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芩连汤
(《伤寒论》)
【组成】
葛根半斤(15g)
甘草二两炙(6g)
黄芩三两(9g)
黄连三两(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解表清里。
【主治】
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葛根芩连汤这个方出在《伤寒论》,葛根芩连汤本来是用在治疗协热下利的。
病机分析:
外邪由太阳进阳明,由表入里的时候化热,化热进入阳明,如果阳明本身胃肠有积滞,这些就形成腑实了。阳明涉及胃肠,如果胃肠热郁在气分,没有这些明显的积滞,一般邪迫津液下泄可以形成一种协热下利这种类型。本方原来治疗表邪还在,热邪入里化热造成协热下利。那表证可以还有一定的寒热,那内在又形成协热下利,比如大便热痢、热泻,那肛门灼热、臭秽。由于是里热,里热迫津液外泄可以出汗,里热迫肺可以气喘。所以这个是表里同病。《伤寒论》上针对的病机,是表证还在,里热已成,以协热下利为主,所以它叫热陷阳明。热是外邪入里郁而化热,表邪没有尽,产生了热泻、热痢。因为仲景时代,下利那个利,很多时候和痢疾那个痢不分。所以这个方过去用在热泻、热痢都可以,但一般都兼有表证,是表邪入里化热内陷阳明这样产生的。它有整体发热、下利。由内热可以造成胸脘烦热,特别口干作渴,喘而汗出,是反映出内热形成以后,内热伤津液,内热迫肺,热迫津液外泄。同时热邪逼迫津液下泄,就形成邪迫津液,协热下利。往往伴随有像肛门灼热这一热象,下利有一种热气臭秽这种特点。
治法:
针对病机,要解表清里相结合。胃肠有热要清里,外有表邪要解表。当然,现在这个方运用,有没有表证都用,而且大多在使用的时候表证不明显。
方义分析:
君药是葛根,葛根量比较大。重用葛根因为它偏凉性,既能对内清内热,又能对外解肌透热达外。有一点表邪,葛根还可以散邪。葛根有升脾胃、升清阳的作用,升阳有助于止泻,所以从唐以后到金元时代,都把葛根当做治泄泻的一个很主要的药物。这样表里兼顾,对解表清里、止泻上都有作用。
黄芩、黄连两个药作臣药,在这方里是厚肠止利,清热燥湿。厚肠胃,止泻痢。经常说到黄连、黄芩的苦寒燥湿,能够增强脾胃除湿的作用。说它厚肠胃,实际上是从燥湿的角度来考虑的。黄连又是泄泻、痢疾常用的首选药物,所以叫它治痢之最。在这里和葛根相配止泻痢。
用甘草既能够养胃气,防止苦寒药物伤胃,也能调和表里两组药,调和药性,是佐使药。
这个方是个基础方,总的功用解表清里。临床运用的时候要随着热泻、热痢的具体情况加减使用。这也是一个名方。后世在这个基础上变化的方不少。因为仲景用芩、连止泄泻方还是很多,用黄芩或者黄连,或者两者同用。除葛根芩连汤之外,包括像白头翁汤、黄芩汤等针对热邪和湿热的方很多。这是其中体现表里同治的一张方。
辨证要点:
临床使用这个方的要点,以发热、下利为最基本的。发热、下利,不一定有表证。内热,苔黄,脉数这是基本的一个依据。这个方对热泻、热痢,无论有无表证,都可以运用。而这个方分类,不同的教材、参考书也不一样。20世纪80年代出的有些教材,葛根芩连汤有的放在清脏腑热,有的放在清热剂,也有的放在解表剂里面,还有把它放在表里双解剂的。因为这个方子,原书是表证入里化热,表邪未尽,表里同病。放在表里双解也说得过去。但针对现在临床实际的使用情况,还是放在清热剂里比较适合。
随证加减:
在临床运用方面,应该要结合后世的一些治疗热泻、热痢的一些发展。在仲景时代像治疗痢疾一类或者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治法上相对单一点。到后来,治疗热泻、热痢这一类的手段、治法相对多一些,有个发展过程。所以结合后世的用药特点,这个方在临床运用的时候,热迫津液下泄时如果有一定积滞可以造成腹痛。或者气机阻滞可以导致里急后重,特别热痢时可以里急后重。胃气不和可以呕吐,如果积滞以夹食滞为主,那我们还是要消食。腹痛加芍药;里急后重加木香、槟榔,这些都是在金元时代运用的一些方法。呕吐加半夏和胃;饮食积滞加山楂。这个作为参考,一是说明经方在后世运用当中,结合后世的一些用药特点对它进行一些补充。不应该彼此完全隔开,比如说到热痢、热泻,有些经方派的人就把白头翁汤和芍药汤完全对立隔开。其实临床上芍药汤一类的方剂有很大的优点。芍药汤是湿热痢,白头翁汤是热毒痢,有的叫疫毒痢。白头翁汤里为什么没用调气活血之品呢?因为那就是仲景时代的治疗特点,一定要问他为什么没用刘河间调气活血的方法呢?有些医家还要做个答案出来,认为因为仲景认为白头翁汤涉及血分,不主要是在气分。血分实际上是气分的深一层,你既然有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有里急后重怎么不是气机阻滞呢?湿热能阻滞,热毒也能阻滞,都能搏结气血。所以这类后世运用,里急后重要调气,用木香、槟榔。腹痛用芍药,这类汲取了后世经验的和运用经方当中的一个结合,可以作为参考。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2973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