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滑脉浅解
2025
07-05

滑脉浅解

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一曰浮中如有力;一曰漉漉如欲脱)

一、核心定义与指下特征

滑脉的核心特征可概括为:

流利圆滑:

脉搏搏动流畅自如,如珠走玉盘,触之有圆润滚动感(’往来前却流利’)。指下感觉脉搏连续不断,前后交替流畅(’展转替替然’)。

浮中显力:轻取(浮取)时脉搏清晰有力,但不同于浮脉的’表浅’,滑脉重在’流利感’。

漉漉欲脱:脉搏圆滑灵动,似有从指下脱逸之势(’漉漉如欲脱’)。

形象比喻:

如触滚珠:手指按压玉盘上的圆珠,稍施力即滚动流利。

如顺抚青竹:表面光滑,无涩滞阻隔。

生理性变异与影响因素:

体质差异:青壮年气血充盛者、运动员或长期体力劳动者,脉象可略滑而有力,属生理现象。

妊娠期:孕妇因血容量增加,常见滑脉(’身有病而无邪脉’)。

饮食与代谢:饱食后或高脂饮食者,短期可见滑象。

二、操作手法要点

举(轻取):手指轻触寸口皮肤,感知脉搏流利度与圆滑感。

按(中取):中等力度按压,重点体察脉搏如珠滚动的动态特征(核心指感层)。

寻(重取):深按时滑脉的流利感仍存,但力度减弱,需与实脉的’坚实’鉴别。

三、临床意义(主病)

滑脉主气血充盛或痰食壅滞,反映气实血涌或代谢产物堆积: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滑者,阴气有余也。”痰湿留聚,食积饮停,皆为阴邪内盛,实邪壅盛于内,气实血涌,故脉见圆滑流利而无滞碍。火热之邪波及血分,血行加速,则脉来亦滑,但必兼数。正如   《脉简补义》所说:“夫滑者,阳气之盛也,其为病本多主热而有余。”若其人平素健康,脉来滑利而和缓,这是荣卫充实之兆,属平脉,多见于青壮年人。育龄妇人经停而见脉滑,应考虑有妊娠可能。

痰饮内停(最常见):

痰湿、水饮阻滞气机,脉道气血流利但伴黏滞感。症见咳喘痰多、胸闷脘痞、舌苔腻。

食积不化:

胃肠积滞,气血被迫加速运行以消积。症见嗳腐吞酸、腹胀拒按。

实热内蕴:

热盛迫血加速,血行滑利(常兼数脉)。症见高热、烦渴、便秘、舌红苔黄。

妊娠脉(特殊生理):冲任气血旺盛以养胎,脉滑而柔和。

关键鉴别点:

滑脉 vs 数脉:滑脉重在’流利度’,数脉重在’频率快’(>90次/分),二者可并存(滑数脉)。

病理性滑脉 vs 生理性滑脉:病理性滑脉多兼有力、苔腻等实象;生理性滑脉(如妊娠)柔和均匀。

四、形成机制(现代医学视角)

滑脉的流利感与以下因素相关:

高心输出量状态:妊娠、发热、甲亢时,心输出量增加,血流加速,脉搏冲击力强而流畅。

血管顺应性增高:血脂偏高或血液黏稠时,血管内壁光滑,血流阻力减小,脉搏传递更流利。

交感神经兴奋:应激或代谢亢奋时,心率加快、血管扩张,血流动力学呈现’滑利’特征。

病理产物影响:

痰饮(如慢性支气管炎黏液潴留)、食积(胃肠内容物堆积)可反射性增强局部血供,脉搏代偿性滑利。

五、常见病理场景的现代解读

中医病机   对应现代病理                               脉象特点

痰饮内停   慢性炎症(如支气管炎)、水肿      滑而濡,按之似有黏滞

胃肠食积   消化不良、胃排空延迟                  滑实有力,右关明显

实热证      急性感染、代谢亢进(如甲亢)     滑数有力

妊娠脉     血容量增加40%-50%,心输出量上升30%-50%   滑而柔和均匀

六、总结与应用提示

核心指感:流利圆滑如珠,浮中取明显,重按不空。

辨证要点:

滑而有力:主痰饮、食积、实热(邪气壅盛);

滑而柔和:主妊娠或气血充盛(生理性)。

动态观察价值:

外感病中由浮转滑,提示表邪入里化热;

慢性病突现滑脉,需警惕痰瘀化热或新感食积。

现代提示:

中老年无诱因出现滑脉,建议排查血脂、血糖代谢异常(痰湿内蕴的微观表现)。

注:滑脉与浮脉的核心区别:

浮脉:位置表浅(轻取即得,重按减弱),主表证或虚阳外越;

滑脉:位置不拘(流利度为核心),主痰湿、食积、实热、妊娠。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