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舍(3)续
纠完错后,就要解读。
对八舍的解读首先是有一个大的方向:这个七十二舍是怎样来的?为什么是这样的排列组合?里面有怎样的道理?
这个问题不用深究其实也是可以的,就是这样的结果,老祖宗弄好了,我们只要知道怎么用就好。不过作为一个技术范,一个很纯粹的理科男,一个东西喜欢深究其理,理不清则用不明,如果不能理解它是怎么来的,用的时候是很难应对实际临床千变万化的局面。而且老祖宗的东西我们还是需要想想有没有机会把它发展一下,提高一下,修正一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往上走走也是很可惜的。所以,这几天一直在死啃这个问题。不过也的确是难啃,目前只能把能理解到的部分和大家做个分享。
把这个问题拆成几个小问题。
1、七十二舍与六十首的关系是什么?
六十首是气化十音与十二律的组合,共120对,分为顺六十首、逆六十首。
七十二舍是八舍九气,也就是谦+归藏生动长育止壴,两两组合有72对。
这72对里,包含了顺六十首的所有组合。七十二舍比六十首多了12对,就多了一套气化十音和十二律。还有两个气化十音的余数,补充的是一个安(右手少阴)和一个孚(右手太阴),不过从后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孚(右手太阴)是错的,应该是彁(左手少阴)。
不管如何,顺六十首是七十二舍的基础。所以,本文才有说:“六十首者,舍分之始。”
2、七十二舍的十二律排列与六十首有何不同?
六十首是以十二律的顺序为核心来排列组合。
七十二舍是以八舍九气为核心来排列组合。
形成的结果,也是每一套十二律为一个循环的模式,而且也是安黄钟、孚大吕的循环模式,但不同的是:
六十首的顺序是:黄钟(左足)- 大吕(左足)-太簇(左足)-夹钟(左足)-姑洗(左足)-仲吕(右足)-蕤宾(右足)-林钟(右足)-夷则(右足)-南吕(右足)-无射(右足)-应钟(左足)-黄钟(左足)
七十二舍的顺序是:黄钟(左足)-林钟(右足)-太簇(左足)-南吕(右足)-姑洗(左足)-应钟(左足)-蕤宾(右足)- 大吕(左足)-夷则(右足)-夹钟(左足)
-无射(右足)-仲吕(右足)-黄钟(左足)
可见,七十二舍的顺序,更符合左右足的自然更替模式。
另外,我们发现,通过这样的排序,十二律里面隐藏了一种由内而外的对称性平衡规律。如下图:
上图看到,从质安黄钟的左足太阴开始,可以分为7组,其中组1和组7头尾相连,可以合成一组,这样,就是6组一样的排列模式:以左右足少阴为核心,上下左右同名经对称展开。我称之为螺旋模式。
更进一步的,可以看到,都是阴阳相间的方式展开。
3、七十二舍的气化十音排列有何规律?
同时,它的气化十音顺序也是与六十首不同的。
七十二舍的气化十音排列按顺序存在着以下7套模式:
1、2、3都是左右手同名经螺旋对称的模式。3最下面的右手太阴显然是错误的,应该是左手少阴。
1、2、3合起来也同样是螺旋对称模式。
而4、5、6、7合起来,也是螺旋对称模式。
但没有与十二律一样,呈阴阳相间的模式。
如果把手厥阴放进去,则完全打破了这样的螺旋对称模式,从这个角度来看,手厥阴经也应该是后增的。按照这个规律,手12经的模式可以尝试采用新的排列模式,而不是现在这样的修补模式。
所以,综合来看,七十二舍的排列可以说是双螺旋模式。
再深一层,双螺旋模式具有什么样的内在含义,不清楚啊,有高手的研究研究看。我的初步假设是与手足经络之间的循环模式有关。人体的经络循环并不是现在所看到的一个大循环模式,其实里面嵌套了多个子循环,大环套小环,环环相连的连环套模式。这比较符合实际的情况。
4、专胜兼并的规律是什么?
这个更难,要把最后《揆度》这一章所涉及到的平人脉律和平人脉音都算出来,才能说清楚这个事。所以,这里就先放一放了。大家还是继续往后看吧。
《扁鹊镜经》就是这样的一本著作,就好像破案一样,不断地给点线索,但线索之间若隐若离,不到最后,都看不到谜底,绝对的烧脑。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675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