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黄芩汤:少阳病的主方】
2024
04-06

【黄芩汤:少阳病的主方】

黄芩汤是少阳病的主方,你知道吗?

原创 城南杏林 城南杏林 2024-03-13 19:59 辽宁

大部分中医人对少阳病与小柴胡证之间的关系很容易混淆不清。从来没有想到过,少阳病还有一个主方,就是黄芩汤。下面,我详细说明。

一、黄芩汤的渊源及功用

黄芩汤由黄芩、芍药、甘草、大枣4味药组成。《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上说:“弘景曰: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就是说《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本的是《汤液经法》中的二旦、六神大小等汤。

人体六经经气处在不断的开阖枢运行变化中,太阳、太阴为开,转输阳气阴津于周身肤表;阳明、厥阴为阖,闭阖阳气阴血于胃肠肝中;而少阳、少阴为枢,少阳能枢转太阳、阳明之阳气开阖,以少阳胆、少阳三焦为主转输气液,外以助太阳之开,内以助阳明之阖。少阴能枢转太阴、厥阴之阴气开阎,以少阴心、少阴肾为主转输血精,外以助太阴之开,内以助厥阴之阖。若感受外邪,影响了六经经气的正常转输规律,则导致气机开阖枢失调而为病。

旦,日为太阳,一为地平线。“阴旦”即为西方将落之日,“阳旦”即为东方将升之日。在人身“阳旦”“阴旦”则示为人身阳气的升降,我们把将升(开)将降(阖)的阳气统称之为少阳,说明少阳在太阳开、阳明阖中“枢”的重要性。作为病理概念,“阴旦证”便为人身阳气该降不降,降得不及之证,“阳旦证”便为人身阳气该升不升,升得不及之证。

若本因脾胃不足,使肝中藏血不足,又兼感受温邪,使肾中之“精化为气”太过,肝中阴血因虚而无力敛阳,则阳亢化火化热而身热,“阳加于阴”则汗出,火热阳邪侵袭头目,则头目痛。心与小肠相为表里,火热之邪易使心气不降,心气不能温煦小肠,小肠因失煦则寒而气血凝滞,表现为不通则腹中痛;小肠失煦则影响其“化物”的功能,水谷食物清浊不分,则现下利。可用小阴旦汤,选生姜、大枣健脾助运,肝中相火升动太过,选芍药、甘草,即取《素问》说的:“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酸泻之”之意,用芍药酸以收之,甘草甘以缓之。又因脾胃土气不足,脾失健运,无为升清,影响“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素问》)的进行,则天气不降,土不伏火,故选黄芩清肺气,以助天之阳气(少阳)下降。五药分别作用于东方升发的少阳精气,中央的脾土之气,西方的少阳天气,使人之一身之气复归周流,则万化皆安。

小阴旦汤以黄芩为主药,小阳旦汤以桂枝为主药,分别用于治疗外感天行之偏热、偏寒证。《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上说,小阴旦汤,治天行,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

黄芩汤是在小阴旦汤的基础上去掉性温之生姜,“彻其热”之力较小阴旦汤更胜,故也可以用于热性外感。实践证明,黄芩汤治疗“内有郁热,复感外邪”的外感发热收效甚佳。

二、黄芩汤是少阳病的主方之一

黄芩汤证的归经,历代注家都含糊其辞,一般都放在合病条文里,其实不够精准。

1、条文分析

第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本条文冠以“太阳少阳合病”,但观其证候与方药,却病无太阳之证,方无太阳之药,病机重点实在少阳。

再看《 伤寒论》 333 条:“伤寒脉迟六七日,反与黄芩汤欲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又可佐证黄芩汤确为里热而设。

从方剂组成来看,如果将小柴胡汤看成黄芩汤或黄芩加半夏汤的加减,《伤寒论》第266条(原文: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所论的少阳病兼表邪未解、枢机不利的病证看成是黄芩汤的兼证,则黄芩汤完全可以看成是少阳病的主方之一。

很多人一见少阳病,就想到小柴胡汤,但没有意识到小柴胡汤并不是少阳病的唯一主方。这点,从小柴胡汤的条文分布也可以简单分辨:小柴胡汤条文太阳病有13条,阳明病3条,而少阳病只有1条;而且少阳病的主证与小柴胡汤的主证也不同,实不能把少阳病与小柴胡汤证等同而视。

2、病机分析

少阳病的基本病机是邪郁化热,枢机不利,故“口苦、咽干、目眩”,清解郁热是少阳病的治疗原则(注意,不是和解)。少阳病可分两类,一为少阳气弱受郁,一为少阳火盛而逆。此少阳气弱受郁,乃正气不足、正邪纷争、枢机不利,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而少阳火逆者,乃少阳气过于盛壮乃至四处奔突而成实火。火盛则气涌迫津,迫则不固,为呕为利。

3、方证分析

小柴胡汤的方根是柴胡和甘草,柴胡清热、甘草补气,以扶正清热。《直指方》说:“柴胡退热,不及黄芩,盖亦不知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这与少阳气弱受郁的病机相对应。

黄芩汤以黄芩为君药,正如尤在泾所说,夫热气内淫,黄芩之苦,可以清之,肠胃得热而不固,芍药之酸,甘草之甘,可以固之。若呕者,热上逆也,故加半夏、生姜以散逆气,而黄芩之清里亦法所不易矣。全方契合少阳火盛而逆病机。

综上,黄芩汤实为少阳病的主方之一,用治少阳火盛而逆之证。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