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从肝肾论治脱毛症
2025
11-14

从肝肾论治脱毛症

中医认为,毛发的生长和脱落,润泽与枯槁,与人体的五脏功能及气血是否充盈密切相关,若五脏功能正常且气血旺盛,则毛发茂盛、润泽强韧;反之,若五脏失衡且气血虚弱,则毛发稀疏、枯槁脆弱。第五批、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曾斌芳提出,脱毛症的主要病机为肝肾不足与气血亏虚,主要与肾虚、血虚、气滞血瘀等有关。精血亏损,血热风燥,脾失健运,湿热上蕴,并受风邪侵袭,共同导致毛发失养,发根不固,从而引发脱发。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头发的健康状态反映了肾脏功能的强弱,若肾中精气充盈,则头发乌黑浓密且坚韧亮泽,若肾精亏虚,则头发干枯、稀疏甚至脱落。《黄帝内经》曰:“肝藏血,主疏泄。”并强调“发为血之余”。若肝血充足且气机调畅,则营血能够上达巅顶滋养头发。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互滋生转化。肝肾得养,则精足血旺,毛发生长旺盛;若肝肾不足,精亏血少,则毛发失养,易致脱发。基于上述理论,现将曾斌芳治疗脱毛症验案一则整理如下,本案从肝肾不足与气血亏虚的病机出发,采用补益肝肾、养血生发的方法治疗脱毛症,效果显著。

刘某,男,55岁,因“因半年来各部位相继脱毛半年”于2024年5月5日初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发、眉毛、阴毛、腋毛相继脱落,伴有头皮瘙痒,面色萎黄,唇甲色淡,头部渗油垢,平素易感精神不振、肢体麻木、乏力、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纳差,大便3日1次、不畅,小便黄。舌紫暗,苔薄白,脉细弱。

诊断:脱毛症(血虚生风)。

治则:补益肝肾,养血生发。方用杞菊四物汤加减:

处方:熟地黄12g,当归10g,白芍12g,川芎8g,枸杞子9g,菊花9g,桃仁9g,山豆根3g,峰房4g,白蒺藜9g,蒲公英9g。14剂,水煎服,日1剂。

5月26日二诊:患者诉脱发减轻,头部渗油稍减,头皮仍有瘙痒,头面烘热,余症较前好转,舌质紫暗,脉未见明显变化。

守上方减枸杞子、菊花,加黄连6g、姜黄9g。14剂,水煎剂,日1剂。

6月23日三诊:患者仍诉脱发、头皮瘙痒,伴心烦,口干,小便短黄,大便干结,眠差,舌红,苔黄,脉沉细弱。

处方:补骨脂9g,公丁香2g,白芷6g,焦栀子9g,当归9g,制首乌9g,姜黄9g,白僵蚕9g,生侧柏9g,生地榆9g。14剂,水煎剂,日1剂。

7月14日四诊:服上方后,脱发减轻,见头部、眉处、腋部、阴部局部绒毛长出,头皮瘙痒、出油情况好转,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守上方加蚤休30g、丹参30g。14剂,水煎剂,日1剂。

按 《诸病源候论》指出“血盛则荣于须发,故须发美;若血气衰弱,经脉虚竭,不能荣润,故须发秃落”,强调血虚与脱发关联。《医宗金鉴》也有“发脱落,头皮作痒,属风盛血燥”,说明血虚生风,风盛燥动,毛发不固而脱,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由此可见血虚为脱发的一个重要病机,然而肝肾虚弱亦可至精血不足,而致血虚,故治疗需多从补益肝肾、养血生发入手,标本兼顾。

该患者脱发时常伴有头皮瘙痒、精神不振、肢体麻木、乏力、失眠多梦、苔薄白、脉细弱等症,为血虚之象。肝血亏虚,血不荣络,虚风内动,风性善行主动,循经上扰巅顶,血虚失濡则生风动越,故见头皮瘙痒。《灵枢·平人绝谷》提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营血为神志活动提供物质基础,营血亏虚时,易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神志不宁等症状。《素问·五脏生成》言:“肝虚则目无所见。”肝藏血,主筋,开窍于目,肝血虚可致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营血循行脉中,为脏腑、经络、四肢百骸输送营养,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若营血不足,脏腑组织失养,会出现面色无华、肢体麻木等症状。《素问·举痛论》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血虚可致经脉中血液减少,不能上荣头目,致头晕眼花。总体呈现为‌肝肾亏虚,血虚生风,营血不足,脏腑经络失养‌,属血虚风燥、虚风内动之证。

脱毛症的发生与气血、风邪密切相关,一方面风邪可致气血不畅,另一方面血虚、血瘀可使毛发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从而引起脱发。而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需从养血补血、活血行血等方法来治疗,溯其根源为肝肾同治,精血同补。

首诊予杞菊四物汤加减,熟地黄滋阴补血,为补血要药;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白芍养血调经;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枸杞子滋补肝肾,菊花清肝明目、散风清热,二者配伍,补肝肾之阴以固本,清肝经风热以治标,体现了“补清兼施”之法。方中桃仁、丹参助四物汤活血化瘀之力,畅气血之通道,使补而不滞。山豆根苦寒直入血分,清解毛窍伏火及生风之邪,蒲公英甘寒透达,通利三焦而消肌肤郁热,共制风火上攻所致头皮瘙痒‌。蜂房、白蒺藜祛风杀虫止痒。全方共奏补益肝肾、养血祛风之效。

二诊,患者自述服药后脱发减轻,仍诉有头皮瘙痒,继予四物汤加减,然患者禀赋阴亏,过服温补致虚阳浮越,症见头面烘热、舌红少津,故去枸杞子、菊花防其助阳;复因瘀血阻络加重,见舌质紫暗,遂加黄连清泻血分郁热,莪术破血行气通络,以达清热不伤正、祛瘀不耗阴之效。

三诊时,患者心烦、口干、小便短黄、大便干结、眠差等症犹存。此乃肾阴亏虚,相火亢盛,上扰头面所致。方中以当归、制首乌、补骨脂为核心药物。当归甘温质润,长于补血活血,且能调经止痛;制首乌味甘涩,性微温,功善补肝肾、益精血;补骨脂辛苦温,归肾、脾经,可补肾助阳。三药合用,共奏补血活血、滋肾养肝之功,充养精血,培补肝肾之不足。配伍生侧柏叶、生地榆、焦栀子。生侧柏叶苦涩性寒,凉血止血、乌发生发;生地榆苦酸微寒,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焦栀子苦寒,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三药相协,共清血分之热邪。选用白芷、白僵蚕祛风止痒。白芷辛温,芳香走窜,善散风邪而止痒;白僵蚕咸辛性平,能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止痒。二者与活血之姜黄相伍,活血祛风,以除头皮瘙痒之症。佐以公丁香,其辛温,能温通阳气。全方配伍,共奏补血益肾、凉血清热、祛风活血之效,使肾阴得补,相火得降,血热得清,风邪得祛。从而达到补血益肾、凉血清热、祛风活血的功效。

四诊,服上方后,脱发减轻,头皮瘙痒、出油情况好转,脱发部位见绒毛生长,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故以补肝肾、益精血为基础,结合凉血清热、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等治法。加蚤休,其性微寒,味苦,归肝经,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丹参性微寒,味苦,归心、肝经。主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二者协同,增清热、活血之功效,使阴阳平,血热瘀滞除。

曾斌芳从肝肾论治脱发,以整体调节脏腑功能为核心,通过恢复精血化生、清除病理因素(热、瘀、风)、调畅气血运行,达到“固本培元、发得所养”的目的。其精髓在于标本兼顾、动态平衡,‌既遵循“肝肾同源、精血互生”的中医整体观,又通过调节“内分泌—毛囊微循环轴”实现发根生态修复‌,与毛发生理周期调控机制形成双向印证‌。(魏子祎  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王  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