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听百家言—汇集名家伤寒论条文注解】第3条 太阳伤寒
2024
05-28

【听百家言—汇集名家伤寒论条文注解】第3条 太阳伤寒

原创 老郑 大龄岐黄学童 2024-01-13 10:19 广东

[3]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经曰,凡伤于寒,则为病热。为寒气客于经中,阳经怫结而成热也。中风即发热者,风为阳也。及伤寒云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以寒为阴邪,不能即热,郁而方变热也。风则伤卫,寒则伤荣,卫虚者恶风,荣虚者恶寒。荣伤寒者,必恶寒也。气病者则麻,血病者则痛。风令气缓,寒令气逆,体痛呕吐者,荣中寒也。经曰: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阴阳俱紧者,知其伤寒也。

许叔微《伤寒发微论》:仲景以浮缓脉为中风脉,浮涩而紧为伤寒脉。中风有汗,伤寒无汗,何也?《内经》曰:滑者,阴气有余也。涩者,阳气有余也。阳气有余则身热无汗,阴气有余则多汗身寒,大抵阴阳欲其适平而已。阳气不足,阴往乘之,故阴有余。阴气不足,阳往乘之,故阳有余。风伤于卫,则荣不受病,故阳不足而阴有余,是以中风脉浮而缓,必多汗也。寒伤于荣,则卫未受病,故阴不足而阳有余,是以伤寒脉浮涩而紧,亦爲无汗也。仲景辨二者脉证,亦有所受者也。

张锡驹《伤寒论直解》:此寒伤太阳之肤表而为伤寒症也。已发热者,得标阳之热化也;未发热者,未得标阳之热化也;太阳以寒为本,故无论已未发热,而必皆恶寒也;体痛者,寒伤太阳通体之气也;呕逆者,寒邪内入,里气不纳,故上逆也;本寒而加以外寒,两寒之气凝敛于中,故脉阴阳俱紧也;寒伤于肤表之第一层,故名为伤寒。合上一节,先分论风寒之邪,后方群列其证焉。

郭雍《伤寒补亡论》:太阳一经,何其或有汗或无汗也?雍曰:系乎营卫之气也。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亦以内外合谐而后可行也。风邪之气中浅,则中卫。中卫则卫强,卫强不与营相属,其标悍之气随空隙而外出,则为汗矣。故有汗者,卫气遇毛孔而出者也。寒邪中深则涉卫中营,二气俱受病,无一强一弱之证。寒邪营卫相结而不行,则卫气无自出,必用药发其汗,然后邪去而营卫复通,故虽一经有有汗、无汗二证,亦有桂枝解表,麻黄发汗之治法不同也。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伤寒之脉紧,盛而按之涩是也。脉浮而紧,浮爲风,紧为寒。风伤卫,寒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痛。外证必发热,无汗而喘。其人但憎寒,手足指未必微厥,久而复温,掌心不厥。此伤寒无汗用麻黄汤证。

柯琴《伤寒论注》:太阳受病,当一二日发,故有即发热者,或有至二日发者。盖寒邪凝敛,热不遽发,非若风邪易于发热耳。然即发热之迟速,则其人所禀阳气之多寡,所伤寒邪之浅深,固可知矣。然虽有已发未发之不齐,而恶寒体痛呕逆之证、阴阳俱紧之脉先见,即可断为太阳之伤寒而非中风矣。恶寒本太阳本证,而此复言者,别于中风之恶寒也。中风因见风而兼恶寒,伤寒则无风而更恶寒矣。寒邪外束,故体痛,寒邪内侵,故呕逆。寒则令脉紧,阴阳指浮沉而言,不专指尺寸也。

尤怡《伤寒贯珠集》:此太阳伤寒之的脉的证也,与前中风条参之自别。盖风为阳邪,寒为阴邪,阳气疾,阴气徐,故中风身热,而伤寒不即热也。风性解缓,寒性劲切,故中风汗出脉缓,而伤寒无汗脉紧也。恶寒者,伤于寒则恶寒,犹伤于风则恶风,伤于食则恶食也。体痛呕逆者,寒伤于形则痛,胃气得寒则逆也。然窃尝考诸条,中湿风湿,并兼体痛,中风中喝,俱有恶寒,风邪上壅,多作干呕,湿家下早,亦成哕逆,故论太阳伤寒者,当以脉紧无汗,身不即热为主。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太阳脉浮,头项强痛之病,中风外又有阴邪之证。其邪浅,其人阳气盛者,即时或已发热;其邪深,其人阳气弱者,其时或未发热,然已发未发,虽曰不同,而于其先见之时,可以断其必然者,一在恶寒,以伤寒必恶寒,无风时亦觉其寒,非若恶风者,有风时始觉其寒也;一在体痛,以寒邪外束,伤太阳通体之气也;一在呕逆,以寒邪内侵,里气不纳也。其为脉阴尺阳寸俱紧者,以太阳本寒,而加以外寒,两寒之气凝聚于中故也。此非太阳中风,而名之曰伤寒。其名为伤奈何?以肤表第一层而受损伤也。

黄元御《伤寒悬解》:寒者,天地闭藏之气也。皮毛未合,寒气内入,伤其营阴,则窍阖而营闭。营性升发,营欲泄而寒闭之,欲泄不能,则外乘阳位,而束卫气,是以病也。阳郁则发热,阴气外束则恶寒。寒闭皮毛,经气不得通达,则驱迫而为痛。经络郁闭,卫气遏逼,浊阴上逆则为呕逆。经脉束迫不得发越,则尺寸俱紧。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太阳病者,病太阳通体之表气也。或已发热者,感太阳之标阳而为热也。或未发热者,寒邪始袭于皮毛未得太阳之热化也。太阳以寒为本,故无分已未发热,而必恶寒也。通体之气为阴邪所伤,故体痛。凝敛于周身之毛窍,则里气不疏,故呕逆也。夫阴阳邪正相持,其脉则紧,今寒伤通体之表阳,故脉阴阳俱紧,而名为伤寒也。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或,未定之词,寒为阴,阴不热,以其着人而客于人之阳经,郁而与阳争,争则蒸而为热。已发热者,时之所至,郁争而蒸也;未发热者,始初之时,郁而未争也。必,定然之词,恶寒见上篇,然此以寒邪郁荣,故荣病而分见恶寒,曰必者,言发热早晚不一,恶寒则必定即见也。体痛者,寒主坚凝而伤荣,则荣实而强,卫虚而弱矣;荣强则血涩,卫弱则气滞,故痛也。呕、吐也,逆,俗谓恶心是也,胃口畏寒而寒涌也。阴谓关后,阳谓关前,俱紧,三关通度而急疾,寒性强劲而然也。

程应旄《伤寒论后条辨》:太阳受病虽同,而寒属阴邪,则发热较迟于中风,然已未之间必恶寒,惟寒则恶寒,自不同中风之仅恶风而稍兼恶寒也。其体则痛,阴寒击于经隧而血气凝泣,自不同中风之无内击也,其呕则逆,寒束于皮毛,气无从越而壅上,自不同中风之干呕、仅鼻鸣而气不甚逆也······至若寒伤营之脉,则阴阳俱紧,以寒主劲急,而且为实邪,故紧而浮沉俱有力也。此其脉则大不同于阳浮而阴弱之缓脉矣。证与脉廉得其实矣。然后乃得正其名曰,此其病在太阳,才是伤寒之病,而非中风所能混耳。

吴谦《医宗金鉴》:太阳病,即首条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之谓也。营,表阴也。寒,阴邪也。寒邪伤人则营受之,从其类也。已发热者,寒邪束于皮毛,元府闭密,阳气郁而为热也。未发热者,寒邪初入,尚未郁而为热,顷之即发热也。恶寒者,为寒所伤,故恶之也。必恶寒者,谓不论已热未热,而必恶寒也。寒入其经,故体痛也。胃中之气被寒外束不能发越,故呕逆也。寒性劲急,故脉阴阳俱紧也。此承首条言太阳病,又兼此脉此证者,名曰伤寒。以为伤寒病之提纲。后凡称伤寒者,皆指此脉证而言也。

喻嘉言《尚论篇》:发热、恶寒、体重、呕逆、脉阴阳俱紧,凡是伤寒病必具此五者,故以为总称。或未发热者,寒邪初人,尚未郁而为热,顷之即热矣。多有服表药后,反增发热者,病必易解。盖热郁未久,药即领邪外出,无里证故也。仲景恐见恶寒、体重、呕逆,又未发热,认为直中阴经之证,操刃杀人,早于辨证之先,揭此一语,虑何周耶!

钱潢《伤寒溯源集》:伤寒者,寒伤营也,营在卫内而属阴,寒本阴邪,其性锋锐,故深入而伤营也。寒邪入腠,玄府紧闭,阳气不得发泄,未有不郁而为热者,此言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者,言其发热之候,虽有或早或迟,而皆必恶寒体痛呕逆也。称恶寒而不言风者,以寒伤营而言也。下文虽有恶风无汗之条,盖以营卫表里相连,寒邪由卫入营,营伤则卫必先伤,是以亦恶风也。体痛者,寒伤营分也。营者,血中精专之气也,血在脉中,随营气而流贯,滋养夫一身者也······此因寒邪入于血脉之分,营气涩而不快于流行,故身体骨节皆痛也。呕逆,气逆而呕也。·······脉紧者,如索之紧绞也·····脉阴阳俱紧者,言取之浮候故紧,而按之沉候也紧也。······此以寒邪锋锐,深入营分,寒邪由卫入营,营卫俱受伤,故脉之阴阳俱紧也。

沈明宗《伤寒六经辨证治法》:此太阳寒伤营之本脉证也。营气属阴,寒亦属阴,以阴从阴,所以寒邪伤营,壅遏阳气,标化为热,谓已发热。若邪始入,未郁阳气爲热,为未发热。少顷阳郁,即发热矣。盖邪伤太阳寒水之经,阴凝血滞,营卫不利,故已发热未发热之间,必有恶寒体重。寒应胃关而为呕逆。寒主坚刚,故脉阴阳俱紧,谓之伤寒。

魏荔彤《伤寒论本义》: 此条乃揭出寒伤营之证脉,以定病名也。人之躯体所以流通其气血者,营卫也。卫属阳、属气,故行脉外。营属阴、属血,故行脉内。脉者,不离乎阴阳气血,而又以神孤行者也。知卫为阳、为外,则风之阳邪,从类而伤之之理明;知营为阴为内,则寒之阴邪亦从类而伤之之理亦明。故辨其伤人之故,仍不外于脉与证之间而已。伤风初病则发热,而伤寒初病或已发热或尚未发热,久则阳郁亦同归于发热也。特与伤风迟速不同耳。伤风恶风,必兼恶寒,恶寒必兼恶风。然伤风之恶风寒也,啬啬淅淅而已,伤寒之恶,则较甚矣。二者辨在神志之间,固可互言以见义而辨之者,实在汗出不出其要也。体痛则不止于头项强痛矣,呕逆则不止于鼻塞干呕矣。证之不同,如是再诊之于脉,而两手之部俱紧,与伤风同一浮,而彼为浮缓,此为浮紧,阳邪舒散故缓,阴邪劲急故紧,同为在表之浮,而一缓一紧,风寒迥异矣,故得名之曰伤寒。此病名乃于脉证间考定之于始者也。

郑钦安《伤寒恒论》:已发热者,邪已拂郁于内也;未发热者,邪入而未遏郁也。据脉象阴阳俱紧曰伤寒,论体重则属少阴,呕逆则属寒饮,似于此条内不切。以余细维,现有发热、恶寒、身痛、脉浮紧者,乃为太阳伤寒之的候;若无头痛、身痛、发热、恶寒,而独见身重、呕逆,脉象见紧,乃为寒入少阴之征,益太阳底面即是少阴。以此判其“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二语,庶几恰切。

张璐《伤寒缵论》:凡伤寒必恶寒发热,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或未发热者,寒邪初人,尚未郁而为热也。仲景虑恶寒体痛呕逆,又未发热,恐误认直中阴经之证,早下辨证之先,首揭此语以明之。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太阳病亦发于阴之省文。阳主发热,无奈阳为阴掩,故有已未发热之分,热为寒掩,故有必恶寒之别。本阴之感觉在寒之寒,故日恶寒。阴合寒则标阳被其激刺,故体痛,着标阳于体,遂移其痛于体也。胡又呕逆耶? 呕非因于寒也,乃谷气欲供其汗于太阳而不得,不能顺地气之上而为汗,故逆天气之下而为呕也。脉阴阳俱紧,胡阳亦紧耶?假令阴脉独紧,又非病在阳矣。阳助阴则阴不独,俱紧却非俱浮,阴浮阳不浮在言外。其代名词日伤寒,非与风无涉,阴而静者谓之寒,表证者其实,伤寒者其名也。此亦举其所当然无汗二字亦从省。

黎庇留《伤寒论崇正篇》:

陈修园云:知太阳标本之义,自知太阳病之发热恶寒矣。然人之禀受阳气有强弱,所感邪气有深浅,故发热有迟速。寒邪浅而阳气强者,即已发热;寒邪深而阳气弱者,或未发热。然热虽有已发、未发,而恶寒一证,可于得病时必其无风时亦恶寒也。寒邪外束,故体痛;寒邪内拒,故呕逆。太阳以寒为本,加以外寒凝聚,肤表紧搏,故脉阴阳俱紧也。

“阴阳”字,柯韵伯指浮沉言,陈修园指尺寸言名为伤寒,以寒伤第一层肤表也。喻嘉言、柯韶伯不讲形层,因不明中风、伤寒之名义。

喻氏云:仲师恐恶寒等证,未经发热,恐人认作阴经证,故于此揭明。

按:不必虑也。“太阳病”三字,即头痛之谓。阴经之恶寒则无此。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与第2条太阳中风一起论:

此两条,言太阳病又分中风、伤寒两种,即所谓子目也。此所谓中风,绝非猝然倒地、口眼喝斜之中风;此所谓伤寒亦非书名《伤寒论》之伤寒。猝然倒地之中风是脑病,此中风是外感热病,犹俗所谓伤风耳。书名《伤寒论》之伤寒,是广义的,包括多数急性热病而言;此伤寒是狭义的,亦是外感热病。故《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难经》虽系伪书,然伤寒之中又有伤寒,即是广义、狭义之别。可见伤寒之名,自古相传有广、狭二义也。夫俱名中风,而有迥然不同之两种病,俱名伤寒,而有广、狭不同之两意义。虽似漫无准则,但此等名称有长时间之历史沿革,若欲率然重为订定,则尚非易易也。中风与伤寒,皆是太阳病,故皆见脉浮、发热恶寒之证。太阳既必脉浮,可知中风之脉缓,是浮而缓;伤寒之脉紧,是浮而紧也。抑缓之与紧,是脉象,是指端之触觉,初学者骤难辨析。凡鉴别诊断,当取显然易见之证候,故中风、伤寒之鉴别法,不在脉之缓紧,不在热之已发未发,不在恶风恶寒之异,不在体痛呕逆与否,而在病人之有汗无汗。且缓脉常与自汗并见,紧脉常与无汗并见。中风条固明言汗出,伤寒条则未言无汗,然而知其无汗者,以其言脉紧也。凡无汗之病人,其皮肤必干燥,若皮肤略觉潮润,或时时微汗出,即为有汗。中风、伤寒,皆因抵抗病毒而发热。发热者体温过高,不适于生活,于是出汗以放散其热。是中风虽已发热,而调节体温之机能,犹未失生理常态也。伤寒则发热而不汗出,此必因毒害性物质影响,使皮肤汗腺失其调节之职,有以致之,故伤寒之毒当盛于中风。临床上,伤寒之热度,亦高于中风。然其预后,伤寒辄一汗径愈,中风则传变较多,此则临床医生所不可不知者。伤寒因皮肤汗腺及浅层动脉之紧张,热血不得达于肌表,故恶寒而脉紧。紧者紧张,与弦脉稍近,非急速之谓。中风反之,故恶风而脉缓。恶风由肌腠疏松,不耐风袭之故脉缓谓宽柔,非谓迟缓。伤寒之体痛,亦因发热汗不出所致(详二卷三十六条)。呕逆则为兼见之或然证,非正证,然亦可见正气有上逆之势焉。风与寒皆为六淫之一,古人以为外感病之病原。考其实际,风乃空气流动之现象,寒乃人体之感觉,初非真有一种物质名风名寒者,人而客于人体也。所以名为中风、名为伤寒,亦自有故。《内经》之法,以寒属冬,以风属春,春主舒散,冬主敛藏,此固征诸外界事物而可信者也。热病之无汗者,肌腠收缩,有似乎冬之敛藏,且大多数发于冬日,故名之为伤寒。其有汗者,肌腠疏缓,有似乎春之舒散,且大多数发于春日,故名之为中风。《伤寒论》虽非《内经》嫡胤,要亦有其因袭之处,后人误以为真有风寒之邪,入而客于人体,非但违背事实,抑亦不知古人命名之意矣。

曹颖甫《伤寒发微》:寒为阴邪,而其中人即病者,或由于暴受惊恐,心阳不振之时;或由向有痰湿之体;或由天时暴热,皮毛开泄之后,当风而卧,夜中露宿;或卫阳衰弱,寒夜卧起不定,寒因袭之。所以致病者不同,而病情则一。盖寒邪中人,皮毛先闭,汗液之未泄者,一时悉化寒水,肌里之营血拼力抗拒,血热战胜,遂生表热。初病时,血热不达,或无表热,而要以恶寒为不易之标准。此证虽至鼻燥,眼中热,唇口焦,而恶寒不减,甚有当六月盛暑时,犹必覆以重衾,温以炭炉者,其体痛或如锥刺,或如身卧乱石中。予于春夏之交,盖屡见之。寒郁于外,阳气不得外泄,胆胃被劫而上冲,因病呕逆,间亦有不呕逆者。寒邪外逼,血热内亢,两相抵拒,故脉阴阳俱紧。寒伤皮毛,则肺受之。中医言肺主皮毛,西医谓肺中一呼吸,毛孔亦一呼吸,其理正相合也。故发表之麻黄汤,用麻黄、杏仁以开肺与皮毛之郁,桂枝以宣阳气,甘草以平呕逆。务使肺气张于内,皮毛张于外,阳气达于中,则皮里膜外之水气,因寒凝迈者,一时蒸迫成汗,而邪随汗解也。

张锡纯《张锡纯伤寒论》:本条言明太阳病,恶寒是必有之症,为外邪犯表,正邪相争于浅表证。身体疼痛、脉阴阳俱紧,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太阳经气运行不畅。条文未言有汗无汗,依其营阴郁滞的病理方面与上条营不内守比较,自寓无汗之意。寒邪犯表,影响胃气和降而上逆,则可见呕逆。对太阳病中具有卫阳郁遏、营阴郁滞病理特点的证型,仲景名为太阳伤寒证。

太阳病或已有发热,或尚未发热,是指发热出现的迟早,反应感邪轻重不同,病人体质强弱有异。然而不论发热出现的迟早,以见恶寒无汗、体痛、脉浮紧,即可辨为太阳伤寒证。

承淡安《伤寒论新注》:本条太阳病,言初感外邪,皮肤小血管收缩,竖毛肌收缩,汗腺密闭;若其人之神经灵敏者或抵抗力之强盛者,血液循环加速,加强体内抗菌功能,遽起发热的症状;若其人体弱,抵抗力不能遽然而发者,或神经滞钝者,其发热之起则转迟缓。不论其发热之起与未起,其皮肤之表层因外邪所袭,必见恶寒之证象。当皮肤紧缩,汗腺闭而不通,则体温之放散失去调节,内部之浊热与疲劳物质充斥于肌肉筋骨之间,神经备受压迫刺激而为疼痛,故曰必恶寒,体痛。其呕逆者,以本身之浊热与水气不能向外放散,则向上涌,延髓部之呕吐中枢神经倍受刺激,引起胃神经的反射而作呕吐。脉之见紧者,以外邪袭于皮肤表层,皮肤紧缩,皮下神经亦起紧张,故脉管亦弦劲有力,搏指成紧象。其曰脉阴阳俱紧者,指头、手、足三部之脉。古人诊脉,人迎、寸口与跌阳并诊。仲景《伤寒论》自序曰“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跌阳三部不参”云云,可见脉阴阳俱紧之阴阳,指上下之脉而言;上者为阳,下者为阴。注家都以尺、寸言或浮、沉言,仅拘泥于手部烧动脉的成见而言之。

紧脉,为脉搏见弦硬有力之象。以指按之,医者之手指直觉搏动有力,于跃动流利之中脉道为紧束而具坚硬之象。盖脉管周围有神经,中为血液流动,血行充满于内,神经紧张于外,于是脉管弦直,搏动有力而呈紧象。身疼痛,因神经有舒缩血管的纤维,加速或阻遏心搏的纤维,以致皮肤痛觉感受器的神经感受压迫刺激而紧张作痛。《脉诀》主弦紧为寒,弦紧为痛者,实具有理由也。此名伤寒,乃指发热者初起,病在肌表时,发热、无汗、恶寒的太阳伤寒,与西医所谓传染病之有伤寒杆菌在肠中的伤寒不同,不得误混。本条伤寒初得病时,其人如未发热,则脉为紧;已发热后,则脉浮紧。故浮紧为太阳伤寒病已发热之定脉。太阳病有中风证,有伤寒证。如首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中风与伤寒的共通证;其不同点,中风有汗出,伤寒则无汗中风脉浮缓伤寒脉浮紧为别。初学者于此等处宜分辨其异同点,即知仲景辨证的规律。本条之舌证:舌质当为正常红润或淡润,苔则薄白而润,或苔较厚些

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直指经气之病名,分别病状,则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先见恶寒,是先发于本阴也。寒邪闭郁,经气不得外通于皮毛,则体痛。寒邪闭郁,谷气不得旁达以充身,则上逆而为呕逆。其脉象本阴与标阳,俱起紧张之状者,亦由于外不得通,内亦受束缚故也。统括病状,以恶寒为特征,变易六淫之病名,则曰伤寒。

古人诊法,分取手太阴之寸口,足少阴之太溪,足阳明之人迎,为诊法纲领。以手太阴肺,为脉之大会,足少阴肾,为脉之资始,足阳明胃,为脉之资生,其穴皆动而不休。《伤寒论·序》云:“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跌阳,三部不参。”而《金匮要略》则每以寸口跌阳少阴三者对举,而不称人迎何也?盖取跌阳亦即人迎,以其上下同为一脉,所谓胃脉在足,较为易诊故也。凡三阳之气层,上为标阳,下为本阴;三阴之气层,上为本阳,下为标阴。其标阳与本阳者皆在上,则诊于人迎;标阴与本阴者皆在下,则诊于足之少阴。《伤寒论》内省文,则曰脉阴阳俱紧,曰脉阴阳俱浮,曰阳浮而阴弱等。脉之阴阳,皆有一定之穴口,不是指尺寸而言。若是单指尺寸,必有声明,如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如寸脉微浮,胸中痞硬,如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等。若是遍诊各穴,亦必声明,如《金匮要略》有云:“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等。成例甚多,注家或以寸口之尺寸 为阴阳,或以寸口之浮沉为阴阳,皆误。至独言脉象,不言阴阳者,如太阳病脉浮紧,少阴病脉微细沉等,皆指寸口而言,以寸口为脉之大会,为必诊之穴故也。

陈逊斋《伤寒论改正并注 》:上节言中风,此节言伤寒。伤寒者,感受寒邪也。受寒之后,卫气因而发生变化,故复见发热。寒先得而后化热,故太阳病初得时,发热容有快缓,而恶寒则必立见也。体痛者,寒邪侵人,气血之流行顿受障碍也。呕逆者,外而皮肤毛孔,内而呼吸气管,均为寒气所束,气不能散达,乃郁而向上逆也。阴为尺脉,阳为寸脉,阴阳皆紧者,卫气郁迫过甚,故血管被鼓动而紧张也。《经》云:“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荣者,血也,血在脉中,故脉为血管,卫者,气也,气在脉外,故有左右血管之力也。由此可知脉形之大小,关于荣血之多寡;脉搏之浮沉,由于卫气之强弱。

朱壶山《伤寒论通注》:膀胱为太阳寒水之腑,化气上达,补助胸中大气;化气外达,充满周身卫阳。大气既为诸气之纲领,自然吸紧卫气,使寒邪无隙可乘。若大气不强,卫气亦弱,寒邪得外袭皮毛,先从背入太阳经。背者足太阳经之部位,循脉上头,太阳所以有头项强痛之症。寒闭皮毛,内阳不得外出,凑集皮间,郁而发热。其未即时发热者,寒气强,阳气弱,阳为寒却,暂不发热,移时必一身手足壮热,营气与卫气并郁而发故也。然总为外寒所战胜,邪胜正负,必然恶寒,无风时即空气亦觉其寒,非若中风病,有风始觉其寒也。体痛者,寒伤通体太阳之气。呕逆者,皮毛属肺,《内经》曰肺恶寒,肺为寒束,气不下行,合胸隔痰水,反而上逆也。脉阴阳俱紧者,太阳为周身卫外之阳,忽为风寒所袭,逼阳内陷,与脉相并,其脉当作起伏有力之势,而寒气缩束之力,又将卫阳之气束紧,逼压脉道,使不得起伏波澜,惟现弦直有力之象,甚至左右动弹,混合阴脉、阳脉而一致也。名日伤寒,示与中风有别。

《今释》者谓人骤然遇冷气,必凛然而寒,因之皮肤收缩,汗孔结闭,故肌肤起粟。浅层动脉收缩,血液不达肌表故皮色苍白。此等机转,乃不随意神经之反射作用,所以应付外界气温骤落之变化,即为太阳伤寒之始病。体温既不能照常放散,而司血行之神经,初不因此失职,反因肌表感觉寒冷之故,血液愈挟高温以向外,故脉浮而发热。虽已发热,反觉皮肤与空气之冷热相差愈甚,故愈觉恶寒。皮肤愈缩,汗孔愈闭,故无汗。浅层动脉之神经,随皮肤汗腺同时收缩,血液复继续亢盈不已,故脉紧张。神经受充血压迫而体痛。胃气因向上之趋势而呕逆。此解亦自言之成理,惟中医气血并重,故《经》日血在脉中,气在脉外。浮紧者虽关血管,而辅之者实为气分。《今释》者认血不认气,视脉之强弱,以定血之充盈或衰减,与中医所谓脉者,其认识截然不同。且不重视脉学,又急纳中医入科学之轨道,不可通而强通之,宜每遇一难解论文,自认非科学知识所能晓者云。

包识生《伤寒论讲义》:上法言风曰中,此法言寒曰伤,文字上已有轻重之分别,其邪气之利害可知。上法无必字,虽中风邪或有不恶风者;此法加必字,则可知伤寒一症,无论其热之已发未发,体之属强属弱,必先现恶寒也。凡痛皆气血不通之所作。人体之寒热平均,则人无病。今伤寒邪,人身之寒度增加,而营卫失其常行之度,滞留不利,故身体疼痛也。寒邪漂悍,侵人肌肤则腠理闭塞,正气被迫,不能排泄于体外,故由内腑上冲,从口而出,作呕逆也。中者,邪纵来也,必有空隙可乘,邪始能入肌腠。伤者,邪横来也,无空隙邪亦能人肌腠,且虽伤一部分,顷刻必传于周身。中风则不然,中一部则一部生病,虽能传经,其时候亦无伤寒之速。

此言寒伤太阳经发现脉症之确据也。夫寒属阴邪,为空气之冷者,冷气伤人,故或已发热之后,或未发热之前,而必先见恶寒之症也。但寒邪重而正气旺者,即发热而病剧;寒邪轻而正气弱者,缓发热而病轻。按恶寒与恶风,又绝然不同:恶寒者,虽室内帐中,厚其衣被,犹觉其寒:恶风者见风始恶,无风则自若也。按风性缓,寒性急,为物性自然之理。如夏日之风,虽烈风不见其雄;冬日之风,纵微风亦觉其猛,以其寒急热缓,物理自然之性故也。

刘绍武《刘绍武讲评伤寒杂病论》:

正误:本条为太阳伤寒麻黄汤证,与太阳病作鉴别。太阳伤寒多有咳喘,参第35条,“呕逆”为“喘逆”。

归类:太阳伤寒为表寒实合证。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太阳病,为表阳证,是迟早要发热的,不过开始得病的时候,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一定是怕冷的,所以恶寒是表证的一个特征。而且不汗出的怕冷(麻黄汤证)要比出汗的怕冷(桂枝汤证)严重得多,大青龙汤证怕冷就更厉害。一点不出汗,人体的气息不得旁达,俱向上撞,故而呕逆。中风的桂枝汤证也不是不往上撞、身体不疼,其亦有干呕、身上疼,但是没有伤寒证严重。伤寒证全身的血管都充血疼痛,就不光是头项疼了,这就是有汗、无汗的区别,有汗的脉紧,无汗的脉缓。这个阴阳俱紧,就是上下脉都紧,界限分明。这一类的太阳病,就叫作伤寒证。古人因为这类太阳病必恶寒,恶寒明显,故称“伤寒”,这个命名是很有味道的。“伤者伤于外也”,就是皮表不开,汗不得出,只要一汗出,病就好了,病邪比较浅,故名“伤寒”。

这三条,第一条讲述太阳病的提纲,也就是概括的特征,在这种太阳病里再细分,有两种,一种太阳中风,一种太阳伤寒,主要的差别,一个是汗出,一个是无汗,由汗出、无汗产生的证候就不同了。

陈慎吾《伤寒论讲义》:太阳病是风寒侵表之证。正气充足者,得病之初即能发挥抵抗力于表而见发热。正气不足者,已病之后抵抗力不能达表,未能如期发热(未发是现在尚未发,非将来不能发也)。无论其已否发热,必见恶寒,若兼见体痛、呕逆、脉三部俱紧者,即以伤寒名之,仍先具太阳病之脉证,故脉紧为浮紧。

伤寒多病于天气寒冷之时,但无论在任何时令,体热必较空气为高而恶寒。恶寒时皮肤愈缩,汗孔愈闭,体温愈不得放散,热则愈高。如此迭为因果,遂成发热、恶寒、无汗之证。此即人体抵抗御侮之自然现象,皮肤汗腺收缩,浅层动脉亦同样收缩,同时气血复充盈于浅层动脉中,遂呈脉紧现象。表闭血充则在肌表之神经受强力压迫,见体痛。胃气不能畅达于外,因逆而向上,遂作呕逆矣。发热原因前已详述,本节发热盖因散温机能衰减之故耳。中风有汗,伤寒无汗。本条虽表,明言以脉紧,故知无汗。

倪海厦《人纪-伤寒论》: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暂且不管,“必”,就是一定有的症状,一定有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这就叫作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这在临床上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没有,因为人的体质不一样,体质好的人,得到伤寒会发热,体质不好的人,看不到发热,病直接进到里面了,但一定有的症状是恶寒,怕冷的现象。水停在表面上,会感觉到冷,水停滞,造成温度下降。人的神经,血脉系统,是一直在循环,突然这部份被寒束到,产生障碍,神经没有好的营养去供应,病人会感觉到痛,这个痛就是因为压力而且冷,所以要把水排掉,如何把水排出去,同时把病毒排出去?因为人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水份,如果攻的太过,结果感冒好了,人也脱水了,所以在排水的同时,要把丧失的津液同时补足。为什么会[呕逆]?一般来说,当病情进入少阳的以后,会有呕逆的现象,但在这里并不是进入少阳,而是病人本身肠胃有问题的人才会产生的现象,或平常肠胃很好,而大饱大饥之后或吃坏肚子上吐下泻的时候,感冒进来,才会呕逆,呕逆就是东西吃不下去,并不是每个人得到伤寒都会有呕逆的现象。脉阴阳俱紧,阴阳脉,过去有两派说法,一说左手为阴,右手为阳;左手为血,右手为气。一说轻轻摸到表面上跳得紧数强,重按到骨边,跳的更强,表是阳,里是阴,这二说法皆可。现在我们来做个总结,所谓阴阳脉,所谓寸为阳、尺为阴.这在临床上是最有用的,所以临床上摸到寸脉与尺脉都是又浮又紧.就是脉阴阳俱紧。

太阳病,有一种会流汗,没有恶寒,但风吹的很难过,病人会发热、发烧(中风),有一种没有流汗、恶寒、怕冷、全身骨节酸痛,这是因为水排不出去(伤寒)。中风为什么不会骨节酸痛,因为水排得出去,所以滤过性病毒千百种,只分这两种就好了,按症处方,就是辨症论治。若以节气来看.“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所以在霜降到春分这段期间,被寒气所伤,就称为伤寒。因为寒气乃是冬天的正气,所以被冬天的正气所伤而产生的伤寒,并非疫病,所以不会传染。在南方一样有伤寒证,在美国佛罗里达很多,例如长时间在冷气房工作,或是游泳突然跳进冷水中,都可能出现伤寒证。如果是身体很强的人,吹了冷气,可能只是皮肤痒一下就好了,所以平常要保养身体,除了食物选择以外,就是要把肠胃保养好:人体要清灵、天是虚灵,人是清灵的意思,就是食物进入身体,二十四小时就要排出去,新陈代谢很好,就是“清”而能够“灵动。我们临床使用麻黄或桂枝,就是看病人有汗或是无汗,就是中风与伤寒这两种病症的区别。

吕英《伤寒一元解》:

1.此条太阳病反映的是毛皮被寒邪侵犯,毛皮以内是正气,邪气初犯,发热与否是根据正气与邪气相争的程度而定,正邪相争剧烈必发热,若正强邪弱或邪盛正弱,则二者相争在临床中未必发热。此外临床上还有一种属邪少虚多的发热。

2.此条太阳病反映的是太阳寒水之气中寒气为主侵犯人体,依据“凡病皆为本气自病”,太阳表元气不足以卫阳不足为主,阳虚生寒,同气相求,寒邪入侵,故必恶寒。

3.太阳主一身之表,寒凝经脉故体痛。

4.太阳统卫气,主一身之皮毛;肺主气,外合皮毛,故二者共主表。寒邪入侵,肺气不降,人身圆运动肺胃同主降,同俱土金二德,肺气不降影响胃气失降,故呕逆。

5.寒邪入侵太阳表,毛皮以内是正气,正气抗邪于毛皮之表,故寸关尺三部脉俱紧,即原文“脉阴阳俱紧”。

刘渡舟《伤寒论诠解》:本条为太阳伤寒证的脉证提纲。

在太阳病提纲脉证的基础上,若恶寒之证突出而或已发热、抑或尚未发热,此时身体疼痛、呕逆、脉来阴阳皆浮而紧的,则为太阳病伤寒证。“必恶寒”,强调了恶寒的必然先见。寒邪客表,寒为阴邪,其性凛冽,比风邪伤人为重而且深,也最易伤人阳气。卫阳被伤,肌表失其温煦,故恶寒必见,而且虽身居密室,复被向火,也不能减轻。寒性凝敛,表闭无汗,卫阳必郁。待阳气闭郁到一定程度,方表现为发热,故伤寒之发热就不如中风之迅速。但也有素体阳盛,感寒发病立即出现发热的,所以用“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这种未定之词,以示发热有早有晚。伤寒发热缘于表闭阳郁,故以干热灼手而无汗为特点,这与中风证发热肌肤潮润而有汗迥然不同。“体痛”即周身疼痛,是太阳伤寒主证之一。寒性凝涩,伤人可外闭卫阳而内郁营血,使营卫气血涩滞不利,故周身疼痛特别明显,《内经》谓“寒主痛”正是此证之机。“呕逆”,是寒邪束表,里气上争,胃气上逆的反映;若寒邪影响肺气不利时,还可兼见喘咳等证。“脉阴阳俱紧”是指寸关尺三部之脉都见浮紧,“脉阴阳”是指尺、寸之脉。脉浮主邪在表,脉紧主寒、主痛、主邪气实。伤寒表实无汗,卫闭营郁,所以表现为脉浮而紧张有力,与太阳中风汗出营弱的浮缓脉不同。太阳病伤寒证,若寸关紧而尺脉迟,或寸关紧而尺脉弱的,则为伤寒夹虚之证,治当另作别论,不可发汗。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表证。中风为风阳伤卫阳,卫外失司,营阴外泄,故以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为主证,属太阳病表虚证。伤寒为寒邪直透营卫,卫闭营郁而见恶寒、发热、无汗、体痛、呕逆或喘、脉浮紧等证,属太阳病表实证。其中有汗与无汗则是两证鉴别的要点。

陈亦人《伤寒论译释》:本条在太阳病提纲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伤寒证的主要脉证。不论已发热,或尚未发热,因风寒等外邪袭表,卫阳被郁,病初起就必然发生恶寒。未发热不等于始终无热,只是因卫阳郁闭较甚,未能及时向外抗邪,而暂未发热,当卫阳郁闭到一定程度,发热自会表现出来。发热的迟速,固然与感邪的性质有关,而体质因素尤为重要,不应专责之于邪气。卫阳郁闭则营阴亦必郁滞,经气运行不畅,则身体疼痛;胃气被外寒所束,不能顺其下降之性,则上逆作呕;皮毛闭塞,肌肤敛束,则脉象浮紧。

本条脉证与上条相比,上条为太阳表虚证,本条为太阳表实证,不难鉴别。注家对未发热原因的解释,都认为是“寒邪凝敛”,忽略了体质因素,这是不全面的。柯氏指出:“即发热之迟速,则其人所禀阳气之多寡,所伤寒邪之浅深,固可知矣。”联系到正邪两个方面,迥出诸家,无疑是正确的。伤寒不是单纯伤于寒邪,程氏提出“寒必兼风”,这一论点也是能够成立的。不过,他与柯氏都主张脉阴阳俱紧为浮沉俱紧,却不如方氏“阴谓关后,阳谓关前”的解释确切。尤氏对恶寒机制的说明似乎有理,实际纯属附会,不足为训。但是,他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伤寒与中风的辨证要点,则重点突出,颇有执简驭繁的指导作用。

李克绍《伤寒论讲义》:太阳伤寒,是寒邪外束,汗孔郁闭,故属表实。恶寒是表阳失职,不能卫外;体是经气不利,荣卫不畅;是阳气所遏不外越而上逆之故;表闭阳郁,荣阴不泄,故脉尺寸俱紧。本证既是表实,必然无汗。至于“或未发热”仅是个别的暂时现象,不久还是要发热的。

小结:太阳表证,亦叫太阳经证,分表虚、表实两大纲,表虚为中风,表实为伤寒。

风寒伤人,先中于皮毛,卫行脉外,故卫先受之。卫气主司开合对人体起着调节作用,卫气受邪,则开合失职。若开而不合,即成为汗出、恶风、脉浮缓的中风证;若合而不开,即成为无、恶寒、脉浮紧的伤寒证。由于汗出则荣弱,无汗则荣不弱,故中风伤寒的变化与治疗,亦各自成体系,不容混淆。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本证成因:寒邪袭表。

主症和病机:必恶寒,强调恶寒必定先见而且比较严重。因为太阳伤寒是寒邪伤人肌表的证候,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寒邪袭表,卫阳被伤,温煦失司,故必恶寒。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有的人已经发热,是风寒袭表,卫阳能及时达表抗邪,故发热较早出现;有的人还没有见到发热,是感受风寒较重,卫阳郁遏,或体质素弱,卫阳不能及时达表抗邪,故发热较迟出现。但是不论迟早,总会有发热。也就是说,太阳伤寒证的发热可以有迟有早,但终究会出现。如无发热,就不可以称之为太阳伤寒,而属少阴伤寒了。体痛,周身疼痛,这是伤寒的主要症状之一。寒性凝涩,寒主收引,寒主痛,寒伤肌表,不仅外闭卫阳,而且内郁营阴,使营卫气血凝滞,筋脉拘挛,故见周身疼痛。呕逆,为寒邪束表正气抗邪于表而不能顾护于里,里气升降失常所致,里气升降失常是表证常见的兼证,可以见呕逆,也可见食欲不振,或下利,或不大便等。脉阴阳俱紧,即寸关尺三部脉俱现浮紧之象。浮主邪在表,紧主寒邪盛这是由于寒主收引,使筋脉拘挛所致。以上诸证反映了太阳伤寒证寒邪袭表,卫闭营郁的病机。既属卫闭营郁必然无汗,这也是太阳伤寒证的主要特征之一。因其以无汗、脉紧为特征,故后世医学家又把太阳伤寒称为风寒表实证。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太阳表证。太阳中风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以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为主症,属太阳病表虚证:太阳伤寒,为寒邪闭表,卫闭营郁,以恶寒、发热、无汗、身痛、脉浮紧为主症,属太阳病表实证。其中鉴别的关键在于有汗和无汗。

姜建国《伤寒论讲稿》:本条论述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脉症特点。本条也是承接第1条的太阳病提纲证,并与上条的太阳中风证相对而言,其中体痛与脉阴阳俱紧是辨证的重点。

太阳病是必然要发热的,这就是“或已发热”的意思。但是具体到太阳伤寒证,就可能有意外的情况,因为寒邪的特性是凝敛的,容易郁闭卫阳.在伤寒发病的初期,卫阳被寒邪郁遏难以伸展,就有可能出现暂时的“或未发热”。不论已经发热的,或者是还没有发热的,恶寒是必然的。寒邪外束,卫阳被遏,失于温煦,所以首先是“必恶寒”。寒性凝敛,阻遏经络,不通则痛,一定会身体疼痛。寒性凝敛,经脉收引,脉必然呈现紧象。至于呕吐,不属于必见症,这是寒邪犯胃,胃气上逆。本条与上条的太阳中风证,同属于太阳表证,但是有虚实的区别一太阳中风证为表虚证,太阳伤寒证为表实证。两者在脉症上,以发热的迟早、体痛的有无、汗出与无汗、恶风与恶寒、脉缓与脉紧作为鉴别的要点,尤其是汗出和脉紧更为重要。

[疑难解析]

(1)或未发热一一有详有略写作体例与会通全书的问题:首先应该指出的是,“或”字,具有不确定的意思;而“未”字,却不是“不”字的意思。所谓的“或未发热”,只是暂时还没有发热的意思,与无热恶寒的“无热不能混为一谈。同时,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太阳伤寒证虽然有的时候具有或未发热的现象,但是一旦发起热来,其热势比起太阳中风证说来严重得多。原因是中风证有汗出,只要出汗,体内的阳热就有“热越”的机会,所以仲师称中风证的发热特点是“翁翕发热”。伤寒证则恰恰相反,寒邪郁闭卫阳愈重,发热就会愈重,所以伤寒证有阳郁心烦的大青龙汤证和阳郁致衄的热迫血行证。其二,太阳伤寒证的或未发热,为提纲证没有发热提供了佐证。恶寒与发热这两个症状相比较,恶寒更能突出太阳表证的特征,第3条的“必恶寒”的“必”字,就提示了这一点。这也是后世医家说的“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的意思。“或未发热”,还提示了我们研读《伤寒论》要重视仲师的写作体例问题。有详有略是他惯用的写作手法,也可以叫做“省文法”。正是因为太阳伤寒证有或未发热,而或未发热的前提是三阳病本来就应当发热,所以在提纲证中就可以省略了。省文写法一般是前详后略,而在这里是属于前略后详的。省文的本身,就说明了会通全书读《伤寒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脉阴阳俱紧一一逻辑思维的问题:关于脉阴阳的“阴阳”,后世注家有二种解释:一种以脉的部位分阴阳。也就是说,阴阳指的是尺部和寸部,以关为界,关前为寸属于阳,关后为尺属于阴。脉阴阳俱紧,就是寸关、尺三部脉都紧的意思。二是以取脉手法分阴阳。意思是轻手浮取的为阳,重按沉取的为阴,这种说法就有问题了。问题其一,是言之无据,也就是说缺乏理论根据。查遍古今的脉书,有用浮沉脉象来分类阴阳的,从来没有用浮沉取脉手法来分类阴阳的。话又说回来,手法怎么能分阴阳?请问:什么是诊脉的阳法?什么是诊脉的阴法?问题其二,是于理不通,也就是说缺乏逻辑思维。仲师于第6条有“脉阴阳俱浮”的说法,假设按照取脉法分阴阳来推理的话,浮取为阳,脉“阳浮”还可以勉强讲得通。但是沉取为阴,按这个解释的话,脉“阴浮”就应该是脉沉取为浮,请问:沉取如何能得“浮”脉?我们品读经典很容易浮于表面,顺文释义,很少有人从思维的角度,比如逻辑思维,来考虑一下,这种说法究竟合适不合适?脉阴阳的注解,就存在这种问题。

肖相如《伤寒论讲义》:本条提出太阳伤寒证的脉证提纲。

太阳伤寒的临床表现,在第1条太阳病基本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基础上又见下列症状:发热或未发热、恶寒、身体疼痛、呕逆、脉阴阳俱紧。太阳伤寒证又称太阳表实证。所谓表实,是指素体壮实、肌腠固密。太阳伤寒证的基本病机为“营卫不调”之“卫闭营郁”,即卫阳郁遏,营阴郁滞。其病因病机与感受的寒邪较重,素体腠理致密有关。太阳伤寒证是太阳病的另一重要类型。与第2条一样,本条也冠以太阳病,因此,其主要脉证也应结合第1条理解,即脉紧当为浮紧,体痛之外必有头痛。寒邪袭表,卫气抗邪,正邪相争,必然发热,故发热是太阳伤寒的主症之一,参考第35条第46条可知。但本条言发热用“或已”“或未”不定之辞,说明太阳伤寒的发热有迟早的不同,其原因与感邪的轻重、体质的强弱有关。“已发热”是素体阳盛之人感邪发病,则发热较快出现;“未发热”则是感受寒邪较重,卫阳郁闭较重,不能及时达表抗邪,则暂时不发热,当卫阳郁闭到一定程度,发热方表现出来。文中“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这句话说明发热有迟早之不同,也指出发热是终究要出现的。太阳伤寒证的基本病机为“卫闭营郁”,结合第35条可知,太阳伤寒当有无汗之症,故太阳伤寒的发热为干热灼手而无汗,这与太阳中风证发热、肌肤潮润而有汗迥然不同。“必恶寒”,说明恶寒必然最早出现,因为寒邪侵袭体表,卫阳即被郁遏,故起病即有恶寒寒邪束表,不仅卫阳被遏,而且易使营阴郁滞,从而使太阳经气运行不畅,故周身疼痛特别明显,《内经》所谓“寒主痛”正是此证之机。寒邪束表,表气郁闭,里气不和,进而影响胃气的和降,出现呕逆(但非太阳伤寒之主症),若寒邪导致肺气不利时,还可兼见咳喘等症;脉阴阳俱紧,即三部脉俱现浮紧之象,浮乃正邪相搏于表,紧乃卫阳郁闭,营阴郁滞不利所致。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是太阳病的两种不同类型。太阳中风证多见于平素体质较差,肌腠不固之人,常易患病,偶感寒邪,以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为主症。太阳伤寒证多见于平素体质壮实,腠理固密之人,常在感寒较重的情况下发病,以恶寒、发热、无汗、体痛、脉浮紧为主症。两者之间有体质强弱和感邪轻重的差异,在临床辨证方面则以有汗与无汗为鉴别点。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