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与“五行”是怎么样的对应的关系?
什么是“天干化五运”?
您想了解吗?
如果您感兴趣可以长按点赞支持一下,一起解锁今天的内容。
首先,“十天干”是分阴阳五行的:
甲、乙属性为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
丙、丁属性为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
戊、己属性为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
庚、辛属性为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
壬、癸属性为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这种分法更多指的是“空间层面”!
比如以甲、乙举例子:
甲乙东方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这指的是:木星在自转以及公转的运动过程中,相较于其他四颗行星,产生的能量场对于地球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但是这个影响力也分为最强与最弱两个点,相对较强的对应甲,较弱的为乙。
“十天干分阴阳五行”还有一种“时间层面”的分法,时间层面又该怎么理解呢?
就是参照地球上四季寒热变化,以及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阶段,
我们的文字是有丰富内涵的,比如说我们的文字是由: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等组成的,十天干的意义也同样如此,
根据《史记.律书》以及说文解字的解释:
甲,是铠甲,盔甲,指的是万物要冲破“甲”这层保护壳,破土而出,对应节气是春分。
乙,通轧,是挤压的意思,根据会意指的是万物正在努力生长,对应节气清明。
丙,通炳,指的是小火,意思是明亮,可以理解见亮了,指的是事情有了突破,对应小满。
丁,我们应该都听过一个词,叫壮丁,丁也指代万物发展开始走强。对应节气小暑。
戊,加上草字头,就是茂盛的茂,戊对应节气是处暑;
己,通起,指的是万物发生新的变化,物壮则老,盛极而衰,对应白露时节;
庚,通更,指的是果实收获,与更组词多是更新、更换,指事物的变化,对应寒露节气。
辛,通新,指的是新的生机正在潜伏,对应节气是秋分。
壬,怀孕阶段也称为妊娠,壬通妊娠的妊,指的是万物正在孕育阶段。壬对应节气小寒。
癸,通揆,与揆组词有揆度,度与揆组词念duo,意思是估摸、揣测,指的是万物正在等待时机,比如说小孩出生、植物等待破土发芽。癸对应节气是雨水。
根据十天干的字面意思,就明白了天干有时间属性,时间属性同样还有阴阳五行的划分,
在《黄帝内经》天元纪大论篇,有这么一段话:“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这段是很好理解:
甲己化土:
指的是天干以甲与以己命名的年份,这一年的岁运是“土运”,甲为阳土,己为阴土,
乙年、庚年是金运之年,乙为阴金,庚为阳金,
丙年、辛年是水运之年,丙为阳水,辛为阴水,
丁年、壬年是木运之年,丁为阴木,壬为阳木,
戊年、癸年是火运之年,戊为阳火,癸为阴火;
这就是“天干化五运”!
同样的天干居然还有第二种阴阳五行的划分方法,与第一种完全不一样,为什么这么划分?
首先说下,岁运这种阴阳五行的分法,就是依据时间属性划分的,
这么分的依据是什么?
先说十天干的相合,比较好理解的是河图,河图是气在天上聚散流变的状态,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把十天干按照,甲为一,乙为二,丙为三,丁为四、戊为五、己为六,庚为七、辛为八、壬为九、癸为十的结构套在河图上。
可以得到甲一、己六为水,乙二、庚七为火,丙三、辛八为木,丁四、壬九为金,戊五、癸十为土;
这正好是天干相合的结构。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
这一种方式是为了方便大家记忆。
还有一种方式:能把“天干化五运”说明白,但是,涉及的知识点有点烧脑,涉及到天文历法,
我们的天文历法包括阴历、阳历以及阴阳合历。
首先说阳历,也就是太阳历,就是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这里面涉及四象,就是春、夏、秋、冬,在节气里也指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再说阴历,这个历法也叫太阴历,或者叫纪月历法,是以月亮圆缺一次为一个周期,每个月分30天,但是月亮圆缺一次,有的时候不足三十天,于是我们的老祖宗就把阴历每个月又分为大建与小建,大建30天,小健29天,
但是,始终是要以年为单位,太阴历就需要与太阳历匹配,于是,就不得不设置闰月,不设置的话,时间就会发生错乱,就不准确了。
再说“阴阳合历”:
阴阳合历需要参考北极星、北斗七星、三垣、二十八星宿,北斗七星这个在我之前的内容里讨论过:
天空就像一个大表,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就像表针,斗柄的指向与我们一年四季的变化是吻合的,
在《鹖冠子》里就有: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而这个大表的表盘就是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就是我们常说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站在地球上观察,每一个神兽位于观察角度的四个方向,分别是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每一个神兽统御7颗星,
分别是:
青龙:角、亢、氐DI、房、心、尾、箕;
白虎:奎、娄、胃、昴、毕、觜zi、参;
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交代完背景,接下来就是天干化合,在《黄帝内经》的五运行大论篇,有这么一段话:
“臣览《太始天元册》文,
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
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
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
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
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
“丹天之气”,“丹”为红色,红色对应五行属性为火,指的就是火的气化状态,气化状态就是岁运,也叫年运,
“黅天之气”,“黅”指的土黄色,对于五行属性为土,
“苍天之气”,“苍”为青色,对应五行属性为木,
“素天之气”,“素”是白色,对应五行的属性为金,
“玄天之气”,“玄”指的是幽深的黑色,对应五行属性为水。
所谓丹天之气,经牛女戊分,指的就是火的气化状态,会经过“二十八星宿”的牛、女、奎、壁四星宿,匹配上天干就是戊、癸,就是逢上戊年、癸年,这一年天之气就是受到火星影响比较大,就是这一年的岁运,也就是:火的气象运行主事,这就是“戊癸化火”。
之后也一样,黅天之气经过心、尾、角、轸四宿,对应天干甲己,就是甲己化土。
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也是同理;
把天干化运的顺序排出来,依然是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生的结构次序,这块内容很神奇。
“五运”分阴阳与天干相联系,“六气”分阴阳与地支相联系,不仅如此“五运六气”对于天地的研究,是既有空间的理念,还同时有时间的理念。
这很能说明问题:
从空间上讲:在同一个空间下,时间不同,事物的发展是不同的,
同样,从时间上讲:在同一时间下,不同的空间,事物的发展也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你能坚持看到这,你就会发现我们老祖宗的智慧真的是太牛了,根据取类比象的逻辑,与身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甚至我们吃的食物,自然界的天气变化,都是关联的,而且这也都是可以推算的。
这期内容就先说到这:古晓今——用当代视角讲好中国智慧!
如果您对我的内容感兴趣,帮忙转发一下,让更多人明白中国文化的魅力!谢谢!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3401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