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听百家言—汇集名家伤寒论条文注解】第4条第5条 伤寒传经
2024
05-28

【听百家言—汇集名家伤寒论条文注解】第4条第5条 伤寒传经

老郑 大龄岐黄学童 2024-01-14 10:04 广东

[4]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太阳主表,一日则太阳受邪,至二日当传阳明,若脉气微而不传。阳明胃经受邪则喜吐,寒邪传里者则变热。如颇欲吐,若烦燥,脉急数者,为太阳寒邪变热,传于阳明也。伤寒二三日,无阳明少阳证,知邪不传,止在太阳经中也。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天寒之所折,则折阳气,足太阳为诸阳主气,其经夹脊膂,贯五藏六府之俞,上入脑,故始则太阳受病也。以其经贯五藏六府之俞,故病有藏府传变之候。

柯琴《伤寒论注》:太阳之浮,不兼伤寒之紧,即所谓静也。脉静证亦静也,无呕逆烦躁可知,今又有发热恶寒,头项强痛,不须七日衰,一日自止者,正此不传之谓也。若受寒之日,颇有吐意,呕逆之机见矣。若见烦躁,阳气重可知矣。脉急数,阴阳俱紧之互文。传者,即《内经》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之传,乃太阳之气,生热而传于表,即发于阳者传七日之谓。非太阳与阳明少阳经络相传之谓也。欲字若字,是审其将然,脉之数急,是诊其已然,此因脉定证之法也。

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者,是言见证之期,非传经之日也。岐伯曰: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膺背两胁,亦中其经。盖太阳经部位最高,故一日发;阳明经位次之,故二日发;少阳经位又次之,故三日发。是气有高下,病有远近,适其至所为故也。夫三阳各受寒邪,不必自太阳始,诸家言二阳必自太阳传来者,未审斯义耳。若伤寒二日,当阳明病,若不见阳明表证,是阳明之热不传于表也。三日少阳当病,不见少阳数证,是少阳之热不传于表也。

尤怡《伤寒贯珠集》:寒气外入,先中皮肤,太阳之经,居三阳之表,故受邪为最先。而邪有微甚,证有缓急,体有强弱,病有传与不传之异。邪微者,不能挠乎正,其脉多静,邪甚者,得与正相争,其脉则数急,其人则燥烦而颇欲吐。盖寒邪稍深,即变而成热,胃气恶邪,则逆而欲吐也。

卢之颐曰《仲景伤寒论疏钞金錍》:静非宁静,对数急言。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当阴阳俱浮紧,证当头项强痛,发热恶寒,体痛呕逆,正脉静而证亦静也。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人之言伤寒者,动曰传经,其所以然之理难言也。有正传,有邪传,有阴阳表里之气相传,有六经连贯之气相传。请以阴阳表里之气相传者言之:伤寒一日,太阳之气受之,然太阳与少阴相表里,脉若安静而不数急者,为只在太阳,而不传于少阴也。颇欲吐者,即少阴欲吐不吐之见证,若兼见足少阴之躁,手少阴之烦,诊其脉数急而不安静者,过病太阳之气,中见少阴之化,为传也。伤寒如此,中风亦然。

又以六经之气相传言之,伤寒二日,当阳明主气之期,三日当少阳主气之期,阳明之身热自汗,不恶寒反恶热之外证不见,少阳之口苦咽干目眩之外证不见者,为气之相传,而病不与气俱传也。伤寒如此,中风可知矣,二经如此,他经可知矣。汪苓友《伤寒沦辨证广注》:此言伤寒,乃兼上中风之证而言,下言二三日伤寒,亦仿此。脉静者,谓浮紧者不甚紧,浮缓者不甚缓也。以外来风寒之邪约略言之,则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成注云:“阳明胃经受邪则喜吐”,颇欲吐者,言不但干呕作逆,直欲大吐,乃病进之兆也。躁烦者,热郁之极,脉数者,一息五六至之谓,急,疾也,言太阳病,欲传入阳明,不惟脉紧者数而急疾,即缓脉,亦变而为数且疾也。

黄元御《伤寒悬解》:伤寒、中风,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日传一经,六日而遍,此定数也。诸所谓不传者,言不传脏腑,并非不传经络。伤寒惟传经一事,讹谬百出,道理未为难解,自是医法不明耳。

浮紧之脉,断不能静,设脉若安静者,为不内传。若经邪郁迫阳明、少阳之经,胃气上逆,颇欲作吐,与夫烦躁不宁,脉候急数者,是其表邪束迫之重,与经气郁遏之极,此为必将内传也。太阳经病,里气和平,阳不偏盛,则不内传于腑,阴不偏盛,则不内传于脏。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安静者,为不传,谓不传于脏腑,非谓不传于六经也。程氏以为温病传经,伤寒不传经。果不传经,是伤寒一日,病在太阳,若脉候安静,则一日而汗解也。既是伤寒,安有一日即解之理?若不经汗解,六经部次相连,安有太阳既病,但在此经,绝不握经而内传者乎?其谓数日仍在太阳,数日方过阳明,支离不通矣。又言或从太阳而阳明,或从太阳而少阳。阳明在太阳少阳之间,既过阳明而传少阳,阳明何以不病?若不过阳明,何由而及少阳?后世庸妄,旧有直中阴经之说,未知三阳在表,何由超越三阳而内及阴经也。此皆下愚之胡谈,不足深辨也。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此定法也。二日、三日,无不传阳明、少阳之理。若阳明、少阳之里证不见者,是但传三阳之经,而不传阳明之腑也。阳明病,皆腑病,非经病,故曰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胃家一实,则病邪归腑,终始不迁,虽未尝不传三阴之经,而不复人三阴之脏,所谓阳明中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以其阳尽而阴退也。至于葛根汤证.则腑病之连经,而胃热之未实者,即其桂枝、麻黄二证,亦阳明之经病,未成阳实之腑病者也。二三日中.不见阳明胃家实证,此为不传阳明之腑也。少阳病,小柴胡证,皆脏腑病之连经,亦非但是经病。缘脏腑经络,表里郁迫,故柴胡诸证,久而不罢,有至八九日,以及十三日,且有过经十余日者。若不连脏腑,但在经络,则三日少阳,四日已见太阴经病证,五日已见少阴经病证,六日经尽而汗解,何得少阳一经之证如此久远,而不退乎!即其麻黄一证,亦少阳之经病,未成内连脏腑之证者也。二三日中,不见少阳柴胡证,此亦为不传阳明之腑也。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伤寒者言邪,太阳者言正,脉若静者,太阳正气自和,故为不传。颇欲吐者,即少阴之欲吐不吐也。若躁烦者,感少阴阴寒之气则躁,感少阴君火之气则烦。脉数急者,诸数为热,诸急为寒,寒热相持而脉不静。此太阳受邪而感少阴之气化者,为传也。

伤寒传经并一日太阳,二日阳明等,自古未明,今愚略陈其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论六气司天,六气在泉,皆始于厥阴,终于太阳。无病之人,六气循行,亦从厥阴而少阴,少阴而太阴,太阴而少阳,少阳而阳明,阳明而太阳。若伤寒一日,太阳受病,则从阳而阴,从三而一。须知本论中纪日者,言正气也;传经者,言病气也。正气之行,每日相移,邪病之传,一传便止。本论有脉静为不传者,有不见阳明少阳证为不传者,有作再经者,有过经十余日不解者。夫病解则其行复旧,仍从一而三,不解则从三而一,此纪日传经之大概也。若谓风寒之邪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而传三阴,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而传三阴,则非矣。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一日太阳受之,太阳主表而属外,故外者先当也。静谓恬退而和平也。紧退恬静和平,其为不传而欲愈可诊矣。颇欲吐属上,言不甚,待吐而不吐,呕逆未全止也。燥,干也。数,五六至以上也,其主热。急,躁疾也,欲传而加进可知也。

上条举太阳而以脉言,此复举阳明、少阳而以证言,次第反复互相发明也。然不传有二:一则不传而遂自愈,一则不传而犹或不解。若阳明、少阳虽不见,太阳也不解,则始终太阳者有之。余经同推,要皆以脉证所见为准,若只朦胧拘拘数日以论经,则去道远矣。

程应旄《伤寒论后条辨》:脉浮缓者安于缓,脉浮紧者安于紧,总无躁动之脉相乘,此之谓静,静则不传。

吴谦《医宗金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当脉浮紧,或汗或未汗,若脉静如常,此人病脉不病,为不传也。初病或呕未止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此外邪不解,内热已成,病势欲传也。宜以大青龙汤发表解热,以杀其势;或表里有热证者,则当以双解汤两解之也。

伤寒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此其常也。若二三日,阳明证之不恶寒、反恶热、身热心烦、口渴不眠等证,与少阳证之寒热往来、胸胁满、喜呕、口苦、耳聋等证不见者,此为太阳邪轻热微,不传阳明、少阳也。

喻嘉言《尚论篇》:脉静者,邪在本经,且不能遍,故不传经。颇欲吐,外邪内搏,身烦、脉数,寒邪变热,必传经也。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即误治亦止留连于太阳一经已。

沈金鳌《伤寒论纲目》:一日,约辞,非定指一日也。脉静者,太阳伤寒脉浮紧,仍是浮紧之脉,未尝他变也,故病仍在太阳,而亦未他传,此据脉知之,而太阳诸症自在可见。若更验之于症,胸中之阳为在表之寒所郁,因而欲吐躁烦,脉又不静,而浮紧变为数急,太阳之邪,势必入裹而传阳明。盖欲吐躁烦,皆阳明胃症也,此又兼审脉症而知之。

张锡驹《伤寒论直解》:伤寒二三日,当阳明少阳主气之期,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气之相传,而病不与气俱传也。可见伤寒不拘时日,总以见证为主,若不见症,即阳明少阳主气之期,亦不得为传也,他经亦然。

魏荔彤《伤寒论本义》:此条乃太阳伤寒,传经不传经之辨,以便分汗下之治也。上篇太阳伤风,别条云:“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行其经尽故也。”若欲再作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此就太阳伤风之传经、不传经言之也。今此条乃就太阳伤寒之传经不传经,严其辨也。一日太阳受之,约略其初感之时,非可一日计也。脉若静者,仍为浮紧,无他变也。此则虽由一日至日久,病仍在太阳,仍当从初病之治,治表也。故曰不传也。不传者尚在太阳,而未传他经,不可改他经之治也。此于脉审之而知也。则本经诸证俱在,亦可知矣。若见之于证,胸中之阳,为寒邪在表所郁,为逆上,为颇欲吐,为躁烦,其脉又不静,而变浮紧为数急矣。知其太阳经之邪,渐入里而犯阳明,故曰传也。于吐于躁烦,知皆胃经之证,传者传阳明也。此于证脉兼审之。而胃实与未实之间,表里之治,一如上篇伤风传阳明所言,无容混也。仲师惟恐人以日数拘滞也,又申明之曰,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正见此二经之证,既不见脉,必不变,即由二三日至日久,何非太阳表邪之治乎。慎忽刻日为期斯可矣。《内经》云:热病者,伤寒之类也。亦须活看。见热病乃伤寒之郁而成者,风寒感人,初则为寒,久则为热,在表为寒,在里成热,故热病乃伤寒之类,不可耑作一病观也。程注传经不可拘日之说,与闵芝庆论同。而言热病与伤寒分,须申明。又言伤寒不传经则为自用,虽其言热病,传受之义亦明。然而温证可不同于伤寒,热证亦未同于伤寒,若论其风寒,传变为热则同耳。惟冬伤于寒,至春发为温,或三四月间发为热病者,则又为一病,曰类矣。程氏以温症为热证,即混矣。如果温症与热证更无经可传,一起而㳽于阳矣。盖伤寒之中风,伤寒发之速,故递传温热证。经冬而春夏,春发之迟,故一发而三阳俱病。伤寒温症,热病,俱热病名之,一如邻火相近沿烧,一如野火连天烘起耳。是以余正之日,温症并无传经,而伤寒无越经之传也。程氏又以传经为转属,抑知仲师言转属阳明,与传经无二也。

郑钦安《伤寒恒论》:伤寒本旨,以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此就六经流行之气机而言也。至于邪入太阳,虽七八日、十余日,只要脉静而不动,别无他经证形足征,便不传经;若脉见动,心烦欲吐,此为传也。学者临证务要有别经证形可验,脉象之动静足征,则得传与不传之实也。

程知《伤寒经注》:伤寒一二日太阳,二三日阳明,三四日少阳,四五日太阴,五六日少阴,七日厥阴,此第言其常耳。其中变证不一,有专经不传者,有越经传者,有传一二经而即止者,有发于阳即传入少阴者,有不发于阳即直中三阴者,有邪入面腹即径犯阳明者,有邪入肝胆即偏犯少阳者,有足经冤热而传手经者,有误服药而致传变者。大抵热邪乘虚之经即传经,实即不受邪而不传也。邪在阳经则易治,邪在阴经则难治也。自表而传之里则难治,自里而复传之表则有愈机也。然大抵阳邪胜则传,阴邪胜多不传也,故经谓太阳之邪,脉静为不传,脉数急为欲传。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发于阴之代词曰伤寒。书一日,纪其阳也。太阳受之,阴逢阳矣。阴静者也,宜以阳动之,脉来当然动,动中当然静,特恐脉动经亦动,便有动无静耳。脉若静者,静脉能制经气之动。经气不能领邪而行,此为经不传邪也明甚。不传何以伤寒证不具,中风证亦不具邪?上言脉紧脉缓,并未言脉静,安有太阳受邪而仅见静脉耶?是传邪不传邪未可必,以受邪不受邪未征实故也。如其不欲汗而欲吐,简直未欲解耳。彼非邪在胸中,焉能以一吐了却伤寒乎?又况颇欲吐,吐意犹未坚决乎?且若躁烦,不当躁烦而与躁烦相若,显属先起于足经之躁,次及于手经之烦,太阳并不躁并不烦在言外。盖静脉早露其端倪,太阳不为经气所转移可想。乃俄而脉数急,数则为虚,急则无能择,经气脱离太阳故脉数,太阳不能制止经气故脉急,此为经已传邪也,殆追之无及者也。看似移送太阳之病以出境,在太阳雅不欲经气之窜,有碍卫气之行,乃不传而卒归于传。权不在太阳也,亦非邪传经也,一任经气之为所欲为而已。

两书伤寒,不书中风,明乎发于阴则言传,发于阳则不言传也。书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不书二日阳明三日少阳证不见,明乎非必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也。书二三日不书四五六日,明乎三阳或有传三阴无复传也。书证不见不书证不传,明乎寒不递传,为之传者经也。不书证见为传,书证不见为不传,明乎不传者经之常,偶一为传者经之变也。破传经之臆说,与上节互相发明,重“不传”二字。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此两条论传与不传。刘栋、中西惟忠、山田诸君,皆以为后人之言,非仲景所论。今审之,乃《素问》家言,岂“自序”所谓“撰用《素问》”者耶?传者传经,谓证群之变换亦即病之进行也。此处伤寒,包括中风而言,亦是广义的伤寒,下文依此类推。欲知何谓传经?当先知伤寒六经之大略六经者,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也。发热而恶寒者,无论有汗无汗,皆为太阳病;寒热往来如疟者,为少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者,为阳明病;心脏衰弱,抗病力不足者,为少阴病;吐利之属于虚寒者,为太阴病;发热若干日,厥冷若干日,或消渴,或吐蛔,或下利者,为厥阴病。此六经病状之大略也。发热恶寒之太阳病,六七日后,变为寒热往来,则恶寒时热不壮,热壮时不恶寒,是谓太阳传于少阳;又过若干日,则不复恶寒而反恶热,是谓少阳传于阳明。此三阳经相传之大略也。然有太阳径传阳明,而不经过少阳者。又有两经三经之证同时俱见者,有后一经之证已见,而前一经之证未罢者,旧说相沿,谓之合病、并病。至于三阴经,则太阴传少阴,少阴传厥阴。亦有始病即为少阴者,即所谓少阴直中。其由阳证误治、失治而传阴者,则太阳传太阴、少阴,少阳三阴俱可传,阳明传厥阴。此就本论文字参以临床实验而言,其实,厥阴不成为证候群。合病之本义,今不可知,后卷别详之。

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乃《素问·热论》之传变法。脉静者,病轻而脉不变,可以不药自愈,故为不传。“若躁烦”之“若”字,作“或”字解。欲吐为本论之少阳证,躁烦为本论之阳明证,见少阳、阳明证者为传。脉数急,对不传者之静而言,意即谓不静。此中前一条,合《热论》、本论两家之言盖《伤寒论》之驳文也,后一条为纯粹《热论》家言。《热论》与本论不同,约之得三端。《热论》一日传一经,六日遍六经,周而复始,故七日复为太阳。本论则六七日传一经一再传后,或愈或死,绝不周环,异一也。《热论》太阳传阳明,阳明传少阳,绝无例外。本论则太阳传少阳,少阳传阳明,有太阳径传阳明者,绝无阳明反传少阳者,异二也。《热论》之三阳经,在本论皆为太阳证,其三阴经,在本论皆为阳明承气汤证。而本论之少阳与三阴,为《热论》所不言,异三也。《热论》所说传变之型,不特异于本论,亦为临床所不见。注家不知辨析,而以《素》释《伤》,以《伤》释《素》,及其难通,则作回曲附会之词以强通之。总之,但求贯通二书,不顾临床事实,致令后之学者,读书治病,截然分为两事。谚云:读书十年,天下无可治之病,治病十年,天下无可读之书。诚有慨乎言之。至于《医宗金鉴》、张志聪《伤集注》诸书,以为伤传变,真如《热论》之次,其误固不待言,而三百年竟无一人直揭其谬,中医学之发展,能不受其影响?

曹颖甫《伤寒发微》: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此本《内经》文字,仲师祖述《内经》,岂有推翻前人之理(《内经》原系汉人伪托,当在仲景之前)。故发端即曰: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自来注家不知一日为一候,遂致相沿伪谬。高士宗明知二日未必速传阳明,以为正气相传,不关病气。夫六经营卫昼夜流通,岂有即病伤寒一日专主一经之理?仲师恐人不明一日、二三日之义,后文即申之曰:“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此可见本节所谓一日,即后文所谓七日。伤寒发于太阳以七日为一候,犹黄痘病发于太阴以六日为一候也。《诗·幽风·七月》篇详言农政,以三十日为一候,故冬十一月为一之日,十二月为二之日,正月为三之日,二月为四之日也。知一日二日为一候二候,则未满三日可汗而愈,既满三日可下而愈,可以释然无疑矣。此节凭脉辨证,知邪之传与不传。盖浮紧为伤寒正脉,静即不变动之,谓已满七日,而浮紧之脉绝无变动,便可知其为不传他经。此意惟包识生能言之,余子碌碌不足数也。至如太阳失表,胃中化燥,熏灼未泄之汗液,致湿痰留于胃之上口,胃底胆汁不能兼容,则抗拒而欲吐。盖湿痰被胃热蕴蒸,若沸汤然,上溢而不能止也。胃中化热,阳热上攻,则苦躁烦而脉亦为之数急,即此可决为邪传阳明。张隐庵乃谓太阳受邪,感少阴之气化者为传,殊失仲师本旨。

《内经》一日二日为一候二候,前条既详言之矣。二候在七日以后,三候在十四日以后。盖伤寒以七日为一候也,惟传经初无定期。发于春夏之交,地中阳气大泄,人身之皮毛肌理易开,常有一二日即传阳明者。亦有冬令严寒,二十余日不传阳明者。仲师言其常不言其变也,以传经常例言。八日后当传阳明,十五日后当传少阳,为冬令天地闭塞,人身阳气未易外泄为汗,故为期较缓。若八日后,不见潮热渴饮,不恶寒但恶热,诡语,小便多,大便硬,阙上痛等证,即为不传阳明。十五日后,不见口苦咽干,目眩耳聋,吐黄色苦水,即为不传少阳。可见伤寒之经者,虽未经疗治,亦有七日自愈,十四日自愈之证也。若始病恶寒体痛,即投以大剂麻黄汤,则一汗而病良矣,宁复有传经之变证乎?

承淡安《伤寒论新注》:初感风寒之邪,病在肌表,故曰伤寒一日,太阳受之。其脉搏只见浮而不见数或急者,为病邪仍在肌表,未传于里之候;故曰为不传也。若脉浮中见数或急,或不浮而救急者,则病邪已传入于里之候;故曰为传也。

中风或伤寒初起,病在于表,见发热、恶风寒,脉必为浮,或浮兼缓,或浮兼紧,继而变为往来寒热,或变为烦渴壮热,此即表病而变为少阳半表半里病,或阳明里热病;名为传变,方书则曰传经。本条之言传与不传,即传经之谓。病何以传?即抵抗力不足,不能驱病毒外散,反引起内脏组织之变化,发生其他病态;视其病态之如何,名其曰少阳病,或阳明病;或三阴病等名目。脉之浮者,亦变为弦、为数、为大、为微弱等,随其病态与病所在而异其名本条脉静,乃指适合太阳病之脉浮,或浮缓,浮紧之谓。若作和缓平静的解释,则失去原来的意义(静乃动之对,寂然不动,动则变的意义)。脉浮,病在太阳,故曰不传;如浮中带数,则病已趋入阳明;如浮中带急,急者如张弓弦,则病已趋入少阳,故曰传也。盖阳明病之脉为数大,少阳病之脉为弦。脉数急,言脉搏动的频率与脉搏动的形态,一为搏数,一为搏势。《脉经》以一呼吸之间五至为正常,超过五至为数,不足五至为迟。数为有热,迟为有寒,愈数愈热,愈迟愈寒,所谓“六数七极三迟二败”。脉与心脏的血液输出量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脉搏随心搏动的频率而变异。血液因温度的直接刺激,加速循环,心搏因之加速,脉数即因血之热而流速,此为生理上之常态。亦有数脉不因热而因心脏衰弱者,名曰虚。脉急为神经与血管紧张的表现,脉数急即血因热的刺激而行数,神经血管因热而紧张,可见病势在进行中。故曰:脉数急者,为传的表现。太阳伤寒,经二三日后,仍为发热、恶寒、头项强痛等症,而不变病不见阳明、少阳等之症状者,为病邪未传于里之候。即本条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如有太阳病之症状,兼见颇欲作吐之症状,或兼见烦躁之症状者,即病邪已经传变的显现。故曰:颇欲吐,若燥烦者,为传也。颇欲吐者,胃中有水毒挟热而上冲,胸中痞闷,时时欲吐之状,此为少阳病之症状;与三条太阳病之体痛,呕逆同而不同,彼为呕吐中枢神经受充血之刺激而引起胃神经之反射,此则为病邪传变而直接刺激之欲吐症状。燥烦即烦躁,为里热亢盛,使脑神经不宁所致,属阳明病症状。太阳病兼有此等症状与上条之脉数急者,即为已传入少阳或阳明之候。“若”字作“或”字解,与十九条之“若吐”“若下”“若温针”之“若”字同义。

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发于本阴之伤寒,一曰太阳受之,脉若安静调和者,为邪已解,不传于阳明也。颇欲吐即太阳病,过经入阳明之心下温温欲吐是也。若邪扰于中,先侵足经而起躁,次及手经而起烦,脉不安静调和而数急者,数即“阳明病篇”之脉数不解,急即“阳明病篇”之脉滑而疾,皆阳明所有之脉,为邪未解,传于阳明也。伤寒必自太阳始,邪之传入与不传入,变动不居,原无一定,传则名为过经,不传则仍留在太阳,仲师已特为揭明,而注家必拘守一日一经为解,实为不合。又有说以经传邪,不是邪自传经,乃经气过于扬溢,再复领邪而行,而不知误会营气为经气,误会血脉为经脉。夫血脉内营外卫,营卫循环,《黄帝内经》屡为言及,即今之动静脉循环是也。经脉乃禀赋于天之真气,从十二脏腑之气道流出,谓之经隧。布于全面之气层,谓之三阴三阳。经脉循环,及经气循环四字,《黄帝内经》并无其说。经脉经气,皆从内达外,外邪一入,只有节节抵抗。正邪相争,仲师已有明言,何反谓领邪而入。唯血脉损破,外邪始能附血脉循环,归于心脏,所谓吸收也。观毒蛇咬伤,肿者伤在肌肉,其势甚缓,不肿者伤在血脉,顷刻毒归心脏而死,可为证明。更参卷首所说,自然明白。

发于本阴之伤寒,一日太阳受之,太阳病至二日,应当传于阳明,太阳病至三日,应当传于少阳,今阳明之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不见。少阳证之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不见者,为邪不传入也。邪既不传人,则仍留在太阳。本节更特为声明,注家必拘执一日一经为解,大违师意,问:以经传邪,既说不通,然则六淫之邪,原无机体,何以能传?答:邪为气体,不是真空,故名之为邪,机体之有无,不能单凭镜检为武断,以镜检不见机体,而患外邪为厉者,则统名为滤过性毒。今六淫能从皮毛而人,亦为滤过性毒,正未可知。据《黄帝内经》有云:风从外人,令人振寒,是风能人皮毛矣。仲师有云: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正邪分争。又云:邪无从出,则知邪入人身,即有动力,正邪各有主动,故能相搏相争,岂经气为正气,不与邪争,反欲领邪以入内哉?

陈逊斋《伤寒论改正并注 》:论中“一日”二日”等字,不必过拘,宜活看伤寒一日,犹言伤寒第一步也,伤寒由表而入里,故伤寒得病,太阳经先受之。其脉若静而不数不急者,即邪不炽,血不燥,病亦不增,故终在太阳之表部不再传入太阳之里少阴也,此即“脉大为病进,脉小为病退”之说也。若颇欲吐,即少阴欲吐不吐之见证;烦躁,即少阴水不济火之见证;脉数急,即少阴心脏化热,血管不宁之表见。有如此之证与脉者,其病必为由太阳经传入少阴经也,此伤寒表里相传之理也。“若烦躁”之“若”字,当在“颇欲吐”之上,其义方通。

上文言表里相传,本节言经气相传。伤寒二三日以经气递传之理言之,应由太阳而至阳明、少阳,然二三日如无明之“潮热”“不恶寒”“谵语”“胃家实”各证,无少阳之“口苦咽干”“目眩”“热来往来”各证,则知其为不传阳明、少阳也。

朱壶山《伤寒论通注》:伤寒表里之相传,由太阳传少阴。六气之相传,由太阳传阳明。以少阴论,心阳下行,肾阴上滋,俱交于中宫,血液与气泽会合,遂化生津液以消水谷。中宫得养,脉是以和缓而不急数。若少阴自病,则肾阴不上滋以养心阳,必血少而脉细;心阳不下行以济肾阴,必气衰而脉微。脉微细则少阴病,有隙可乘,入太阳之寒邪,必从热化,内合少阴之热气,心主益增其热焰而不下行,不下行必上逆,心液耗竭,所以欲吐,所以心烦。心不下行,肾阳无助,所以肾躁。心热甚则脉之跳动急,所以脉数急。此由太阳传少阴也。若脉静者,为不传也。

以三阳论,太阳主皮肤,阳明主肌肉,皮肤肌肉间之膜网为手少阳三焦所司,三焦为行水化气之道路,足少阳胆火游行其间,《内经》故称三焦为游部。似应由太阳传少阳,由少阳传阳明,而竟由太阳传阳明,由阳明传少阳者,何哉?太阳外主皮肤,内主肌肉,而阳明胃亦主肌肉,故太阳传阳明。胃与三焦,油膜相连,膜油连胁下两大板油,板油为胆之都会,故由阳明传少阳。若伤寒二三日,无身热自汗、不恶寒、反恶热之阳明外症,口苦、咽干、目眩之少阳外症,为太阳伤寒未传也。伤寒如此,中风如此,他经之病亦如此。

包识生《伤寒论讲义》:伤寒一日,言人得病之第一日也。太阳受之,谓得病第一日即是太阳病。脉若静者谓太阳为病之后,其脉浮,仍是浮而不变沉;风缓寒紧,仍是风缓寒紧,而不变微细。是为安静不动,邪气不传于他经,故日脉静者为不传。吐,里病也。躯壳之表病,忽见脏腑之里病,则其邪已侵于里;邪已侵里则为传经也。烦,心阳内郁,手少阴症也。躁,肾水外扰,足少阴症也。太阳病而见少阴症,是为邪已由表而里矣。数急为表里相传过度之脉也。盖太阳伤寒,其脉为紧,今十余至之脉一变为六七至之数脉,则表邪将去、而里病又将发现之候也。若表邪完全人里,则全变为一息三四至之少阴微细脉矣。故脉数急者为传也。二日即阳明主气之期,三日即少阳主气之期也。

太阳经受邪之后,其邪有由太阳之表传入少阴之里及不传之法也。夫太阳主皮肤与头项,为人身最高最外之地,故伤邪之第一日即太阳之皮肤先受病也。太阳已受为病之后,其邪必渐次传染他经,但传染之途有二:一为表里传,一为经气传。此言表里传之法也。太阳受病之后,自一日或至数日,仍是太阳之脉症。静而不变动者,为太阳之邪不传他经也;若太阳之脉症不静而动变生,颇欲吐,躁烦,脉数急者,为太阳之邪已传入少阴之里矣。太阳之邪由经气传不传者也。按经气顺传之次序: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也。若二日不见阳明之脉症,三日不见少阳之脉症为太阳之邪不由经气而传者也;若二日已见阳明之症,三日少阳之症,为太阳之邪已由经气而传入阳明、少阳也。

刘绍武《刘绍武讲评伤寒杂病论》:上二条之伤寒,指太阳伤寒而言,是《伤寒论》否定《素问热论》日传一经的实证,是仲景辨证论治思想的体现。病邪传变与否,取决于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可一日之内发生传变,也可二三日不传。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伤寒,包括普通的感冒,一开始都发生太阳病,如果脉象非常平静,就是不特别大、不特别快,就说明病势较轻,这样的病肯定不会传。《伤寒论》讲表里相传,表病会向里传,传人半表半里,传入里。大夫应该知道病轻病重,一开始太阳病,如果脉比较平静,就没什么事,服用发汗药如感冒冲剂、桑菊饮片,甚至于喝点姜汤就会痊愈。如果颇欲吐,就是内传少阳,柴胡证“心烦喜呕”的情况。颇,很也,心中非常烦乱而欲吐。若躁烦,是内传阳明,热在内人就会躁烦,躁者乱也,比烦更甚。脉数急者,数是快,急是更快,说明这个病比上面的病严重得多,就是传变了。大夫在疾病一开始就应该知道这个病的轻与重,传与不传了。应该看到,如果内传,依法治疗,也不会马上就好,因为内传的变化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疾病发展到两三天的时候,如果内传他经,一定会有某些征兆,由表传内,传至阳明经则会有阳明经见证,传至少阳经则会有少阳经见证,阳明、少阳证都没有,那就是不传。这两条看的是以脉、证对太阳表证的轻重缓急、传与不传进行判断。在临床上,最常见到的就是太阳病二三天时,传入少阳经,高烧不退,身倦乏力,胸胁满闷,呕逆,脉弦细。

陈慎吾《伤寒论讲义》:伤寒,包括中风而言,隐寓表病之义。一日,初起之日也。太阳受之,指表而言,谓表病初起表先受邪。脉若只见初病之浮象,为不传变之征。若自觉证颇有欲吐之势,是向内之机已萌。若再加躁烦之情,则内热之变已生,印之于脉象数急,乃交感神经兴奋,心脏搏动加速,确为传变之征也。传者,传经也,乃邪由外入内,由轻而重。

《伤寒论》以六经名篇,原无经络脏腑之关联,亦如中风伤寒之别姑立其施治耳。六经者,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阴也。发热恶寒,无论有汗无汗,病在表位者,皆为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病在里位者,为阳明病。寒热往来如疟,病在半表半里者,为少阳病。若全身机能衰弱,或误治而虚其正气者,为少阴病。里有虚寒而吐利者,为太阴病。里虚而寒热相错或上热下寒,或寒热胜负,或见消渴吐蛔、下利、舌卷囊缩者,为厥阴病。以上所举数证略示六经病之部位性质有表里、阴阳、虚实、寒热之别,当于各篇分论之传变者,如原为太阳病,今见阳明病,即为太阳传阳明。若见少阳病,即为太阳传少阳。若少阳更见阳明病,为少阳传阳明。后传之病见,原有之病罢,方为传变。若传后而原有之病仍在,谓之并病。同时数病俱见者,谓之合病。此传变并病、合病之不同也。传变既无定期,更无定位,本条之伤寒亦同上条,包括中风。二三日者,概论也。若数日内不见阳明之“不恶寒”与少阳之“寒热往来"等证者,为不传变之征也。

倪海厦《人纪-伤寒论》:一开始初得病,是在人体的表面,也就是太阳,如何知道病有没有入里?如果是进入阳明,就是肠胃,阳明无死证,也就是病进入阳明就停住,不会再进,到此结束。如果是进入少阳,就可能继续进入太阴、少阴、厥阴。

一日,是一候,差不多不足七天,正确算起来,足足六天,为什么六天?人和大自然是相通的中医的观念是天人合一,在风水地理上,有节气,从立春到雨水,这中间相隔十五天.如果把十五天当定数,每十五天分成上元、中元、下元,如果把四十五天定数,每四十五天分成上元、中元下元如此累积起来。在易经八卦来讲,这是宇宙间的东西,在节气上也可以看到,台风来的时候没有连吹五天的台风,也没有连热五天到第六天还没改变节气的。大寒,也没有连冷五天的到第六天一定会热起来,阳会回复过来,这是自然界的现象,世间没有一样东西在转变中间,超过六种转变,所以易经是六个爻,所以一候,是阳六,人的阳数恢复回来了,人也是这样反应。脉静者,为不传也,脉静就是脉没有变化,如果摸到脉是浮缓,到第六天还是浮缓,这病不会传经,直停留在太阳上面,不会再进入里面了,静就是脉没有变。若脉数急者,为传也。如果脉本来是浮缓的,突然跳的很数很急,就是往里面传了,传到少阳或阳明或少阴,不一定的,为什么不一定?临床上绝大多数都是心脏受到影响而使病情传经,例如情志受到影响,因为人的情志不一样。如果正好感冒,却遭小偷,被吓一跳,恐伤肾,就进入少阴了,如果正好感冒,跟老公吵架,怒伤肝就进入厥阴了,这就是传经,传到那一部位不一定的。还有一种是被西药所伤,例如吃了抗生素,结果舌苔变成地图舌,就是心脏功能受损了。所以保持平常心,不要吃西药就算病进来了也只能在表。[百病风之始],所有的病刚开始的时候都是风引起的。太阳症状分[中风]和[伤寒],太阳病进入身体的时候,有的时候是进入少阳再进入阳明,有的时候是进入阳明再进入少阳,阳明证主要的症状是但热不寒],在太阳少阳的时候有时候还会觉得冷、寒,进入阳明的时候就看不到寒证了,全部是热证。少阳,就是[往来寒热]好像打摆子一样,忽冷忽热,一下冷一下热,这是主证。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一进入一条经的时候是一候,就是六天,如果经过了二三候,本来是伤寒无汗关节酸痛,看不到阳明证和少阳证,代表表证还在,并没有传经,颇欲吐,若烦躁者,为传也,很想呕吐、烦躁,少阳证的时候,胸胁苦满,如果想呕吐,有吐的症状、恶心感觉的时候,这就是少阳证才有的症状。阳明证,因为是但热不寒,病人一定会烦躁,烦就是心情郁,心情很不好,压力很大的感觉躁就是情绪很不稳定,看到人就很火大,很容易发脾气,动作上没有办法定下来,情志上没有办法安定下来,晚上失眠反复,通通可以称为烦躁。所以看到颇欲吐,就是少阳证,看到烦躁的,就是代表阳明证。

吕英《伤寒一元解》:

1.依据《素问·热论第三十一》“伤寒一日,太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条中“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与此同理。

2.“脉若静者,为不传”之中的脉既包括伤寒之“脉阴阳俱紧”,也包括中风之“脉缓”,脉静指的是脉象未发生变化,说明邪正仍然交争于太阳之表毛皮肤肌,故为不传。

3.依据《伤寒论》从太阳病到厥阴病的排序为本气越来越少,此条之传是按照伤寒排序而言,依据少阳病特点之一“心烦喜呕”,故原文“颇欲吐”较伤寒呕逆程度为重,故反映邪传少阳。

4.阳明经腑大实热证典型的症状之一为“若躁烦,脉数急者”,即“二日阳明受之······不得卧”为传之理。邪传三阴,阴寒邪盛、阳气浮越也常出现“若躁烦,脉数急者”。

刘渡舟《伤寒论诠解》:这两条通过对脉证的分析,来辨别疾病的传变与否,使医者懂得如何了解病情发展的趋势,掌握防治疾病的主动权。

“伤寒”在此泛指太阳病,包括中风与伤寒在内。“伤寒一日,太阳受之”,是指外邪初犯体表,太阳首先受邪,欲知其病情是否传变,则应以脉证作为判断依据。其人“脉若静”,即指脉不数不急,原浮脉不变,反映太阳之邪仍在表,没有传变的迹象。亦可体会为“脉静”是正复邪却,邪气不能干扰正气,表邪将解,有自愈机转的倾向。二者均说明正气抗邪有力,邪气尚未传里,所以说“为不传”。“脉数急”与“脉静”相对而言,脉由平静变为数急,反映邪气有化热入里之势。“颇欲吐”,指病人有恶心很想吐的证候。由于少阳病有心烦喜呕的特点,故“颇欲吐”一证在此多代表邪传少阳的征象。“燥烦”,赵本作“躁烦”,是阳热内盛之证,在此则代表阳明之里已有邪热。“欲吐”与“躁烦”,均非太阳本证,乃是太阳之邪向里传变,或传少阳或传阳明的表现,而反映在脉上,又有“数急”的变化,所以说太阳病有了传经的趋向。“伤寒二三日”与“伤寒一日”,乃相对而言,指非太阳发病之初始。尽管太阳病已有二三天,但在临床表现上既无“燥烦”等阳明证可见,也无“颇欲吐”等少阳证出现,所以说“为不传”。由此看来,伤寒一日有传者,伤寒二三日也有不传者,欲知其是否传变,主要应以脉证的变化为准,不可拘泥于发病的日数。伤寒外感热病,因其传变迅速、变化多端,故古人有“走马看伤寒”之说。医者应随时密切观察脉证,紧紧抓住传变的脉证反映,才可防患于未然,掌握治疗疾病的主动权。

陈亦人《伤寒论译释》:《素问·热论》所说的“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是伤寒传经学说的理论根据,但是病情的变化,决不会如此机械刻板,事实是既可传入阳明,又可传入少阳,甚至可直接传入三阴,也可始终在太阳一经而不传变。因此,仲景不墨守计日传经说,而强调以脉证为据来推断病邪的传与不传,这是对传统理论的一大突破。所谓一日,可理解为外感病的初起阶段,如果脉与证符而不数急,就表明病在太阳,不会发生传变。如果脉象数急,颇欲吐,而又躁烦不安,则表明病邪已有化热传里的趋势,所以说“为传也”。

大凡疾病的传变,阳证入阴为逆,阴证出阳为顺。病在三阳,标志病人的阳气,能够与邪相争;若阳气不能抵御病邪,或经误治阳气伤残,病邪即内陷三阴,这是由浅入深,由轻转重的传变。又如直中的少阴病寒化证,经过治疗,阴寒消散,阳气来复,可以出现阳经证候,这是由阴转阳,由重转轻的传变。太阳病也有不传变而始终在一经的。所谓不传,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不传而自趋痊愈;一是病邪仍在太阳不解。总之诊断传经与否,要以脉证为据,如病时虽较久,而太阳脉证未变,则仍从太阳治疗;如日数虽短,但太阳表证已罢而出现其他经脉证,那就不能再作太阳病论治。按照《素问·热论》的计日传经说,二日应传阳明,三日应传少阳。可是二日并未见到不恶寒,但恶热、口渴引饮等阳明证,三日并未见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等证,则可断定病邪仍在太阳,而没有传变。于此,充分说明了病情已否传变,应以证候为据,决不可以日数印定眼目,这正是仲景师古而不泥古,理论善于结合实践的范例,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仲景学说是在《内经》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各家对本条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传与不传的诊断,都是以脉证为凭。关于脉静,喻氏只说“邪在本经”。二沈则认为“仍是浮紧之脉”。汪氏联系中风,具体提出“谓浮紧者不甚紧,浮缓者不甚缓”,更为明确。尤氏认为脉静与数急的机制,主要取决于邪的微甚,体的强弱,“邪微者不能挠乎正,其脉多静,邪甚者得与正相争,其脉数急”,尤其有助于对传与不传的深入理解。

李克绍《伤寒论讲义》:由于体质不同,故外邪伤人后,有化火、化燥、转虚、转寒等不同的机转,而出现不同的六经症状。但不论何经发病,初期都由皮毛开始,然后由浅入深,由表人里。故《热论》说:“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观察少阳和阳明是否受邪,可从脉证上测知,如初发病时,脉不数急,不吐,不烦躁的是病势稳定在太阳阶段,为不传;反之为传。又如第二日不见阳明证出现,第三日不见少阳证出现的,亦为不传;若出现阳明或少阳证的,即为传。

这两条的精神,是说明传经与不传经,以脉证为主,不可计日论经。

姜建国《伤寒论讲稿》:以上两条论述“传”的问题。仲师在六经的分证方面是承袭《素问·热论》的,但是在阐述辨证论治理论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创新。例如在判断疾病的传变上,就突破了《素问·热论》逐日传经的理论模式,提出了以脉症为凭、不必拘于时日的唯物辩证的理论。以上两条就是对这种据脉症辨证理论的举例。

外感病的初起,就是所谓的“伤寒一日”,太阳主肤表首当其冲,所以说“太阳受之”。肤表感受外邪虽然仅仅才一日,也会有传与不传的变化和辨证。假若脉象与症状相符而没有呈现数急的现象,就表明邪气还在肤表而没有发生传变,这就是所谓的“不传”;如果脉象已经呈现数急了,而且又出现了恶心欲吐、烦躁不安的症状,就说明疾病已发生了传变,这叫做“为传也”。至于邪气传到何经,就需要结合其他的脉症进行进一步地辨证分析方能作出正确的诊断。第5条承接第4 条,说明太阳主肤表,所以一日是受邪之期,假如见到太阳的脉症,就可以诊断为太阳病。阳明与少阳在太阳的里面,所以二日、三日是它们的见证之期,但必须以脉症为判断是否传变的依据。假如虽然受邪二三日了,但是仍然不见阳明病或少阳病的脉症,就说明病邪仍然在肤表。

[疑难解析]

脉若静一一相对性辨证思维和死于句下的问题:相对性的阐述问题是仲师写作的特点,因为这种相对性最能体现类比鉴别的辨证方法,本条的脉若静就是例证之一。“静”,在这里虽然冠称“脉”,其实,并不是具体的脉象,应该属于形容词,是与下面的“脉数急”相对而言的。同样的是相对,脉数急却属于具体的脉象。也就是说,脉“静”是虚的,脉“数急”是实的。换句话说,脉象没有呈现数急的现象,就是“静”的意思。虚实相对,不但把脉象作为辨证的指征,还作为了说理的工具。有的教科书竟然将脉“静”解释为“静止”,请问:都“太阳受之”了,脉象还能静止吗?之所以出现这种死于句下的注释,就是没有理解仲师这种脉法运用灵活性以及相对性辨证思维的特点。其实,像这种虽然冠以“脉”却不存在具体脉象涵义的所谓的脉诊内容,在六经病篇很常见,如后面的脉和、脉平、脉解、脉负、脉绝等。这些特异的脉象的描述,目的只有两个:一是为了辨证,二是为了说理。

肖相如《伤寒论讲义》:此两条讲如何依据脉证,判断太阳病传与不传。

“伤寒”在此泛指太阳病,包括伤寒和中风在内。“伤寒一日,太阳受之”,指外感寒邪初期,病在太阳。由于感邪有轻重,体质有强弱,故病有传与不传之异。欲知其病情是否传变,则应以脉证作为判断依据。若原来伤寒的浮紧脉,或中风的浮缓脉均无改变,即所谓“脉若静者”,说明病变仍在太阳,没有传变;若脉数急,又出现恶心欲吐、烦躁不安的现象,说明病邪已有内传的趋向。“伤寒二三日”与“伤寒一日”,乃相对而言,指太阳病患病已有一段时间,已非初起之时。但在临床表现上既无“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口渴、脉大”等阳明证,也无“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少阳证,则可肯定病邪仍在太阳,没有发生传变。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而不传阳明、少阳。若不见阳明、少阳证,见到太阴证,显然是传到太阴了。故应读出其实际意思是不传阳明、少阳。此为承前省略法。传变与否,传至何经,不拘时日,无固定模式,一切以脉证为凭。《素问·热论》中记载的伤寒是日传一经,但张仲景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虽然病情的变化与病程有关,但绝非机械的日传一经,此两条指出伤寒有一日传者,也有二三日不传者,可见不能拘泥于发病日数的多少来判断传经与否,而应以脉证为凭,这是张仲景对《内经》理论的发展。从《素问·热论》的日传一经,到《伤寒论》的辨证论传变,这种变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