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每日下午黄昏时先恶寒、后发热:中医化瘀除寒治愈
2024
06-03

每日下午黄昏时先恶寒、后发热:中医化瘀除寒治愈

一患者52岁。初诊:患者每日下午黄昏时先恶寒、后发热,体温测量在38.5左右。烧至一小时即出汗退凉,如疟状,同时感到两臂及腰酸痛,并咳嗽、胸闷、痰带风泡,胃纳呆滞,饮食少思,舌苔白厚,脉虚数。如此已一月有余,经注射复方奎宁,中药服过人参败毒散,小柴胡汤未效。证属寒湿阴邪客于经络,表里俱寒。苍白术,桔梗,麻黄、枳壳、陈皮,厚朴、干姜,姜半夏、茯苓、甘草、白芷,当归、白芍、川芎、肉桂等粗末60克,每天煎服30克,葱姜为引,两剂服完,病竟豁然。

中医中的恶寒是指身体怕冷,通常并不是阳气虚所导致,而是由于病邪侵扰到身体,导致毛孔开合不利,胃气、阳气的运行出现障碍导致。恶寒的特点是患者出现寒战,甚至还会发烧,而且通过穿衣服、盖被子无法缓解,类似于疟疾的症状,无法通过外界措施缓解。因为此时寒邪闭在毛孔上,如果不用阳气将寒邪散出,则阳气无法运转,会使身体无法感到暖和。

此时,患者需大量饮热水,并且用辛温解表的药物散寒,出汗后可缓解寒冷的症状。患者还可饮用麻黄汤、三拗汤或者生姜煮姜糖水,使恶寒的症状得以缓解。

秦子曰∶恶寒恶风,以一症而分轻重。恶风者,见风则恶,无风即止;恶寒者,即无风亦恶寒。恶寒、恶风、发热皆是表邪,虽里症悉具,若有一些恶寒、头疼、身痛、手足冷,即是表邪,宜先解表,不宜清里攻下。然恶寒有阴症阳症分别,不发热,脉沉迟,口不干,神清便清,阴症恶寒,治宜温经。发热脉数,头痛心烦,阳症恶寒,治宜散表。然温经散表各有分别,太阳症,无汗恶寒,发热脉浮紧,为表邪伤营,宜发汗,西北冬月,用麻黄汤,南方三时,用加减羌活汤、十味芎苏散。有汗恶风发热,脉浮缓,为表邪伤卫,宜解肌,西北冬月,桂枝汤,南方三时,加减防风汤。阳明症,目痛,脉浮大,无汗恶寒发热,宜发汗,葛根汤。有汗恶寒发热,宜解肌,防风干葛汤、升麻葛根汤。若口渴消水,加知母、石膏。少阳寒热,无汗恶寒,脉浮弦紧,宜发汗,柴胡防风汤。有汗恶寒,脉浮弦数,宜小柴胡汤。

以上三阳表症恶寒也。又有太阳病,重发其汗,不发热而恶寒;又有脉微人,不应发汗,误汗之,亦恶寒;更有卫气不足,表气虚,误汗之,亦恶寒。以上乃过汗亡阳而恶寒也,治宜黄建中汤、玉屏散。例如热病胃寒人,多服寒凉,反变里寒而用温里者也。另有阴症恶寒,治宜温经,又各不同,此直中三阴中寒恶寒也。

仲景云∶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此分别太阳病,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

太阳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伤寒论》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这里所谓的阴阳,当作表里看。发于阴者,应当是里证;发于阳者,应当是表证。

《金匮要略》中有段话:【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同样是身体疼痛,脉沉、自利的,为里不和,当救里,用四逆汤;脉浮,发热者,当为表不解,当救表,用麻黄汤。

这就是《内经》所谓的“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如果阴阳莫辨,反阳为阴,反阴为阳,杀人在须臾间,可不慎哉!

发热恶寒的中医证候分析:是指发热同时伴有恶寒,即发热恶寒同时并见(恶寒与恶风都是怕冷的症状,性质相同,只是程度有轻重之分,恶寒重,恶风轻),它是诊断表证的主要依据之一。发热恶寒常见于外感热病中,凡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侵袭体表,人体卫气受邪,卫气被遏,温煦功能减弱则恶寒或恶风,卫气抗邪,邪正相争则发热。根据发热恶寒这一热型伴有的不同临床表现,可诊察辨别不同的表证。

发热恶寒伴头痛,自汗,脉浮缓者,是太阳中风证,八纲辨证属表寒证。为风寒袭表,营卫不和所致。

发热恶寒伴头痛,身痛,骨节疼痛。无汗,脉浮紧者,是太阳伤寒证,八纲辨证亦属表寒证。为风寒袭表,营阴郁滞所致。

发热恶寒或微恶风寒,伴头痛,口渴,咳嗽,咽红肿痛,舌边尖红,脉浮数者,是卫分证。八纲辨证属表热证。为温热之邪袭表,肺卫受邪所致。

发热恶寒伴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头痛,身重,胸闷不舒,苔白腻,脉儒缓者,是湿遏卫分证。为湿邪侵袭,卫气受邪所致。

发热恶寒作头痛,少汗,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鼻燥,口渴,咽干,舌红苔白,脉数,发于秋季者,是燥邪犯表证。为燥邪侵袭,肺卫受邪所致,有温燥与凉燥之区别。

发热恶寒或微恶风寒,伴身重,疼痛,汗出,口渴,脉弦细芤迟,发于夏季者,是暑邪犯表证。为暑邪侵袭,卫气受邪所致。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