卷二—太阳经坏病.太阳坏病入阳明

编者按:伤寒研习者,喜欢用姜附桂温燥之药。现代人从小就饱受“三素一汤”之苦,身体素质普遍阴寒,阳盛者少,阴盛者多,伤寒之姜附桂恰恰适合。然而,太阳中风营热内郁易传阳明胃腑,而恰好又是平素阳旺阴虚之人,那么再用姜桂之药,火劫之法,可能会出问题。太阳坏病入阳明,多是太阳中风误治而成。可惜,医圣描述了症状但没给出对应的方剂。


汗下后脉浮

【原文】太阳经病,阳盛亡阴,则入阳明胃腑,中风之家,营热内郁,多传阳明之腑。其脉浮者,则病在表而宜汗。汗之不愈者,汗未透也,其脉必犹浮,虽内有下证,必当先解其外。医见汗之不愈,遽用下药,不知浮脉犹存,表证未解,病必不愈。此仍当解外乃愈,宜桂枝汤,解其表邪也。方在“太阳”。【翻译】太阳经病,阳盛亡阴则入阳明胃腑。中风的病人,营热内郁,多传阳明之腑。脉浮病在表则宜汗,如果汗出之后病还没好,这是因为发汗不透彻,其脉一定还是浮的。虽然有了大便燥结的下症,但此时也不能用下法,应该继续解表,直到表解之后方能用下法。医生见汗出不解,于是用了下法,则病必当不愈。医生不知道脉浮犹在,说明表证还没解,怎么能用下法呢?此当用桂枝汤来解其表邪则愈。桂枝汤方在“太阳篇”

汗下后小便不利

【原文】汗下后小便不利者,亡津液也。津液续复,必当自愈。重者用润燥养津之法,人参白虎(方在“太阳”)、竹叶石膏(方在“伤寒类证”)俱可。【翻译】用了汗法,或者下法,津液流失很多,造成小便不利。津液回来了,自然就好了,不用治疗。如果病重则用润燥养津之方,人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都是可以的。

汗下后汗出发喘

【原文】中风汗下之后,外无大热,汗出而喘者,此表邪未解,营卫郁遏,肺气阻逆而不降也。不可再用桂枝,宜麻杏石甘汤,泻热而降逆也。【翻译】太阳中风,用了汗下之法后,表已经不太热了,但是依然自汗,且出现了憋喘的症状。这是因为表邪还未彻底解除,营卫依然郁遏,肺气受到了内热阻碍而无法顺降,所以才憋喘。不能再用桂枝汤了,宜用麻杏石甘汤,泄内热降肺金。【原文】喘有寒热不同,汗后里热未清,或生外烦,因以冷水浇之,冀除其热,皮毛寒闭,郁其内热作喘,此热喘也。汗后阳虚津涸,或生渴燥,因而饮冷不消,隔其肺气作喘,此寒喘也。【翻译】喘有寒热不同。汗出后里热未清,可能表生烦热,因而用凉水浇灌全身(译者注:也可能淋雨,也可能下水游泳),希望能够解除外热。凉水一浇,皮毛闭合,热无出路而内郁,因而憋喘,这是热喘。汗出流失津液,可能生燥渴,因而饮用冷水,但是冷水入胃而无力消化,水饮停留胃间,阻格肺气下降而作喘,这是寒喘。(译者注:热喘麻杏甘石汤,寒喘小青龙汤或者五苓散)。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十七

麻黄去节,四两 杏仁去皮尖,五十个 甘草炙,二两 石膏碎,绵裹,半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汗下后烦渴

【原文】服桂枝汤,大汗出后,烦渴不解,脉又洪大者,汗亡津液也。津液虽耗,而汗泄阳虚,宜人参白虎(方在“太阳”),滋其枯燥。凡吐下之后,七八日不解,发热恶风,舌燥心烦,大渴饮冷,欲得数碗而后快者,概宜人参白虎也。【翻译】服用桂枝汤出了大汗,出现了烦渴症状,脉象洪大,这是出大汗亡失津液太多所致。津液消耗,阳热也消耗,一分津液一分阳热。宜人参白虎汤滋润其枯燥。凡是吐法下法之后,七八日内病不解,发热恶风,舌燥心烦,大渴,欲饮数碗而后快,大概都适宜用人参白虎汤。

汗下后昏冒

【原文】凡汗下之后,阳气既泄,阴液亦亡。阳气内陷而阴气外束,因生昏冒。冒家汗出则愈,缘皮毛既开,阳气外达,故神明慧爽。若汗出表和,而燥热内郁,里气未和,然后下之。【翻译】用了汗法和下法,阳气也泄了,阴液也伤了,因而阳气内陷阴气外束而昏冒(神识昏迷)。病人出了汗就好啦,因为皮毛开了,阳气外达了,人就清醒啦。如果汗出表和,但内郁燥热,里气还没有和,再用下法就好啦。

汗后恶热

【原文】阳虚之人,汗则亡阳,阴虚之人,汗则亡阴。汗后恶寒者,阳亡而表虚也,不恶寒而恶热者,阴亡而里实也,宜早以调胃承气,清其里热也。(方在“阳明”)。【翻译】同样一滴汗,对于阳虚之人则亡阳,对于阴虚之人则亡阴。发汗后恶寒者,是阳亡而表虚,恶热者是阴亡而里实,宜早早使用调胃承气汤以清里热。方子在“阳明篇”。

火劫亡阴

【原文】风家营郁发热,宜凉营发表,泻其淫蒸。若以火劫发汗,风火合邪,逼蒸营血,其身必病发黄。阳盛于上,则营血必衄。阴虚于下,则小便为难。阴分阳分之津俱竭,则皮肤枯燥不润。热无泄路,熏蒸头上为汗,颈下全无。胃气郁遏而腹满,肺气阻逆而作喘,口干咽烂,或大便不行。久而谵妄不明,甚至恶心呕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此其昏迷烦乱,阳亢极矣。若小便利者,水源未竭,尚可救药。【翻译】中风的病人营郁发热,应该凉营发表,泻其郁热。如果用火劫之法强迫其发汗,则风火合邪逼蒸营血,其身体必然会发黄(译者注:血液里的水分不足的时候,营血透过皮肤表现出来的颜色就是黄色的)。上面阳盛则流鼻血,下面阴虚则小便艰难。阴分阳分的津液都枯竭,皮肤就会枯燥不润。热邪没有泄路,故熏蒸头部汗出,脖子之下却没有汗。胃气郁遏,腹部胀满,肺气被胃气阻格而发喘,口干咽烂,或者大便燥结。时间久了就会谵语,甚至恶心干哕,手足燥扰,捻衣摸床。这是昏迷烦乱,阳亢极了。如果小便还利,说明水源未竭,还有药可救。【原文】营生于太阴,太阴湿土,一得热气郁蒸,必发黄色。宜泻热而渗湿,用猪苓汤加石膏、知母、生地、丹皮。湿热退而阴气复,可以生也。【翻译】营生于太阴,太阴是湿土,湿土一旦被热气郁蒸,身体必发黄色。治法宜泻热渗湿,用猪苓汤加石膏、知母、生地、丹皮。湿热退去阴气恢复,人就没事啦。(译者注:黄师在《伤寒悬解》里给出的对应方剂是:麻黄、石膏泻表热,大黄、芒硝泻里热,半夏、生姜降逆,猪苓、滑石泻湿,表里双清,则神气慧爽矣。)

火熨亡阴

【原文】太阳病二日,方传阳明之经,遽见烦躁,是胃阳素盛,将欲入腑。不知者见其烦躁,以为阳郁欲汗,反熨其背,以发大汗。火气入胃,水竭土燥,烦躁愈加。燥热熏心,必发谵语。火气升腾,所熨之汗,但见上焦,从腰以下绝无,大便干硬,小便不利,上热欲呕而足下厥冷,反恶风寒,以其火升而不降也。其燥火郁蒸,微阴内败,阴绝则死,阴复则生。【翻译】太阳病第二天,正当传阳明经之时,病见烦躁,这是胃阳素盛,即将入腑。不知道这个理的医生见其烦躁,以为是阳郁而要出汗,火熨其背助其发大汗。火气入胃腑,水竭土燥,病人更加烦躁。燥热熏心,必发谵语。火气升腾,上焦见汗,而腰以下一点汗没有。大便干燥,小便不利,上面想干呕而下肢厥冷,反而恶风寒,这是因为火升而不降也。燥火郁蒸,微阴败亡,阴绝则死,阴复则生。【原文】若十余日间,忽战摇振栗而自下利者,此欲解也。盖阳气欲发,而微阴外束,不能遽发,是以振栗。阳气一发,则阴复而利下。胃热后泻,是以解也。利下之后,忽觉头痛足热,则中脘郁火,上下通达,谷气四周,霍然愈矣。【翻译】十多天后,病人忽然战栗摇摆,下利,这是要好的症状。阳气要外发,而被微阴闭束,不能立马发出来,所以振摇。等阳气发出来了,阴气恢复了自然就会利下。利下之后,忽然觉得头疼足热,这是中脘胃腑的郁火,上下通达一下子开了。(译者注:其实很多病都是这样,乱治不如不治,让身体自我康复。)

火逆伤血

【原文】风家营郁热发,而热未入腑,其脉必浮,脉浮便宜汗解。若以火灸之,热因火盛,以致血海瘀结,腰下重痹,此名火逆。凡被火熏,不得汗出,必生烦躁。经尽不能汗解,伤其厥阴之经,则病下血,此名火邪。脉浮发热,此是阳气之实,实证而以虚治,误用灸法,热因火盛,必动其血,非从便下,则自口出也。【翻译】中风的病人营郁热发,热还未入腑的时候,其脉一定是浮的,脉浮则宜汗解。不用汗解,反用火灸之,郁热会因火而更盛,以致于血海瘀结,腰以下重痹,此为火逆。凡是被火熏蒸而不出汗,一定会生烦躁。六经传遍而不能汗解,伤了厥阴之经,则病下血,此为火邪。脉浮发热,这是阳气之实,实证当成虚证来治,误用了灸法,邪热因火而变的更盛,一定会动血,不从便出,就会从口出。【原文】大抵微数之脉,皆阴虚血热,慎不可灸,灸之火气燔烁,微阴伤败,焦骨伤筋,血燥难复。一火之力虽微,内攻之害甚大也。【翻译】一般情况下,微数之脉,都是阴虚血热,万不可艾灸。艾灸之火燔烁,微阴伤败,焦骨伤筋,血燥难复。一火之力虽微,而内功之害甚大。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