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归配黄芪:气血双补的黄金搭档
该组合源自《内外伤辨惑论》的当归补血汤,适用于气血两虚证。典型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心慌、神疲乏力,伴自汗盗汗、抵抗力差,舌淡苔白,脉细弱。病机为气虚不能生血,或血虚无以载气,致气血两虚。
经典用量:黄芪30g、当归6g,二者比例为5:1。现代用法为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若作日常调理,可加入红枣5枚、生姜3片调和脾胃。
方中黄芪大补元气,气能生血,为君药;当归补血活血,为臣药。黄芪用量五倍于当归,取“气能生血”之意,使气旺则血生。全方共奏补气生血之效,现代研究显示其可改善造血功能、增强免疫。需注意湿热体质者慎用,以免助热上火;感冒期间暂停服用,避免“闭门留寇”。
二、川芎加白芷:头痛鼻塞的专病药对
此配伍多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川芎茶调散,适用于外感风邪或气滞血瘀所致头痛鼻塞。症见偏头痛、前额痛或全头痛,伴鼻塞流涕、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或弦。病机为风邪外束或气血不畅,经络阻滞。
经典用量:川芎10g、白芷10g。若为茶饮,可各取3-5g,加绿茶3g沸水冲泡;若入汤剂,常配伍防风6g、荆芥6g增强祛风之力。
川芎活血行气、上行头目,为“诸经头痛之要药”;白芷祛风散寒、通窍止痛,善治前额及鼻窍诸疾,二者共为君药。现代药理证实,川芎中的川芎嗪可扩张脑血管,白芷含挥发油能缓解鼻黏膜充血。阴虚火旺者忌用,因其偏温燥;孕妇慎用,避免活血太过。
三、黄芩配桑白皮:痰热咳嗽的清热组合
该组方出自《摄生众妙方》的定喘汤,适用于痰热壅肺证。表现为咳嗽痰多、痰稠色黄、胸闷气促,伴口干咽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病机为肺热壅盛,炼液成痰,肺失宣降。
经典用量:黄芩6g、桑白皮6g。临床常配伍杏仁9g、半夏9g增强化痰止咳之功,水煎服,每日1剂。
黄芩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桑白皮甘寒,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二者均能清泻肺热,共为佐药。现代研究表明,黄芩中的黄芩苷有抗炎作用,桑白皮含桑皮素可缓解支气管痉挛。风寒咳嗽者禁用,脾胃虚寒者慎用,避免损伤阳气。
中药配伍的通用注意事项
中药使用需遵循“辨证论治”原则,三组药对虽各有专攻,但需结合体质调整。同时需规避“十八反”“十九畏”等配伍禁忌,如半夏反乌头、甘草反甘遂等。服用期间注意饮食禁忌:补气养血药忌萝卜,清热药忌辛辣油腻,祛风药忌生冷食物。此外,不可长期盲目服用,症状缓解后需遵医嘱调整剂量或停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6084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