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听百家言—汇集名家伤寒论条文注解】第7条 表里传治
2024
05-28

【听百家言—汇集名家伤寒论条文注解】第7条 表里传治

原创 郑老叟 大龄岐黄学童 2024-01-16 00:01 广东

[7]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阳为热也,阴为寒也。发热而恶寒,寒伤阳也;无热而恶寒,寒伤阴也。阳法火,阴法水。火成数七,水成数六。阳病七日愈者,火数足也;阴病六日愈者,水数足也。

许叔微《伤寒百证歌》:仲景云: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大抵三阳多发热。太阳证云,啬啬恶寒,翕翕发热。故太阳发热则寒栗也。阳明证云,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故阳明发热则自汗也。少阳证云,头痛发热,胁下硬满,干呕。故少阳发热则呕。

卢之颐《仲景伤寒论疏钞金錍》:此条虽列太阳篇中,不必拈定太阳,统论阴阳表里寒热浅深之简别法也,故不曰“太阳病”,但曰“病有”,亦不曰风与寒之致病,但曰发于阳发于阴也。

此条概论诸经阴阳致病之微甚,表里之浅深,为全书一大总纲,不可仅作太阳篇读也。设列他经便倒置矣,故于太阳篇首见之。曰“病有”者,统言三阴三阳之为病也;发于阳发于阴者,明人身气机惟阴阳为之旋转,或寒或化,随隙而乘,此阴阳大法,则表里内外浅深轻重之旨可判然矣。凡病必求其本,本,因也,盖人之致疾,不外阴阳二气,身之受病,亦不越三阴三阳之爲病也,或阴或阳,必求其因而施治之。若伤寒,所谓本者,惟寒,标者,惟阳惟阴。论曰发于阳者,在阳见阳标之象,惟发热足以征之,而恶寒,其本气也;发于阴者,在阴见阴标之象,惟无热足以据之,而恶其本,又其标也。乃知吾身阳盛则发于阳,阳衰则发于阴矣。此统论阴阳大法,非太阳一经之所独有也。病有发热恶寒有无热恶寒者,均属邪薄吾身,而恶寒则同,热不热则异,是以知发阴发阳之差别也。······两恶寒字稍轻看,发热无热两热字最为吃紧,盖能热即称阳,不能热即称阴,非拈定三阴三阳之为阴阳也。

柯琴《伤寒论注》:无热指初得病时,不是到底无热,发阴指阳证之阴,非指直中于阴,阴阳指寒热,勿凿分营卫经络。按本论云: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已发热即是发热恶寒,未发热即是无热恶寒,斯时头项强痛已见,第阳气闭郁,尚未宣发,其恶寒体痛,呕逆脉紧,纯是阴寒为病,故称发于阴,此太阳病发于阴也。又“阳明篇”云:病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斯时寒邪凝敛,身热恶热全然未露,但不头项强痛,是知阳明之病发于阴也。推此则少阳往来寒热,但恶寒而脉弦细者,亦病发于阴;而三阴之反发热者,便是发于阳矣。

尤怡《伤寒贯珠集》:此特举阳经阴经受邪之异,而辨其病状及其愈期。发于阳者,病在阳之经也,以寒加阳,阳气被郁,故发热而恶寒。发于阴者,病在阴之经也,以阴加阴,无阳可郁,故无热但恶寒耳。夫阳受邪,必阳气充而邪乃解,阴受病者,必阴气盛而病始退,七日为阳气来复之日,六日为阴气盛满之候,故其病当愈耳。然六日七日,亦是概言阴阳病愈之法大都如此,学者勿泥可也。

张璐《伤寒缵论》:此条以有热无热证阳病阴病之大端。言阳经受病,则恶寒发热,阴经受病则无热恶寒。《尚论》以风伤卫气为阳,寒伤营血为阴,亦属偏见。发于阳者,七日愈,阳,奇数也,阳常有余,故六日周变六经,余热不能即散,至七日汗出身凉而愈;阴,偶数也,阴常不足,故六日周遍六经,则阳回身暖而愈也。

章楠《伤寒论本旨》:在天地者,风为阳,寒为阴也,在人身者,卫为阳,营为阴也。火就燥,水流湿,阴阳之理,同类相感,是故风邪必先伤卫,以阳邪客于阳分,则发热,而阳性疏泄,腠开汗出,表气不固,而后恶寒,故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若寒伤营者,以阴邪客于阴分,则无热,而先恶寒,阴性凝敛,腠闭无汗,身中阳气久郁,然后身热,故曰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此盖指病初发时即可辨其风伤卫,寒伤营之证有不同,故下文云: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是言寒伤营者,初病时,必无热而但恶寒,及医诊之,其病发已经时日,此时或已发热,或未发热,皆不可定,要必有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为寒伤营之病也。故言发热恶寒,无热恶寒,但指初发病时,非谓终于无热也。······历来注家以病发于阳,病发于阴,有解作阳经阴经病者,非也!何故?即如论中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则病发于阴经,非一定无热者,此其一也。若病发阴经而无热者,多厥逆吐利之危证,非四逆附子等汤不能救,岂有不药自愈。而反速于阳经之病者乎?此其二也。且下文云:病发于阳而反下之,则成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则成痞。若病发于阴经,当用四逆等汤者,反下之,即厥脱而死,岂止成痞而反轻于结胸者乎?此其三也。下文又云: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又云: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成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则是言脉浮而紧者,寒伤营也,而复下之,其紧脉之寒邪,反入于里而成痞。然则言病发于阴,为寒伤营益可见矣。寒邪由营而陷入,则成痞,心主营,故治痞者,主以泻心汤也。风邪由卫而陷入,则成结胸,肺主卫而居胸中,故治结胸,主以陷胸汤也。由此观之,则此条之言病发于阳,是言风伤卫,病发于阴,是言寒伤营,皆历历可证,确乎不易者也。其解作病发于阳经阴经者,为大错矣。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太阳底面,即是少阴,治太阳病,即宜预顾少阴,二经标本寒热不同,医者必先了然于心,然后丝丝入扣。《内经》云:太阳之上,寒气主之。以寒为本,以热为标也。又云:少阴之上,君火主之。以寒为标也。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太阳之标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少阴之标阴也。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此言太阳、少阴之标阳、标阴为病也。以寒邪而病太阳之标阳,故发热恶寒,而发于太阳也;以寒邪而病少阴之标阴,故无热恶寒,而发于少阴也。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此原中风伤寒之所以始,以要其所以终之意。凡在太阳,皆恶寒也,发热恶寒者,中风即发热,以太阳中风言也,发于阳之发,起也,言风为阳,卫中之,卫亦阳,其病是起于阳也。无热恶寒者,伤寒或未发热,故曰无热,以太阳伤寒言也,发于阴者,言寒为阴,荣伤之,荣亦阴,其病是起于阴也。

七,少阳之数也;六,老阴之数也。风寒中伤人,渐次人身六经之部位而传进,以一日一经言之,中风六日,经虽传变,必七日阳进而病自愈者,阳主生也。伤寒六日,经传遍,阴退极,病乃愈者,阴主杀也。然则中风伤寒之所以为病,其始也,各从其类而起,其既也,各得其数而愈,二气相因,天人一致,道妙自然,其机如此。

程应旄《伤寒论后条辨》:“病”字作一句读,所赅者广,而特借伤寒以例之也。伤寒部署分明,则据证即可识病,诚为第一义矣。顾六经环列其间,有证异而病实同,亦有证同而病实异者,毫厘千里,未探穷夫病之来路,则据证可区别乎病者,正恐据证可混淆于病也。奈何不知经虽有六,阴阳定之矣,阴阳之理虽深,寒热见之矣。试举前条恶寒之一证例之,前条虽未言发热,而恶寒内便包有发热证,岂但太阳,即推之阳明少阳,虽恶寒或有微甚,而发热必相兼而见,凡此皆恶寒属表,而为阳证者。若阴证在里,亦有恶寒者,恶寒虽同,发热无热则异,在发热恶寒者,阳神被郁之病,寒在表而里无寒,是从三阳经为来路也。在无热恶寒者,阴邪独治之病,寒人里而表无热,是从三阴脏为来路也。同一证而所发之源自异,则凡病之来,莫不有根有蒂,所贵于见证处察及根蒂,辨证无差,方能处治合法,阴阳二病虽不同,七与六获愈不难有定日也。阳数阴数,或以水火之成数言,或以生杀之进退言,仲景之意,总不重此。见得阴阳有一定之理,合于一定之数,于其所发与所愈者观之,则凡发之后愈之前变动不居,莫非阴阳进退消长于其间,一或失宜两乖其所治,岂惟当愈者不能如日愈,而轻病变重,重病变危,往往是也。

万病参差,难于识认,只认定阴阳二字,便有根源,根源在发字上寻。发热无热,俱指六七日之始证言,乃起因之萌芽也。到得后来寒热便有模糊,俱作枝叶上看去,不以枝叶紊根本,方得阴阳真种子。

吴谦《医宗金鉴》:病谓中风、伤寒也。有初病即发热而恶寒者,是谓中风之病,发于卫阳者也。有初病不发热而恶寒者,是谓伤寒之病,发于荣阴者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合七数,阴合六数也。

喻嘉言《尚论篇》:风为阳,卫亦阳,故病起于阳,寒为阴,营亦阴,故病起于阴。无热恶寒,指寒邪初受,未郁为热而言也,少顷,郁勃于营间,则仍发热矣。太阳中篇第一条云: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正互明其义也。病发于阳,其愈宜速,乃六日传经已尽,必至七日方愈者,阳数七主进故也。病发于阴,其愈宜迟,乃至六日经尽即愈者,阴数六主退故也。得病之始各从阴阳之类而起,得病之终,各从阴阳之类而愈,此道之所以本乎自然,而人身与天地同撰也。

钱潢《伤寒溯源集》:此一节提挈纲领,统论阴阳,当冠于六经之首,自叔和、无己诸家错简于太阳脉证之后,致喻氏以未热注无热,悖于立言之旨矣。盖仲景以外邪之感,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有阴经阳经之不同,故分发热无热之各异,以定阳奇阴偶之愈期也。发于阳者,邪入阳经而发也,发于阴者,邪入阴经而发也。即“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阳胜则身热,阴胜则身寒”,阴阳更胜之变也。

张锡驹《伤寒论直解》:此言太阳少阴为阴阳之主,故可发于阳,而亦可发于阴,表里之气相通也。太阳标阳而本寒,发热恶寒者,病太阳之标而发于太阳也。少阴标阴而本热,无热恶寒者,病少阴之标而发于少阴也。七奇数也。六,偶数也。阳数奇,阴数偶。阳病七日愈者,以阳得奇数也;阴病六日愈者,以阴得偶数也。

魏荔彤《伤寒论本义》:此条乃申明太阳病,风伤卫寒伤荣愈期之理,以见愈期有定日也。则治法更可以推详矣。是此条兼中篇而言,叙于此者原文不便割裂也。其云发热恶寒者,即言发热之快捷也。其言无发热恶寒者,即言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也。要之风伤卫寒伤荣既皆在太阳,则未有不发热者,但迟速有间耳。至发于阳发于阴之义,风阳卫亦阳,寒阴荣亦阴而言,殊未及于三阴也。程说谓无热恶寒,谓三阴之病,以属牵混矣。若此条义兼三阴,而俱定愈期,其间病人三阴,传变不测,何能预料之哉?至六日七日之说,固阴阳进退之道也。然方喻二家于此,亦有择焉不精,语焉不详之弊,闵氏芝庆传经一论言之详矣。盖六日七日之愈者,或风伤卫或寒伤荣,总在太阳未尝传变,故行其太阳经尽,不传阳明而愈耳。并非一日一经传遍六经,而预卜其愈期也。主治者遇之,苟病在本经,或解肌或发汗之后,是未全愈,但无他变,唯有静以为俟而已。慎不可喜事好功,贻误晨小也。若遵程说则阴阳之间,大须调济,岂堪缓至六七日坐误乎?

章楠《伤寒论本旨》:在天地者,风为阳,寒为阴也,在人身者,卫为阳,营为阴也。火就燥,水流湿,阴阳之理,同类相感,是故风邪必先伤卫,以阳邪客于阳分,则发热,而阳性疏泄,腠开汗出,表气不固,而后恶寒,故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若寒伤营者,以阴邪客于阴分,则无热,而先恶寒,阴性凝敛,腠闭无汗,身中阳气久郁,然后身热,故曰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此盖指病初发时即可辨其风伤卫,寒伤营之证有不同,故下文云: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是言寒伤营者,初病时,必无热而但恶寒,及医诊之,其病发已经时日,此时或已发热,或未发热,皆不可定,要必有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为寒伤营之病也。故言发热恶寒,无热恶寒,但指初发病时,非谓终于无热也。······历来注家以病发于阳,病发于阴,有解作阳经阴经病者,非也!何故?即如论中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则病发于阴经,非一定无热者,此其一也。若病发阴经而无热者,多厥逆吐利之危证,非四逆附子等汤不能救,岂有不药自愈。而反速于阳经之病者乎?此其二也。且下文云:病发于阳而反下之,则成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则成痞。若病发于阴经,当用四逆等汤者,反下之,即厥脱而死,岂止成痞而反轻于结胸者乎?此其三也。下文又云: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爲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又云: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成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则是言脉浮而紧者,寒伤营也,而复下之,其紧脉之寒邪,反入于里而成痞。然则言病发于阴,为寒伤营益可见矣。寒邪由营而陷入,则成痞,心主营,故治痞者,主以泻心汤也。风邪由卫而陷入,则成结胸,肺主卫而居胸中,故治结胸,主以陷胸汤也。由此观之,则此条之言病发于阳,是言风伤卫,病发于阴,是言寒伤营,皆历历可证,确乎不易者也。其解作病发于阳经阴经者,为大错矣。

高学山《伤寒尚论辨似》:发热恶寒,发热与恶寒并见,无热恶寒,犹云未发热而先恶寒也。阴阳指太阳中之营卫阴阳而言,俗解作内外经,非。何则?谓阳经之愈于七日,尚说得去,谓直中阴经之愈于六日,便说不去矣。阳数满于七,而极于九,阴数满于六,而极于八,发于阳,则阴原未病,发于阴,则阳原未病,七日六日,病气满而将移,治气暗为交换,故愈,即《刺热篇》所谓“今日得汗,待时而已”之义。此言病邪留于太阳营卫间者,有此七日六日之分,并未及于传经之例,诸家所解俱误。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病字贯通章,括三阴三阳言之也。阳主动,亦主热,发热恶寒者,寓恶寒于发热之中,其势力知觉生乎动,故曰发于阳。凡书中风亦阳,书外证亦阳,不仅在发热恶寒也。阴主静,亦主寒,无热恶寒者,寓发热于恶寒之内,其势力知觉生乎静,故曰发于阴。凡书伤寒亦阴,书表证亦阴,不限定无热恶寒也。在太阳为发于标阳为发于本阴。不独太阳为然,凡发于阳者七日愈,凡发于阴者六日愈。阴以荣阳,阳以荣阴,脉气流经故愈也。其云七日六日者何?手阳根起于足阴,而行度长于阴,故阳数常有余;足阴根起于足阴而行度短于阳,故阴数常不足。且二五者阴阳之偶,以五日之阳,合二日之阴,二加五故成阳数七;以五日之阴,合一日之阳,一加五故成阴数六也。然《素问》谓七日巨阳病衰,八日阳明病衰,九日少阳病衰,十日太阴病衰,十一日少阴病衰,十二日厥阴病衰只有太阳七日愈者何也?盖二日阳明受之,连太阳病一日再七日非八日乎?三日少阳受之,连太阳病二日再七日,非九日乎?四日太阴受之再七日,五日少阴受之再七日,六日厥阴受之再七日,连太阳病几日,非十日十一日十二日乎?然六日六受其病者,又何也?盖阴阳之始也,则始于厥阴而终于太阳;其剥也,则始于太阳而终于厥阴。三阳一剥为二阳,阳明受病之机也;二阳再剥为一阳,少阳受病之机也;一阳再剥则阳尽,太阴受病之机也;三阴一剥为二阴,少阴受病之机也;二阴再剥为一阴,厥阴受病之机也;一阴再剥则阴尽,又太阳病衰之机,亦三阴三阳以次病衰之机也。此不过相因而致之词,类举以尽伤寒之变,非谓传经必然之势也。夫使必传,则凡伤寒者,尽如《素问》所云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营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安有必死之伤寒哉?况一日太阳受之三日多有阳明少阳不受邪者,本论阳明少阳证不见是也。既或三阳受之,三阴多有当受邪而不受者,本论三阳为尽,三阴不受邪是也。何尝相因为病乎?惟剥复则阴阳之常,非必病而后剥。故半岁而阳气尽,尽而后剥,春夏所以行生育也;半岁而阴气尽,剥而后尽,秋冬所以主收藏也。以一岁之剥,而有七十二候之复;以六七日之剥,而有一候之复;以一日之剥,而有三时之复。太阳病欲解时,从已至未上者,复之谓也,凡病欲解时者,复之时也。盖剥而复者手足之阴阳,其所以复之者,手足之经也。经气日行五十度以三时计之,连行十二周有奇矣;以一候十五时计之,积行六十周有奇矣;以六七日计之,经气之行,又三百度有奇矣。彼以为太阳病即太阳经病者,岂非病与经同行哉?不知太阳只行其本经,经行则不止行太阳,而行周于十二经。太阳之病浮于经,病初非行其经经亦初非行其病也。若欲作再经者,乃偶然之事,非伤寒之通例也。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阳谓三阳病,阴谓三阴病。然病属始发,而有恶寒证者在阳病惟有太阳,在阴病惟有少阴。然则此条之意,谓始发病时,发热恶寒者为太阳,无热恶寒者为少阴耳。发热恶寒之太阳病,中风、伤寒是其例。无热恶寒之少阴病,“少阴篇”三百七条、三百八条附子汤证是其例。太阳之恶寒,或由浅层血管收缩,或由汗出肌疏之故。少阴之恶寒,则因心脏衰弱,体温低降之故。是以等“是恶寒,在太阳则发热,在少阴则无热也。然发于阴之病,殊非绝对不发热者。“少阴篇”三百四条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三百五条麻黄附子甘草汤证,皆发于阴而发热之例。盖伤寒六经,不过就病变上分作六个段落,身体机能之亢进或衰减,中间阶级正多,非可截然分画,学者勿执定少阴无热可也。凡发于阴之少阴,皆即旧说所谓直中。至临床上所见少阴病,则多由传变而来。详“少阴篇”中。

七日愈,六日愈,阳数七,阴数六,皆不可强解。伤寒传变,大多数固六七日而一经。然必谓太阳七日愈、少阴六日愈,已非事实。阳数七、阴数六,尤涉附会,注家以水火之成数为说,未敢同意。山田氏云:此条三阴三阳大纲领,寒热虚实之原本,不可不明也。但其“发于阳,七日愈”以下,王叔和所补,今不取也。按:《玉函经》以此一节为“太阳篇”开卷第一章,可谓仲景氏真面目也。后人不知,妄次之温病章后,遂遗全编大法不复明于世,悲哉。

曹颖甫《伤寒发微》:发于阳者为中风,以风为阳邪故也。中风之证,发热有汗而恶风,然亦间有恶寒者,如太阳中风,音尚恶寒,可证也。发于阴者,为伤寒,以寒为阴邪故也。但本节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则为传写差误,据后文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十二日为两候,风家病愈在十二日,则发于阳者当云六日愈。后文又云,太阳病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伤寒以七日为一候,则发于阴者当云七日愈。但阳病遇阴数而愈,阴病遇阳数而愈,亦属术家言,有时不甚可据,但存其说可也。

承淡安《伤寒论新注》:疾病之始也,有发热之症状,或兼恶寒者,称之曰病发于阳。如初病只有恶寒而不发热者,则称之曰病发于阴。发于阳者约经七日可愈,发于阴者约经六日可愈,以生成数之七为阳数、生成数之六为阴数而推之也。

一部《伤寒论》,论列病态,以阴阳为总纲,以表、里、半表半里为三领域表再分阴阳,里再分阴阳,半表半里亦分阴阳,以此成为三阳、三阴六大门。称阳者多热,多实。称阴者多寒,多虚。表之阳称太阳,表之阴称少阴,里之阳称阳明,里之阴称太阴,半表半里之阳称少阳,半表半里之阴称为厥阴。阴阳二字之释义颇泛。以寒热分阴阳,寒者为阴,热者为阳。以表里分阴阳,表为阳,里为阴。以脏腑分阴阳,脏为阴,腑为阳。以上下分阴阳,上为阳,下为阴。以左右分阴阳,左为阳,右为阴。以气血分阴阳,气为阳,血为阴。以虚实分阴阳,虚为阴而实为阳。其他以躯体组织之内分泌液、水分、血浆等有物质者谓之阴,身体之抵抗力、细胞之新陈代谢力、各脏腑之自然功能等属于无形者谓之阳。一部《伤寒论》所言阴阳之意义大率如此。发热而恶寒者,谓病发于三阳之太阳。无热而恶寒者,谓病发于三阴之少阴。初病每自表始,以其有热,称之为阳;以其无热,称之为阴。虽然,太阳、少阴皆主于病之在表,所差者为发热与不发热耳,而虚实之分,亦于是判焉。发热恶寒者,寒邪外束,正气未弱,能鼓舞血液向外与之抵抗,故起发热之症状,即称之为太阳病。若寒邪外侵、正气已弱,不能鼓舞血行与之抵抗,则但寒而不热,即称之为少阴病。故含有生理功能之充实性,有抵抗病毒之能力者,亦可称之曰阳;含有生理功能之衰弱性,已失却抵抗力者,亦可称之曰阴。阴阳之意义明,乃可读中医书。病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之说,不可拘泥。生理功能中,原有抵抗病毒之一种能力;慎药之人与夫乡农山居者,往往受病之后,节劳慎食,休养数日,即不药而愈,此即生理功能中自然发挥抵抗病毒之能力也。但几日得愈,则视病体之年龄、强弱、环境与病邪之轻重而不一致。大率与气候亦有关系,五日为一候,地球之转动与赤道线距离远近,气候每有变更,与病体之影响至大。试观虚弱病者往往至节令时,即觉不舒适,甚至有旧病复发者。可见古人定运气之说,亦有所见而作也。七日愈,六日愈,殆即从五日一候,气候转移关系而来;一候不愈再经一候,事诚有之。至于阳数七,阴数六之说,则出于《河图》生成数之词,属于数理。言七日、六日而愈者,古人囿于“阴阳”数词之说,乃有此论,似未可尽信也。生成数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其大意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必阴阳合而后万物能化生。如今日言化学之理,必二种不同性质之物相合,始起变化作用之意。以天地代阴阳,水、火、木、金、土代天地间之一切物质;一、二、三、四、五代水、火、木、金、土之数;自一至五,等于孤阴、孤阳,不起变化。自五加一,乃起生化作用,其意为阳生者阴成,阴生者阳成。从五起者,以万物土中生也。五加一为六,六为偶数,偶为阴,故曰阴数六也。五加二为七,七为奇数,奇为阳,故曰阳数七也。

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上承前条,已发热未发热之理,阐明其义曰:凡病有先发热而恶寒者,发于太阳之标阳也;先无热而恶寒者,发于太阳之本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何也?经气者真气也。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共并而充身者也。故经气乃上应天道,七日则生长来复,《易经复卦》注云:阴阳消息,天运然也,河图定七为火之成数,六为水之成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火为阳,水为阴”,所以应阳数七,阴数六为愈期故也。言七日来复者,是举阴阳来复最尽之期,六日已在其中矣。

陈逊斋《伤寒论改正并注》:发于阳,发于太阳;发于阴,发于少阴。阳为火,其成数七;阴为水,其成数六。

朱壶山《伤寒论通注》:西医不认经气,当然不分脏与腑,更无所谓阴与阳。中医以经络属于脏腑,气血自分阴阳,而阴阳又各分为三,始能极神圣功化之妙用。此节言病,当然是太阳病。寒伤通体太阳之气,自然恶寒,而有发热无热之不同。发热恶寒者,太阳之表虽伤,营卫之气尚强,故凑集皮间,郁而发热。太阳统领营卫,故曰发于太阳。或谓太阳之恶寒,由于骤遇寒冷,热血不达肌表之故。虽似言之成理,终觉于“恶”字隔着一层。无热恶寒者,营卫之气弱,寒得进伤太阳之里。手太阳小肠不能代心宣化,现出少阴之标阴,自无大热,故曰发于少阴。夫少阴包括心肾两脏,依《内经》五行之说,原分水火,心火下行,蒸动肾水,始发生热气,《内经》所谓少阴之上,热气治之者以此。所以上下内外,悉受滋养,西医所谓五大系统,亦当然不改其循环、呼吸、神经、运动、消化之常度。心阳衰弱,肾阴虚寒,西医所谓影响消化,中医所谓脾胃失权,体温之来源不足,自然造温之机能衰减,何能抵御外界风寒之刺激?然少阴又非绝对无热,麻黄附子细辛汤证、麻黄附子甘草汤证,皆少阴病而发热者也。

包识生《伤寒论讲义》:太阳病,本恶寒而发热,故病有发热恶寒者,发生于太阳之表也。无热恶寒,病在少阴经也,七日为阳复之数,六日为阴终之期,故以七代太阳之治法,以六代少阴之治法也。

此言表里传不传之治法也。大凡病症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经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经也。按七日为阳复之数,六日为阴终之期,先师借阴阳之数,喻阳经阴经之治法。如病在太阳者,用太阳之药以治之;病在少阴者,用少阴之药以治之。不可表病治里,里病治表也。

刘绍武《刘绍武讲评伤寒杂病论》:本条之“病”,指广义伤寒,包括一切外感热病。《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盛则热,阴盛则寒”。人体之阴阳,在生理时“阴平阳秘”无症可征。病理时,阴阳以寒热形式表征于外。本条是外感病初期的阴阳辨证大纲,如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第141条“病在阳应以汗解者,反以冷水灌之”。仲景之病“发于阳”、“发于阴”是指体质而言。“发热恶寒”,是表阳病的表现;“无热恶寒”是表阴病的表现。

“阳数七、阴数六”是阴阳学说在体质分类和病程预测中的应用,太阳伤寒多在七日自愈,太阳中风多在六日自愈。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本条讲表证中不仅有太阳病,还有少阴病,发热恶寒的为太阳病,而少阴病偏虚偏寒,无力作热,故一味恶寒而不发热的为少阴病。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这里的“六”“七”均是约略之辞。实际上真正的伤寒病在六七日时非常关键,病轻者在这时可以减轻甚至获愈,在这时要配合发汗治疗。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这是一种附会之言。古人以十个数字来解释五行的生成,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是生数,六七八九十这五个数是成数,奇数属乾(阳、天 ),偶数属坤(阴、地)。“天地交,万物生成”“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前文六日愈和七日愈只是一种约略之辞,发于阴、发于阳和五行生成关系不大。

陈慎吾《伤寒论讲义》:阴阳,指正气。正气充足之人偶感风寒,正气必向外而与邪气抗争,故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正气衰微之人若感风寒,正气不足或一时不能与邪气抗,故无热或不即发热。故曰发热恶寒者,邪中于正气充足之人也,无热恶寒者邪中于正气衰微之人也。正气足则病实,正气衰则病虚,此阴阳虚实之要也而汗、吐、下、和、温、清、补、涩之治法出矣。“发于阳七日愈”以下,古今理论虽多,事实虽有,但未尽如是,故不足为虑。

川越氏曾谓,气者抗也。抗发神妙,此之谓正气。夫人身之气有先天后天之别。先天指天元之一气,日元气。后天指乳谷之所养,曰精气。后世论气,名宗气、神气、大气……要旨不出元气、精气之外也,皆为正气。经文单曰气者,指精气、正气而言,如气上冲、少气、气上撞心、气逆欲吐者是也。若冠气以名者,指机能发病气而言,如胃气不和心下有水气噫气不除腹中转矢气是也。天地四时之气能养万物,亦能伤万物,其天地间别有一种害人之气谓之邪气也哉。六气虽有顺逆而感之于人,要视人体强弱而定。如精气贯通,血液流畅纵气候反常亦不能为害。若其人衣食不适、情欲不遂劳逸不节体力见一时之虚纵令气候正常,亦不能无伤。气候反常更无论矣。语云邪气乘虚而入,若以邪气为受病之原设同一气候甲得之而养,乙受之则病,又将何说?是邪气原无定形,因人之虚实而名也。阴阳者,由性质、部位而定,有绝对相对之别。盖腹背在外皆为阳,则脏腑在内,皆为阴。背上腹下是阳中有阴阳也。脏腑皆在内为阴,而脏藏腑泄,是阴中阴阳也。故绝对者有定名,而相对者无定名也。

倪海厦《人纪-伤寒论》:如果白天得到的病,就是发于阳,过一个晚上,就是第二天了,所以如果足足六天之后,也就是第七天的白天会痊愈,所以说“七日愈”。如果晚上得到的病,就是发于阴;到白天了,才开始算天,所以得病的隔天才算是第一天,足足六天之后,也就是第六天的半夜,会自己痊愈,所以说“六日愈”。不管是阴病或阳病,得到感冒,正常的话,六天一定会好,所以如果感冒不吃药,一个礼拜会好。

[阴阳]二字释义颇泛,以寒热分[阴阳],寒为[阴],热为[阳]。以表里分[阴阳]表为[阳],里为[阴]。以脏腑分[阴阳],脏为[阴],腑为[阳]。以上下分[阴阳],上为[阳J,下为[阴]。以左右分[阴阳],左为[阳],右为[阴]。以气血分[阴阳],气为[阳],血为[阴]。以实虚分[阴阳],虚为[阴]、实为[阳]。其它以身体组织之内分泌液、水份、血浆等有物质者谓之[阴],身体之抵抗力、细胞之新陈代谢力、各脏腑之自然机能等无形者谓之[阳]。

吕英《伤寒一元解》:

1.此条争论最多,个人体会:依据师父李可老中医提出的“一部《伤寒论》,一个河图尽之矣”,以及《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第七十一》中的“热化七,寒化六”之数理,七和六对应河图南方和北方天地和合一气阴阳运行的状态,对应生长化收藏的长与藏的气机运行状态。

2.邪正是一家,原文中的“发于阳”和“发于阴”均指的是邪气的性质,反推可知其正气的不足各自对应为阳不足和阴不足。七反映的是南方阳气运行旺盛的状态,六反映的是北方阳气收敛、藏精属阴的运行方式。依据《素问·宝命全形论第二十五》“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身阴阳气之不足遇天地阴阳气旺盛时,可增强自身的协调力。即人身是一小宇宙,天地乃一大宇宙,人得天助其病易愈之理,非直接对应实际生活中的六天、七天。

刘渡舟《伤寒论诠解》:“阳”指阳证,阳经的病证;“阴”指阴证,阴经的病证。正被邪伤则恶寒,阳与邪争则发热,既有发热,则知正气不衰,阳气尚旺,抗邪有力,故多属阳经之证,即阳证。三阳经病,阳气皆盛,故均以发热为主。太阳有发热恶寒,少阳有往来寒热,阳明有蒸蒸发热、日晡潮热。故凡以发热为主者,多属阳证,即“发于阳也”。无热恶寒,则是阳虚阴盛,正气虚衰的表现,因此多属三阴经病,即阴证。如三阴病,常见恶寒、厥逆而不发热,正是“发于阴”的征象。

治病当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而本条以最明显的寒热二证来辨阴阳,实有提纲挈领之妙。六经辨证,虽一言难尽,但只此一句,便高度概括了三阴三阳为病的证候特点。因此,后世医家认为此条应“冠于六经之首”,是很有道理的。《外台秘要》载:“发于阳者,可攻其外;发于阴者,宜温其内。发表以桂枝,温里宜四逆”,指出了本条证候的治法,可作参考。有的注家认为太阳病中风叫病发于阳,伤寒则叫病发于阴,未免有些局限。至于文中后半段“六日愈”、“七日愈”之说,仅是对疾病预后的推测。阳数七,阴数六是根据伏羲的河图“水火成数”、“阴阳奇偶”等推算而来。河图记载“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因此,阴、水成数为六(偶数),阳、火成数为七(奇数)。水的成数是六,水属阴,故阴数六;火的成数是七,火属阳,故阳数七。病为阳证,当在阳数之期愈,故云“七日愈”;病为阴证,当在阴数之期愈,故云“六日愈”,其说的科学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陈亦人《伤寒论译释》:阴阳是两种不同属性相对的机动代名词,任何疾病或者仅是一个症状都有相对的两种情况,把疾病区分为阴阳两种类型,是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最科学的方法,因而也是辩证论治的主要纲领。例如表与里相对,则表为阳,里为阴,动与静相对,则动为阳,静为阴,强与弱相对,则强为阳,弱为阴,热与寒相对,则热为阳,寒为阴······这是从大体上区分,如进一步分析,表里虚实之中,又各有阴阳,所谓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阳,阴中之阴,因此对阴阳的理解,决不应孤立、机械、固定。

本条所谓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其阴阳的区分,就是以热之有无为主要标志,也就是说有发热的属阳,没有发热的属阴,由于病的属性不同,因而愈期也有差异。所谓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就是对愈期的推断;这个预测可能是古人经验的记载。至于说阳数七、阴数六,其理论根据仍不出阴阳的范畴。在数字来说,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七日为奇数,六日为偶数,所以阳证的愈期是病程经过逢单的日数——七日,阴证的愈期是病程经过逢双的日数一一六日。然而这仅是推理的一种方法,证候的愈期,绝不会如此固定,临床上还应根据具体的脉证与疾病的趋势,以及正气的强弱来分析判断,日数不必泥定。历来注家对本条发于阴发于阳的看法极不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主张:

(1)认为发于阳是发于阳经,发于阴是发于阴经,也有认为发于阳是发于太阳,发于阴是发于少阴,如程氏、钱氏、尤氏、张氏等。

(2)认为发于阳发于阴都是病在太阳,阴阳是指风寒之邪和营阴卫阳,如方氏、喻氏等。

(3)认为阴阳是指寒热而言,不必凿分营卫经络,阳证不发热就是病发于阴,阴证发热就是病发于阳,如柯氏。

我们认为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理由,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是其是,但都不能绝对看待,因为阴阳本身就是相对的统一体,假使绝对看待,就会失之牵强而难以圆通。从“因发知受”发病学的精神来看,发于阳是发于阳经,发于阴是发于阴经的理由比较充分,阳指发于太阳,阴指发于少阴,也于理可通,早在北宋的伤寒名家就有这种看法,而且补充了治法和方剂。如庞安常说:“发于阳者,随证用汗药攻其外,发于阴者,用四逆辈温其内。”朱肱说:“均是恶寒,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麻黄桂枝小柴胡主之;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附子四逆汤主之。”可资佐证。但是对于愈期的日数,却存在无法索解的矛盾,难怪要受到柯氏“若直中三阴,无一阳之生气,安得合六成之数而愈耶?”的指摘。其实愈期不必拘泥,是大多数医家的意见。程郊倩对此曾作过专题研讨论证,颇有助于深入理解。发于阳为风邪伤卫阳,发于阴为寒邪伤营阴,这一说法倡自方有执,宏扬于喻嘉言,曾得到许多医家的赞同,如影响极广的《医宗金鉴·伤寒论注》即采此说。乍看起来,并无什么不对,但是把风寒营卫完全割裂开来,未免脱离实际,事实上风与寒,营与卫,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不应当再盲从附和。以寒热分阴阳,不必凿分营卫经络,这一说法直截了当,易于接受。然而进一步推敲,仍然矛盾很多,首先是混淆了概念,把或未发热与不发热等同了起来,或未发热,是指暂时还未发热,并非绝对不发热,果如柯氏所说,则今天或未发热,是病发于阴;明天发热,又是病发于阳。这样能够说得通吗?再则把发热与反发热等同了起来,少阴病本应无热,现在却见到发热,不应见而见,故谓之反,这说明不是少阴病本身的症状,怎么能根据反发热就断为病发于阳呢?如果仅据寒热表象,那么,少阴病阴盛格阳的发热,也能断为病发于阳吗。这不仅是概念混淆,而且是现象与本质不分的诡辩。总之,寒热症状仅是表象,阴阳是对病证本质属性的概括,寒热与阴阳有密切联系,但不是等同,通过寒热症状来推断病证的阴阳属性,这只是诊断方法一个方面,而不是惟一的依据,要确诊病在阴经、阳经,在太阳还是在少阴,还应结合全部病情并进行综合分析,才有可能得出比较确切的诊断。否则,仅据一点就下结论,都不免是片面的、机械的、靠不住的。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外邪侵袭人体之后,正气奋起与邪相争,则见发热。既见发热,则表明正气不衰,邪气亦盛,正邪斗争有力,故多为阳经之证为阳证。如太阳病见发热恶寒,少阳病见往来寒热或呕而发热,阳明病见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或蒸蒸发热,或日哺潮热等。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病邪侵袭人体之后,阳气已虚,阴寒独盛,正气不能与邪气相抗争,故无发热。既无发热则表明正气已衰,抗邪无力,故多为阴经之证,如太阴脾阳虚弱,少阴心肾阳虚,厥阴虚寒致厥等,均不发热而恶寒,甚则厥冷脉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盛则身热”,“阴盛则身寒”,《伤寒论》继承《内经》理论,以恶寒发热作为辨别阴证与阳证的关键,具有特征性与概括性,因此不少医家认为本条可作为外感热病辨证的总纲,以致《金匮玉函经)竟将本条放在了六经病篇之首。

但如结合本条下面“七日愈”“六日愈”的问题来看,证七日有可愈的,而阴证往往六日不可能自愈。因此后世医学家对本条的解释,除上述的观点外,还有一些很有参考意义的见解:一是以张隐庵等为代表,认为发于阳即发于太阳,发于阴即发于少阴。这种说法仍然没有解决“发于阴,六日愈”的问题,因为少阴病六日也很难自愈。二是以方有执等为代表,认为风伤卫为发于阳,寒伤营为发于阴。也就是说,发于阳即太阳中风,发于阴即太阳伤寒。起病即见发热恶风寒的是风阳之邪伤人,是太阳中风;起病先见恶风寒而后见发热的,是阴寒邪气伤人,是太阳伤寒。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一般来说太阳伤寒和中风,只要不发生合并症或并发症,六七日就可以自愈,也就是说太阳病无论是中风还是伤寒其自然病程也就是六七天左右。这里提出的六七日自愈的问题,是大量临床观察得来的结论,体现了外感病病程的七日节律,也称周节律。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昼夜节律、周节律、月节律四季节律年节律等等,早在《黄帝内经》《寒论》以及其他医中就有了记载,这些记载应当说是从临床观察得来的概率,并不是空穴来风。更何况许多内容已经被现代研究所证实,并且由此而出现了时间生理学时间病理学、时间药理学、时间医学等新的学说或学科。而人体乃至生物体这些时间节律的形成无疑和日月星辰的运动周期有关。关于外感病的七日节律问题下面还要专门谈到。阳数七、阴数六,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说:“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此其生数也。如此则阳无匹阴无偶,故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于是阴阳各有匹偶,而物得成焉,故谓之成数。”可见七为火的成数,代表火;六为水的成数,代表水。《黄帝内经》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火属阳,故曰“阳数七”:水属阴,故曰“阴数六”。

姜建国《伤寒论讲稿》:本条论述病发阴阳的辨证。阴阳是疾病的属性分类,阳为热,阴为寒,所以阴病阳病的区分,关键在于发热的有无,也就是说,发热的就属于阳,不发热的就属于阴。而发热与否,取决于病人的体质以及正邪斗争的状况。外邪侵袭人体,卫阳首当其冲,卫阳不能温分肉了,必然会产生恶寒,但是发热与否就不一定了。假若阳气充盛,就能起而与邪气抗争,正邪交争激烈就会发热。反过来,假若阳气虚弱,没有力量与邪气抗争,就不会发热。所以我们可以用发热与否来区分和判断是发于阳病,还是发于阴病。显然,这是提纲掣领、执简驭繁的临床辨证方法。

本条用阴阳寒热将六经的发病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因而伤寒注家将本条看作六经辨证的总纲。由于疾病的属性不同,因而疾病的愈期也有差异,“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就是对阳病阴病愈期的一种预测。至于“阳数七,阴数六”的说法,出于伏羲氏河图生成数,生成数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古人以一、二、三、四、五,为五行的生数,六、七、八、九、十,为五行的成数。六,水数为六,水为阴,六表示水气最盛,也就是阴气最盛,所以说“发于阴,六日愈”。七,火数为七,火为阳,七表示火气最盛,也就是阳气最盛,所以说“发于阳,七日愈”。“阳数七阴数六”,意思是阴阳水火之气已经充足,能够战胜邪气的意思。这是古人以五行的阴阳水火生成数的推理方法,不可过于执凿,仅供参考而已。临床上还应根据脉症及疾病的发展趋势、正气的强弱来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肖相如《伤寒论讲义》:本条讲辨外感病阴阳两大证型及愈期的判断。

疾病的根本原因是人体内阴阳失去相对的平衡,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到正邪两个方面一一正气和邪气,以及正邪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情况,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本条以寒热的表现,来辨别外感疾病的阴阳属性。发热恶寒者,多属于阳证;无热恶寒者,多属于阴证。而阴阳的区分,关键在于发热之有无,有发热者属阳,无发热者属阴。而发热与否取决于外感疾病过程中正邪斗争的状况,正气抗邪有力则发热,正气无力抗邪则无发热。因此本条有辨阴证、阳证、寒热虚实之意义,可理解为阴阳总纲。一般而言,这与六经病的表现相符,伤寒六经辨证就是根据上述原则划分三阴三阳的。三阳以邪实为主,正气不衰,故多有发热,如太阳病的发热恶寒,少阳病的往来寒热,阳明病的蒸蒸发热、日哺潮热;三阴以正虚为主,故一般无发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六经辨证,颇为繁杂,但以寒热二证来辨别阴阳,便能指导治疗。如三阳证正盛邪实,当以祛邪为主;三阴证阳虚阴盛,当以扶正为先。如此,便能起到提纲挚领、执简驭繁的作用。但此为其常,还应知其变,如太阳伤寒有“或未发热”,阳明也有“不发热而恶寒者”,少阴有格阳戴阳之发热等。对于这些特殊情况,必须做具体分析,随证而辨,不可拘泥不化。“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这是古人对疾病愈期的一种预测,其实际意义还有待研究。而“阳数七”“阴数六”的说法来源于伏羲氏河图的生成数。唐代孔颖达的《尚书正义》有:“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此其生数也。如此则阳无匹,阴无偶,故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于阴阳各有匹偶,而物得成焉,故谓之成数”,“五行之体,水最微为一,火渐著为二,木形实为三,金体固为四,土质大为五……水火木金得土数而成故水成数六,火成数七…...”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