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小六和本草小七 我的养生我做主!
小六:前些天去亲戚家做客,遇到一位大叔跟我诉苦,说他长期被腰膝酸软、夜尿多的问题困扰,每晚都要起夜三四次,严重影响睡眠质量,白天总是无精打采的。我当场建议他试试八味肾气丸,并把方子给了他。昨天给我打电话,说服用了半个月左右,夜尿次数减少到一两次,腰膝酸软的症状也明显减轻,精神状态焕然一新,又能像以前一样充满活力地生活了。
小七:哇,这八味肾气丸这么神奇!它到底是什么来历呢?
小六:八味肾气丸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其原文为:“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这里所说的“虚劳”,可以理解为因各种因素,如劳累过度、生活不规律等,导致身体虚弱。“腰痛”是因为腰为肾之府,当肾阳不足时,腰部就容易出现疼痛。“少腹拘急”是由于肾阳亏虚,寒邪凝滞于下焦,使得小肚子有发紧、拘挛的感觉。“小便不利”则是因为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阳不足会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导致小便排出不畅,或尿少,或尿频。
小七:那这个八味肾气丸主要针对什么样的病机呢?
小六:它主要针对肾阳不足以及肾阴阳两虚的病机。我们可以把肾阳比作身体里的“小太阳”,如果肾阳不足,身体就像失去了阳光的照耀,会出现怕冷、腰膝酸软、夜尿增多等症状。而且肾中阴阳相互依存,肾阳亏虚时间长了,肾阴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肾阴阳两虚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八味肾气丸就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它既能补肾阳,又能滋肾阴,实现阴阳双补,使肾脏功能恢复平衡。
小七:明白了。那八味肾气丸里都有哪些药材?它们的用量和作用是什么呢?
小六:八味肾气丸,顾名思义,是由八味药材组成——生地黄24g,淮山药12g,山茱萸12g,泽泻9g,茯苓9g,牡丹皮9g,桂枝3g,炮附子3g。其中,生地黄是君药,用量较大,其性凉,能补精益髓,为肾脏提供滋养,但因其凉性,需桂枝和炮附子来调和药性并增强温阳之力;淮山药和山茱萸为臣药,各12g。淮山药可健脾气、固肾精,为肾脏功能的正常发挥奠定基础;山茱萸能补肝肾、涩精气,防止精气过度外泄;泽泻、茯苓、牡丹皮作为佐药,均为9g。茯苓利中焦祛脾湿,维持脾胃正常运化;泽泻走下焦祛肾浊,清理肾脏内的“垃圾”;牡丹皮祛肝热,因肝肾同源,清肝热有助于肾脏功能恢复;桂枝和炮附子是使药,各3g。桂枝能温阳通脉,使阳气在体内畅行无阻;炮附子温肾助阳,为肾脏提供强大动力,激发肾脏的功能。
小七:看这组方,此方偏重于调水啊。
小六:没错,八味肾气丸的确重在调节人体水液代谢。人体水液代谢的正常运行与肾脏功能息息相关,肾阳犹如水液代谢的“动力源”,当肾阳不足时,水液代谢就会紊乱,进而出现小便不利、水肿等症状。八味肾气丸中的附子、桂枝温补肾阳,如同给肾脏这个“水泵”提供充足动力,确保水液在体内正常循环代谢。而生地黄、山药等滋阴药物,则起到补充阴液的作用,使阴阳相互协调,避免阳气过盛而耗伤阴液。
小七:我记得有一种成药,叫做金贵肾气丸,非常有名,跟这个八味肾气丸有什么区别呢?
小六:问得好。金匮肾气丸是在八味肾气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金匮肾气丸在八味肾气丸的基础上加了牛膝和车前子。这两味药都是下行药,主要功效是引血水下行,把下焦多余的血水排出去。比如肾阳虚的人,如果出现腿脚浮肿的情况,这往往是因为肾阳不能汽化蒸腾,导致水湿停留下肢。这时候金匮肾气丸就更适用,它在补肾阳的同时,能够借助牛膝和车前子把多余的水湿排出体外,从而更好地改善症状。而八味肾气丸更侧重于阴阳双补,调节肾脏整体功能,适用于单纯肾阳不足或肾阴阳两虚且无明显下焦水湿停滞症状的患者。
小七:那什么样的人适合吃八味肾气丸呢?
小六:腰膝酸软、夜尿多、怕冷的人比较适合。此外,经常感觉疲劳、行动无力、下腹部松软的人也可以考虑。男性如果有性功能下降、阳痿早泄等问题,女性若有宫寒不孕、痛经等症状,并且经医生诊断为肾阳不足导致的,在医生指导下也能服用八味肾气丸。
小七:服用八味肾气丸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小六:如果一个人形体壮实,脸色黯红且有油光,脉滑数,那就得慎用八味肾气丸。而且在服药期间,要尽量减少或避免房事,不然就像一边往池子里蓄水,一边又放水,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同时,也要远离饮酒,不然会干扰药效。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大家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让中医经方可以帮助更多的人;等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来帮助你!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6035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