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原】民间小秘方—息肉
2025
11-03

【原】民间小秘方—息肉

作者:文学之都客(一位卫生员的日记)

 2025年度11月3日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常常被一些“小毛病”困扰:腰腿发凉、手脚不温,嗓子一阵一阵发痒咳嗽,月经量少、气色差,体检单上总是冒出几个“结节”“囊肿”这些让人心里直打鼓的词。可医院一查,说不严重;开药吧,价格不便宜不说,有些人吃着还闹肚子;不管吧,心里又不踏实。今天介绍一小方,

     

脾虚痰湿重,痰湿在胆囊里越积越多,慢慢就凝成了息肉。生牡蛎、浙贝母、玄参。这么多年用在胆囊、胃、肠息肉患者身上,效果实在。为啥把生牡蛎放在首位?这味药自带“攻坚”的本事。它长在深海里,沾了海水的咸寒之气,中医讲究“咸能软坚”,息肉本质就是痰湿和瘀血缠在一起,时间越长越顽固,生牡蛎的咸味正好能软化这些结块的痰湿。生牡蛎和煅牡蛎差别很大,治息肉就得用生牡蛎,要的就是它那股“破”劲儿,先把痰湿结块戳破,后续才能慢慢化解。浙贝母。这味药对付黏稠的痰湿特别拿手,能直接把聚在一块的痰液化开,就像给息肉“松松土”。玄参,它是“调和”的关键。一方面能养阴清热,防止痰湿在体内郁积化热;另一方面能滋阴润燥,让身体里的津液动起来,从根源上减少新的痰湿生成,避免息肉复发。生牡蛎“破坚”,浙贝母“化痰”,玄参“调体”,就像先敲碎坚硬的石块,再慢慢把碎石融开,一层层瓦解息肉。其实不管是胃息肉、肠息肉还是胆囊息肉,大多和痰湿瘀堵有关。很多患者不想手术,又怕息肉变大,不妨从调理体质入手。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用药剂量和配伍得根据具体症状调整,千万不能自己随便抓药喝。行医这些年,看着患者的息肉慢慢缩小,症状减轻,就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息肉不可怕,找对方法、调好体质,就能把它“磨”没了。

     【作者 简介】

 潘长宏 :中国当代文学家(笔名:文学之都客、长宏、纪风清、溱湖之恋),1956年10月出生,江苏姜堰人,中国网络作协会员,中国摄像师、摄影、视频制作师;198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种过地,当过兵,任过教,做过官;读过彪炳千秋的历史巨著《史记》和《汉书》;《资治通鉴》;《中国通史》;《兵书战策》等中外名著和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藏书万余册,各类读书笔记七十余册。百度文库(墨斗鱼)金牌作者。2023年6月1日,被《当代作家》杂志社签约作家。2024年5月1日,中国人人头条 人人文学网特约诗人。2024年7月1日,中国人人头条 人人文学网特约作家。

1986年以来,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过249篇文章和美图。参加过各个级别的119次有奖征文获奖。2011年1月8日创办“溱湖之恋”个人网络图书馆,【2018年1月18日升至最高级(五星级)】。馆内本人原创图文音画影像等作品13000余篇,总字数三百余万。原创作品数在全馆亿位馆友中排列第16名。奉献值在馆内TOP1000中排列第57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证)

 潘长宏以为,人生在世,只有多读书,勤耕耘,通过笔墨跃然纸上,坚持撰写内容健康、品位高雅、生动感人的作品来奉献社会!把人间的真、善、美弘扬光大,活出自己的精彩,面向阳光,不负累,不仰权贵,不卑微。读懂淡定、舍得,看透、聚散、进退五大天律,做一个自信、容人、坦荡、优雅、洒脱的自我。不要等到繁华落尽感叹人世沧桑,终身不留遗憾。从而无愧于这个时代。  

      “溱湖之恋”个人图书馆:http://www.360doc.com/myfiles.aspx

         优酷视频网站LV.28级道长:http://i.youku.com/jypch999

         新浪微博网址:https://weibo.com/u/6993177703

         搜狐视频网站:https://my.tv.sohu.com/i/home  

        中国文学网址:https://www./beijing/article/mddetail-256.html

潘长宏著作《成人成事与成业》、《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名气的百名红颜》、《读书与修身六十篇及侦破敌特奇案三篇小说》,已在2024年8月8日问世。总字数四十万。第四卷《潘长宏诗歌集》第五卷《潘长宏杂文集》正在组稿之中。

精品阅读:

【报告文学】揪心之逝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