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听百家言—汇集名家伤寒论条文注解】第2条 太阳中风
2024
05-28

【听百家言—汇集名家伤寒论条文注解】第2条 太阳中风

原创 老郑 大龄岐黄学童 2024-01-12 10:46 广东

[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风,阳也。寒,阴也。风则伤卫,发热,汗出,恶风者,卫中风。荣病,发热,无汗,不恶风而恶寒;卫病,则发热,汗出,不恶寒而恶风。以卫为阳,卫外者也,病则不能卫固其外而皮腠疏,故汗出而恶风也。伤寒脉紧,伤风脉缓者,寒性劲急而风性解缓故也。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恶寒者,不当风而憎寒;恶风者,当风而憎寒,皆属表证。

喻嘉言《尚论篇》:既有第一条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之总证,更加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则其病乃是触冒于风所致,即名中风。中字与伤字无别,即谓伤风亦可。风性属阳,从卫而人,以卫为阳气所行之道,从其类也。

此一条又中风病之总称。已后凡言中风病三字,而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即括在内。

钱潢《伤寒溯源集》:前总证中所有之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乃太阳经中风伤寒所均有之脉症,而犹未分其所以为中风、为伤寒也,故此篇即于上条之脉浮头项强痛之总证,而增入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以别其为中风者如此也。中风,风伤卫也。风者,春令阳气上腾,呼吸而为风,所以发生万物者也,其太过不及之气,乃为淫慝之邪,感之则为中风矣。然非独春令为然也,四时皆有之,唯春时为当令耳。发热者,风邪客于卫而郁蒸也。汗出恶风者,风邪袭于毛孔,卫气不能司其开阖之常,玄府不闭,故汗自出。腠理疏而不克任受风寒,故恶风也。风寒虽可互言,此篇则仍重于风也。缓者,紧之对称,非迟脉之谓也。风为阳邪,非劲急之性,故其脉缓也。此一条为太阳中风之纲领。以下凡言中风发热,汗出脉缓之太阳病用桂枝汤者,皆同此脉证也。以风伤卫为第一层,故列为太阳上篇也。

章楠《伤寒论本旨》:标太阳病者,即提纲首条之脉证也。首条云脉浮恶寒,合于此条,即脉浮缓,恶风寒也。其头痛等证,括于太阳病一句中,以下凡称太阳病者,皆当如此参合。若恶寒,必兼恶风,恶风,必兼恶寒,但有微甚之别。此风伤卫,为病发于阳,故先标发热而恶风,风为阳邪,性疏泄,故腠开而自汗。自汗尤为风伤卫之确证,下凡称中风者,皆指此条之脉证也。风寒在营卫,统属太阳表分,故其脉浮则同,而提纲所标也。风伤卫,其脉缓而自汗,寒伤营,其脉紧而无汗,正为阳性疏泄,阴性凝敛,故二者脉证相反也。以此分辨,则无错误,其余诸证。或有或无,或同或异,皆不可定,论中逐条标出,教人就脉证而辨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必与治法方药相和始为真确也。

恶寒必兼恶风,恶风必兼恶寒,但有微甚之别,此风伤卫为病发于阳,故先标发热而恶风,风为阳邪,性疏泄,故腠开而自汗。自汗尤为风伤卫之确证,下凡称中风者,皆指此条之脉证也。

尤怡《伤寒贯珠集》:此太阳中风之的脉的证也。太阳篇中,原有伤寒、中风、风温、温病、中湿、风湿、湿温、痉喝等证,仲景盖以诸病皆有发热,皆能传变,与伤寒同,其实所受之邪则不同,故特列而辨之,所以清伤寒之源也。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太阳脉浮头项强痛之病,若得病而即见发热,风为阳邪,其性迅速也。且见汗出,风干肌腠,而外不固也。恶寒之微,见风始恶,而爲恶风。风性散漫,于浮脉之中而觉其怠缓者,此病名为中风。其名为中,奈何?盖以风者,善行而数变,由毫毛直入于肌腠,如矢石之中人也。

黄元御《伤寒悬解》:太阳之经,有营卫之分,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风寒客之,各有所伤,风则伤卫,寒则伤营。卫伤则闭其营血,故发热。营伤则闭其卫气,故恶寒。营为寒闭则无汗,卫为风鼓则有汗,以卫气初闭,营郁犹得外泄也。汗出卫泄,是以表虚而恶风,寒性凝涩,伤寒则皮毛闭塞故脉紧,风性动荡,伤风则经气发泄故脉缓。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太阳之经,有营卫之分,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风寒客之,各有所伤,风则伤卫,寒则伤营。卫伤则闭其营血,故发热。营伤则闭其卫气,故恶寒。营为寒闭则无汗,卫为风鼓则有汗,以卫气初闭,营郁犹得外泄也。汗出卫泄,是以表虚而恶风,寒性凝涩,伤寒则皮毛闭塞故脉紧,风性动荡,伤风则经气发泄故脉缓。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发热,风邪干于肌肤而郁蒸也;汗出,腠理疏,玄府开而不固也;恶风大意见上。此以风邪郁卫,故卫逆而主于恶风。缓,即下文阳浮而阴弱之谓,风性柔和,所以然也。中,当也。风,谓天之八风也。言即有上条所揭云之太阳病,加之发热汗出恶风而脉缓者,则其病乃是触犯于风而当之也。风之为风,其性属阳。其中人也,从卫而入。卫,气道也。风之所以从卫入者,卫亦阳,从其类也。此承上条而又再揭太阳病分病之纪一,篇内凡首称太阳中风者,则又指此而言也。

程应旄《伤寒论后条辨》:以伤寒亦发热,而汗却不出,兹可以发热汗自出者,别其证为中风之证;以伤寒亦恶风,而脉却紧,兹可以恶风脉缓者,别其脉为中风之脉;缘风则伤卫,以卫阳虚而皮毛失护,故发热汗出恶风也,受风性之游飏,而卫气失其慓悍,故脉缓也。

吴谦《医宗金鉴》:太阳病,即首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之谓也。卫为表阳,风属阳邪,风邪中人,则卫受之,从其类也。风呈于卫即发热者,以风、卫皆阳,其性本热,故变热甚捷,不似伤寒待其闭郁而始热也。卫病不能固表,又为阳邪所蒸,故腠理疏而汗出也。汗出表虚,爲风所忤,故恶风也。风性柔软,故脉缓也。此承上条言太阳病又兼见此脉证者,名曰中风,以为中风病之提纲。后凡称中风者,皆指此脉证而言也。

张锡驹《伤寒论直解》:此风伤太阳之肌腠而为中风证也。凛咧之气,严凝者为寒,鼓动者为风,风即寒中之动气也。发热者,得太阳标阳之热化也;汗出者,风邪干于肌腠而外不固也;汗出而毛腠虚,则恶风;毛腠虚而正气不能自振,则脉缓;风者,善行而数变,直由毫毛而入于肌腠,故名为中风。中者,直入于肌腠之中也。

魏荔彤《伤寒论本义》:其证发热与下文伤寒同,似难辨,而汗出自别也。恶风恶寒亦与下文伤寒同,似难辨,而脉缓自别也。观此则风伤卫,寒伤荣,昭然大明而中风之治法得矣。

高学山《伤寒尚论辨似》:太阳病,具首节而言,后仿此。发热者,太阳一经,卫阳营阴,本寒标热,自为调畅,邪犯其卫与标,则先从卫气标阳之化,故发热,此发热者,风寒之所同也。汗出者,风性疏洞,伤其外藩,是卫不为营守,而漏其不摄之津液也。恶风者,卫气既疏,似无外廓,有直侵其分肉之状,虽与恶寒约略相兼,实有天壤之隔。盖恶寒非厚衣重衾不可除,而恶风只塞垧墐户可以已也。脉缓者,风柳轻柔,风绳不急之象。

唐容川《伤寒论浅注补正》:风为阳邪,非也。序例云:桂枝下咽,阳甚则毙。使果风为阳邪,何得复用桂枝汤以助其阳哉?盖风在六气属厥阴经,吾于厥阴已详之。风之与寒,不得以阴阳二字截分之也。惟寒则伤卫,卫气闭束,故脉紧。风则伤营,营血受伤则血脉弱而其动缓,故脉缓,论详桂枝汤证下,读者勿守成无已风伤卫之说,又勿以风专为阳邪,而致与桂枝汤自相矛盾也。

郑钦安《伤寒恒论》:太阳既为风邪所伤,风为阳邪,卫为阳道,两阳相搏,拂郁而热生,故见发热;风邪扰动,血液不藏,随气机而发泄于外,故见自汗;“脉缓”二字,指此刻正未大伤,尚得有此和缓之状,是亦病之轻浅说法也。

张璐《伤寒缵论》:上条但言脉浮恶寒,而未辨其风寒营卫、此条即言脉浮缓,发热自汗,而始识其为风伤卫也。风属阳,从卫而入,经云:者卫外而为周也,今卫疏,故自汁出而脉缓。

冉雪峰《冉注伤寒论》:前第一节为太阳本经气的提纲证,此为风中太阳部位的提纲,后凡言太阳中风者准此。太阳提纲脉证,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中风提纲脉证,为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两两合观,前节无发热,此节首著发热;前节无汗出,此节兼著汗出;前节恶寒,此节但恶风;前节脉浮,此节浮中寓缓。凡以状风的生理性质,风的病理现象而已。所以然者?寒热互为因果,外既病于寒水部位则恶寒,内的机能体工起而自卫则发热,是发热为正当防御,为天然体工疗法,热借风势,则更易迅发,故首列发热。血旺气充,刺激汗腺,汗安得不出。汗具调节寒温功能,汗出则外之闭塞不甚,故只恶风而不大恶寒,脉亦较舒缓而不大紧张。此为风的性质,加临寒的部位,邪的干犯,激起正的御防。于此认识明确,则以后凡书中风的正病,风的变病,风与他种客邪的并病合病,庶可顺解,而无惑分歧。前节由脉叙到证,本节由证叙到脉。前节的恶寒,本节的发热,前节的头项强痛,本节的恶风汗出,既参错以尽变,又精义之入神。脉浮的原理,即蕴于发热之中,脉缓的原理,即显于汗出之内,盖脉浮为发热的前驱,脉缓为汗出的后果。浮可兼虚,浮不是虚,缓虽近仅,缓不是迟。学者会通其精神,方能探抉其奥窍。至以风寒分轻重,风寒分浅深,风寒分营卫,曲解中字伤字,其实经论原文,何尝有此项截然划分,甚未可从,学者当细密较量。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重太阳二字,篇内分写太阳之阴阳者什七,合写太阳之阴阳者什三。然分写仍是互写,举阳见阴,举阴见阳也。病字即发于阳之省文,发热即阳浮者热自发之省文,汗出即阴弱者汗自出之省文,恶风即啬啬恶寒淅淅恶风之省文。标阳之感觉在寒之风,故曰恶风。脉缓者变浮弱二字为一字,浮弱相搏之谓缓,非浮缓也。阳浮阴不浮在言外。其代名词为中风,非与寒无涉,阳而动者谓之风,外证者其实,中风者其名也。单举发热云云者,不过举其所当然,其所以然处尚在下文。先知其当然,而后可与言所以然也。

黎庇留《伤寒论崇正篇》:风为阳邪,张隐庵、柯韵伯、陈修园皆无异议,独唐容川不以为然,彼据“序例”“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义以驳之。知“序例”之言阳盛,系指阳明白虎、承气证之阳盛而言,非指太阳肌表阳盛而言也。试观身疼腰痛、骨节疼痛之阳气盛,尚用麻黄汤大青龙证之烦躁,阳热盛也,犹用姜、桂,可知表阳之发热,不同阳明之里热也。况叔和“序例”不可以为法哉!至谓寒则伤卫故脉紧,风则伤营故脉缓,更未融贯。试观大青龙证,太阳中风脉浮紧,伤寒脉浮缓,何尝是寒必脉紧、风必脉缓哉?大抵证重者,脉紧稍轻则脉缓非一定也。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与第3条太阳伤寒一起论:

此两条,言太阳病又分中风、伤寒两种,即所谓子目也。此所谓中风,绝非猝然倒地、口眼喝斜之中风;此所谓伤寒亦非书名《伤寒论》之伤寒。猝然倒地之中风是脑病,此中风是外感热病,犹俗所谓伤风耳。书名《伤寒论》之伤寒,是广义的,包括多数急性热病而言;此伤寒是狭义的,亦是外感热病。故《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难经》虽系伪书,然伤寒之中又有伤寒,即是广义、狭义之别。可见伤寒之名,自古相传有广、狭二义也。夫俱名中风,而有迥然不同之两种病,俱名伤寒,而有广、狭不同之两意义。虽似漫无准则,但此等名称有长时间之历史沿革,若欲率然重为订定,则尚非易易也。中风与伤寒,皆是太阳病,故皆见脉浮、发热恶寒之证。太阳既必脉浮,可知中风之脉缓,是浮而缓;伤寒之脉紧,是浮而紧也。抑缓之与紧,是脉象,是指端之触觉,初学者骤难辨析。凡鉴别诊断,当取显然易见之证候,故中风、伤寒之鉴别法,不在脉之缓紧,不在热之已发未发,不在恶风恶寒之异,不在体痛呕逆与否,而在病人之有汗无汗。且缓脉常与自汗并见,紧脉常与无汗并见。中风条固明言汗出,伤寒条则未言无汗,然而知其无汗者,以其言脉紧也。凡无汗之病人,其皮肤必干燥,若皮肤略觉潮润,或时时微汗出,即为有汗。中风、伤寒,皆因抵抗病毒而发热。发热者体温过高,不适于生活,于是出汗以放散其热。是中风虽已发热,而调节体温之机能,犹未失生理常态也。伤寒则发热而不汗出,此必因毒害性物质影响,使皮肤汗腺失其调节之职,有以致之,故伤寒之毒当盛于中风。临床上,伤寒之热度,亦高于中风。然其预后,伤寒辄一汗径愈,中风则传变较多,此则临床医生所不可不知者。伤寒因皮肤汗腺及浅层动脉之紧张,热血不得达于肌表,故恶寒而脉紧。紧者紧张,与弦脉稍近,非急速之谓。中风反之,故恶风而脉缓。恶风由肌腠疏松,不耐风袭之故脉缓谓宽柔,非谓迟缓。伤寒之体痛,亦因发热汗不出所致(详二卷三十六条)。呕逆则为兼见之或然证,非正证,然亦可见正气有上逆之势焉。风与寒皆为六淫之一,古人以为外感病之病原。考其实际,风乃空气流动之现象,寒乃人体之感觉,初非真有一种物质名风名寒者,人而客于人体也。所以名为中风、名为伤寒,亦自有故。《内经》之法,以寒属冬,以风属春,春主舒散,冬主敛藏,此固征诸外界事物而可信者也。热病之无汗者,肌腠收缩,有似乎冬之敛藏,且大多数发于冬日,故名之为伤寒。其有汗者,肌腠疏缓,有似乎春之舒散,且大多数发于春日,故名之为中风。《伤寒论》虽非《内经》嫡胤,要亦有其因袭之处,后人误以为真有风寒之邪,入而客于人体,非但违背事实,抑亦不知古人命名之意矣。

曹颖甫《伤寒发微》:风为阳邪,当皮毛开泄之时,由毛孔内窍着于肌肉,而腠理为之不开。肌腠皆孙络密布之区,营气所主,营血热度最高 (华氏寒暑表九十五度)。与风邪抵抗易于发热,故始病即见发热。成无已以为风伤卫者,误也。热势张于内,毛孔不得复合,故汗出。汗方出,而外风又乘毛孔之虚,犯肌理而增寒,故恶风。气从内泄,毛孔不外闭,无两相抵拒之力,故脉缓。脾为统血之脏,风中于肌肉,则脾受之,故解肌之桂枝汤,用甘草、生姜、大枣以助脾阳,桂枝以宣阳气,芍药以泄营分,务使脾阳动于内,营郁发于外。血中凝泛之水液,得以分泌成汗,直透毛孔之外,内热即随汗泄,则毛孔闭而汗自止矣。服药后,啜热粥者,亦所以助脾阳也。

张锡纯《张锡纯论伤寒》:本条言明太阳病,当包括第 1 条脉证(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又提出发热、恶风,为风邪犯表,正邪交争于浅表。汗出,为风邪伤卫,卫不外固,致营不内守,营卫不调。因病理性出汗,故脉象虽浮而缓怠。对太阳病中具有营卫不调病理特点的证型,仲景名为太阳中风证。可见,太阳中风之脉证是有汗、脉浮缓的表寒证,又可称为表虚证。

承淡安《伤寒论新注》: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之太阳病,见发热、汗自出、恶风而脉浮中有缓象者,名曰太阳中风。简言之:即头项强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者,名曰中风。亦有头项不强痛,仅见昏晕者,而发热、汗出、恶风、脉浮,为中风必有之主证。

太阳病原包括中风、伤寒二种症状而言,首条即言中风、伤寒两种共有之症状,此则专言太阳中风之脉证也。发热为人身体温超过正常温度,对于病体来说,应当是有利的,原为对于外界侵害的一种生理反应其作用为正气(即抵抗力,以后统称谓之正气)抵抗病邪的一种表现,即体温中枢调节起了变化,热的产量增多或排出减少,使蓄积在体内的热量超过平时,成为发热。脉缓为脉浮缓之略。首条已举太阳病之脉浮为标的。浮中所以见缓者,以皮肤有汗液滋润,柔和而不紧缩,即皮肤血管舒张,皮下感觉神经亦呈弛缓的缘故。本条之名中风,俗称之伤风症者是;与猝然倒地、口眼喝斜不省人事之中风症,绝然不同;一为病在脑部,此则病在肌表,所谓风伤卫者是也。本条之舌证:舌质当属正常红润或淡润,苔则薄白。

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直指经气之病名,分别病状,则曰太阳病。发热即下文阳浮者热自发;汗出即下文阴弱者汗自出;恶风即下文啬啬恶寒,淅淅恶风;脉缓者即下文阳浮而阴弱之变词,统括病状,以恶风为特征,变易六淫之病名则为中风。上节举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太阳病必具之主证,此为总纲。本节举出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为中风必具之主证。下节举出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为伤寒必具之主证。先定出一个不同之病名,曰中风,曰伤寒,如一本而分二枝,如一源而分二流,此为作文总分法。下文乃将病状详细重提,出一桂枝汤麻黄汤分别治之。

陈逊斋《伤寒论改正并注 》:太阳病有伤寒与伤风之别,寒为空气之静者,风为空气之动者。此节专论伤风,又名中风。中风证,邪在肌肉之血分,不在皮肤之表部,故皮肤之毛孔并不闭塞,而卫气仍可自通于皮毛而作汗。卫气既不郁迫,故脉亦缓而不紧。恶风者,汗出而皮毛虚也。发热一证,伤寒、中风皆往往有之。邪在皮肤之外,则卫气不得出,故郁而为热;邪在肌肉之内,则卫气不得入,亦激而为热。凡发热云者,皆卫气有所障碍也。

朱壶山《伤寒论通注》:风在六气,属厥阴经。《内经》曰:风气通于肝。又曰:厥阴之上,风气治之。此节风邪从头后风府入太阳,风之为病,先见于上,故头项强痛。发热者,肝与心主合为一经,风性迅速,故得病即发热。汗出者,卫气不固,风得透卫入营,营为所伤,不能为卫之守,故卫气外泄而为汗。恶风者风邪得外界同气之助,其势愈张,伤正气愈甚,故恶风。脉缓者,脉为血府,血生于心,风邪透卫人营,营血受伤,故脉缓。风中太阳病在表,而卫气又外出为汗,脉乃于浮中觉其缓,与浮缓风湿之脉不同,故曰太阳中风。

风因寒厉,寒因风甚。“风寒”二字,本无大区别,南阳有时亦随笔用之。至太阳病分之者,因一有汗一无汗也。《灵枢·邪客篇》曰:五谷入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贮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细绎此语,是宗气不但为诸气之纲领,并可为周身血脉之纲领,故又名为大气。其气也,始于肾间动气,资于胃中水谷,贮于膺胸空廓之府,故名为胸中大气。大气既为诸气纲领,人生卫外之气,自息息与胸中大气有关。是大气充满胸中,以吸紧卫气,必能捍卫周身,其外感即不能着体,即着体亦只外伤卫气,决不至透卫而入营。若是胸中大气虚损,其汗先有外越之机,故风邪得乘虚直入营分,扰其营中津液,外泄而为汗。此即天彭寒伤卫、风伤营之说。后人有执成无己氏风伤卫、寒伤营二语以非难之者,是未即病与症分途细究也。风不伤卫,何以汗出?表虚不能止汗也。寒不伤营,何以体痛?血虚不能作汗也。成氏所主,是就症言,卫譬则郭也,营譬则城也。郭为城外之大围护,风虽善入,必不能越卫而入营。天彭所主,是就病之次第言也。

包识生《伤寒论讲义》:六淫之邪伤人,皆能令人发热。其发热之理由,因邪气与正气相搏,而发生热度也。凡正气强盛之人,其相搏力愈大,故其热度亦愈高;正气虚弱之人,其相搏力小,其热度亦小;待正气消灭,而邪气无物与之抗争,故不热而冰也。体热则汗孔开,开则汗出;寒则汗孔闭塞闭塞则无汗,此物性自然之理也。夫风为阳邪,空气之温者也,中于人身,毛孔开张,故汗自出。因风邪人里,与正气相争,若再见风,则风邪得有援助,其势益猛而正气不敌,故畏之也。凡物之属阳、属温者,其性和缓;属阴、属冷者,其性紧急。风者阳邪也,其性温,故脉缓。

此言风中太阳经发现脉症之确据也。夫风者为百病之长,即空气是也。按平常之空气曰风,风之冷者曰寒,热曰暑,热极曰燥,挟有水气曰湿,寒热错杂不清而能化火。凡此诸邪,皆由风而变化也,故为百病之长。

刘绍武《刘绍武讲评伤寒杂病论》:本条为太阳中风桂枝汤证,与太阳病作鉴别。

太阳中风属表部虚寒证的范畴,根据第 12 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发热为阳浮外越之象,汗出为阴弱内竭之候,恶风、脉缓皆表部虚寒之象,属厥阴病范畴。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太阳病,就是指上条提到的“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时又有发热汗出,这种汗出不是大汗出,为潮乎乎地出汗,汗并不太多,没有臭味。不但恶寒而且恶风,恶风甚于恶寒。缓脉与紧脉相对,比如香烟,裹得很紧握在手上界限分明,感觉很清楚,要是将烟丝倒出一点,按之不再饱满硬实就像缓脉,脉缓即是因为出汗后,水分丧失一部分,下条所讲伤寒,因为一点儿汗也不出,所以脉紧。太阳病中,“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这类的证候叫作中风。“中”就是用箭射中的意思,“中者中于内也”,言其邪深也。这个邪,就是病邪,表邪所在的部位比伤寒要深,古人有句话叫“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于外表出汗,皮肤疏松,所以病邪可以乘虚而入,向内侵入,到达肌肉这一层,后面要讲“桂枝本为解肌”,就不叫发表了。中风证,病邪不在表皮这一层,而在肌肉这一层,“中”字的应用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关于“风邪”的说法现在就不恰当了。恶风是当然的,身上发热又有汗,一遇风是肯定要恶风的,以洗澡为例,洗过热水澡,汗出后,必然怕风,非披衣不可。由于恶风,古人说它是“风邪”,是拿一种现象当作本质,这是不对的,但是中风和伤寒的命名在辨证施治上有着重要意义。

陈慎吾《伤寒论讲义》:本条为中风提纲。凡病见太阳病的脉证,兼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即为中风。

太阳病因证治不同别为两类:一为有汗者,一为无汗者。有汗者恶风,名中风。无汗者恶寒,名伤寒。夫风寒均为一气,初无寒热之殊,亦无轻重之别,更不能区别风专伤卫,寒独伤营,强分殊失经旨。观大青龙汤38、39两条其义自明。汗出,若人体虚实不同邪(指风寒)从虚实而化。皮肤禀赋松懈不密之人感太阳病则汗出;是以质虚而化者名为中风。皮肤致密者则无汗,是以质实而化者名为伤寒。此二证为桂枝、麻黄两汤而设,于不可分之中分为两名便于施治耳。中风系感受风寒邪气而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之病名,即今之伤风感冒,非口眼歪斜、卒然倒地之中风(即今之脑血管病)也。发热,肌表感受风邪,郁而成热。就一般病证而论,汗出热当解,若本条发热汗出并见而热不减者,乃体温调节失常,散热机能不如造温亢盛之故耳。脉缓,因自汗出,肌表气血消散,脉管不受窘迫而现软弱缓和之象。中风之脉乃浮中见缓。恶风,太阳病原有恶寒,皮肤弛缓更兼汗出,如沃冷水,故畏风尤甚。

倪海厦《人纪-伤寒论》:太阳病的中风证,就有下面的症状,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如果肠胃功能很好,体力很好,也会有得到感冒的时候.如果不动,不会得,如果运动后,汗大量流失的一刹那,突然受风、受寒,感冒了,就会摸到很浮的脉,浮的脉,就是有外证,有表证。所以如果摸到很浮,很紧的脉,就代表这病人的身体很好。所以如果摸到浮缓的脉。就代表这病人的身体素虚。为什么会发热。免疫系统产生相抗的时候,会有热能散发出来。这里的[汗出]是主证,是一种“病汗”,平常没事天气很好,大家都不流汗,只有他一个人流汗,也是一种“汗出”的症状。这里的发热,有时候会发热、有时候没有发热;中风证的发烧,一般不是高烧、温度不是很高。所谓的风,并不会把皮肤毛孔收敛起来,寒,会把皮肤毛孔收敛起来。有一种滤过性病毒,会引起病人的皮肤毛孔收束起来,病人完全没有汗,嘴巴讲好冷,摸身体是滚烫的,热能散不出来,但是病人感觉是冷的,这种就是。有一种是病人会流汗,但是汗流出来,病人的症状并没有抒解。怕风,就是不喜欢吹到风,就是恶风。

吕英《伤寒一元解》:

1.人身之表由毛皮肤肌构成,二者相对而言,毛皮为表,肤肌为里,此条毛皮防御功能下降,风寒之邪已侵犯人之肤肌,人身第一道防线防御功能下降,腠理疏松,故由第1条之脉浮转为脉缓,恶寒转为恶风。

2.风为阳邪,其性疏泄,此条腠理较第1条疏松,重在风邪壅滞于肤肌。而毛皮防御功能虽部分下降,但人身之正气因邪气侵犯必抵抗,正邪相争还在人身之表,故发热;邪热逼迫津液外泄,故发热与汗出同现。汗出气越,血汗同源,中风必气血皆损,故恶风、脉缓。

3.  太阳中风之桂枝汤对治的营卫不和,以卫阳不能外固、营阴不得内守为总病机。

刘渡舟《伤寒论诠解》:“中风”,即感受风邪而发生的病证,和今之属脑病范围的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喝斜的“中风”,名同而病异,不可混淆。在太阳病脉证的基础上,凡兼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的,就叫太阳中风证。中风为风邪所伤。风为阳邪,伤人较浅,病位在卫在表。风阳之邪伤了卫阳之气,卫阳与之相争,两阳相并,“发热”一证常先见,而且突出,故本条把发热列在诸证之首。“汗出”证是因卫阳被风邪所伤,卫不固营,又因风性开泄,使营阴不能内守,于是营阴外泄而为汗,汗出则营阴越伤。由于发热与汗出并见,故扪之肌肤多是热而潮润,而非干热灼手。“恶风”即指恶风寒而言,有风则怕冷明显,无风则怕冷减轻。恶风是因风伤卫阳,汗出肌疏之故。“脉缓”,指脉搏柔弱弛缓,与紧脉相对而言,在“太阳病”前提下见缓脉,即指浮缓之脉。脉浮为邪在表,脉缓为汗出营弱的反映。除上述证候外,还应包括太阳病总纲中“头项强痛”一证。

从临床观察所见,太阳中风患者,每每先觉翕翕而热,随之则汗出,由于汗出肌疏,继而又有洒淅恶风之感。可见本条所列发热、汗出、恶风三证的先后顺序是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太阳中风证,也称太阳病表虚证,所以称其为表虚,是因汗出伤营,营阴内弱,与太阳伤寒表闭营郁之表实证相对而言,切勿与内伤“表气虚”之黄芪证相提并论。

陈亦人《伤寒论译释》:所谓太阳病,当具有第一条提纲的脉证,本条在提纲证的基础上更提出中风证的脉证特点,以便与第三条太阳伤寒证鉴别。因风性疏泄,而病人发热汗出,肌腠疏松,与风的特性近似,故类比而名为中风。由于汗出肌疏,则恶风显著,并不是没有恶寒,也正由于汗出肌疏,所以脉象缓纵。结合提纲脉浮,则应为浮缓。只要见到这些脉证,就可诊断为太阳中风证。以往注家对于中风大多只据病因解释,并且与伤寒作比较,认为风为阳邪,中风即感受了风邪;寒为阴邪,伤寒是感受了寒邪,由于感受风邪,所以恶风,感受寒邪,所以恶寒,几乎已成定论。其实风与寒每每相兼为患,不可能截然分开,恶寒的必然恶风,恶风的也会兼有恶寒。论中桂枝汤证恶风、恶寒并提,麻黄汤证只提恶风,就是很好的证明。至于“风则伤卫,寒则伤营”,仅是行文的方便,决不等于风只伤卫,寒只伤营,仲景原是论述麻黄汤证的病机,后世附会为大青龙证,实属张冠李戴,不应当再墨守下去。这一问题,牵涉到中医病因学的特点,风寒不是单指外因,而是内外因的综合,是对正邪双方的病机概括。因风性疏泄,所以自汗脉缓,名为中风;寒性疑敛,所以无汗脉紧,名为伤寒。丹波元简说:“人之感邪气,其表虚泄而汗出者,名为中风;其表实闭而无汗者,名为伤寒。其实受邪之风寒,不知果何如,只就其表虚表实,有汗无汗而立其目,此为处疗之方耳,故不曰此伤寒也,此中风也,而下名为二字,其意可自知也。”此说比较合理。

李克绍《伤寒论讲义》:太阳中风,是风中肌腠。因风性疏泄,致使肤表不固,毛孔开张,故汗出;阳气被引外浮,故发热;汗出荣弱,肤表松弛,故脉浮中兼缓;恶风即恶寒之轻者,亦卫外失职所致。

本证因汗出肤表松弛,故亦称表虚证。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本证成因:风邪袭表。

主症和病机:发热,太阳中风是风阳邪气侵袭肌表的病证,风阳伤卫阳,两阳相争,卫阳因抗邪而浮盛于外,并进而出现病理性亢奋,故见发热。因卫阳病理性的亢奋和浮盛于外而卫分邪气亦盛所以第95条将其病机作“强”

汗出,一方面是因为卫阳被风邪所伤,卫外失固;另一方面,是因为风性疏泄,使营阴外越,故见自汗出。汗出必然伤营,而致营阴不足,故第95条将其病机称作“营弱”。因此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就是太阳中风证的基本病机。恶风,一方面是因为卫阳被伤,温煦失司,另一方面是因为汗出肌腠疏松不胜风袭,故见恶风。恶风和恶寒,自觉症状都是怕冷,当风则恶,无风则缓,可称恶风;虽身居密室,加衣覆被而怕冷不减,则称恶寒。但是在《伤寒论》中,恶风和恶寒两词的应用区分并不严格,以致常有互用的情况。脉缓,在“太阳病”的前提下言“脉缓”,当是指脉浮缓,浮主邪在表,缓主营阴伤。凡见此脉证者,即为太阳中风证,反映了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的病机,后世医学家称之为太阳中风证的提纲。在太阳中风证的脉证中,当以汗出、脉浮缓为主要特征,因为它既能提示太阳中风证营卫不和,卫强营弱的病机,同时又能区别于无汗、脉紧浮的太阳伤寒证。由于太阳中风证以汗出、脉缓为特征,故后世又称其为中风表虚证,但必须注意,虽名“表虚”,却非虚证,因为这是与无汗而脉浮紧的伤寒表实证相对而言的。

姜建国《伤寒论讲稿》:本条论述太阳中风证的主要脉症。先提出提纲,后讨论分型,这是仲师惯用的写作方式。所以紧接着太阳病提纲证的后面,分别列出太阳病的两大证候类型。本条论述的是太阳中风证的主要脉症特点,是与下条太阳伤寒证相对而言的。

本条首先提到“太阳病”,应当含着第1条太阳病提纲证中的脉症。最后说的“名为中风”,又提示我们本条重点在于论述太阳中风证的脉症特点。风寒邪气从外侵袭人体,太阳肤表首先承受。但是人的体质有所差异,感邪的性质也有所不同,因此同是太阳病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候类型。本条的汗出与脉缓,是鉴别不同证候类型的重要指征。风寒邪气外袭肌表,卫阳浮盛于表抗邪,则发热;卫阳失去了温分肉的功能,则恶风,无论哪一种类型太阳病都是一样的。关键在于汗出与脉缓,充分反映了风性疏泄的致病特点。汗出是肌表疏松,卫失开合,这是从正面说明了风邪致病。脉缓是与下条伤寒证的脉紧相对而言的,紧脉主寒邪为病,脉搏没有呈现紧象,就说明不是寒邪致病,这又是从反面说明了风邪致病。可知,无论正面还是反面,都是意在揭示风性疏泄的致病特点,所以“名为中风”。仲师在第12条讲“阴弱者汗自出”,所以汗出不只是提示了风邪致病,还说明了患者平素体质虚弱。具体说来,就是卫气不能固外,营弱不能内守,所以本证又叫做太阳表虚证。

[疑难解析]

(1)恶风一一脱离临床的问题:《伤寒论》是一部临床经典,这就决定了品读和注解《伤寒论》绝对不能脱离临床。对于恶风的注解就存在这个问题。恶风,通俗地讲,就是怕风。怕风,也是一种寒冷的感觉,只是恶寒怕冷的程度比较轻,并且有阵阵风吹怕冷的那种感觉。一句话,恶风与恶寒仅仅是怕冷程度的轻重区别。正因为是这样,仲师有时恶风与恶寒混称的。具体到本条,还具有与下条伤寒证对比的意思,下条的太阳伤寒证明确讲“必恶寒”,这样一来,本条的恶风就有了特殊的指向。有的注家和教科书认为恶风的涵义,是有风则恶,无风则安,这种解释不太合适,最为关键的是脱离了临床,在玩文字游戏。

恶风也罢,恶寒也罢,病机总是与卫阳“温分肉”的功能失职有关,但是有外感和内伤的区分,尽管仲师没有“畏寒”的称呼。外感的恶风寒,是“卫强”难以温分肉,不是阳虚无以温分肉。正是由于卫阳在外邪作用下的功能性失常,所以其怕冷与否,与外在的环境因素影响关系不大,即使是近火厚覆也必然恶风寒不止的。可知,外感的恶风,从临床上看,有风当然会恶的,关键是无风也会恶的。

(2)脉缓一一相对性写作体例和辨证思维的问题:相对性的脉症阐述是仲师最为突出的写作体例特点,本条中风证的“脉缓”就是一个例证。脉缓应该是脉浮缓,因为太阳提纲证中已经讲过脉浮了,所以本条就省略了脉浮,只讲脉缓就可以了。本条的脉缓,不同于后世脉法中的缓脉,为此王太仆特意作出解释:“缓者,缓纵之状,非动而缓也。”事实上,“缓纵之状”在临床上是很难体会到的。还是钱天来说得好:“缓者,紧之对称,非迟缓之谓也。”并且还阐明了道理:“风为阳邪,非劲急之性,故其脉缓也。”真实的情况应该是,脉缓与下条伤寒证的“脉紧”是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说,脉搏没有呈现紧象,就是“缓”的具体意思,以此说明感受的不是寒邪而是风邪。换句话说,“缓”这个字是虚的,只有与伤寒证的脉紧相对比,才会有实质的意义,因此一定要注意从缓与紧相对的角度去体会和理解脉缓的涵义。

通过对于脉缓的分析,从中应该读出仲师相对性写作的特点,这对于研读《伤寒论》是十分重要的。必须用相对性的辨证思维去分析认识,还要用联系的观点,将整个六经病篇、398 条看成一个整体,去理解原文的含义及精神实质,古人讲的“会通全书读伤寒”就是这个意思。

肖相如《伤寒论讲义》:本条提出太阳中风证的脉证提纲。

太阳中风的临床表现,在第1条太阳病基本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基础上又见下列症状: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太阳中风证又称太阳表虚证。所谓表虚,是指素体肌腠疏松。太阳中风的基本病机为“营卫不调”之“卫强营弱”,即卫不固外,营阴外泄。其病因病机与感受的寒邪较轻,素体腠理疏松,卫外不固有关。太阳中风的体质状态,其本质是脾胃虚弱,因为脾胃虚弱导致营卫虚弱(具体理解见第16条之“解肌”)。脾胃虚弱之人感受寒后,寒邪束缚卫气,卫气不能温分肉,故恶风;卫阳起而抗邪,故见发热;卫不固外,营阴外泄而见汗出;汗出肌疏营阴不足,故脉象松弛而呈缓象。本条之缓脉,当为浮而缓,浮为邪在表,缓为营阴弱。故脉应指较松弛、不紧张,这种缓脉是与太阳伤寒的紧脉相对而言的,不是指脉象迟缓,也不是指平人脉来四至、从容和缓之缓脉。“汗出”是太阳中风证的辨证关键。缓脉的出现也与汗出直接相关。汗出、脉缓既能揭示太阳中风证的病机是“营卫不调”之“卫强营弱”,同时又能区别无汗、脉紧的太阳伤寒证,故“汗出”是太阳中风证的辨证关键。关于太阳中风的病因,历代医家多以风邪立论,但我认为其病因并不是风邪,只能是寒邪。“恶风”和“恶寒”在特征和机理上是相同的,两者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异,“恶风”即“恶寒”之轻者,其表现为有风则恶,无风则安,虽然是有风则恶,但是也不为加衣被或烤火所减轻,所以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并不是感受了寒邪就恶寒感受了风邪就恶风。又比如第12条的枝汤证既有“啬啬恶寒”,又有“淅淅恶风”,由此可见,从恶寒和恶风并不能区别伤寒和中风,也就是说,并不能认为“恶寒”是寒邪引起,“恶风”是风邪引起。我认为,六淫之中的风邪,其实质是寒邪之程度较轻者。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