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腰者,肾之府。
中医藏象是以某一解剖脏器为雏形,再加上延伸的中医概念,其架构远超解剖脏器本身。
提到心,以解剖的心居多,比如心脏病,冠心病,肝也是,提到肝病就联想到肝炎,肺也如此,但是提到肾,似乎偏中医的居多,肾亏的概念深入人心,西医不讲肾亏。
(一)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1. 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前面精气学说里面讲过,气学说源于云气说,精学说源于水地说,本身在古代就有精水合一的倾向。生殖之精是液态的,跟木火土金水五大系统里的水是最像的,而肾属水,所以生长发育、生殖功能跟肾有关。
另外,生殖功能的一些生理病理也反应到肾系统。比如性功能减退、房劳过度,两个肾躯直接会有酸软感、疲惫感。
藏字来源于水系统。水到冬天结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综上,藏精功能就归到了肾系统。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源,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可以把它当做先天之精来看。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可以把它当做后天之精来看。
前面精气学说学过,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构成万事万物最微观的物质单位,那放到人体,构成人体最微观的物质单位也是气,而古代精气是合一的,所以这里的精极有可能指代的是广义的气。
生命之源,指的是先天之精。
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后天的水谷之精运到脏腑之后成为脏腑之精。
碰到“精”字,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判断它是什么意思。
肾藏精,包含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是源于父母的那部分遗传物质,禀受于父母,出生前是生命的构成本源,出生后,是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的物质基础。
先天之精强调的是父辈或者更早的祖先遗传下来的基因之类的东西,生殖之精是本源的,带有先天之精的烙印,有很多稳定的东西给了生殖之精,但是个体也会有一些遗传变异。
既然先天之精是类似遗传基因的东西,它的作用就不纯粹是生殖。进到人体之后,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继续起作用。
后天之精是人出生后,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和脏腑代谢所化生的精微物质。
后天之精分水谷之精和脏腑之精。
水谷之精是比较初期的形态,比如脾胃、小肠消化吸收后产生的精微物质。
水谷之精经过脾的运化,到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到五脏六腑,供五脏六腑用的时候叫脏腑之精。脏腑之精是一个过渡性的产物。
脏腑之精再进一步是化生气血津液,供人体利用。最强调的是化生气血,排顺序的话,津化气,津化血,津化津液,那么好的东西化津液好像有点亏。
肾藏精,首先藏先天之精。因为生殖之精也带有父母先天之精的烙印在里面,所以包含先天之精,包含生殖之精。
至于后天之精,应该不藏水谷之精。
脏腑之精首先化生气血津液供人体利用,剩余部分下到肾。肾像个银行,多的部分存在里面,其他地方不够了也从肾里面提取。
人的前半段,肾中精气是慢慢储蓄的,存到银行就多,下半生肾中精气是慢慢亏的。不单肾中精气亏,五脏六腑精气同时亏。肾中精气本来就少,五脏六腑精气少了,还要从肾里面提取,肾肯定就亏空了。所以,有一句话,肾无实证。不绝对,只是一种倾向性表达,肾确实是虚多。
中诊里面,肾有几个症: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肾精虚,都是虚。即便肾系统出现实症,往往也是由虚导致的代谢功能障碍产生的水湿痰饮之类的,本质还是虚。
还有一句叫“久病及肾”,就是慢性病时间长了一定影响肾。因为不管哪个脏有问题,肯定脏腑精气亏虚,一亏虚就要从肾里面提取。
先后天之精的关系:
先天之精到了后天,除了遗传基因继续起作用,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生殖之精的变革。但生殖之精是不断消耗的,除了精子、卵子之外,还有其他的,比如精液除了精子之外的其他物质,需要后天水谷之精的不断补充。
另外,先天之精是人一出生,各个脏腑功能的最原始动力,没有先天之精,脾胃化生不了水谷精气。可以说,先天之精是后天水谷之精的活力剂、支柱。
肾为先天之本,因为藏有先天之精。
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尚书.洪范》中详细讲五行的时候,里面有一句条文“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是五行起源的排序,以水为先,也就是说万物起源于水,生于水,这个跟进化论很像。管子的水地说多了一个来源,他认为万物起源于水跟地,跟中医的先后天之本是一致的(肾为先天,脾为后天)。
另外一个关于肾藏精,先天之本如何化生后天,有更具体的描述。管子里面,描述人体脏腑时说,水是万物起源,“水流形”,水流到哪里,就随形附形,比如说“随圆就方”,流到圆形地方水就是圆的,流到方的地方水就是方的,流到坑洼的地方水就是坑洼的。
以水为初值,流到哪个脏器,根据脏器需要,构成结构之象,再进一步化生出组织、器官、感官以及更细微的各种感觉。
木火土金水五大系统中,从五行学说,从哲学角度,只有水附形的性质比较明显。
所以潘毅老师认为,所谓的补先天之精是两种感觉,一种是从唯物的角度补物质之精,一种是补万物之化源的感觉。
另外还有一个坎卦☵,坎为水。前面阴阳学说里讲过,古代崇阳抑阴,认为阳清阴浊,所以属阳的东西褒义词多,积极的、明亮的,属阴的贬义词多。
放在人身上,阳爻代表君子,阴爻代表小人。坎坷坎坷,坎☵不是什么好东西,因为君子陷于小人之中。
放在脏器中,可以理解为,精华藏于阴脏之中,肾是阴中之太阴,精华的东西藏在里面。
所以前面讲,中医藏象的象,源头很多的。很多复杂的东西构成象,但到最后还得要经得起临床实践检验。
2.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生长发育和先天之精关联大,生殖就是生殖之精。
女子以七为单位,男子以八为单位,没什么窍门,大概就是直接观察,为了方便,用一个相对整齐的数来概括。
《素问.上古天真论》: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气,是精气并称,完整的说法应该是:肾中精气逐渐充盛,这个时候还不是真正的盛,七岁换牙,头发生长速度开始加快。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天癸:人体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的作用。
这是书本上的表述,感觉像性激素一类的东西,但是潘毅老师觉得没这么简单。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真牙:智慧齿。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三条阳经都上到头面部。阳明经走在面部,少阳经走在头两侧,太阳经走在头后侧,太阳经还有一部分经过面部,但面部以阳明经为主。
面始焦:开始憔悴。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六七四十二岁,面色憔悴,头发变白。
现在好一点,各种营养品,美容技术,又涂又抹,可以延缓衰老,但是躲得过五七,躲不过六七。
以前感觉30多岁的人都比较苍老了,现在30多岁的人好像还没长大呢。
女的相比男的,更不经老。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七七四十九岁,绝经,无生育能力。大概率,不绝对。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肾中精气逐渐充实。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泄。阴阳和,故能有子。
二八十六岁,肾中精气逐渐充盛,精气溢泻,开始排精。假如阴阳交配,具有生育能力。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五八四十岁,肾中精气开始衰竭。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七八五十六岁,肝气衰,肝主筋,筋不能动,活动不灵便。
八八,则齿发去。
看上去,男的在中年期相对占便宜。40,50,60岁,一般都是男的耐看。65岁,男女差不多。再往后,女的耐看,两个老人一起走,基本是女扶男。
肾中精气不足
症状:
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早衰、性功能下降、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少、经闭、不孕
牙齿、骨骼、头发、生殖功能是判断肾中精气盛衰的明显指标。
骨头:一般看小孩生长发育。
头发:小孩、老人都看。
牙齿:小孩、老人都看,但老人看得更多。以前看老人身体好不好,最简单的就是看牙齿。《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贾母问她的第一句话就是“牙齿好不好”,其实就是问身体好不好。
生殖功能:主要是青壮年看。
延缓衰老很简单,就是延长成熟壮盛期时间。明白了道理,就不难。
假如一个中医,外貌比实际年龄大,那他就是失败的。连自己都没搞定,或者是自己都不明白机理。
前面章节讲了4组虚症:阴虚、阳虚、气虚、血虚,这里多了一个肾精虚。精虚就是指肾的,五脏之精之所以没有广泛采用就是因为中诊、中药方剂、内外妇儿里都没有脾精虚、肝精虚、心精虚这种表达或相应的治疗方法,一讲精虚就是肾精虚。
肾精虚,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不一样。
小儿:生长发育不良
五迟(站迟、语迟、形迟、发迟、齿迟)、五软(头软、项软、肌肉软、手足软、口软)
正常小孩是大概6个月出牙齿,6个月坐,9个月站,1岁到1岁半说话走路。
这些跟正常小孩比起来慢了,就是五迟,当然不是五迟俱备,可以是某种迟,五迟俱备就很严重了。
五软更严重,就是头项口手足为软,软绵绵的,好像没有骨头一样。现在来讲,肯定是说你缺钙的那种。
发黄、稀疏、干枯
甚至有的小孩身体不好,后脑勺一圈没头发,这也是佝偻病的一种表现。
方颅(颅骨软、方)、囟门迟闭、解颅(xie第四声)(颅骨缝不闭合),骨头软
X、O形腿
现在不多见,上一辈人多见,为了方便干活,用背带把小孩背在后面,容易O形腿。
如果小孩胖,过早站立,骨头还没长硬,腿也容易变形。
肾精虚除了表现在牙齿、骨骼、头发外,还有一个方向就是痴呆、智力低下或者反应迟钝,不聪明。因为肾藏精,精生髓,髓包括脑髓、脊髓和骨髓,脑髓空虚时,就会出现上述症状。比如先天愚型,先天之精的质量有问题。可以通过针灸补肾精来改善,比如原来智商是50,通过扎针可以提高到60,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但是治好是不可能的。针灸一般是通过头部进针,药物治疗是很难的。
这种生长发育不良的,可以吃补精药。
中医补虚药有4类:补阴类、补阳类、补气类、补血类,补精药没有专列出来,而是散落在这4类药之中,需要一味一味拣出来。
比较够力的是鹿龟二胶,鹿胶、龟胶、鹿角胶、龟板胶。鹿角补阳,龟角补阴,鹿和龟都是长寿动物,熬成胶,补阳、补阴那种温和寒的性质不明显,变成了化生精血的东西。
中医认为,动物药是血肉有情之品。补益类的药,动物药比植物药好。从生物角度看,动物比植物更接近人类,因此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更直接的是紫河车,也就是胎盘,来源于先天,补益先天。
还有鹿胎。
但不是说补益类药就一定好。如果身体不需要,还一味进补,那就是揠苗助长,容易早熟。越早发育的民族或人种,寿命越短,比如非洲人。如果11,12岁就长得高高壮壮,发育完了,骨骼融合了,等到中学人家长个的时候,你还在继续补充能量,能量没地方去,只能横向发展长胖,所以没事别乱补。
青壮年肾精虚的表现:不育、不孕、性功能下降
男的叫不育,女的叫不孕,性功能减退,影响生殖功能。这跟前面讲的肝气郁结导致男不排精,女不排卵不一样。这个是真的有问题,比如女性子宫发育不良,或者某些跟生殖相关的组织堵住了。男的精子数量不够或者活力不够,或者干脆无精或死精。
潘毅老师记得他读书时,男性精子数量正常值比现在高。为什么呢?现在人造物多,各种放射线多,尤其食品安全不能保证,而精子又是特别脆弱的东西,任何不利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它,甚至包括温度。男性阴囊是在体腔外的,它里面的温度低于体腔,因此精子生存在相对低温的环境里。
如果阴囊往上,接近体腔,温度高了半度,对精子的生存就不利。(突然想到,小朋友经常在桶里洗热水澡是不是也不太好。)所以,国外有过报道,建议育龄男青年少穿紧身牛仔裤。
女的统计起来比男的难,男的可以直接查精液数量或者活动度。现代女性不孕变多了或者怀孕后容易流产。城市女性本身就活动得少,四肢无力,内脏也没力,裹不住胎儿。怀孕时动动手,抬抬胳膊可能就流产了。农村妇女怀孕七八个月,照样担担抬抬。
如果男性精子数量不够,活力低,但是接近正常值的三分之二,可以治,而且治疗时间也不需要很长。
性功能减退,除了肾精虚,往往还有肾阳虚的趋势。即便不是阳痿,也有点往那个方向去。
老年人:早衰、发早白、脱发
齿摇、齿落
骨脆易折、骨刺
反应迟钝、智力下降、老年痴呆
不能看见老年人,就说人家肾精虚,要跟同龄人比。
骨头跟小孩肾精虚是反过来的,小孩是骨软,老人是骨脆。小孩摔跤很少会骨折,即便骨折,也很少会完全断开。老年人一摔,就容易骨折。
骨质增生,也叫骨刺。
年龄一大,智力下降,反应迟钝,再严重一点是痴呆,老年性痴呆。前提,还是跟正常的比。
老年人肾精虚的治疗方向和小孩肾精虚差不多,以补精为主,再加上强筋骨的药物,还有乌须发的药。
唯独青壮年肾精虚的治疗有些特别,经常是用植物的种子,植物的种子和人的生殖细胞差不多,比如方剂里的五子衍宗汤,以及后面演化出来的七子衍宗汤,九子衍宗汤。有补益作用的籽放进去大概都可以,比如枸杞子、菟丝子、桑葚子、沙苑子、益智子、车前子、莲子等。
当然,如果兼肾阳虚,还得补肾阳。
肾精虚是相对中性的,肾精虚本症的寒热不明显。阴虚则热,阳虚则寒。若肾精虚兼有热,是兼阴虚了;若肾精虚兼有寒,是兼阳虚了。
接下来是几个有点相互纠缠的概念:肾气、肾精、肾阴、肾阳。
精气经常并称,促进生殖的,可以定义得很窄,就是肾精;促进生长发育的,不完全是肾精,就用肾中精气这个概念。但是中诊里面,有单列肾精虚,也有单列肾气虚的,说明肾精和肾气可以是不一样的。区别在于,肾精比较聚形质,肾气形质性不明显。
虽然说精气可以互换,但多数情况下都是促进肾精化肾气。后面气血津液章节,我们会学到,气的功能比较广,精的功能比较窄。气的功能有推动、温煦、气化、防御、固摄,而精的功能,狭义地讲,就是促进生殖,稍微广一点,促进生长发育。可是,气也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所以,实际上,更强调精化气。
这里气也可以分阴阳,不是说气产生出次一级的产品,它们是同级的。假如气的功能是推动、温煦、气化、防御,以兴奋、推动、产热这种功能为主,叫做肾阳,以滋润、宁静、抑制功能为主,叫做肾阴。但是这里又重新排一次队,气化阳变得无形,但是你变成了肾阴,按照阴阳学说,阳化气,阴成形,阴又回到了有形,而有形的表现经常就是液态物质,阴液就是液态物质,所以变成了同级产品。
假如以功能低下为主,是气虚,功能低下加上寒象,是阳虚。假如滋润、宁静作用减少,或者液体减少叫阴虚。
肾精化肾气怎么化?这个问题有点像鸡生蛋、蛋生鸡。肾阳像把火,肾主水,肾阳蒸发,水化成了气,所以是肾阳蒸发肾精化生气。但是人一出生就肾中精气互化,很难说谁先谁后。
坎卦☵,两阴夹一阳。八卦学说认为,一个卦中,物以稀为贵,以少的那个为主爻。
既然肾气是最好用的,那实际上肾精是有点浪费的。肾主生殖,现在人生育少,不需要那么多生殖之精。
肾精可以化肾气,所以延缓衰老其实比较简单,在肾阳上下功夫。只要肾阳充裕,它能够不断地促进精化气,它能够从有形往无形的方向去。你说直接补肾精行不行?不太行,因为补了肾精,能不能化肾气,不好说。
肾阴
滋润、濡养全身脏腑,调控气化,促成形,减少产热。
气化,完整的概念是包含形化气,形化形,气化气,气化形。聚则成形,散则为气。肾阳的作用是促进肾精化肾气,也就是促进形化气。肾阴的作用是促进阴成形。这里所谓调控脏腑气化,是通过精化气,气再按功能来分阴阳。
肾阳,温煦、推动全身脏腑,促进气化,增加产热。这个是促进化气。
肾精和肾阴,肾气和肾阳的关系:
狭义的肾精是指生殖之精,是液态的,更靠近阴。肾气和肾阳更强调功能。肾精跟肾阴,肾气和肾阳有关系。但在临床上,是按功能状态和病理状态来分的。比如肾精主的是生长发育和生殖,所以生长发育生殖功能下降了那是肾精的问题。而肾阴是滋润濡养,抑制阳热宁静,所以液态不够产生的低热虚火,滋润不行导致阳亢这一类算是肾阴的问题。
肾气虚和肾阳虚从功能上更难区别。两个都有功能下降,只是肾气虚比较中性,它的寒象不明显,肾阳虚的寒象更明显。所以,虽然它们概念上有点纠缠,但是临床上不会混淆。肾精虚就补肾精,肾阴虚就补肾阴,肾阳虚补肾阳,肾气虚就补肾气。
肾阴虚
阴虚则热,低热、潮热、五心烦热、口干、小便少、大便干、面色颧红、潮红(到时间才红)、盗汗
跟肾挂钩,就是腰膝酸软、耳鸣。
还有一点,教科书不一定会写出来。
男性性功能阳强,阴茎容易勃起,但是性功能是否真的强,不好说。因为阴虚再发展下去就是阴损及阳,可能是某一阶段相对比较亢奋。真正的强应该是阳盛,所以准确来说,是虚性亢奋。
还有遗精。遗精有个别称,梦遗。有梦一般是有火,至少是有心火,机理是阴虚火旺,迫精妄行。
遗精跟滑精不一样。遗精有春梦,滑精是睡一觉醒来发现有了,机理是肾气不固,肾气虚,固摄不住。更严重的,白天起心动念都会出来。
女性肾阴虚,会影响月经,月经可能多,也可能少。
月经多,容易理解,跟遗精差不多,阴虚火旺,迫血妄行。
那月经少是怎么回事呢?
阴虚其实有几个方向:
① 阴虚则热,表现为外发性的低热、潮热、五心烦热。
② 表现在肝里。阴虚则阳亢,阳气多了上冲。
③ 阴虚火旺,局部有火。阴虚有热和阴虚有火区别就在这儿,阴虚有火是局部的,比如虚火的牙痛,虚火的咽痛,虚火的遗精,虚火的月经多。
④ 没有热,没有火,没有阳亢,纯粹就是阴液少了,不能滋润。比如月经少了,阴液少了,水分就少了,血里面的也是阴液。比如,习惯性便秘,大便硬。局部液体少了,肠道液亏。
接下来应该是肾阳虚,但是肾脏影响水液代谢更明显,所以讲完水液代谢,再来讲肾阳虚。
肾主水,肾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津液代谢的功能,这应该是肾最原始的功能,来源于结构。肾跟输尿管相通,下面是膀胱,再到尿道。
肾者水脏,主津液。——《素问.逆调论》
我们复习一下整个水液代谢过程:水饮入胃,胃收纳,不用腐熟,直接到小肠。小肠分清别浊,浊的那部分下到大肠,大肠吸收剩余水分形成粪便。
还有一些浊液经过代谢,去到肾,经过肾的处理后,去到膀胱。
大部分是经小肠分清别浊后去了脾,经过脾的运化,一部分直运到全身,一部分到了肺。肺宣发,向上向外输出,肺肃降,向下向内通降,但不是直接降到肾,而是先到五脏六腑。供五脏六腑利用完后,再下到肾,这部分叫清中之浊。
主水的就是坎卦☵。坎卦就是水卦,中间的阳爻是主爻,所以肾主水从结构来讲是结构,从功能来讲是肾阳。
肾阳等于是火,下来的是水。只要(肾)火旺了,下来的水可以重新蒸腾上去,这部分叫浊中之清,再供人体利用,循环。这就是气化。下来的是水,蒸腾上去由水化气。
确实没有用的那部分,蒸不动了,就是浊中之浊了,再到膀胱,形成尿液。
综上,肾主水,一个是结构上的,另外一个是功能上的,靠肾阳。
因为肾的位置最低,它的阳气可以温五脏六腑。跟水液代谢最紧密的三个脏腑肺脾肾,脾和肺在肾上面,功能都是靠阳气,所以肾阳强大了,可以温脾阳,也可以温肺阳,让脾肺功能更强大。由此可以看出,水液代谢过程中,肾最重要。
肾阳虚
阳虚,形寒肢冷。更简单点,气虚加上形寒肢冷,腰膝酸冷,酸软是虚,冷是寒,两个都有了。同样,还可以有耳鸣。
1. 水下来,火不够,蒸发不了水,不能化气,体内水就多了,这是前提。
阳气不够,控制不住膀胱开阖,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膀胱开多阖少。
小便清长,夜尿多,甚至尿失禁。
第二种,膀胱开少阖多,尿少。
本身体内水多,又排不出来,就会水肿。
所以肾阳虚影响水液代谢,可以多,可以少。中医说治病求本,就是这个原因。两个相反的症状,本质却一样,都是火少了。
如果体内水不多,补了肾阳,火足了,对膀胱开合能力控制得比较好,水能够蒸腾上去,小便清长会改善,夜尿会增多。
治本之余还要治标。因为补肾阳得慢慢来,不是一补就有了。
尿多,补阳,外加收敛药收摄。
尿少,补阳,外加利尿药。
2. 阳痿、阴冷、性功能下降
男的叫阳痿,女的叫阴冷。阴冷指的是性欲淡薄。
不能一看见阳痿、阴冷就说是肾阳虚,一定要有阳虚的表现才可以。
阳痿、阴冷最常见原因是肾阳虚和肝气郁结。
阳痿、阴冷,其实性功能就有点弱了。好不好治?男的比较好判断。如果还有晨勃,就还好治,没有晨勃,就比较难治了。(晨勃,早晨醒来,即便心里没欲望,阴茎也是勃起的。不是每一次,起码次数比较多。)
凡是牵涉到先天的都喜欢用两个字:元、真,比如先天之精叫“元精”,元精化成气叫“元气”,元气化成的阴阳又叫元阴元阳。元就是真,所以也可以叫真气、真阴、真阳。
肾阴肾阳跟五脏阴阳互相影响。可以先由五脏阴阳虚导致肾阴阳虚,也可以先有肾阴阳虚导致五脏阴阳虚,就像银行里钱不够,导致其他地方想用钱拿不到一样。
至于说,阴阳哪个更真,肾阳更真。
首先,从位置来讲,肾在最下面,利于阳发挥作用。阳,火曰炎上。肾阳在下面,可以温五脏六腑。假如肾阴在下面,怎么滋五脏六腑?只有一种可能,靠肾阳把它蒸发上去,还得靠肾阳。所以,阴在上部更好。
其次,从质量来说,肾阴除了是元精化生,和其他地方的阴没有什么区别。而肾阳,☵,是阴中之阳,也就是水中之火。古代地球上,燃点最高的是油,油就是水中之火,这个才是真火。在古代中医演化过程中,已经经历过很多次了。比如,张仲景的《伤寒论》里,温药用的多。到了刘完素朱丹溪一脉是用清热寒凉的,到了张景岳开始,温补派用温的,再到温病派用寒凉的,再到近代火神派是用温热的。
很难说谁对谁错,因为要考虑到当时环境的发病率,发病的地区,南北发病的寒热是不一样的,医家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
现代火神派之所以火是应运而生,现代人伤阳的机会多于伤阴的,由此更固化了崇阳抑阴的概念。火神派崛起之后,人们对阳气的重视程度确实增加了。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271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