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拇外翻必修课程:第一跖趾关节之解剖
2024
06-02

拇外翻必修课程:第一跖趾关节之解剖

因为籽骨系统的存在,第一跖趾关节不同于第2-5跖趾关节。第一跖骨头呈圆形,上部有软骨覆盖,与相对较小、呈椭圆形凹陷的近节趾骨基底构成关节。起源于跖骨内、外上髁的韧带呈扇形构成跖趾关节的侧副韧带(图1),并与籽骨韧带相互交叉。高强度的侧副韧带向远端和跖侧移行,止于近节趾骨基底部,而籽骨韧带则呈扇面展开止于籽骨与跖板的边缘。而跖板由踇短屈肌的两条肌腱、踇展肌、踇收肌、跖腱膜和关节囊在跖趾关节跖侧汇聚增厚形成(图2A)。

图1.第一跖骨头周围的侧副韧带结构

跖骨头跖侧面有两条被软骨覆盖的纵沟,两条沟裂之间有一圆形隆起(嵴)。踇短屈肌两条肌腱中各包含一粒籽骨,每粒籽骨通过其上的凸软骨面与相对应的第一跖骨头下纵沟形成关节。在远端,两粒籽骨经纤维跖板(趾籽韧带)附着于近节趾骨基底部,故籽骨复合体并非附着于跖骨头而是与近节趾骨底部相连。籽骨之间以籽骨间韧带相连接,而这一凹槽正好与跖骨头跖侧的嵴部相匹配(图2B)。

图2A 足趾跖屈时第一跖趾关节背侧观

图2B跖趾关节横断面,显示第一跖骨头和籽骨、肌腱之间的关系

围绕跖趾关节,参与踇趾运动的肌腱和肌肉可分为四群。背侧群由短伸肌腱及长伸肌腱组成,于背侧走行,其中踇长伸肌的内外侧由hood韧带固定(图3)。踇短伸肌穿过hood韧带下方止于近节趾骨基底部的背侧面。跖侧肌群由短屈肌腱、长屈肌腱组成,于跖侧穿行,其中踇长屈肌腱沿位于籽骨复合体跖侧正中间的腱鞘穿过。踇长屈肌腱通过这一腱鞘被紧紧的固定于籽骨复合体上。其余两群分别由踇展肌和踇收肌组成,分别于内侧和外侧走形,但都更靠近跖侧。因此,在该关节囊的背内侧与背外侧仅有hood韧带覆盖,它可以维持踇长展肌的力线。

图3第一跖骨头周围的侧副韧带结构及背伸机制

踇内收肌起自第2-5跖骨干,由横头与斜头两部分组成,止于近节趾骨基底部的跖外侧,并与跖板及籽骨复合体部分融合。踇收肌对抗踇展肌的外展力(图4)。踇展肌的作用方向与第一跖骨平行,但以第一跖骨头为支点,可以起到将第一跖骨向第二跖骨方向推动的作用。第一跖骨基底部关节面类似正弦曲线,与第一楔骨远端关节面形成关节。该关节稍向内侧、跖侧倾斜,关节内外径约为上下径的一半。该关节由关节囊及韧带提供稳定,外侧边界为第二跖骨近端。而向近端延伸更多的第二跖骨正好为第一跖楔关节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外侧支撑。EISaid等在一项239例的尸体研究中发现,25%的标本在第1.2跖骨间存在小关节,但这些标本都是正常的不伴有踇外翻的尸体标本。Coughlin与Jones对122例踇外翻畸形的患足进行影像学研究发现,7%的病例在近端第1一2跖骨之间存在小关节。跖楔关节的方向可能决定了第一跖骨内收的程度,而且关节面的形态也可能影响着跖骨的活动度。正常情况下,跖楔关节内倾的最大角度为8,倾斜角度的增大可导致第一跖骨内翻程度变大。跖楔关节运动轴线的特点使该关节的运动发生在背内侧.跖外侧的平面上。由于中间跖骨与相应楔骨交锁,第2.4跖跗关节十分稳定。然而对于第一和第五跖骨而言却并非如此,因其稳定性不仅取决于跖跗关节内在的稳定因素,还取决于其周围关节囊结构。因此,当出现韧带松弛等表现时,第一跖骨与第五跖骨可能会分别向内侧和外侧偏移,并逐渐发展成扇形足畸形。

  图4 第一跖趾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显示踇收肌与踇展肌的稳定作用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