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形意拳练拳禁忌:累了不练,不能练累!
2024
03-28

形意拳练拳禁忌:累了不练,不能练累!

累了不练,并且不能练累,这是形意先师们所秉持的重要原则。他们主张,练拳是一种对身体的锻炼,在身体或精神疲劳时,都不应勉强自己进行训练。身体疲劳,是指身体在告诉你它需要休息,需要恢复。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强行训练,不仅会影响训练效果,还可能引发伤害,得不偿失。想象一下,一个疲惫不堪的运动员,他的动作势必会变得迟缓,反应会迟钝,在这样的状态下,又怎能期望他发挥出最佳水平呢?而精神的疲劳,同样不容忽视。当我们的精神处于忧郁或悲伤、愤怒等状态时,思维变得混乱,情绪会容易失控。这种情况下练拳,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加剧我们的情绪波动,甚至导致意外。因此,前辈早已为我们指明了训练的方向,就是要尊重身体的感受,在身体或精神疲劳时选择休息,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另外就是训练有度,不要过渡透支自己的能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形意拳修行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稳。松是形意头道关炼功架愈慢愈佳,因为形意细活小手特多,炼快了就忽略了,炼法出功夫全仗小手。要炼明白拳,自己的程度心里要有数。用大拇指按压手臂的肺筋脉,有的地方有痛感,说明肺经尚未被打通,劈拳还未过关。抓劈拳一年左右会有窒息感,至此对体呼吸才有真正的体认,炼拳与修道是一回事,打拳要带点静坐的定慧,静坐要带点打拳的神气。炼形意本身就是修道。松是炼形意的头道关,也是第一次变劲。要松到什么程度,薛颠有自己的标准,全身要象轻纱一样在空中随风飘荡,这个不好理解。你用手去抓羽毛,不好抓,有力使不上,等他落到你手心早把你打了。薛颠管这个叫“玉树挂薄衣”。只有松静,才能敏感,周身敏感即可周身听劲。形意要“光着身子”打拳。并不是真要脱衣服,全身八万四千毛孔要象新生嫩芽一样慢慢舒张,让空气在体内外流通。炼拳时也可以找一点,夏天在树林中站着,全身各处随时有被蚊子叮咬的感觉。尚云祥讲“轻出重收”,薛颠有自己的说法。形意拳只炼向上的劲,从不练向下的劲,松了自然出沉劲。桩功是秘传,只有拜师才能学到。薛颠传下的一个练功要窍,可贯穿所有桩功与功架当中。人刚躺下要睡觉时,身体会自觉调整几下,同样,站桩也要周身内外微微调整,达到非常舒适得劲的状态。打拳过程中也有这个微调,只是一个在静态,一个在动态。“肩窝吐气”是薛颠讲过的练功口诀。肩窝是张嘴,对着手臂吹气,劲就到了指尖,站桩打拳就是如此。打劈拳时,“肩井”如瀑布一样倾泄而下,是“重力”,对应“肩井”的是“涌泉”,打钻拳时,“涌泉”似喷泉般向上涌出,身势借着这个势头钻出,这种炼法可将意气劲合一。象形术守的是空窍,马象的手型是倒三角,手指环扣将腹脐空出来,是丹田充实法的进一步炼法。并且是提着右脚跟,点着脚尖炼,类似马休息时的腿姿,这是关键处。真传易筋经亦是此种炼法。五法柔顺,随时可变劲打人,八象爆烈,有神气逼人之势,《象形会真》上披露的是双马形,发的是腰脊弹力,手撞出挨敌身要有向下扣腕的动作,劲就钻进去透了后背,这一扣是脚踏出来的。刚开始写书法,毛笔不听手的使唤,此时不能用力,要学会“支使”她。身体就如同这支笔,学拳初始要学会放松,一用力全身就僵了,哪紧哪就不听使唤,要尝试着将身体支配的随心所欲才行。书法有“藏锋”,不是简单的横竖,一笔当中有许多的迂回。形意里也要有“藏锋”,有很多不显形的动作运行其中,待能自如运用毛笔时,劲可透过笔毫直透纸张,此时发劲可透体穿骨,取人性命。我爷爷王克明看了王羲之的字,书法有了进镜,连带的形意拳也明白了。书道如拳道,都讲究气定神闲,只是一个把劲运在笔上,行在纸上;一个将劲化在周身,发于四空。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